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壹』 湖北高院長李靜去向
湖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2018年1月29日選舉李靜為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2019年1月4日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李靜調任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代理院長.
天津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任命李靜為天津高院副院長,決定李靜為天津高院代理院長,決定接受高憬宏提出的辭去天津高院院長職務的請求。
李靜現年55歲(1963年4月生),山東乳山人,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專業碩士。李靜2009年前一直任職山東,歷任共青團山東省委副書記、山東省委副秘書長、濟南中院院長、山東高院常務副院長;2013年1月接替63歲的鄭少三,升任湖北高院院長至今。
李靜是目前全國高院僅有的四位女性一把手之一,另外三位是重慶高院院長楊臨萍、江西高院院長葛曉燕、新疆高院院長巴哈爾古麗·賽買提。
(1)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擴展閱讀:
李靜簡歷
李靜,女,漢族,1963年4月生,山東乳山人。1983年參加工作,198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法學碩士學位。
1979年至1983年在華東政法學院法學理論專業大學學習。1983年在山東省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參加工作,歷任書記員、助理審判員。
1990年任山東省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助理審判員、業大分部副主任、審判員、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處級審判員。1995年任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副區長。1999年任共青團山東省委副書記、黨組成員。
2001年任山東省委副秘書長兼辦公廳機關黨委書記。2004年任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代理院長、黨組書記。2005年任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
2009年任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審判委員會委員。2013年1月任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同月當選為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貳』 李少平任職簡歷
李少平的早期職業生涯始於1975年4月,他在山西省長子縣擔任插隊知青。此後,他在1977年10月成為山西省高平縣絲織廠子弟校的中學教師,開始了他的教育生涯。1982年7月,他進入西南政法學院(現西南政法大學),擔任法律系的教師,繼續深化他的法學知識和教學經驗。
1987年8月,李少平轉任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幹部,逐步晉升職務。1988年1月,他被任命為副處級審判員,1990年11月擔任研究室副主任。在此期間,他於1991年8月至1993年3月在涼山自治州會東縣掛職任副書記,積累了地方工作經驗。1993年3月,他晉升為正處級審判員,並於同年8月擔任第一刑事審判庭庭長。
1995年12月,李少平成為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副院長,職務進一步提升。2000年11月,他轉任四川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2002年1月,他晉升為副檢察長(正廳級),並同時擔任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黨組書記。2003年1月,他正式擔任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並當選為省十屆人大代表,同時兼任四川省委政法委委員。
2007年12月,李少平的職務再次變動,成為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黨組書記。2008年1月,他成功當選為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同時榮獲二級大法官頭銜,成為第十五屆天津市人大代表。在2013年1月31日的天津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上,他再次當選為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2)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擴展閱讀
男,1956年10月出生,漢族,山西武鄉人,1975年4月參加工作,197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碩士研究生學歷,法學教授,現任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
『叄』 董啟強的簡介
(1918—2005年12月8日)解放軍開國少將。
四川省巴縣(今重慶巴南區)人。1933年1月28日在北平讀高中一年級時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5月回四川,1933年冬在眉山郭勛祺部的軍士教導隊學軍事三個月。一九三四年夏與胞兄董啟文一起進入南京軍政部學兵總隊化學兵隊當學兵,與進步青年組成讀書社。一九三五年初,與早在1933年2月進入化學兵隊的中共浙南委員會委員擔負地下兵運任務的陳阜(解放後任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取得聯系,從而接受中共浙南委員會的領導。1936年5月,董啟文、傅任波(即傅狂波)、張熾昌、王太然、陳堅、黃文、張登義和董啟強等8名學兵隊青年開小差前往上海。董啟強等4人被上海的黨組織直接派往陝北保安縣投奔革命;王太然、傅任波、張熾昌、董啟文等四人去浙南平陽瑞安邊參加紅軍游擊隊。
董啟強到陝北後在少共中央工作。1936年11月,董啟強進入紅軍大學學習,後轉入抗大一期三總隊二隊學習。1937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任中國工農紅軍援西軍教導團政治教員。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隨營學校政治部教育科科長,冀南抗日東進縱隊政治部宣教科科長,冀南軍區教導隊政治教導員,幹部輪訓隊政治處主任、冀南軍區政治部宣教部副部長、部長,新七旅暨冀南第六軍分區政治部主任。1943年,日軍合圍冀南第6軍分區,軍分區政委因病調回延安,司令員和副司令員在作戰中犧牲。董啟強在突圍中,頭部、胸部和腕部受傷,傷未痊癒就趕回部隊,此時軍分區參謀長被俘,軍分區領導僅剩董啟強一人帶領部隊堅持斗爭。1944年,他調到冀魯豫軍區太行後梯隊參加整風。1945年,他回到延安中央黨校學習。
解放戰爭初期,董啟強任冀南軍區獨立第4旅參謀長。1947年,他調入主力部隊任2縱4旅12團副政委。1947年12月底歷任養病。1948年2月至6月在二縱隊黨校學習。1948年6月15日任中野第二縱隊政治部宣教部部長。渡江戰役前調野戰軍准備籌建軍政大學。渡江後被派往浙江金華英士大學任軍代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二野軍大三分校一總隊政委、川東軍區步兵學校副政治委員,第六步兵學校政治委員;第二政治幹部學校教育長、第二副校長;解放軍長沙第一政治幹部學校副校長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政治工作教材編委會副主任;1957年1月,董啟強任通訊兵電子科學研究院副政委。1957年以通訊兵電子科學研究院為基礎,組建成國防部五院二分院,他先後擔任副政委(實際主持二分院黨政工作)、政委,該院負責「東風1號」地地導彈研製工作。1965年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改為第七機械工業部第二研究院,董啟強任七機部二院黨委書記。文革時受到迫害。1973年重新工作任七機部第二研究院黨的核心小組組長,1973年11月因二院在湖南的三線工程068基地下馬問題被批判、遭迫害關押。1979年1月20日被任命為國防科技大學副政治委員,分工領導我國第一台億次計算機銀河機。一九六一年晉升為少將軍銜,紅星功勛榮譽章。 以副兵團職離休,在總裝備部第九干休所休息。
『肆』 高憬宏的個人簡歷
1978年考入吉林大學法律系,1982年考入吉林大學研究生院,先後獲得法學學士、法學碩士學位,後又攻讀吉林大學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並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1985年8月進入最高人民法院,曾任研究室刑事處副處長、副局級審判員、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秘書。
1998年11月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一庭副庭長、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指導小組成員。
2005年7月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三庭庭長,
2006年6月任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最高人民法院國家賠償委員會委員,兼任全國打黑辦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打黑辦主任,
2010年2月起,任國家法官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2012年6月30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任命為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 。
2013年10月2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免去高憬宏的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職務。
2013年11月6日,天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任命高憬宏為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決定高憬宏為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代理院長。
2014年1月當選為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伍』 高憬宏的介紹
高憬宏,男,漢族,1959年8月出生,遼寧凌源人,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1985年8月參加工作,198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原副部級專職委員。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代理院長。二級大法官。2014年1月當選為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