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催款函大廈門房簽收的法律效力

催款函大廈門房簽收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2-09 09:48:57

⑴ 同事收到了一家單位快遞過來的催款函,並在快遞單上簽字,這具有法律效力

您好,在催款函的快遞單上簽字,意味著收到並知悉了催款函的內容,只是表內示對方的送達催款函容生效了。如果是起訴你們,需要幾個條件,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和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⑵ 給客戶發催款函,用快遞,如果有對方的簽收單,能證明對方認可有欠款的事實嗎能延長法律時效嗎

不能說明對方認可欠款,只能說明你履行了通知義務

⑶ 債務人簽收超過訴訟時效的催款函是對原債務的認可嗎

原則上不是。簽收,只是在掛號信的回執單而非在催款函上簽字,這是掛號信內接收中容的一個程序性行為,此僅表示收到了欠款催收函,並無其他任何法律意義。事實上,債務人對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債務重新確認,需債務人在有明確催收內容的催款通知單而非掛號信回執單上簽字。
法理解析:債務人簽收,是在掛號信的回執單而非通知單上簽字,是掛號信接收中的一個程序性行為,此僅表示收到實業公司的欠款催收函,並無其他任何法律意義。同時,債權人所發催款函是其債權請求權的表現形式,並非要約。即便認可該函系要約,債務人在回執上的內容亦不構成承諾,雙方事實上並未就債權債務達成一致意見,對原債務並未重新確認。
實務要點:對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原債務的履行進行重新確認,需要催款通知單載有明確催收到期欠款的內容,比如數目、還款期限等,同時需要債務人在催款通知單而非掛號信的回執單上簽字,且債務人有繼續履行債務的主觀願望或客觀行為。

⑷ 催款函送達的有效方式

快件送達、傳真送達、親自送達。

1、通知欠款方並告知付款時間專將要到或已經到,讓對方企屬業准時付款。此時是通知性質,催促語氣不宜強烈。

2、欠款方未按時付款或已長時間拖延付款,收款方不僅是通知,更有嚴重警告的意思,催促語氣比前者強烈,催款的內容、時間更為明確。

出於保持催款單位與欠款方的友好合作關系,催款函可以分階段發出,如第一階段予以提醒,第二階段直接催款,第三階段「最後通牒」。

(4)催款函大廈門房簽收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在催款函尾部可以增加欠款方經催款函提醒仍不付款,催款方可根據相關規定(如合同約定、銀行規定)加收罰金,或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付款事宜。

綜上,發送催款函的目的是向欠款方催收款項,在書寫過程中,催收方必須對催款函上的各項內容給予明確,尤其是欠款時間、欠款金額、催款方的銀行賬號、最後付款期限等,方便欠款方還款,從而最大限度的保障催款方的合法利益。

⑸ 寄送公司催款函能引起訴訟時效中斷嗎

原告對其主張未超過訴訟時效提供了其分別於2006年初和2007年底向被告公司住所地寄送的信件的郵局寄信回單.但被告卻又辯稱說其未收到,並舉示<營業執照及相關工商登記資料證明在原告寄送催款函之前,被告公司已變更住所地.
在我們訴訟實踐中,原告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的規定,以通過郵寄催款函的方式向被告債務人主張權利,並以此材料作為訴訟時效中斷的證據,在超過2年時間後,再提起訴訟主張權利很多.向被告住所地址寄送催款函引起訴訟時效中斷,若被告事實上未收到催款函之情形又如何判斷呢?
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法院的梁穎法官在中國法院網在發表了一篇名為<淺談郵寄催款函的訴訟時效問題文章作了論述,或許對問題的解決有所幫助.他認為應根據原告能否證明所寄物件是否為催款函之不同情況予以分析這個問題。
若原告無法證明所寄物件為催款函.原告即債權人通過特快專遞方式向債務人郵寄催款函,未在郵寄憑證註明所寄物件為催款函者,即使債務人簽收,往往也否認收到的為催款函。法官應當根據邏輯推理和日常生活經驗,認定債權人主張的事實是真實的。雖然不能完全排除債權人所寄物件為空白紙或其他非催款函的物件,但根據經驗法則,債權人主張事實的真實性要遠遠大於債務人主張事實的真實性,故可以認定債權人權利主張的意思表示已到達債務人,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法律依據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4條規定,審判人員可運用邏輯推理和日常生活經驗,對證據有無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獨立進行判斷,並公開判斷的理由和結果.
若原告能證明所寄物件為催款函者,也要分不同的情況討論:
1、對於被告即債務人已簽收的郵件,無論是債務人的傳達室、收發人員簽收,或者其工作人員簽收即可發生效力,無需法定代表人簽收或者加蓋公章。郵局不可能將郵件交由與債務人無關的人簽收,可以證明債務人已收到催款函,可以認定其催款函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
2、對於因債務人名稱或地址的變更而沒有簽收的郵件,應視為債權人權利主張的意思表示已到達債務人,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被告變更住所地或相關停息有義務告知原告即債權人,即使債務人並未收到催款函,也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3、對於債務人有證據證明因郵件的遺失而未收到催款函的情況,債權人郵寄催款函的行為不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我們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訴訟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條有"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情形應當認定為屬於民法通則第140條之"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效力.原告在訴訟時效期間向被告原住所地寄送催款函,因被告住所地為變更,導致催款函未能准確到達被告,其風險應由被告即債務人承擔.

⑹ 物業催款函不是業主簽收法律會生效嗎

物業催款函不是業主簽收,
等於沒有正式送達。
不論通過何人簽收轉交,
業主均可拒絕接收

⑺ 對方發了一份催款函(過了訴訟時效),對方出了EMS本人簽收的查詢結果,無簽單掃描,我真沒收到咋辦

分幾種情況的:
1、對方是在訴訟時效屆滿前6個月至屆滿之日之間發的催款回函,但自發出後答2年內未起訴或向你主張,訴訟時效已超過,對方喪失勝訴權。
2、對方是在訴訟時效屆滿前6個月至屆滿之日之間發的催款函,自發出後2年內向你主張,訴訟時效未超過,對方有勝訴權(對方還是承擔舉證責任的,法院依據證據裁判)。
3、EMS簽收的查詢結果可以作為對方主張的依據,但關鍵是看對方是否主張之後又超過2年。

⑻ 郵寄催款函是否中斷訴訟時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但債權人郵寄催款函的行為是否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在司法實踐中還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應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分析這個問題。一、無法證明所寄物件為催款函 在一些實際案例中,債權人通過國內特快專遞方式向債務人郵寄催款函,但在有關郵寄憑證上均未註明所寄物件為催款函,債權人無法直接證實自己的主張,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債務人簽收,往往也會直接否認收到的物件為催款函。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四條規定:「審判人員應當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觀地審核證據,依據法律的規定,遵循法官職業道德,運用邏輯推理和日常生活經驗,對證據有無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獨立進行判斷,並公開判斷的理由和結果。」由此可見,法官可以依據各種間接證據,根據生活經驗和邏輯推理,減輕債權人的舉證責任。在債權人難以找到直接證據證明自己所寄物件為催款函的情況下,法官應當根據邏輯推理和日常生活經驗,認定債權人主張的事實是真實的。雖然不能完全排除債權人所寄物件為空白紙或其他非催款函的物件,但根據經驗法則,債權人主張事實的真實性要遠遠大於債務人主張事實的真實性,故可以認定債權人權利主張的意思表示已到達債務人,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 二、證明所寄物件為催款函 債權人提交有效的證據證明自己確實向債務人郵寄過催款函,那麼如何判定債務人是否收到催款函,也要分不同的情況討論: 1、對於已簽收的郵件,債務人仍然否認收到了催款函,辯稱自己並不認識簽收人。該郵件只要是債務人的傳達室、收發人員簽收,或者其工作人員簽收即可發生效力,無需法定代表人簽收或者加蓋公章。根據郵局的正常業務,不可能將郵件交由與債務人無關的人簽收。那麼,這種情況是可以證明債務人已收到催款函的,債權人通過郵寄催款函的方式向債務人主張權利,法院可以認定其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 2、對於因債務人名稱或地址的變更而沒有簽收的郵件,本人認為,應視為債權人權利主張的意思表示已到達債務人,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債務人對有關信息的變更有義務告知債權人,否則應承擔因此造成的不利後果。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避免債務人惡意逃避債務,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債務人並未收到催款函,法院也可以認定債權人已將主張權利的意思表達給義務人,具有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3、對於債務人有證據證明因郵件的遺失而未收到催款函的情況,債權人郵寄催款函的行為不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債權人通過郵寄催款函的方式向債務人主張權利,需留意郵件的投遞情況,對於郵件的遺失,應及時補發,否則,其郵寄催款函的行為是無效的。 綜上所述,法官應根據具體的郵寄催款函的情況來判斷訴訟時效。債權人在通過郵寄催款函的方式向債務人主張權利的時候,應在有關郵寄憑證上註明郵寄物件,同時也要注意郵件的投遞情況。債務人在自身的有關信息有所變更時,應及時通知債權人,以免承擔因此造成的不利後果。

⑼ 催款函用特快專遞寄送,不是本人簽收,而是單位門衛代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請教各位大俠

如果能夠證明債務人是該單位的員工,代收人是該單位門衛,應該具有法律效力。

根據《最高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十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一)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二)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三)當事人一方為金融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從對方當事人賬戶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前款第(一)項情形中,對方當事人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簽收人可以是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負責收發信件的部門或者被授權主體;對方當事人為自然人的,簽收人可以是自然人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親屬或者被授權主體。

(9)催款函大廈門房簽收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若干規定》:

第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為送達:

(一) 受送達人在郵件回執上簽名、蓋章或者捺印的;

(二) 受送達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其法定代理人簽收的;

(三)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其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該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辦公室、收發室、值班室的工作人員簽收的;

(四) 受送達人的訴訟代理人簽收的;

(五) 受送達人指定的代收人簽收的;

(六)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的。

第十條簽收人是受送達人本人或者是受送達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的,簽收人應當當場核對郵件內容。簽收人發現郵件內容與回執上的文書名稱不一致的,應當當場向郵政機構的投遞員提出,由投遞員在回執上記明情況後將郵件退回人民法院。

簽收人是受送達人辦公室、收發室和值班室的工作人員或者是與受送達人同住成年家屬,受送達人發現郵件內容與回執上的文書名稱不一致的,應當在收到郵件後的三日內將該郵件退回人民法院,並以書面方式說明退回的理由。

第十一條因受送達人自己提供或者確認的送達地址不準確、拒不提供送達地址、送達地址變更未及時告知人民法院、受送達人本人或者受送達人指定的代收人拒絕簽收,導致訴訟文書未能被受送達人實際接收的,文書退回之日視為送達之日。

受送達人能夠證明自己在訴訟文書送達的過程中沒有過錯的,不適用前款規定。

⑽ 請問個人之間債務,催款函用特快專遞寄送,可不是本人簽收,而是單位門衛代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是這樣規定的:「當事版人一方以發權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就有法律效力。
因此,如果能夠證明債務人是該單位的員工,代收人是該單位門衛,應該具有法律效力。

熱點內容
法院劉欣 發布:2025-10-01 23:28:15 瀏覽:253
鳴犢法院 發布:2025-10-01 23:25:53 瀏覽:425
瑞昌法院網 發布:2025-10-01 23:24:58 瀏覽:421
刑法失義 發布:2025-10-01 23:04:36 瀏覽:392
勞動法如何保護勞動者權利 發布:2025-10-01 22:55:18 瀏覽:20
雙擁開展法律援助工作 發布:2025-10-01 22:50:29 瀏覽:971
檔案法律與檔案行政法規的區別 發布:2025-10-01 22:50:25 瀏覽:570
法治與詩歌 發布:2025-10-01 22:35:40 瀏覽:262
比較法學論文 發布:2025-10-01 22:35:32 瀏覽:629
廣東一村一法律顧問登記入口 發布:2025-10-01 22:22:28 瀏覽: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