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投訴要不要承擔法律責任

投訴要不要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2-16 18:31:42

Ⅰ 錯告要不要承擔法律責任

錯告控告人或者檢舉人對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向司法機關所專作的不符合事實的錯誤的控告屬或者檢舉。錯告表現為控告人或者檢舉人沒有陷害他人的主觀故意,也不是捏造事實、偽造證據,僅由於控告人或者檢舉人對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了解不實或者有片面性而造成。
司法機關對於錯告,必須要和誣告嚴格加以區別。誣告是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處分,而捏造事實、偽造證據的行為。誣告應該負法律責任,錯告不負法律責任。司法機關對於控告或者檢舉,經過審查後,認為是錯告的,可以要求控告人或者檢舉人提供新的材料或者作新的說明,不能提供新的材料或者作新的說明的,或者新的材料、新的說明不符合立案條件的,司法機關不予立案。

Ⅱ 舉報如果不實!舉報人有什麼懲罰:

1、如果不是故意捏造事實或者偽造證據,不會構成犯罪,也就不存在負法律責任的問題。

2、舉報人是否會承擔法律責任,要認定是否是惡意舉報。如不是,則不需要負法律責任;如果是惡意舉報,被舉報的一方可以起訴舉報人誣告陷害罪。只要不是有意誣告,舉報的人事錯誤或者不準確,會被告知舉報人舉報錯誤或不準確,不會有處罰。

3、根據《人民檢察院舉報工作規定》第七十二條 經查證舉報失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並且被舉報人提出澄清要求或者雖未提出澄清要求,但該院認為有必要予以澄清的,在徵求被舉報人同意後,應當報請檢察長批准,由偵查部門以適當方式澄清事實:

(一)造成較大社會影響的;

(二)因舉報失實影響被舉報人正常工作、生產、生活的。

(2)投訴要不要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不實舉報的人處理方法:

1、首先需要確定舉報人的不實舉報是惡意陷害還是證據不足;

2、如果主觀惡意陷害,可能涉嫌誣陷陷害罪,情節嚴重的需要追究不實舉報人的刑事責任;

3、如果不實舉報人是因證據不足或者無主觀故意,只是行駛了公民監督權力但由於失察舉報失實,需另當別論,一般做批評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Ⅲ 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可以向什麼部門投訴

如果提供的證據在審理中起了決定性作用,對一方當事人的權益造成了損害,涉嫌構成「偽證罪」

Ⅳ 如果舉報不實,會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1、舉報人是否會承擔法律責任,要認定是否是惡意舉報。如不是,則不需要負法律專責任;如果是惡意舉報屬,被舉報的一方可以起訴舉報人誣告陷害罪。
2、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幹部、群眾,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誣告陷害他人,必須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誣告的,如以敗壞他人名譽、阻止他人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提升等為目的而誣告他人有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不構成本罪。
3、《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第17條的規定,誣告陷害罪的主體是任何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屬於一般主體。但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誣告陷害罪的,從重處罰;雖已年滿16周歲但不滿18周歲的人犯誣告陷害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Ⅳ 我作為舉報人會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嗎

1、舉報人是否會承擔法律責任,要認定是否是惡意舉報。如不是,則不需要負法律責任;如果是惡意舉報,被舉報的一方可以起訴舉報人誣告陷害罪。
2、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幹部、群眾,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誣告陷害他人,必須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誣告的,如以敗壞他人名譽、阻止他人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提升等為目的而誣告他人有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不構成本罪。
3、《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第17條的規定,誣告陷害罪的主體是任何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屬於一般主體。但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誣告陷害罪的,從重處罰;雖已年滿16周歲但不滿18周歲的人犯誣告陷害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Ⅵ 胡亂舉報的人是否要負法律責任

後果輕的話構成民事上的侵害名譽權的行為,你可以要求賠禮道歉。後果嚴重的話構成刑事犯罪,誹謗罪,你可以要求其進行精神損害賠償。

Ⅶ 不真實的匿名舉報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要看主觀上是否惡意,如果是惡意的話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若不是主觀惡意,只是舉報的人事錯誤或者不準確的話,不會有任何的處罰。

如果是惡意舉報,若舉報人侵犯被舉報人的合法權益,可以提起自訴,可以起訴舉報人誣告陷害罪。如果情節沒有嚴重到追究刑事責任的地步,可以在民事上提起侵權之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規定,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幹部、群眾,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

誣告陷害他人,必須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誣告的,如以敗壞他人名譽、阻止他人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提升等為目的而誣告他人有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不構成本罪。

(7)投訴要不要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按照有關規定,行為人涉嫌誣告陷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一是捏造的犯罪事實情節嚴重的;

二是誣告陷害的手段惡劣的;

三是嚴重影響了司法機關的正常工作的;

四是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規定

犯誣告陷害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此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告,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構成犯罪。至於誣陷沒有達到法定年齡或者沒有辨認或控制能力的人犯罪,仍構成誣告陷害罪。雖然司法機關查明真相後不會對這些人科處刑罰,但將他們作為偵查的對象,使他們捲入刑事訴訟,就侵犯了其人身權利。

Ⅷ 惡意舉報付法律責任嗎

故意捏造事實應負相應法律責任,嚴重的涉嫌誣告陷害罪。

Ⅸ 打投訴電話需要付法律責任嗎

1)如果你投訴的內容屬實,不用承擔法律責任,對方會依法解決你投訴的問題;
2)如果你投訴的內容不屬實,且給被投訴方帶來財物、名譽傷害等,你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因為這是犯了誹謗罪。

熱點內容
法官書 發布:2025-09-30 11:35:58 瀏覽:688
實施細則試行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30 11:32:39 瀏覽:104
2016新婚姻法離婚規定 發布:2025-09-30 11:31:56 瀏覽:451
鎮江公益林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30 11:28:12 瀏覽:68
雞西國土上拆遷補償條例2015 發布:2025-09-30 11:21:55 瀏覽:156
黃浦法院執行庭 發布:2025-09-30 11:19:43 瀏覽:573
唐雪榕律師 發布:2025-09-30 11:15:20 瀏覽:404
婚姻法離婚小孩撫養問題 發布:2025-09-30 11:00:22 瀏覽:497
社會與法踏痕 發布:2025-09-30 10:58:59 瀏覽:348
福建安凱律師 發布:2025-09-30 10:51:40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