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上正當防衛有沒有責任
1. 正當防衛需要付法律責任嗎
正當防衛規定在刑抄法第二十襲條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1、正當防衛沒有超過必要限度的,不負刑事責任。
2、超過必要限度,也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3、特別防衛,針對的必須是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限度放得很寬,從法條都可以看出來,致死都不負刑事責任。
2. 如果在法律上不算正當防衛就要負刑事責任。
不算正當防衛的情形有很多,不一定都要負刑事責任,還有可能是意外事件,這個時候是不負刑事責任的
3. 法律規定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那麼民事責任要負嗎
需要看具體情況,如果沒有超過限度,不需要承擔,如果超出限度,則需要承擔。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規定
第一百二十八條 因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正當防衛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3)在法律上正當防衛有沒有責任擴展閱讀:
相關案例:
2014年7月1日晚,深圳世界之窗保安宋某約見網友劉小姐,並在醉酒後趁夜色對其實施猥褻。女網友大聲呼救,剛畢業的大學生塗某與蹇某出手相助,把劉小姐帶離。
警方介紹,23時許,塗某與朋友蹇某在世界之窗景區內看見宋某拉扯、撫摸、親吻一女子,該女子有反抗、掙脫的動作,並聽到該女子說要回去。
塗、蹇二人見狀上前詢問該女子是否需要幫助,在得到該女子的肯定答復後,塗與宋發生拉扯,塗用腳踹了宋的左小腿內側一腳,導致宋某的左腿小腿脛、腓骨骨折。經法醫鑒定,宋某損傷程度為輕傷一級。
隨後,宋某因猥褻女子被處行政拘留五天。塗某被警方以涉嫌故意傷害刑事拘留。警方認為,塗某在制止侵害行為過程中,明顯超出必要限度,屬防衛過當,按相關法律應追究刑事責任,並將案件提交南山區人民檢察院審查。
同時,宋某提出,塗某等人必須承擔他全部的醫療、誤工、營養等費用,至少要十幾萬元。
南山區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提交的證據進行審查後認為,宋某違背女子意願進行猥褻,塗某為幫助該女子免受侵害,造成宋某小腿骨折。
塗某並不能預見自己的行為會致宋某腿部骨折,不屬於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放任危害結果發生的情況,沒有傷害他人的故意,應當認定為正當防衛。該院於7月16日對塗某作出不批准逮捕決定。
現南山警方已對塗某辦理了釋放手續,並配合相關部門對塗某的見義勇為行為進行認定。但塗某是否要對宋某進行賠償,仍待進一步調解、協商。
正當防衛就不負民事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因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檢察院既然已經認定小塗的行為確屬正當防衛,那麼就該免除其致人傷害的民事責任。未超過必要限度的正當防衛不產生賠償責任,既不用負刑事責任,也不用負民事責任。
防衛是否恰到好處在不法侵害發生時並不是很好拿捏的問題,具體情況應該由法官來酌情裁判。雖然檢察機關認定小塗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但宋某有權利提出民事賠償請求,要求法院來裁定小塗的行為是否超過了必要的限度。
當然即使賠償,也應該減輕塗某的責任,僅賠償宋某醫療費用即可。
4. 以下防衛屬於正當嗎需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這主要看證據的
按你說的打他耳朵應該是屬於正當防衛,但是怎麼證明他專給你生命上的威脅是個問題,畢竟屬都是徒手
後來的行為屬於防衛過當
如果不能證明你一直處於被動退讓,那就是相互斗毆,對於你的行為應該追究刑事責任
5. 在法律條文里什麼叫做正當防衛正當防衛的程度范圍有關正當防衛的所有法律條文。
正當防衛,指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行為的人,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二十條規定,為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中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無限正當防衛,是指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而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仍然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2018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發文指出,要適時出台防衛過當的認定標准,鼓勵正當防衛。
它應該符合下列條件:
一、正當防衛所針對的,必須是不法侵害;
二、必須是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時候;
三、正當防衛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正當防衛(又稱自我防衛,簡稱自衛),是大陸法系刑法上的一種概念。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仍然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其與緊急避險、自助行為皆為權利的自力救濟的方式。
(5)在法律上正當防衛有沒有責任擴展閱讀:
德國1871年刑法典第53條規定:「由正當防衛而為的行為,不做處罰。所謂正當防衛,是因排斥對自己或他人正在發生的不正當侵害。所不可缺之防禦。雖超於正當防衛之程度,而因行為者之狼狽、恐怖、警愕。至於遂脫防禦之范圍時,不罰之。」
現行刑法典第32條規定:
(一)正當防衛不違法。
(二)為使自己或他人免受正在發生的不法侵害而實施的必要防衛行為,是正當防衛。」第33條規定:「防衛人由於惶恐、害怕、驚嚇而防衛過當者,不負刑事責任。
奧地利刑法典第3條規定:
(一)對現在直接急迫的不法侵害,為保護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健康、身體、自由或財產,而為必要的防禦者,其行為不違法。但被侵害者所受之危害不大,且其防禦與引起防禦的侵害者的侵害,顯不相當者,不視為正當防衛。
(二)逾越正當程度之防衛,或顯不相當之防衛,如純系由於慌亂、恐懼或驚愕者,以其因過失而逾越,且對其過失行為有處罰之規定者為限,罰之。」
第34條將「於類似阻卻責任或阻卻違法事由之情況下而為之」的犯罪行為作為量刑時的特別減輕事由。
瑞士刑法典第33條規定:「遭受非法的攻擊,或可能遭受直接攻擊的人及其他任何人,均有權採用與該情況相當的方式,對此攻擊加以防禦。防衛過當者,法官依自由裁量減輕其刑,因過於激奮或驚慌失措而防衛過當者不罰。」
日本1907年刑法典第36條規定:
(一)為防衛自己或他人之權利,對於急迫的不正當侵害而採取的出於不得已的行為,不處罰。
(二)超過防衛限度的行為,根據情節,可以減免或免除其刑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正當防衛
6. 目前的法律規定有沒有正當防衛一說
我國在刑法中規定了正當防衛。
一、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十條【正當防衛】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二:普法知識:
「正當防衛」的誤區。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大致有以下10種行為不屬於正當防衛:
1.打架斗毆中,任何一方對他人實施的暴力侵害行為。兩人及多人打架斗毆,一方先動手,後動手的一方實施的所謂反擊他人侵害行為的行為,不屬於正當防衛。
2.對假想中的不法侵害實施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不法侵害必須是在客觀上確實存在,而不是主觀想像的或者推測的。
3.對尚未開始不法侵害行為的行為人實施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
4.對自動停止,或者已經實施終了的不法侵害的行為人實施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
5.不是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者本人,而是無關的第三者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
6.不法侵害者已被制伏,或者已經喪失繼續侵害能力時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
7.防衛挑撥式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即為了侵害對方,故意挑逗他人向自己進攻,然後借口正當防衛加害對方。
8.對精神病人或者無刑事責任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侵害行為實施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
9.對合法行為採取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公安人員依法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等合法行為,嫌疑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實行所謂的「正當防衛」。對緊急避險行為也不能實行正當防衛。
10.起先是正當防衛,但後來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行為。此種行為,法律稱為「防衛過當」,不屬正當防衛的范疇(出現刑法第二十條第三款規定的情況例外)。
三、相關知識鏈接:特別防衛
中國刑法第20條第3款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它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屬 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根據這一規定,特別防衛權的行使,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客觀上存在著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這是行使特別防衛權的 前提條件;第二,嚴重的暴力犯罪是正在進行中的,這是行使無限防衛權的時間條件;第三,防衛行為只能是針對不法侵害人本人實施的,這是行使無限防衛權的對 象條件。
在符合上述三個條件的情況下防衛人因防衛行為至不法侵害人傷亡後果的,即使造成重大損害的,仍為正當防衛而不屬於防衛過當,應 受法律的保護而不負刑事責任。這主要是因為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它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對社會及公民的危害性非常嚴重,而且制止這 些犯罪的難度非常大,新刑法特別如此規定,有利於鼓勵公民同那些極端犯罪分子作斗爭,使廣大公民更有利於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互毆防衛
互相鬥毆,指雙方或多方在主觀上均具有不法侵害的故意,客觀上均實施了不法侵害對方的行為。是互毆各方均有對對方加害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 法》的相關規定,在互相鬥毆的過程中一般不存在正當防為的行為。但是如果一方停止或者被動停止了加害行為,而另一方轉化成加害方時,則有可能存在正當防衛 行為。在司法實踐中,互毆中不法侵害轉化的情形有以下兩種:1、一方已經停止斗毆,向另一方求饒或者逃跑,而另一方仍緊追不舍,繼續實施侵害的;2、在一 般性的輕微斗毆中,一方突然使用殺傷性很強的凶器,另一方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
7. 請問過度的正當防衛在法律上會有什麼樣的處罰
刑法第234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3年以上10年以下。致人死亡或者手段殘忍致人重傷或者嚴重殘疾的,10年以上,無期,或者死刑。
刑法235條 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如果你積極作出補償,減輕後果,也會被作為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情節
具我的經驗,一般都是拘役。別太擔心。還有一個特殊情況就是現在奧運期間一切嚴打。看你的幕後運作手段了,一般都沒事。
介於你所說的情況,一般不作為正當防衛處理。而大多數是作為互相鬥毆處理。在開始的情況下,如果你男朋友只是為了防止自己活著他人被打所處抵抗,但是過程中轉化成打架,沒有必要而且致人重傷,那就是作為打架斗毆處理了
互相鬥毆是指雙方互相打架、結伙斗毆、聚眾械鬥等行為。互相鬥毆的性質、情節和嚴重程度各有不同,可以表現為兩人或多人撕打,也可表現為擾亂公共秩序的結伙斗毆,還可表現為持械聚眾斗毆。引起互相鬥毆的原因多種多樣,危害結果也各有不同。不論何種情況的斗毆,彼此都有毆擊或傷害對方的故意,雙方主觀上都沒有正當防衛的意圖,下手先後又難以證實,往往難分是非曲直,因而雙方的行為都是違法的,屬於不法與不法的關系,都不屬於正當防衛的范疇。任何一方給對方造成了危害的,都要負法律責任。
但是互相鬥毆的雙方,如果其中一方確實不願再打,並且已經停止了自己的毆打行為,離開了現場,而另一方仍不罷休,繼續毆打對方,這時,繼續毆打的一方就成為不法侵害者,應允許已經停止毆打的一方實行正當防衛。
8. 你好,在法律上講有沒有正當防衛這詞
我國在刑法中規定了正當防衛。
一、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十條【正當防衛】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二:普法知識:
「正當防衛」的誤區。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大致有以下10種行為不屬於正當防衛:
1.打架斗毆中,任何一方對他人實施的暴力侵害行為。兩人及多人打架斗毆,一方先動手,後動手的一方實施的所謂反擊他人侵害行為的行為,不屬於正當防衛。
2.對假想中的不法侵害實施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不法侵害必須是在客觀上確實存在,而不是主觀想像的或者推測的。
3.對尚未開始不法侵害行為的行為人實施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
4.對自動停止,或者已經實施終了的不法侵害的行為人實施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
5.不是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者本人,而是無關的第三者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
6.不法侵害者已被制伏,或者已經喪失繼續侵害能力時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
7.防衛挑撥式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即為了侵害對方,故意挑逗他人向自己進攻,然後借口正當防衛加害對方。
8.對精神病人或者無刑事責任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侵害行為實施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
9.對合法行為採取的所謂「正當防衛」行為。公安人員依法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等合法行為,嫌疑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實行所謂的「正當防衛」。對緊急避險行為也不能實行正當防衛。
10.起先是正當防衛,但後來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行為。此種行為,法律稱為「防衛過當」,不屬正當防衛的范疇(出現刑法第二十條第三款規定的情況例外)。
三、相關知識鏈接:特別防衛
中國刑法第20條第3款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它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屬 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根據這一規定,特別防衛權的行使,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客觀上存在著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這是行使特別防衛權的 前提條件;第二,嚴重的暴力犯罪是正在進行中的,這是行使無限防衛權的時間條件;第三,防衛行為只能是針對不法侵害人本人實施的,這是行使無限防衛權的對 象條件。
在符合上述三個條件的情況下防衛人因防衛行為至不法侵害人傷亡後果的,即使造成重大損害的,仍為正當防衛而不屬於防衛過當,應 受法律的保護而不負刑事責任。這主要是因為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它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對社會及公民的危害性非常嚴重,而且制止這 些犯罪的難度非常大,新刑法特別如此規定,有利於鼓勵公民同那些極端犯罪分子作斗爭,使廣大公民更有利於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互毆防衛
互相鬥毆,指雙方或多方在主觀上均具有不法侵害的故意,客觀上均實施了不法侵害對方的行為。是互毆各方均有對對方加害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 法》的相關規定,在互相鬥毆的過程中一般不存在正當防為的行為。但是如果一方停止或者被動停止了加害行為,而另一方轉化成加害方時,則有可能存在正當防衛 行為。在司法實踐中,互毆中不法侵害轉化的情形有以下兩種:1、一方已經停止斗毆,向另一方求饒或者逃跑,而另一方仍緊追不舍,繼續實施侵害的;2、在一 般性的輕微斗毆中,一方突然使用殺傷性很強的凶器,另一方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