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做標准法規

做標准法規

發布時間: 2025-04-11 10:12:19

A. 質量檢測法律法規及技術標准

法律分析:關於產品質量鑒定的相關法規有《產品質量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及《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產品質量鑒定管理辦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十九條 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必須具備相應的檢測條件和能力,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考核合格後,方可承擔產品質量檢驗工作。法律、行政法規對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七條 因產品質量發生民事糾紛時,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或者調解解決。當事人不願通過協商、調解解決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當事人各方的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事人各方沒有達成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四十八條 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可以委託本法第十九條規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對有關產品質量進行檢驗。

B. 山西省標准化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提高標准化工作水平,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促進科學進步和技術創新,以高標准推動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標準的制定、實施、服務、監督、管理等活動適用本條例。
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標准化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標准化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將標准化工作開展情況列入年度工作任務考核考評體系。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標准化協調機制,統籌協調本行政區域內標准化工作重大事項。第四條省人民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全省標准化工作,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貫徹標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規;
(二)組織編制本省標准化工作計劃和中長期規劃;
(三)統籌構建全省促進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標准體系;
(四)組織制定、修訂省級地方標准(含標准樣品),負責省級地方標准(含標准樣品)的立項、審核、編號、發布、組織報備以及復審;
(五)對地方標準的制定、修訂進行指導和監督,對標準的組織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六)協調管理省級標准化技術組織;
(七)推進標准化服務業發展;
(八)組織實施標准化工作獎懲;
(九)向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立項建議;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標准化工作。第五條省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管理本部門、本行業標准化工作,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貫徹相關標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規;
(二)開展相關標准化研究,提出標准化需求,制定相關標准化工作計劃和中長期規劃;
(三)建立健全本行業、本領域促進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標准體系;
(四)提出相關地方標準的立項申請,組織相關地方標準的起草和技術審查等工作;
(五)對相關地方標準的制定、修訂進行指導和監督,組織相關標準的實施和監督檢查;
(六)協助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相關標准化技術組織;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管理本行政區域內本部門、本行業標准化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標准研製與科技創新、產業發展融合機制。
鼓勵標准與知識產權融合發展,支持建立標准、技術、專利、品牌協同機制,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標准,培育形成知名品牌。第二章標準的制定第七條制定標准應當有利於科學合理利用資源,推廣科學技術成果,增強產品的安全性、通用性、可替換性,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做到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第八條為滿足地方自然條件、風俗習慣等特殊技術要求,省人民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經其批準的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在農業、工業、服務業以及社會事業等領域組織制定地方標准。
對暫不具備制定地方標准條件,又需要統一技術要求的,可以參照地方標准制定程序,制定地方標准化指導性技術文件。第九條地方標准、團體標准、企業標准以及地方標准化指導性技術文件的技術要求不得低於強制性標準的技術要求。地方標准和地方標准化指導性技術文件的技術要求不得低於推薦性國家標準的技術要求。
禁止利用標准以及地方標准化指導性技術文件實施妨礙商品、服務自由流通等排除、限制市場競爭的行為。第十條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向社會公開徵集地方標准立項建議。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公民可以向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地方標准立項建議。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收到有關地方標準的立項建議後,應當移交同級有關行政主管部門。
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收到的立項建議和本部門、本行業實際需求,向同級人民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地方標准立項申請。第十一條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匯總研究立項申請,編制地方標准制定項目計劃,明確項目名稱、提出立項申請的行政主管部門、起草單位以及完成時限等。地方標准制定項目計劃應當向社會公開。
為保障重大公共利益,或者應對突發事件,需要制定地方標準的,應當優先立項,及時制定。

C. 標準的要求 應 宜 可

法規標准中的「必須、應當、宜、可」,「應當」與「必須」的含義沒有實質區別。法律在表述義務性規范時,一般用「應當」,不用「必須」。「不得」、「禁止」都用於禁止性規范的情形。「不得」一般用於有主語或者有明確的被規范對象的句子中,「禁止」一般用於無主語的祈使句中。一、國家標准制定的要求:
1.制定國家標准需要該標准符合國家的相關政策,貫徹國家的法律法規;
2.積極採用國際標准;
3.合理利用國家資源;
4.充分考慮使用要求;
5.技術先進、經濟合理;
6.廣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二、國家標準的立項條件:
1、符合國家現行的法律法規和標准化工作的有關規定;符合國家標準的立項范圍和指導原則;
2、市場和企業急需,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對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推動作用;
3、政府急需,對規范市場秩序有推動作用;符合國家採用國際標准或國外先進標準的政策;
4、同現行國家標准沒有交叉;屬於申報單位的業務范圍;
5、提交國家標准草案;完成期限不超過三年。
三、如何制定企業標准
1、 企業生產的產品在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地方標準的情況下,應當制定企業標准。企業標准由企業組織制定和進行技術審查,由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被授權人批准、發布和組織實施。
2、企業產品標准應當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與強制性標准相抵觸。
3、企業應對企業產品標準的合法性、科學性、與強制性標準的符合性以及標準的實施後果負責。
4、企業產品標准應在批准發布後三十日內到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備案。
法律依據:
立法技術規范(試行)(一)》
1、【應當,必須】
「應當」與「必須」的含義沒有實質區別。法律在表述義務性規范時,一般用「應當」,不用「必須」。
2、【不得,禁止】
「不得」、「禁止」都用於禁止性規范的情形。「不得」一般用於有主語或者有明確的被規范對象的句子中,「禁止」一般用於無主語的祈使句中。
不再使用「不準」、「不應」、「不能」、「嚴禁」等與「不得」和「禁止」相近的詞語。
《工程建設標准英文版翻譯細則(試行)》
1) 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
正面詞採用「必須」,反面詞採用「嚴禁」。
2) 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均應這樣做的用詞:
正面詞採用「應」,反面詞採用「不應」或「不得」。
3) 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這樣做的用詞:
正面詞採用「宜」,反面詞採用「不宜」;
4) 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採用「可」

熱點內容
杭州大氣條例 發布:2025-05-06 07:46:24 瀏覽:800
刑事訴訟法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 發布:2025-05-06 07:45:38 瀏覽:463
法律法規是證據嗎 發布:2025-05-06 07:45:31 瀏覽:453
免費乘車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6 07:45:30 瀏覽:308
了解立法 發布:2025-05-06 07:44:57 瀏覽:976
58同城南昌法律咨詢電話 發布:2025-05-06 07:38:10 瀏覽:940
2016法院文職 發布:2025-05-06 07:37:37 瀏覽:427
法院速錄的歌 發布:2025-05-06 07:28:50 瀏覽:235
一方未履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6 07:27:58 瀏覽:382
欺騙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6 07:20:40 瀏覽: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