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在途

民法在途

發布時間: 2025-08-16 06:16:37

㈠ 在途運輸貨物買賣合同標的物毀損風險何時轉移

在途貨物的風險自買賣合同成立時轉移。 在途貨物買賣是指,出賣人出賣交由承運人運輸的在途標的物。因為運輸途中的貨物已經在承運人的控制之下,所以在買賣合同成立時,貨物的風險就從賣方轉移給了買方。因此,在途運輸貨物買賣中,標的物毀損的風險自買賣合同成立時轉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零六條【路貨買賣中的標的物風險負擔】出賣人出賣交由承運人運輸的在途標的物,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毀損、滅失的風險自合同成立時起由買受人承擔。

㈡ 在途貨物的所有權什麼時候轉移

在買賣活動當中,買方和賣方可以簽訂買賣合同,之後存在貨物交付的問題,貨物的所有權原本是屬於原貨主,而對於貨物的所有權轉移也是存在風險的,合同當中可以約定違約責任等,那麼在途貨物的所有權什麼時候轉移?下面我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在途貨物的所有權什麼時候轉移
標的物的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起轉移,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貨物所有權的轉移時間不是法律的強制性規定,當事人可以自己約定貨物所有權轉移的時間。
【法律依據】民法典 第六百四十一條當事人可以在買賣合同中約定買受人未履行支付價款或者其他義務的,標的物的所有權屬於出賣人。
出賣人對標的物保留的所有權,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六百四十二條當事人約定出賣人保留合同標的物的所有權,在標的物所有權轉移前,買受人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出賣人損害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出賣人有權取回標的物:
(一)未按照約定支付價款,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支付;
(二)未按照約定完成特定條件;
(三)將標的物出賣、出質或者作出其他不當處分。
出賣人可以與買受人協商取回標的物;協商不成的,可以參照適用擔保物權的實現程序。
第六百四十三條出賣人依據前條第一款的規定取回標的物後,買受人在雙方約定或者出賣人指定的合理回贖期限內,消除出賣人取回標的物的事由的,可以請求回贖標的物。
買受人在回贖期限內沒有回贖標的冊碼物,出賣人可以以合理價格將標的物出賣給第三人,出賣所得價款扣除買受人未支付的價款以及必要費用後仍有剩餘的,應當返還買受人;不足部分由買受人清償。
二、涉及所有權保留合同時的注意事項
第一,明確約定所有權保留的范圍
所有權保留條款,分為簡單保留條款和擴張保留條款2種。前者表現為,在買受人完全償付價金之前,所有權不發生轉移;後者表現為,如果買受人在完全償付價金前已將貨物在生產過程中消費掉,或已將其轉賣,則出賣人就其貨物製造的最終產品或轉賣貨物的收益享有所有權,買受人只是作為出賣人的受託人對最終產品或轉賣收益進行佔有。很明顯,後者更能保障賣方的利益。但是簡單的約定「貨物的所有權仍然屬於賣方」不能達到這樣的目的。所以,賣方應當擴大約定的內容,如「貨物以轉賣的,賣方對轉賣貨物的收益享有所有權」。
第二,明確約定所有權保留是賣方單方的選擇權
理論上都認為所有權保留是賣方的選擇權,但是在現實中也出現過買方利用這個條款的糾紛。來看這樣一個案例: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廢銅購銷合同,合同約定:甲公司支付所有貨款之前,該批貨的所有權仍屬甲公司。乙公司合同履行過程中並未全額支付貨款。此時廢銅已成為滯銷產品,且大幅度降價。甲方即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乙公司償付所欠貨款,並承擔違約和賠償損失的責任,而沒有請求乙公司退還貨物。乙公司答辯認為,依據雙方簽訂的廢銅購銷合同中關於所有權保留條款的約定,未付款的貨物的所有權沒有發生移轉,仍屬甲公司所有,甲公司應取回這部分貨物,要求乙公司償付所欠貨款並承擔違約、賠償損失的責任,沒有法律根據,且違反合同中關於所有權保留的約定,故明確表示拒絕甲公司的上述請求。
很明顯,乙公司在惡意利用這個條款來逃避債務和違約責任,而且將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混為一談,法理上也是說不通的。法院最終也沒有支持。但是,如果出於無懈可擊的考慮,不妨約定「所有權保留是賣方單方的選擇權,不為買方的抗辯權等任何權利。」
第三,明確約定行使保留的所有權後的事宜
因為關於貨物所有權保留的約定僅設置了一個物權,實際並不影響雙方合同的履行。所以在賣方依約取回貨物後凳謹,並不當然意味著合同的解除,所以對於合同履行與否的事宜還要具體約定。如果賣方認為要回貨物就可以,那不妨約定「賣方依據本條款要回貨物後,本合同解除。買方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和賠償責任。」如果賣方更傾向於履行合同,那就可以約定「賣方依據本條款要回貨物後持續佔有,直至買方付訖貨款時轉移佔有,買方仍須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和賠償責任。」
第四,在存在所有權保留條款和第三人擔保的情況下,放棄該條款的權利時須謹慎
有些學者認為,所有權保留條款實質上也是一種擔保方式,但與其它擔保方式不同,它不憑借任何外來的人或物對交易的安全進行保證,而將交易的安全建立在標的物的所有權的效力上。如果隨意放棄,很可能影響其他擔保權利的實現。來看一個案例: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產品供貨合同》,約定由棗姿基甲向乙提供價值為270萬元的貨物,乙先支付40萬元,待到貨時再支付230萬元,丙公司對貨款支付提供擔保。協議還約定了所有權保留條款,甲在乙全額付款前享有貨物所有權。之後,乙公司沒有依約付款。甲、乙簽訂了一份《關於支付貨款的補充協議》(以下簡稱《補充協議》),確認尚欠貨款的數額為230萬元,並約定分期付款。事後,乙僅支付了《補充協議》中第一期的款項,經甲再三催告,沒有繼續履行合同。甲無奈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乙支付貨款。並要求丙承擔連帶責任。丙公司則認為,甲另行與乙簽訂補充協議視為放棄了所有權保留權利的行使,且未經丙的同意,所以無權要求丙繼續承擔保證責任。
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保的,保證人對物的擔保以外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放棄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免除保證責任。
支持了丙的主張。所以,對於賣方來說,即便自己的貨款有第三方擔保時,也不能隨意與買方協議變更、放棄自己的所有權保留的權利,即便要變更或放棄,則要麼徵得擔保人的書面同意,要麼在與買方的協議中另行確定付款方式時,加上一句「新的付款方式並不意味著賣方放棄所有權保留的權利」。
三、所有權與物權的區別
物權包括所有權。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所有權是所有人依法對自己財產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它是一種財產權,所以又稱財產所有權。所有權是物權中最重要也最完全的一種權利,具有絕對性、排他性、永續性三個特徵,具體內容包括佔有、使用、收益、處置等四項權利。二者的關系就是一種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整理介紹的關於「在途貨物的所有權什麼時候轉移」等相關法律知識。綜上所述,在途貨物的所有權自交付時起轉移,貨物所有權的轉移時間不是法律的強制性規定,當事人可以自己約定貨物所有權轉移的時間。

㈢ 運輸在途貨物的所有權

法律分析:運輸在途貨物的所有權在交付時才發生移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九十八條 出賣人應當履行向買受人交付標的物或者交付提取標的物的單證,並轉移標的物所有權的義務。

第五百九十九條 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或者交易習慣向買受人交付提取標的物單證以外的有關單證和資料。

熱點內容
青浦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8-16 07:44:16 瀏覽:687
南京寶馬法官 發布:2025-08-16 07:42:58 瀏覽:481
傳播盜版電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6 07:37:23 瀏覽:953
湖南省農村公路條例 發布:2025-08-16 07:37:22 瀏覽:256
山東保君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8-16 07:37:21 瀏覽:847
經濟法課後題馬工程 發布:2025-08-16 07:19:51 瀏覽:165
蘇州市人口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16 07:10:24 瀏覽:975
法院起訴多長時間開庭 發布:2025-08-16 06:51:40 瀏覽:280
律師實務音頻 發布:2025-08-16 06:24:13 瀏覽:275
未走紙質流程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16 06:24:11 瀏覽: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