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文件泄露將追究法律責任

文件泄露將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2-09 20:52:16

① 違反已經廢止的文件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你說的不是太清楚,因為政府部門的普通文件?還是國家法律或地方法規等法專律性文件?
你既然屬問「現在還會被追究法律責任嗎」,我推測你可能你說的是法律性文件。
我國法律在新法、舊法更替時遵循的是「從舊兼從輕」原則。我解釋一下:原法規定的東西,你違反了,雖然現在文件已經廢止了,不等於你可以迴避這個問題。
1、新法代替舊法,如果新法規定處罰較輕,則依照新法執行。若舊法規定處罰較輕,則依照舊法執行。若新法認為不應受處罰,你就可以萬事大吉了。
2、如果新舊法規定輕重一樣,則依照舊法程序規定接受處罰。

② 泄漏公司機密犯法嗎現在要追究責任我怎麼辦

有幾個問題我不是太清楚。1,你是泄露給了上級經銷商。也就是說你回的上級部門。應該說答是內部「泄露」。並沒有外泄是把。是否相當於是公司內部對保密系統做內部調查,相當於是子公司把機密文件泄露給了總公司這樣的關系?2,是否造成了實際經濟損失?3,上級經銷商是否已經破譯了你的密碼?還是根本就沒有看到裡面的內容。

③ 我們的個人信息是怎麼泄露的泄露個人隱私是不是應該追究法律責任

對於個人信息泄復露主要制是某些企業在管理過程中因利益驅動從而泄露,保護個人信息應從生活中做起,少留不留個人信息,特別對於企業公司等管理力度有限的單位。
刑法中規定:
在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上述信息,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④ 相關法律規定泄露他人信息會受到怎樣的行政處罰

泄露他人信息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進行處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十九條:“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泄露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千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單位有前款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有前兩款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⑤ 泄露個人信息怎麼追究刑責

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始三審刑法修正案(七)草案,其中涉及了單位泄露公民個人信息。 刑法修正案草案,在規定追究相關單位工作人員泄露或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行為的刑事責任的同時,進一步增加了單位犯罪的規定。這意味著,一個單位如果泄露或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將被判處罰金,並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不應只在行為層面立法 司馬平邦(資深媒體人) 進入全國人大常委會三審程序的刑法修正案草案,在規定追究相關單位工作人員泄露或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行為的刑事責任的同時,進一步增加了單位犯罪的規定,公民個人信息被泄露將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但同時我們有一個不能忽視的事實是,現實中已然存在大量的被定義為 「泄露公民信息」的案例,而產生它的土壤是信息交易和信息共享似乎在成為一個半明半暗的「行業」,因為它可以直接牟利;所以,人大常委會即使在千呼萬喚出台相關對策性法律規定,甚至將其提升到刑事犯罪的「高度」,能不能徹底從行為上根除之,亦實際存在變數。 所以,重新在法律層面結合中國現狀准確定義有罪的和無罪的 「泄露公民信息」也是立法機關不容忽視的。

⑥ 泄露其他公司商業軟體源代碼將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呢

可能會根據抄下載量進行索賠襲,嚴重程度很難說,主要看起訴方的態度,如果他們有證據並且態度非常強硬的話,可能需要進行賠償。之前我有一個朋友被起訴最後賠償12萬的。一般軟體公司一旦發出律師函,基本上表明他們的證據已掌握得差不多了,不然不會打草驚蛇的。想辦法盡量與他們和解吧!

⑦ 泄露公司文檔,公司追究經濟責任是否合法

律師解答:
是合法的,公司的文檔一般是禁止上傳的,沒有造成經濟損失,是您的幸運,否則還要追究經濟賠償責任。至於公司的開除,那要看公司的管理制度。總體上來看,公司的做法並無不妥,非常抱歉!

⑧ 員工泄露公司機密是否可以追究法律責任:

請問你們公司跟員工,是否有簽訂保密協議,協議中有約定相關的泄密責任版的,具體公司追求法律責權任的話,一看協議約定,若沒有約定,則按工資的泄露的情節來看,而也只是泄露給員工,你取證也難,也沒有給公司造成明顯的損失,只是人員情緒的波動,所以很難可以處罰。
協議在勞動合同中或是崗前簽訂協議,關於公司的保密內容,及泄密責任。

⑨ 12種嚴重違規行為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是什麼(關於保密法的)

可以參考《刑法》第抄六章襲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中第一節擾亂公共秩序罪
有關條款進行處罰。
例如,第二百八十二條 以竊取、刺探、收買方法,非法獲取
國家秘密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
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法持有屬於國家絕密、機密的文件、資料或者其他
物品,拒不說明來源與用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者管制。

熱點內容
航海碰撞條例 發布:2025-10-01 20:10:29 瀏覽:172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條例規定 發布:2025-10-01 20:06:34 瀏覽:649
司法所法律服務所聯動工作會議 發布:2025-10-01 20:04:58 瀏覽:6
會計會有哪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1 20:04:09 瀏覽:340
聘請法律顧問的江蘇文件 發布:2025-10-01 20:03:36 瀏覽:910
倘若與法治 發布:2025-10-01 19:59:36 瀏覽:886
新婚姻法婚前房產結婚後買仍需簽字 發布:2025-10-01 19:37:03 瀏覽:86
律師免費法律咨詢直播間 發布:2025-10-01 19:31:47 瀏覽:796
石油天然氣法規 發布:2025-10-01 19:31:44 瀏覽:795
一村一法律顧問責任感 發布:2025-10-01 19:29:58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