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邀請函是否有法律效力
『壹』 發出入職邀請函後又拒絕錄用,會有什麼法律後果
如果候選人主張,企業可能會被判決承擔締約過失責任,賠償候選人的實際損失。
入職邀請函(或稱offer、錄用信、錄取通知等)的法律性質,在《勞動合同法》中並沒有規定。但法律理論界傾向於將其比照統一《合同法》中的「要約」文件處理。並且,這種觀點也已得到目前已有的勞動爭議仲裁或判決的支持。
理論上,如果企業想要撤回入職邀請函,必須在邀請函到達候選人之前,將撤回通知送達候選人。但由於入職邀請函比撤回通知先發出,這一點在實際上很難做到,做到了也很難證明,因此,在實踐中,入職邀請函發出後便已生效,對企業具有法律約束力,而不能撤回。
所以,在實踐中,入職邀請函發出之後,就對企業產生法律約束力,企業就應當與候選人簽署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不能拒絕錄用。否則,便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需要賠償候選人的實際損失。
(1)入職邀請函是否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二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1、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2、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4、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5、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勞動合同法
『貳』 入職時,公司要求簽署此聲明,請問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是具有法律效應的。這個簽署聲明就是為了避免有員工去勞務部門投訴。簽署這份聲明之後,你即使去勞務部門投訴不給你五險一金,也是因為你自身原因和公司沒有關系。
『叄』 員工入職表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作為證據的一種,對於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勞動者基本信息的驗證依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肆』 發出入職邀請函後又拒絕錄用,會有什麼法律
您好!本律師為您解答:一般認為,入職邀請函屬於締約邀請,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回力,比如,答如果您在收到邀請函並且給予肯定的回復、並且從原用人單位辭職後,新單位又拒絕接納您入職的,您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同樣的,如果您給予肯定回復後又不入職的,對方單位也可以追究您的責任。入職邀請函的法律效力與其是採用電子郵件還是紙質形式關系不大。另外,邀請函中一般會有回復時間約定。
『伍』 網上的簽約邀請函有法律效力嗎
具有法律效力,其本身為要約或要約邀請。如果你們簽訂正式的合同,就不能採用網路的形式,而必須採用書面形式。
『陸』 員工錄用通知書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三方都簽字了,協議成立,不去即違約,支付違約金。 否則,協議不成立,沒有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十三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
第十四條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十五條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
第十六條 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第十七條 要約可以撤回。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
第十八條 要約可以撤銷。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
(6)入職邀請函是否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任意取消錄用通知書,需要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根據《合同法》第42條規定,當事人在合同的訂立過程中有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此責任即為締約過失責任。
如果涉及大規模取消錄用,用人單位的誠信責任和社會信用也將大大受損。因此,用人單位應當謹慎發出錄取通知書並合理規劃錄取通知書的內容。
『柒』 公司入職須知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您好!
若員工入職須知內容不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且員工簽字認同其中有關規定的,則具有法律效力。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捌』 員工入職須知員工簽字是否有法律效力
員工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需對自己的簽字負責,通常員工在入職須知上的簽名表示對其內容的認可,即入職須知里的條款將對員工產生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