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道路交通管理條例
⑴ 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的第二章
車輛和駕駛人
第一節 機動車和機動車駕駛人
第八條 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
申請登記的機動車必須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准。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後應當及時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領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逾期六十日不申領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的,應當重新接受安全技術檢驗。
第九條 對符合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的電動汽車、電動摩托車和其他新能源車輛實行登記管理,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條 機動車加裝壓縮天然氣或者液化石油氣等燃料裝置,應當在具有改裝資質的單位進行改裝,取得改裝合格證後辦理變更登記。
第十一條 公路營運載客汽車、旅遊客車、危險物品運輸車、重型載貨汽車、半掛牽引車以及國家和省規定的其他車輛,應當安裝使用行駛記錄儀,並保持行駛記錄儀正常運行。公路營運載客汽車、旅遊客車、危險物品運輸車等車輛安裝的行駛記錄儀應當具有衛星定位功能。
第十二條 注冊登記的營運載客汽車、載貨汽車和半掛牽引車的車門上應當按照規定噴塗單位名稱、核定載客人數、核定載質量等內容。
重型、中型載貨汽車及其掛車車身或者車廂後部應當粘貼符合技術條件的反游標志。
第十三條 教練車應當符合國家標准和相應技術要求,懸掛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核發的教練車號牌,安裝教練員可以控制車輛行駛的安全裝置,兩側車門噴塗單位名稱。
第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鼓勵發展校車,建立政府扶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管理規范的校車運營與管理機制。
校車應當符合國家和省有關規定,並噴塗或者設置統一的專用標志。
禁止貨運汽車、拖拉機接送、搭載學生和學齡前兒童。
第十五條 禁止機動車安裝和使用影響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正常監測的裝置、材料以及妨礙行人或者其他車輛安全通行的照明、音響等裝置。
第十六條 機動車維修單位應當具有法定資質。維修車輛實行登記制度,登記內容包括送修人的身份證明、車輛牌號、車輛識別代號(車架號碼)、發動機號碼以及承修項目。
機動車維修單位發現送修車輛有盜搶、拼裝、交通事故逃逸嫌疑的,應當立即報告公安機關,並配合調查。
第十七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嚴格執行國家機動車強制報廢制度,加強對報廢車輛的監督管理,對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實行強制報廢。
質量技術監督、工商、交通等部門應當依據法定職責,及時查處非法生產、銷售、拼裝、擅自改裝車輛(包括車輛成品及配件)和非法回收報廢車輛的行為。
第十八條 報廢機動車回收單位應當具有法定資質。報廢機動車回收實行登記制度,登記內容包括報廢車輛所有人的身份證明、車輛牌號、車輛識別代號(車架號碼)、發動機號碼、回收日期以及報廢車輛解體過程中拍攝的照片等圖像資料。
報廢機動車回收單位應當向報廢機動車所有人出具報廢車輛回收證明,及時將報廢機動車信息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報,並接受監督。
第十九條 機動車駕駛證申請人,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學習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相關知識和駕駛技能,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考試合格後,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得違反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核發機動車駕駛證。
第二十條 駕駛人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前,應當對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性能進行認真檢查;不得駕駛安全設施不全或者機件不符合技術標准等具有安全隱患的機動車上道路行駛。
提倡機動車駕駛人具有一年以上駕駛經歷後再駕駛車輛進入高速公路行駛。
第二十一條 校車駕駛人應當具有相應准駕車型三年以上安全駕駛經歷,並且最近三年內任一記分周期未滿十二分和無致人重傷、死亡的交通責任事故記錄。
第二十二條 機動車駕駛人發生致人重傷、死亡的交通事故,負有同等責任、主要責任和全部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應當在交通事故發生地或者駕駛證核發地接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組織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相關知識教育。
第二十三條 實行機動車駕駛人駕駛安全信息公開制度。駕駛人駕駛安全信息包括駕駛人道路交通違法、事故處理、違法行為累積記分和涉及駕駛安全的其他信息。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完善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管理,並及時公布、更新相關信息,為單位和個人查詢提供便利。
第二節 非機動車
第二十四條 對規定種類的非機動車實行登記管理。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上道路行駛前,必須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需要登記的具體種類由省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規定。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辦理非機動車登記,應當簡化手續,便民快捷,一次性收取牌證工本費。
自行車不實行登記制度。自行車銷售單位應當在銷售時按照規定對自行車統一編號、敲印、建立台帳,定期報所在地公安機關備案。
第二十五條 對列入登記范圍的非機動車車型由省人民政府授權的部門組織安全技術認證,認證合格的,對其型號和安全技術參數予以公告。列入公告的非機動車申領非機動車號牌、行駛證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予以登記。
第二十六條 申請非機動車登記的,應當提交下列證明:
(一)車輛所有人身份證明;
(二)車輛來歷證明;
(三)車輛出廠合格證明;
(四)省人民政府規定應當提交的其他證明。
第二十七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受理登記申請,對符合條件的,應當當場辦理登記手續,發放號牌和行駛證;對不符合條件的,應當向申請人說明不予登記的理由。
非機動車號牌、行駛證式樣由省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規定並監制。
第二十八條 駕駛已經登記的非機動車上道路行駛,應當按照規定懸掛號牌,並保持號牌清晰、完整;不得轉借、挪用、塗改非機動車號牌和行駛證;不得使用假冒、失效的非機動車號牌和行駛證。
第二十九條 已經登記的非機動車所有權發生轉移的,車輛所有人應當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辦理轉移登記。
非機動車牌證丟失的,車輛所有人應當持本人身份證明到原發證機關補領,並交驗車輛。
第三十條 自行車、人力三輪車不得加裝動力裝置。燃油助力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不得改裝動力裝置。
⑵ 山東省實施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
法律分析: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領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經費,完善道路基礎設施;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協調機制、交通事故應急機制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狀況評估機制,落實道路交通安全責任制;組織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道路交通安全意識。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職責做好本轄區內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督促有關單位落實道路交通安全責任制,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本法。
第三條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應當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眾的原則,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暢通。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適應。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適應道路交通發展的需要,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政策,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劃,並組織實施。
⑶ 山東省交通違法行為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一、為了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范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的執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條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標准。
二、本省行政區域內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罰款處罰,適用本標准。
三、本標准由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實施。
四、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應當及時糾正;對於情節輕微、未影響道路通行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應當堅持教育為主的原則,指出違法行為,給予口頭警告後放行。
五、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實施罰款處罰時,應當根據事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及本標准,在法定的職權內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做到公正、文明、嚴格、高效。
六、行為人有下列行為的,交通警察應當指出違法行為並給予口頭警告,然後放行:
(一)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機動車停放、臨時停車規定,經警告後立即駛離的;
(二)外地車輛因對路況不熟悉,駛入禁行區,能夠聽從勸阻的;
(三)搭載危重、急症病人到醫院就診的車輛,發生一般交通違法行為,不危及交通安全的;
(四)執行搶險救災、緊急救護或其它緊急任務的車輛發生一般交通違法行為,不危及交通安全的;
(五)非機動車不按規定載物,對行車安全影響不大的;
(六)非機動車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不靠道路右側行駛,經警告後立即改正的;
(七)行人不按照交通信號指示通行的,經警告後立即改正的;
(八)行人不在人行道內行走或者沒有人行道不靠路邊行走的;
(九)乘坐兩輪摩托車不正向騎坐,經警告後立即改正的;
(十)開關車門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經警告後立即改正的;
(十一)非機動車不按規定停放,未影響非機動車、行人通行的。
七、行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二十元罰款:
(一)跨越、倚坐道路隔離設施的;
(二)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通行的;
(三)在車行道內坐卧、停留、嬉鬧的;
(四)不按規定通過鐵路道口的;
(五)不按規定通過機動車道的。
八、 行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十元罰款:
(一)進入高速公路的;
(二)有扒車、追車、強行攔車、拋物擊車等妨礙道路交通安全的行為的。
九、乘車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二十元罰款:
(一)在機動車道上從機動車左側上下車的;
(二)乘坐摩托車時不按規定戴安全頭盔的;
(三)乘車人不按規定系安全帶的。
十、乘車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十元罰款:
(一)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的;
(二)向道路上拋撒物品的;
(三)機動車行駛中,干擾駕駛、將身體任何部分伸出車外或者跳車的。
十一、 駕駛非機動車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元罰款:
(一)不按規定停放並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的;
(二)駕駛自行車、三輪車、電動自行車在橫過機動車道時,有人行橫道或者過街設施時,不按規定從人行橫道或者過街設施通過的;
(三)在設區的市的市區道路不按規定載物(人)的。
十二、駕駛非機動車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二十元罰款:
(一)通過交叉路口,不按規定通行的;
(二)駕駛自行車、三輪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時,牽引、攀扶車輛或者被其他車輛牽引的;
(三)駕駛自行車、三輪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時,扶身並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競駛的;
(四)非下肢殘疾的人駕駛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的;
(五)駕馭畜力車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
十三、機動車駕駛人駕駛機動車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十元或者一百元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系安全帶上普通公路行駛的,處五十元罰款;未按照規定系安全帶上高速公路行駛的,處一百元罰款;
(二)在普通公路行駛時有撥打接聽手持電話、觀看電視等妨礙安全駕駛行為的,處五十元罰款;在高速公路行駛時撥打接聽行動電話、收看編發行動電話信息或者觀看影視錄像的,處一百元罰款。
⑷ 山東省交通違章處罰新規定
法律分析:機動車駕駛人有下列違法行為之一,一次記12分:駕駛中型以上載客載貨汽車、校車、危險物品運輸車輛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20%以上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50%以上,以及駕駛其他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50%以上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條 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本法。
第三條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應當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眾的原則,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暢通。
第九十條 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處罰。
⑸ 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的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堅持以人為本,遵循科學規劃、依法管理、高效便民的原則,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暢通。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領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經費,完善道路基礎設施;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協調機制、交通事故應急機制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狀況評估機制,落實道路交通安全責任制;組織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道路交通安全意識。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職責做好本轄區內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督促有關單位落實道路交通安全責任制,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生產監督、交通、建設、規劃、農機、衛生、工商、質量技術監督、氣象等部門應當與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共享機制,並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應的道路交通工作。
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做好所屬人員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和所屬車輛的管理工作,落實道路交通安全防範責任制度。
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納入學校法制教育的內容。學校應當將學生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情況納入綜合素質評定。
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有關單位,應當加強對社會公眾的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嚴格按照法定的條件和程序核發機動車駕駛證、實施安全檢查、加強道路巡查、治理超速超載和處理交通事故,定期對機動車駕駛人組織安全教育,切實維護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
第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依法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義務;有權勸阻、舉報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報告道路交通安全隱患。
鼓勵單位和個人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組織指導下,提供道路交通安全志願服務。
⑹ 山東省地方交通法規(詳細的電動自行車規定)
一些常識您是知道的,現在我想說一些您可能不知道的:
1.電動自行車上路要先登記
2.電動自行車限15公里
3.道路劃設專用車道的,在專用車道內,只准許規定的車輛通行,其他車輛不得進入專用車道內行駛。機動車不能私自改型,如果確實需要改型先要到交警部門申請審批。而電動車暫時沒有出台規定。
當然這只是在縣城或城市中,如果您只在家的附近偶爾騎,只要小心,應該沒什麼需要注意的
⑺ 山東省高速公路管理條例
(五))鐵輪車、履帶車和其他可能損害路面的機具擅自在高速公路及其附屬道路上行駛的;
(六)損壞、擅自移動、塗改高速公路標志、標樁、界樁及其他高速公路附屬設施的。
第四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在高速公路建築控制區內修建建築物、地面構築物或者擅自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的,由省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並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拆除的,由省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強制拆除,拆除費用由建築者、構築者承擔。
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批准在高速公路、公路用地范圍內和建築控制區內設置公路標志以外的其他標志的,由省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清)除,並可處二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能拆(清)除的,由省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拆(清)除,有關費用由設置者承擔。
第四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開設平面交叉交通道,口的,由省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恢復原狀,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在高速公路用地范圍內挖溝引水、傾倒垃圾、排放污物等活動,造成高速公路及設施損壞、污染或者影響高速公路暢通的,由省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處五千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一條 除本條例第四十五條的規定外,本章規定由省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行使的行政處罰權和行政措施,可以依照本條例第四條規定由公路管理機構行使。
第五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對高速公路及其附屬設施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對高速公路造成損害的車輛,必須立即停車,保護現場,報告公路管理機構,接受調查處理。對當場不能處理的,公路管理機構可責令車輛停放指定地點,待調查處理後車輛方可駛離。
第五十三條 交通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和公安交通管理機關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濫用職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章 附則
第五十四條 本條例所稱高速公路附屬設施,是指為保護、養護高速公路和保障高速公路安全暢通所設置的公路防護、排水、養護、管理、交通安全、通訊、收費、監控、服務等設施、設備,以及專用建築物、構築物等。
本條例所稱高速公路附屬道路;是指專用於連接高速公路與其他道路的公路。
第五十五條 本條例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山東省人民政府令第46號發布,山東省人民政府令第90號修訂的《山東省濟青高速公路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⑻ 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的第五章
交通事故處理
第六十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交通事故報警後,應當立即派交通警察趕赴現場,處理事故,盡快恢復交通,當事人應當予以配合。遇有當事人拒不服從或者無法清除障礙等情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通知清障單位代當事人盡快將車輛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並清理現場。清障單位接到通知後,應當及時到達現場清障。清障費用由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或者駕駛人承擔。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道路、供電、通訊等設施損毀的,駕駛人應當立即報警並等候處理,不得駛離。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將事故有關情況及時通知有關單位。
第六十一條 醫療、急救機構等單位接到救援交通事故傷員的請求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知後,應當立即派出急救車輛和醫護人員,組織實施醫療救治。醫療機構因醫務人員、技術或者設備限制無法正常實施救治的,應當經必要的處置後派醫護人員護送到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救治。
對交通事故傷員的救治,任何醫療機構不得推諉、拒絕。
第六十二條 因調查交通事故需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查閱或者復制道路收費站、渡口以及其他有關單位記載過往車輛信息的資料。有關單位應當及時、如實提供,積極配合調查。
第六十三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過調查後,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責任分為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和無責任。
確定交通事故責任的具體標准由省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制定,並向社會公布。
第六十四條 發生交通事故的車輛駕駛人拒絕或者躲避酒精、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麻醉葯品檢測,有其他相關證據可以認定駕駛人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或者麻醉葯品後駕駛機動車的,駕駛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六十五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按照傷情和實際損失先行賠償。
機動車未參加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在相當於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按照傷情和實際損失先行賠償。在國家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制度實施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六十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超過交通事故強制保險責任限額部分,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機動車一方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負事故全部責任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二)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負事故主要責任的,承擔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賠償責任;
(三)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負事故同等責任的,承擔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的賠償責任;
(四)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負事故次要責任的,承擔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十七條 因交通事故當事人處於搶救或者昏迷狀態等特殊原因,無法收集當事人證據且無其他證據證明交通事故事實時,經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准,作出交通事故認定的時限可以中止,中止原因消除後,應當及時作出交通事故認定。
第六十八條 交通事故死亡人員身份無法確認的,交通事故責任人應當予以賠償,賠償費暫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保管,待死亡人員身份確定後由其轉交。
死亡人員的身份應當按照城鎮居民認定,年齡按照法醫鑒定報告的大約年齡段取中間年齡計算。按照推定的年齡推定為六十歲以下成年人的,被扶養人推定為一人,扶養年限按照二十年計算。死亡人員身份核實後,按照實際身份、年齡重新計算。
⑼ 山東省交通違法行為處罰標准
闖紅燈一般罰款20到200元,記3分.
超速50%以下的罰款20到200元.記3分
超速50%以上的罰款200到2000元,記6分,並處吊銷駕駛證.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條 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處罰。
第九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一)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
(二)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四)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強迫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造成道路交通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
(六)違反交通管制的規定強行通行,不聽勸阻的;
(七)故意損毀、移動、塗改交通設施,造成危害後果,尚不構成犯罪的;
(八)非法攔截、扣留機動車輛,不聽勸阻,造成交通嚴重阻塞或者較大財產損失的。
行為人有前款第二項、第四項情形之一的,可以並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有第一項、第三項、第五項至第八項情形之一的,可以並處十五日以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