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受法律責任
① 關於醫院責任的法律問題
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版、行政法權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
所以,你可以先去醫學會組織申請鑒定,如果認定為醫療事故,你可以請求醫院賠償。
如果鑒定結果認為僅僅是一般的誤診,那你索賠的幾率就小很多了。
所以,先申請鑒定吧。
② 求助法律專家:發生醫療事故,醫院要承擔什麼責任
首先,我非常鄙視那些表面幫助別人,暗地為自己謀福利的律師!
某些律師,多份愛版心,在網路上幫別權人解答些問題,別把眼睛盯在錢上,OK?
我的回答:
一旦追究了這人的刑事責任,醫院的責任通常說來,會減輕很多。如果找個好點的律師,完全有可能免責。
另外,我想說的是,司法實踐中,為了盡量實現所謂的「訴訟利益最大化」,原告都會將盡量多的人列為「被告」。所以,一旦你的單位,被列為被告,也別擔心。
從你的描述來看,一旦那個責任人賠償能力有限,處於公平責任考慮,法院也很有可能讓你的單位承擔少許責任。但,如果你說的屬實,承擔的責任微乎其微。因為,本案的性質,很可能被定性為「刑事(附帶民事)」。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沒有看到卷宗,只能根據你的描述,作以上大體解答。祝好運!
③ 醫院誤診用承擔法律責任嗎
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件49條規定,不屬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然而,不屬醫療事故不一定不存在醫療過錯,民法通則106條規定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據民法通則的過錯責任原則,只有因過錯(過失)所導致的誤診才能產生相應的法律責任。
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應當預見到但未預見到,或者雖然預見到而輕信其不會發生,以致造成損害結果的叫過失。衡量行為人是否有過失,應以行為是否「應注意」、「能注意」而「未注意」為依據,來判斷診斷行為是否規范,診斷醫生是否盡責。因為醫學是個很復雜的學問,不但個體差異大,而且疾病發展也復雜,難免出現意外,關鍵是看醫生能否盡職盡責,即醫療過錯主要體現在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應當防範沒有防範,這是一個基本衡量原則。
臨床誤診性質不同,涉及到法律責任也不同,從過錯原則上看,無過錯的誤診不承擔法律責任,有過錯的誤診有以下幾種法律責任。
(一)醫療事故責任
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醫療活動中存在過失,即違反了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不良後果,損害程度必須達到《醫療事故處理條件》規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衛生部《醫療事故分級標准(試行)》的規定要求,且過失行為不良後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時,即構成醫療事故,應當承擔醫療事故責任。
(二)民事法律責任
人民法院在審理醫療糾紛案件時,對不構成醫療事故,但經審理能夠認定醫療機構存在過錯的誤診行為,符合民事侵權構成要件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確定醫療機構承擔責任。
對技術性誤診,無論給患者造成何種程序的損害,都要由醫療機構承擔民事責任。根據誤診給病人帶來的損害,醫院應賠償患者因誤診誤治增加的不必要醫療費、交通費,根據不同情況賠償病人因營養支持從而支出的營養費,因誤診誤治產生的誤工費,如侵權後果嚴重,還要承擔適當的精神撫慰金等。
(三)刑事責任
我國刑法規定,「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人員死亡或嚴重損害就診人身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誤診--網路
④ 醫院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院方可以說有過錯,因你說病歷是二級護理,應每2小時巡視一次病房,應做個鑒定。醫生和護士的資格證應該有的,這個基本不用質疑。做個鑒定。
⑤ 咨詢關於醫院責任的法律問題
第一種情況屬於醫療糾紛,醫院的管理肯定違反行政法規,就是國務院頒行的條專例,醫療糾紛屬於舉證責任倒置,屬你只要證明你什麼時候在醫院就診過和造成你的實際損害就行。但是實際過程中,你要證明你的損失是醫院造成的非常困難,醫療糾紛的成功率很低,上訴法院你應該有很大的困難。而且醫療鑒定的費用需要你墊付,你輸了很不劃算,不建議你上訴。你可以和醫院方面協商解決,告訴他們你要向媒體暴光,不過根據我的實際經驗,醫院理睬你的機會不大。
第二種情況,計劃生育處不會對你的先兆流產承擔法律責任的。即使它的程序有錯誤,但它的處理方式和你造成的損害還有法律關系。換句話說,你跑了一天並不是它要求你跑,是你自己要跑。而且你的舉證非常困難,誰也不知道你先兆流產是怎麼產生的,醫院也不能證明你是為了辦理准生證而到處跑的。
⑥ 醫院導致親人間接死亡,醫院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如果有證據證明醫院管理問題導致病人死亡,可以起訴。
也可以直接起訴。
⑦ 怎樣去追究醫院的責任
你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之規定:
第七章 醫療損害責任
第五十四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七條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八條 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第五十九條 因葯品、消毒葯劑、醫療器械的缺陷,或者輸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損害的,患者可以向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請求賠償,也可以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患者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的,醫療機構賠償後,有權向負有責任的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追償。
第六十條 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患者或者其近親屬不配合醫療機構進行符合診療規范的診療;
(二)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下已經盡到合理診療義務;
(三)限於當時的醫療水平難以診療。
前款第一項情形中,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也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六十一條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按照規定填寫並妥善保管住院志、醫囑單、檢驗報告、手術及麻醉記錄、病理資料、護理記錄、醫療費用等病歷資料。
患者要求查閱、復制前款規定的病歷資料的,醫療機構應當提供。
1 你們依據以上之規定,可以向該醫院索賠。
2 方法:協商,調解,訴訟。
3 你們手中應該有必要的證據材料:如就醫資料,死亡原因說明等。
⑧ 醫院時候有法律責任
程序:
1、醫療機構的門診病歷是由醫生據實書寫,由患者自行保管的;
2、傷者應當持有公安機關開具的傷單,由醫院負責書寫並加蓋印章;
3、法醫在鑒定傷情時,患者應當提供門診病歷和傷單;
⑨ 醫院是否應該負有責任
對於你上述問題我談論下自己的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第一 醫院是否承擔責任專,這要取決你的證屬明材料如何,醫院不用葯的原因是什麼?真的是錢貴?我想不簡單是這個原因也許你還有什麼沒說清楚就你提供的材料,醫院不履行自己應當履行的義務是要承擔相應責任的。
第二 你可以以醫院不履行義務倒置你爺爺的病情加重為理由起訴,請參考民事訴訟法第108條及相關的法條
第三 勝算的把握大不這要取決你的證明材料的證明力大小多少能否達到你證明的目的,法院是講證據的你沒提供材料不敢斷定
第四 (一)普通程序
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延長的,報請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長三個月。
(二)簡易程序
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三個月。
(三)特別程序
期限為三十日;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但審理選民資格案件必須在選舉日前審結。
(四)第二審程序
民事判決的上訴案件,審理期限為三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
審理對民事裁定的上訴案件,審理期限為三十日
最後希望你好運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