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員法規
① 做送餐員應該注意什麼
1開始營業之前請做好(物料是否齊全,貨量是否充足需不需要補充 檢查設備是否能正常運行,如廚房的電氣 如有這勁快向上級申報派人修復,在一個就是打包的袋子是否清潔,衛生,完好 自行車 電動車交通工具是否安全,能用,有故障要及時修復,在一個就是接到每一個訂單後。收銀是否有零錢,和打好的清單 廚房是不是按訂單在做)
2儀容儀表 各種交談,促銷,能不能顧客有困難的時候提出新的改變法子等,若不能應該和
顧客談談 是不是用其他方法代替,若顧客不同意,那就讓廚房辛苦點,按照要求盡快做出。
3 做好清單對照一一對照,檢查無誤後在打包,熟悉交通路徑 注意交通法規
4,來到一個小區或者寫字樓等大的地方,應該和保安說明我是給XXX送外賣的,經允許你才可以進入,敲門時候要有禮貌包括進入的時候,東西應該雙手給客人,並介紹,收錢的時候,記住辨認真假幣,記得說謝謝,回去後 應盡快到收銀台結賬輕點無誤方可下班
5如果因為某些問題 東西撒了 或者其他沒有送到,或者因為堵車 而送晚了 應該向顧客道歉,如自己沒法處理,應該立刻通過手機。向當班經理或者主管領導匯報,
② 為什麼說外賣送餐員是一份高危職業
大家都知道,送外賣是一份高收入的工作。當然他的高收入同時也伴隨著高風險。畢竟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公司工作。基本上都是按勞分配,也就是說。你工作做得越多,你得到的工資和回報也會越多。
那我為什麼說送外賣是一份高風險的工作?首先就是很多外賣員,都因為趕時間而不守交通規則。
大家深夜一般都點過外賣,而且深夜的外賣配送費是非常貴的。很多外賣小哥為了多掙點錢,都會選擇深夜接單,每天飯吃不好,覺也睡不好,長此以往身體肯定會積勞成疾。
這么看來,外賣小哥還是很辛苦的。所以下次我們在訂外賣的時候,就不要吝嗇自己的無限好評,也是對外賣小哥辛苦工作的一份認可與支持。
③ 送餐員送餐時發生交通事故,全責,公司應承擔哪些責任
外賣送餐人員是因工作職務行為發生交通事故,由用工單位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致人損害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一條的規定,由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民事責任。
因此,當送餐員送餐時發生交通事故,賠償責任應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受雇於配送公司送餐,配送公司為騎手投保商業險,發生事故由保險公司與配送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2、受雇於網路訂餐平台送餐,發生事故後由訂餐平台承擔賠償責任。
3、受雇於餐廳送餐,發生事故由餐廳承擔賠償責任。
4、由勞務派遣至配送公司送餐,發生事故由接受勞務派遣的單位承擔賠償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3)送餐員法規擴展閱讀:
如果外賣員在事故中受傷,在這種情況下屬於工傷,可以申請公司賠償。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下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病的;
5、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④ 送外賣需要什麼條件
身體健康,能吃苦耐勞,性格溫和,對於一些特殊客戶的不解和蠻橫能迎刃而解。
送外賣及時,對於外賣路線思路清晰,熟悉。有一定的駕駛技術,安全意識高,遵紀守法。
外賣是個很廣泛的詞彙,從廣義來說一切通過提供出外服務和商品的都可以說是外賣。
像送水,送花,送氣,送商品,上門修理東西,屬於外賣。
(4)送餐員法規擴展閱讀:
外賣平台的騎手大致分為兩類,「專送騎手」和「眾包騎手」。
其中「專送」受平台直接管理,接單模式為平台派單,騎手入職時需要進行面試,通過後才能接單。
「眾包」則屬「兼職」,不歸外賣平台直接管理,接單模式為搶單。
新京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專送騎手」因需要拿著證件到公司面試,所以都會到指定地點體檢後,辦理健康證。
北京康普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吳立宏表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等法規,從事食品生產經營,公共場所服務等行業的相關人員必須擁有健康證。
據了解,辦理健康證所需檢查的項目主要涉及痢疾、傷寒、活動期肺結核、皮膚病(傳染性)和其他傳染性疾病。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規定,如發現餐飲業從業人員未取得《健康證》,應到當地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進行舉報。
吳立宏稱,自2018年1月1日實施的《網路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
規定「送餐人員應當保持個人衛生,使用安全、無害的配送容器,保持容器清潔,並定期進行清洗消毒。
送餐人員應當核對配送食品,保證配送過程食品不受污染。」但對外賣騎手的健康證亦無明確規定。
「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是否包括外賣騎手,是一直有爭論的問題。
吳立宏稱,出於健康安全考慮,外賣送餐人員能夠直接接觸到所派送的食物,應當納入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人員范疇。
建議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約束和管理。
「完善法律法規已經刻不容緩,這樣才能讓相關負責部門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吳立宏建議,平台對外賣騎手所持健康證的核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希望相關企業、食葯監局和衛生監督機構共同建立信息共享機制,來准確核查騎手的健康證。」
⑤ 七部門發文保障外賣送餐員權益,到底該如何維護外賣員的利益
這次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落實網路餐飲平台責任,切實維護外賣送餐員權益的指導意見》在這則指導意見中,包含了如何維護外賣員的各項利益。
首先是保障勞動收入。該細則要求平台建立合理的勞動和收入之間的關系。外賣員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不得利用最嚴演算法和演算法取中等方式。應當合理並且適當放寬配送時限。
如果仔細看這些指導意見,就會發現,我們之前提出了許多問題,例如,“外賣員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沒有買社保。”“平台演算法太過苛刻,壓縮外賣員的送餐時間。”“對外賣員的懲罰機制太過嚴格。”等等,都體現在了這款指導意見中。
⑥ 外賣送餐員與外賣平台之間存不存在勞動關系
存在的。
確立勞動關系的三大標准勞動者如果已經簽訂了勞動合同當然好了,但如果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主要參考以下三個標准: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這三條標准實際包括對「用人單位」、「勞動行為」、「勞動者」三方面的考察。「用人單位」必須是我國勞動法中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等」。而「勞動行為」是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具體勞動,並獲得報酬的過程。「勞動者」同樣必須具備合法的資格。
⑦ 規定公民送外賣必須具備大學學位違反了什麼
摘要 普通送外賣完全沒必要大學學歷,但是沒有規定要求送外賣需要學歷,因為這方面沒有特定的法律法規,所以只能是不合理呢,可以進行投訴,萬能號碼:12345
⑧ 交通法哪條規定送外賣必須穿工服
交通法沒有哪條規定,
送外賣必須穿工服,
外賣小哥沒有穿外工作服的話,
這樣沒有什麼危險,
規定必須穿工服只是公司制度而已和交通法無關。
⑨ 做美團送餐員每個月有規定完成幾單嗎
沒有,外賣送餐員是一個多勞多得的職業,單子越多可以得到的資金越多。
2019年1月21日,58同城招聘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送餐員平均薪資達7750元每月,其中杭州最高,平均月薪達9121元。這樣的薪資水平甚至超過了行政、文員等一些白領崗位,超出送餐員期望薪資。
2018年送餐員期望薪資最高的城市是北京,達到8264元,其次是上海、南京、杭州,分別為8215元、7897元和7852元。而送餐員企業提供薪資排名中,杭州以9121元一馬當先,其次是北京、南京、上海,分別為9072元、8728元和8481元,全國平均薪資水平達到7750元。
(9)送餐員法規擴展閱讀
經濟發達地區的外賣送餐行業更加活躍,送餐員需求也更加旺盛。尤其是一線、新一線城市集中,工作節奏更快,消費者更願意選擇以快捷、方便的外賣代替自己做飯或外出吃飯。
在線餐飲外賣成為三大飲食方式之一,送餐員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外賣送餐員在一、二線城市覆蓋率很高,並有逐步向三、四線城市下沉的趨勢。與此同時,送餐場景更加豐富,送餐區域由以往的住宅、寫字樓拓展到酒店、醫院等。
隨著外賣產業「蛋糕」的不斷做大,城市覆蓋率、外送品類、外賣場景都在持續豐富,這也為有志於從事外賣行業的人群提供了更多機遇。
⑩ 送餐員的規章制度
我們是醫院食堂,也要送餐到科室,我需要一份詳細的送餐員的管理制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