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裡面的

民法典裡面的

發布時間: 2025-08-16 04:23:55

民法典規定裡面有承攬合同嗎

民法典規定裡面有承攬合同

承攬合同在民法典中的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定義與性質:承攬合同是一種基於完成特定工作任務的協議,承攬人需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並交付工作成果,而定作人則需支付相應的報酬。承攬工作涵蓋加工、定作、修理、復制、測試、檢驗等多個領域。

  • 核心條款:承攬合同主要包含承攬的標的物、工作數量、質量標准、支付的報酬、工作方式、材料的提供、履行期限、驗收的標准與方法等核心條款。這些條款需詳細說明以確保雙方權益。

  • 權利與義務:承攬合同的簽訂需要雙方充分協商,明確各自的權利與義務。承攬人在完成工作後,需按照約定的質量標准交付成果;而定作人則應按時支付約定的報酬。

  • 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的履行過程中,雙方需遵守誠實信用原則,及時溝通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以確保合同的順利執行。

  • 違約責任:為了確保承攬合同的有效執行,雙方應在合同中詳細約定違約責任,明確違反合同應承擔的後果。這有助於預防糾紛的發生,並在合同無法正常履行時提供明確的處理依據。

❷ 民法典925條926條司法解釋

我們都知道,合同具有相對性,合同只對雙方當事人人產生約束力,但是合同的相對性也有例外。那麼買賣合同違約責任可否突破相對性?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整理了相關的內容,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買賣合同違約責任可否突破相對性
需要根據具體合同來確定。
二、突破合同相對性的例外
(一)第三人利益合同
根據民法典第522條第二款:「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第三人可以直接請求債務人向其履行債務。如果第三人未在合理的期限內明確拒絕,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約定,第三人就可以請求債務人承擔違約責任。」
例如:民法典第939條規定:「建設單位依法與物業服務人訂立的前期物業服務合同,以及業主委員會與業主大會依法選聘的物業服務人訂立的物業服務合同,對業主具逗手有法律約束力。」無論是前期物業服務合同,或者是後期物業服務合同,雖然業主都沒有參與合同的簽訂,但依據民法典第939條規定,物業服務合同當然地對業主發生拘束力。
(二)第三人代為履行
民法典524條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第三人對履行該債務具有合法的利益,第三人有權向債權人代為履行,但是根據債務的性質,當事人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定,只能由債務人履行的除外。」
例如:民法典第719條規定:「承租人拖欠租金的,次承租人可以代承租人支付其欠付的租金和違約金,但是轉租合同對出租人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除外。」承租人李四拖欠了出租人張三的租金,張三以李四拖欠租金為理由解除租賃合同,此時李四是否對張三支付租金就對次承租人王五而言,利益攸關,所以王五對李四欠張三的租金債務就叫做具有合法利益。所以王五為了保住自己次承租的關系,就可以替李四向張三交付相應的租金,穩住張三與李四之間的租賃關系,也就穩住了自己與李四之間的轉租關系。
(三)隱名代理
民法典第925、926條規定了突破合同相對性的隱名代理。第925條規定:「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在委託人的授權范圍內與第三人訂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訂立合同時知道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的代理關系的,該合同直接約束委託人和第三人。」
例如:委託人並沒有在合同上簽字,但問題在於第三人明明知道在合同上簽字的受託人其實是替委託人在幹活,所以就突破相對性,在委託人和第三人之間直接發生權利義務關系。
第926條第一款規定:「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訂立合同時,第三人不知道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的代理關系的,受託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對委託人不履行義務,受託人應當向委託人披露第三人,委託人因此可以行使受託人對第三人的權利。但是,第三人與受託人訂立合同時如果知道該委託人就不會訂立合同的除外。」
例如:李四替張三幹活,但是李四又是以自己的名義與王五簽訂了合同。後來因為王五不向李四履行合同,導致李四不能向張三履行合同。於是李四對張三披露了王五,這時,張三就可以介入李四與王五的合同,張三可以直接要求王五向自己履行,張三要求王五向自己履行,顯然就突破了合同相對性。不過要注意,如果王五明明知道張三的存在就不會訂立合同,那張三就不能夠介歲指耐入李四與王五的合同關系。
第926條第二款規定:「受託人因委託人的原因對第三人不履行義務,受託人應當向第三人披露委託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選擇受託人或者委託人作為相對人主張其權利,但是第三人不得變更選定的相對人。」
例如:李四受張三的委託,但是李四以自己的名義與王五簽訂了合同。然而由於張三的原因,導致李四不能向王五履行。於是受託人李四對第三人王五披露了委託人。第三人王五就可以選擇委託人張三或受託人李四作為相對人要求其履行合同義務。
(四)債權人的代位權
第535條規定:「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債權或者與該債權有關的從權利,影響債權人的到期債權實現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對相對人的權利,但是該權利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五)租賃權物權化
民法典中的經典表現是第725條:「租賃物在承租人按照租賃合同佔有期限內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第405條規定:「抵押權設立前,抵押財產已經出租,並移轉佔有的原租賃關系乎春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雖然買受人或抵押權人與承租人沒有簽訂買賣或抵押合同的,但未與承租人簽訂租賃合同,便要例外進行約束,所以這顯然構成了合同相對性的例外。
(六)第三人侵害債權
在司法實踐中已經出現了運用第三人侵害債權的法理,讓債權人直接要求第三人承擔責任的先例。
三、合同違約責任條款怎麼寫:
(一)違約責任承擔方式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二)違約責任條款約定
違約責任可由合同各方在合同裡面作詳細約定,對於延遲交付貨物或者交付貨款的可以約定延遲履行違約金。還可以約定一條總的違約條款:「任何一方違反本協議導致本協議無法繼續履行的,違約方需賠償守約方違約金人民幣元,該違約金不足以彌補守約方實際損失的,違約方應賠償守約方所有實際損失。
(三)損害賠償的范圍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四)違約金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以上就是為您介紹的關於買賣合同違約責任可否突破相對性的相關內容,對於買賣合同違約責任可否突破相對性這個問題,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

❸ 民法典中哪七種債務不用還

1,高利貸,高利貸在我國屬於違法行為,相關部分明確規定,只要超出央行公布的金融機構同期、同檔次貸款利率的4倍,就屬於高利貸。這一貸款在法律規定的范圍之外,自然不會受到法律的保護。
高利貸機構的催收手段往往也不是正規的,借款人一旦銀改沒有按時歸還,就會利滾利,最後落到一個利息都還不起的地步。按照規定,如果貸款方是在欺詐或被迫情況下簽署的合同,則合同無效。除此之外,如果出借人明知道借款人是將貸款用於違法犯罪行為,那麼高利貸也不用償還。除了上述兩種情況之外,高利貸超出24%年利率的利息部分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在這之內的本意依舊需要償還。
2,套路貸,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各種櫻伏套路來騙取借款人,這種貸款的受害人大部分都是學生。學生正是處於沒有收入,花費又很高的階段,但是又不敢跟家長開口,涉世不深的他們很容易會被套路。為了還款,這些學生只能拆東牆補西牆,窟窿越來越大。這種誘使、迫使借款人簽下的借款協議,也是不用還的。
3,砍頭息,這種借款一半來自於高利貸或者是地下錢庄,對方或先從借款中扣除一部分的本金作為利息。通俗點來說,就是我們向一些不正規的網路平台進行小額貸款,借了2萬塊錢,而借款方會直接在裡面扣除4000,只給16000給你,這4000就作為利息,也就是所謂的砍頭息,或者說是預收利息。最新的民法典中規定,最後償還本金時要按照16000元,而不是2萬元。
4,由違規機構所提供的貸款,近些年互聯網上很多沒有國家許可的平台和機構,開展了貸款業務。國家前段時間對整個行業進行了整頓,而如果你是在這種平台上進行的貸款,則是不需要償還的。
5,信息被其他人盜用之後所進行的貸款,如果借款方能夠出示證據,證明這一貸款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的,那麼這部分借款也不需要本人償還。
6,過了訴訟時效的債務,根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一般的民事權利的訴訟時限為三年,債務問題同樣也是如此。如果債權方沒有在三年之內向法院提起訴訟,過了訴訟期之後,債務人就不用償還。不過如果借款是在熟人朋友間進行的,法律雖然規定不用償還,但肯定會影響自己的信用,以後你可能也沒法在朋友圈裡混了。
7,夫妻單方面欠下的債務,如果債務不是夫妻雙方共同認定的,並且只用於個人身上,那麼誰欠錢誰還錢,不算是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如果這筆錢用於家庭生活,那麼就算是夫妻的共同債務,需要兩人來共同償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脊搏攜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六百七十四條 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對支付利息的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借款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並支付;借款期間一年以上的,應當在每屆滿一年時支付,剩餘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並支付。

❹ 民法典包含刑法

不包括,刑法和民法典是兩本法律,民法典只合並了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

❺ 民法典規定合同無效但裡面條款能起到法律效力

民法典規定,無效合同自成立時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但裡面部分條款能起到法律效力。具體來說:

  • 合同部分無效的情況:如果合同部分無效,但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那麼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 獨立存在的解決爭議方法條款合同無效並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這意味著,即使合同整體無效,雙方關於如何解決爭議的約定仍然是有效的。

  • 財產返還與賠償損失:合同無效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則各自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些規定旨在使當事人的財產恢復到訂立合同之前的狀態。

熱點內容
律師實務音頻 發布:2025-08-16 06:24:13 瀏覽:275
未走紙質流程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16 06:24:11 瀏覽:558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19年修改了哪裡 發布:2025-08-16 06:20:07 瀏覽:956
民法在途 發布:2025-08-16 06:16:37 瀏覽:628
華政民商法學 發布:2025-08-16 06:15:51 瀏覽:491
離婚律師好看么 發布:2025-08-16 06:15:13 瀏覽:168
法律碩士非法學教程錄音有必要買嗎 發布:2025-08-16 06:10:51 瀏覽:777
擁護司法 發布:2025-08-16 05:59:06 瀏覽:493
婚姻法108條 發布:2025-08-16 05:50:49 瀏覽:762
湖南省水資源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16 05:47:05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