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證人口供要付法律責任嗎
Ⅰ 憑口供和證人證言可以定罪嗎
憑口供和證人證言不可以定罪。
(一)證人證言
因為證人始終是案件的第三者,證人證言永遠不等同於當事人的承認。因此,證人證言的效力是有限的,而且這有限的效力也要經過法官的認證,達到內心確信,才能成立,證人在作證時,其證言往往包含一些假性事實,即一些猜測,推斷或評價性的東西。
法官在判斷證人證言時,要將證人證言中的假性事實予以拋棄,保證案件的客觀情況,才能予以慎重定案。只有具有作證能力的人,並通過合法程序獲得的證言,是可以作為證據使用的。經控辯雙方質證、法庭查證屬實的,證人證言應當作為定案的根據。
(二)口供
如何正確認定被告人的口供的證明力,直接關繫到對被告人的定罪量刑,關繫到司法公正,意義重大。就口供而言,由於絕大多數情況下口供都是直接證據,因此認定了口供,就等於認定了基本的犯罪事實。對於如何認定口供有如下三種情況:
1、法律規定,孤立的口供,未經查證和查證不實的口供當然不具有證據效力。
2、關於查證屬實的口供的證據效力。依法獲取的口供一經查證屬實,當然可以作為定案的依據。但是應當看到,對口供的查證過程,同樣是一個收集其他證據,審查判斷所收集的證據的過程,審查口供的真實性必須有足夠的其他證據,口供作為一種對案件事實有直接證明作用的證據,根據邏輯規則,其自身在不能證明自身真實性時,亦即喪失了獨立證明案件事實的可能性。
Ⅱ 民事訴訟證人錄口供說謊付啥法律責任
辦法3方法 i 部分 i 微博發布 分別播放 腹部辦法菲比無紡布方法i u 方便
Ⅲ 錄不實口供需要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錄假口供的法律後果:
口供一般專指犯罪人或被告人的供述,版當事人的供述不能稱作口供權,提供虛假供述情節較輕負有行政方面的責任,情節嚴重才觸犯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
第三百零五條:【偽證罪】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Ⅳ 證人需要付法律責任嗎
證人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刑事案件的證人做偽證,有被追究偽證罪刑事責任的可能。
Ⅳ 在一次打架造成了重傷害, 我被抓去錄了口供, 但是開庭判決書上寫我是證人,我會付法律責任嗎
該起訴中你不必付法律責任,因為沒人起訴你
但另案處理的過程中只要有人起訴你,一旦判決你有罪,就需要付法律責任,一碼算一碼
Ⅵ 憑口供和證人證言可以定罪嗎
憑口供和證人證言不可以定罪。
Ⅶ 證人要不要負法律責任
《刑法》第三百零五條規定了偽證罪:即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回譯人對與案件有重答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證人出庭作證時,法庭應當告知其誠實作證的法律義務和作偽證的法律責任,即法庭負有一定的告知義務,告知出庭證人應當誠實作證,這是法律的內在要求。證人作偽證不但會損害某些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會阻礙法院審判的正常進行,導致錯判、誤判,降低司法權威。因此,為了督促證人誠實作證,法律對於作偽證設定了相應的不利後果。證人、鑒定人作偽證的,依照規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Ⅷ 口供法律責任問題
在刑事訴訟中作假口供構成偽證罪
偽證罪,是指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和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行為。
刑法規定,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你說的這種情況如果此證人的假口供所造成的後果不嚴重的話會從輕處罰(教育、警告、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