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教育法規定的學生權利

教育法規定的學生權利

發布時間: 2021-12-20 17:02:11

1. 《教育法》規定學生有哪些基本權利

《教育法》第四十二條規定:
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權利:
(一)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
(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
(三)在學業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正評價,完成規定的學業後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學位證書;
(四)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學校享有哪些權利

您好!以下法條涉及的都是學校的權利義務。
第十五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內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的數量和分布狀況等因素,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制定、調整學校設置規劃。新建居民區需要設置學校的,應當與居民區的建設同步進行。
第十六條 學校建設,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辦學標准,適應教育教學需要;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選址要求和建設標准,確保學生和教職工安全。
第十七條 縣級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置寄宿制學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
第十八條 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需要,在經濟發達地區設置接收少數民族適齡兒童、少年的學校(班)。
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置相應的實施特殊教育的學校(班),對視力殘疾、聽力語言殘疾和智力殘疾的適齡兒童、少年實施義務教育。特殊教育學校(班)應當具備適應殘疾兒童、少年學習、康復、生活特點的場所和設施。
普通學校應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適齡兒童、少年隨班就讀,並為其學習、康復提供幫助。
第二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為具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嚴重不良行為的適齡少年設置專門的學校實施義務教育。
第二十一條 對未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應當進行義務教育,所需經費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第二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促進學校均衡發展,縮小學校之間辦學條件的差距,不得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學校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名義改變或者變相改變公辦學校的性質。
第二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依法維護學校周邊秩序,保護學生、教師、學校的合法權益,為學校提供安全保障。
第二十四條 學校應當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應急機制,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加強管理,及時消除隱患,預防發生事故。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對學校校舍安全進行檢查;對需要維修、改造的,及時予以維修、改造。
學校不得聘用曾經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或者其他不適合從事義務教育工作的人擔任工作人員。
第二十五條 學校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收取費用,不得以向學生推銷或者變相推銷商品、服務等方式謀取利益。
第二十六條 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任職條件。校長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依法聘任。
第二十七條 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不得開除。

3. 教育法規定學生享有哪些權利 教育法學

  • 教育法第三十六條 受教育者在入學、升學、就業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權利。學校和有關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障女子在入學、升學、就業、授予學位、派出留學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

  • 教育法第四十二條 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權利:

(一)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

(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

(三)在學業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正評價,完成規定的學業後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學位證書;

(四)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 義務教育法第四條:「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並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 義務教育法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履行本法規定的各項職責,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4. 教育法規定的學生的權利有哪些

學生在校期間依法享有的權利包括:參加學校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項活動,使用學校提供的教育教學資源;參加社會服務、勤工助學,在校內組織、參加學生團體及文娛體育等活動;申請獎學金、助學金及助學貸款;在思想品德、學業成績等方面獲得公正評價,完成學校規定學業後獲得相應的學歷證書、學位證書;對學校給予的處分或者處理有異議,向學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職員工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了學生享有哪些權利

第四十二條 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權利:
(一)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
(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
(三)在學業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正評價,完成規定的學業後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學位證書;
(四)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6. 根據《教育法》規定,學校具有哪些權利

按照教育法的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行使下列權利:

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根據自己的章程確立的辦學宗旨、學校管理體制和發展規劃、具體的各項管理規定,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自主地作出管理決策,組織實施。學校的這一項權利應當得到尊重和保障,任何行政機關或者其他組織和個人都不得隨意干涉。

2.組織實施教育教學活動。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根據自己的辦學和任務,依據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有關教學計劃、課程、專業設置等方面的規定,自行決定和實施自己的教學計劃,決定具體課時和教學進度,組織教學評比、集體備課,對學生進行授課、統一考核、考試等教學活動。

3.招收學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依據國家有關招生法規、規章和主管部門的招生管理規定,按照自己的辦學宗旨、培養目標、教學任務以及辦學條件和能力,

制定本學校具體的招生辦法,發布招生廣告,決定招生的具體數量和人員,確定招生范圍和來源,組織招生工作及辦理招生的具體手續。

4.對受教育者進行學籍管理,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依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學籍管理和有關學生獎勵或者處分的規定,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學籍管理辦法,制定具體的對學生的獎勵或者處分辦法,並根據這些管理辦法,對學生進行管理、實施獎勵或者處分。

5.對受教育者頒發相應的學業證書。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依據國家有關學業證書的管理規定,對經考核、考試成績合格,完成學習教育階段的學生,按照其學習教育類別,相應頒發畢業證書、結業證書等學業證書。

6.聘任教師及其他職工,實施獎勵或者處分。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根據國家有關教師和其他教職工的管理規定。

從本校的辦學條件、辦學能力和編制等實際情況出發,自主決定聘任、解聘教師及其他教職工,簽訂和解除聘任合同,並可以對教師及其他教職工實施包括獎勵與處分在內的管理。

7.管理、使用本單位的設施和經費。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對自己佔有的場地、教室、宿舍、教學設備等設施、辦學經費以及其他有關財產,享有財產管理權和使用權,必要時可對其佔用的財產進行處置或者獲得一定的收益。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遵守國家有關國有資產管理、教育經費投入的一系列規定以及學校財務管理制度,管理、使用本單位和設施與經費等校產,要符合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

有利於學校發展和實現學校的辦學宗旨,不得妨礙學校教育和管理活動的正常進行,不得侵害舉辦者、投資者等有關權利人的財產權利。

8.拒絕任何組織和個人對教育教學活動的非法干涉。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對來自行政機關、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以及個人等各方面的非法干涉教育教學活動的行為,有權拒絕和抵制。

9.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權利不僅是上面所列的八項,除這八項由教育法規定的權利以外,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賦予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一切權利,都將受到法律的保護。

同時,教育法的這一規定,可以使以後制定的法律、法規對學校的辦學自主權進一步加以完善。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人大網-學校具有哪些權利?

7. 論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關於學生權利的規定及意義

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熱點內容
傷醫事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7 10:05:09 瀏覽:600
勞動法關於企業社會責任 發布:2025-07-17 10:01:32 瀏覽:651
黨人民法律 發布:2025-07-17 10:01:32 瀏覽:414
輕傷承擔的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7-17 09:57:17 瀏覽:713
道德經與花 發布:2025-07-17 09:50:43 瀏覽:890
承攬人與雇員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7 09:50:02 瀏覽:715
業主反價的法律責任法院 發布:2025-07-17 09:26:39 瀏覽:550
礦產資源法實施條例 發布:2025-07-17 09:25:53 瀏覽:156
西政法學類 發布:2025-07-17 09:21:36 瀏覽:466
陶鑫良律師 發布:2025-07-17 08:59:15 瀏覽: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