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構處方有法律效力嗎
❶ 執業醫師開的診所能用印章授權執業助理醫師開處方嗎
你的這個情況是不符合的。一般的助理醫師在開處方的時候都需要執業醫師先查看,查看合格後簽字或加蓋公章。應當經所在執業地點執業醫師簽名或加蓋專用簽章後方有效,光憑相信助理醫師的能力是不具備這個條件的。
當然如果你符合執業醫師法第九條。那麼這樣的條件是具備單獨開處方權的。反之沒有注冊,光憑相信助理醫師的能力,這個不具備。
❷ 處方的有效期限一般為( )。
【答案】A
【答案解析】本組題考查要點是"處方有效期"。《處方管理辦法》第十八條規定,處方開具當日有效。特殊情況下需延長有效期的,由開具處方的醫師註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長不得超過3天。
❸ 醫師處方的有效期應該是幾天
處方開具當日有效。特殊情況下需延長有效期的,由開具處方的醫師註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長不得超過天。
處方一般不得超過7日用量;急診處方一般不得超過3日用量;對於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況,處方用量可適當延長,但醫師應當註明理由。
醫師應當根據醫療、預防、保健需要,按照診療規范、葯品說明書中的葯品適應證、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等開具處方。開具醫療用毒性葯品、放射性葯品的處方應當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
處方一般不得超過7日用量;急診處方一般不得超過3日用量;對於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況,處方用量可適當延長,但醫師應當註明理由。
(3)醫療機構處方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經注冊的執業醫師在執業地點取得相應的處方權。助理醫師開具的處方應經執業醫師簽名或加蓋專用簽章後方有效;但在鄉鎮、村的醫療機構獨立從事一般的執業活動的助理醫師,可以在注冊的執業地點取得相應的處方權。
醫師應當在注冊的醫療機構簽名留樣或者專用簽章備案後,方可開具處方。
醫師經考核合格後可取得麻醉葯品和第一類精神葯品的處方權;葯師經考核合格後取得麻醉葯品和第一類精神葯品調劑資格。
試用期人員開具處方,應當經所在醫療機構有處方權的執業醫師審核、並簽名或加蓋專用簽章後方有效。
進修醫師由接收進修的醫療機構對其勝任本專業工作的實際情況進行認定後授予相應的處方權
❹ 處方葯出現副作用,醫院是否要承擔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版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權承擔賠償責任。根據上述法律規定,醫生開具處方葯如果副作用明顯且對對病情影響較大的,醫生應當告知處方葯的副作用,然後自己選擇是否食用,如果您現在因為處方葯副作用導致身體受到傷害的,那麼醫生是有過錯的,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您是可以去找醫院承擔賠償責任。建議您先和醫院協商賠償事宜,協商不了再去法院起訴。以上建議供您參考。
❺ 醫院出具的病例和處方在司法上具有法律效力嗎
有法律效力,但需要院方在處方和病歷上蓋章
❻ 請問中醫執業助理醫師可以開西葯處方嗎,其開的西葯處方有法律效力嗎謝謝各位了!
您好!
沒有法律條文規定執業范圍為中醫的醫師不能開西葯。
如果是助理醫回師,在鄉村可以獨立答執業,但是在城市裡,就需要有「執業醫師」簽名簽章後方可生效。
因此,如果是中醫執業助理醫師在城市的醫療機構獨立開具葯品處方的行為都可處罰,不論是否是西葯。但如果在農村地區的鄉村醫療機構,這個行為,不能全然認定違法行為。
❼ 有醫師資格的人,使用其他人的處方權行醫是否違法
醫學領域比其他技術管制更加嚴格,醫生只能在醫師資格證的范圍內工作,使用他人處方權是違法行醫,造成嚴重後果的要負刑事責任。
❽ 什麼是醫療機構制劑它的使用范圍是什麼
醫療機構制劑,是指醫療機構根據本單位臨床需要經批准而配製、自用的固定處方制劑回。醫療機構配答制的制劑,應當是市場上沒有供應的品種。醫療機構制劑只能在本醫療機構內憑執業醫師或者執業助理醫師的處方使用,並與《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所載明的診療范圍一致。
❾ 為什麼有的葯物僅限本醫療機構使用
你說的是醫療機構制劑吧。所謂醫療機構制劑,是指醫院臨床需要但市場上沒有葯品供應,經葯品監管部門批准配製,在醫院范圍內使用的固定處方制劑,是對臨床用葯的補充,在包裝標示上與上市葯品有明顯區別。
在該定義中,主要設置了三條判定標准,一是醫療機構制劑必須是醫療機構根據本單位臨床需要配置並自用的;二是醫療機構制劑必須是固定處方制劑,如果沒有固定處方,就無法批量生產(配製);三是生產配製的醫療機構制劑必須經葯品監管部門批准。常用的制劑劑型包括片劑、膠囊劑、滴眼劑、滴鼻劑、軟膏劑、酊劑、洗劑、散劑等。
按照要求,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合理配備常見病、多發病的治療葯物,加強對重點管理目錄中處方葯品的管理,存儲條件、運輸條件要求較高的葯品如部分蛋白制劑、生物制劑、血液制劑等,以及在服用期間需要監測相關指標或血葯濃度,如華法林、抗癲癇葯物等,原則上不應在基層使用;部分專科用葯,如抗凝血葯、纖維蛋白溶解葯、促凝血葯、抗精神病葯、抗腫瘤葯、免疫調節葯物、麻醉葯及輔助麻醉葯、部分激素類和內分泌用葯、影像診斷用葯、解毒葯、部分婦產科用葯等,原則上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基層醫務人員不應開具(醫聯體內大醫院醫生到基層出診開具的專科用葯除外)。
為什麼社區不能配備齊全所有可以配備的葯物?北京市衛生計生委有關負責人解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用葯必須堅持醫療質量與安全原則、堅持結合功能定位合理配備葯物原則、堅持基本葯物優先原則、堅持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血管病等4類慢性疾病葯物優先原則。據統計,三級醫院葯品配備數量平均在800種左右,二級醫院葯品配備數量平均在600種左右,社區一般在300種左右。「社區有可能不會將全部葯品配備齊全,但為方便患者,要求醫聯體范圍內的慢病葯品目錄盡可能統一。」
❿ 醫師開電子處方電子簽名有效力嗎
如果是用個人數字證書簽名,具備法律效力,如果只是有電子圖章,或者PS那種版就不具備法律效權力。由於電子簽名的形式具有多樣性,因採取的技術方案不同,其可靠性、真確性、穩定性可能會有較大的不同,因此導致了其法律效力也不應在同一水平上。
只有符合一定條件的電子簽名才具有與傳統簽名同等的法律效力;第二,不同模式和特性的電子簽名以其穩定性、可靠性、真確性為標准對應不同的法律效力;第三,達到相應要求的電子簽名即可具備與傳統簽名等同的法律效力。
電子簽名從2005年電子簽名法頒布實施以來,很多領域都開始廣泛使用。網上銀行、實體銀行、電子政務、電子合同的簽署以及電信、銀行營業廳等場所。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上銀行採用基於電子簽名身份認證,應用十分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