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運單法律效力
A. 水路運輸過程中,更多使用運單,而不是合同,為什麼
水路一直都是重要的運輸方式,優點多,如載重量大,可以借風力等,而陸路當時不發達,沒有汽車和火車,運輸要靠牲口,費用大的多,水路省錢
B. 水路貨物運單什麼該填什麼不該填(當由承運人填寫時)
到地方問
C. 運輸合同與運單哪個更具法律效力
運輸合同更具法律效力,運單有輔助的法律效力。
D. 簡述水路運輸單證的作用
水路貨物運輸單證 水運貨物單證分為國內運輸單證和國際運輸單證,國內水路貨物運輸採用運單制度。貨物運單屬於提單范圍。承運人在接受貨物時簽發貨物運單作為收據,貨物運單是承運人收取運費的見證,也是承運人、托運人、港口經營人處理商務的憑據以及貨物交接的憑證。貨物運單的持有方在水路運輸過程中,一次直達運輸的運單最少涉及四方面運作方:①運港承運方或代理方。②托運方。③到達港口經營方。④收貨方。 (10)運輸合理化。包括運輸距離、運輸環節、運輸工具、運輸時間和運費費用的合理化。 運輸合理化的實施途徑: 提高運輸工具的實載率 開展聯合運輸 配載運輸 擴大集裝箱運輸的份額 「四就」直撥運輸 2. 操作技能鑒定要點 (1)運輸客戶分類與差異化服務。 貨運客戶按層次分為一般客戶、潛力客戶和關鍵客戶。對一般客戶的服務主要是價格杠桿作用;對潛力客戶實行定製化的一對一客戶服務,滿足其特殊要求;對關鍵客戶要注重長期戰略關系,在對待潛力客戶服務的基礎上,增加運輸延伸服務。 (2)貨運代理分類。在貨物運輸市場上有4種代理人:貨物運輸代理、租船代理、船務代理和咨詢代理。 (3)承運人與托運人雙方的責任與義務。 承運人的責任:在約定期間或合同期間內,將貨物完好運輸到約定地點,不得拒絕當事人合理的運輸要求;通知托運人和收貨人,告之重要事項。托運人的責任:支付運費和其他應付費用,妥善包裝貨物;如實申報貨物內容與狀況。托運人的權利:要求承運人將貨物運至目的地並交付收貨人;要求承運人簽發運輸單證;運輸合同的變更與解釋權;貨物延誤與損壞的索賠權。 (4)貨運合同糾紛與解決。先協商,再仲裁,後訴訟。 (5)鐵路貨運運費計算(重點)。 程序圖 ——算出運價里程。 ——確定運價物品號碼。 ——查出發到基價和運行基價。 ——計算運費。 ——計算其他費用。 貨物適用的發到基價,加上運行基價與貨物的運價里程相乘之後,再與按規定確定的計費重量相乘,計算運費。集裝箱以箱為計費數量。以公式表示如下: 運費=[發到基價+(運行基價×運價里程)]×計費重量
記得採納啊
E. 水路貨物運輸的承運人去哪裡開運單合法
既然是水路貨物運輸的承運人,就是有開運單合法權力。至於製作運單,則需到稅務部門指定的印刷廠製作。
F. 什麼是海運的主運單
主單就是master B/L,簡單的理解就是船公司直接給發貨人簽發的提單,上面蓋的是船公司或者專是船代的章。除屬了美國和加拿大航線,別的航線一般都是出主單的,除非是指定貨(FOB)。收貨人拿著主單到船公司去換取提貨單到碼頭提貨。 分單就是House B/L,就是貨代簽發的提單,上面是蓋的貨單公司的簽章,分單不能提貨,需要到分單上指定的目的港代理(通常也是貨代公司)換取主單的提貨單,再提貨。 主單和分單是一樣的法律效力,只是分單到目的港找目的港代理換提貨單的時候會有換單費。再就是貨代的目的港代理未必在目的港附近收貨人換單的時候會比較麻煩。所以很多信用證要求的或者是收貨人不想在國外承擔額外費用的或者為了操作簡單方便就要求必須出主單。
G. 水路貨物運單應該由誰來填寫
一般由承運人、承運人的代理人填寫,但有條件限制,即取得交通部門認可具備資質條件方可辦理水路貨物運單。
H. 海上水路貨物運單如果沒有,而這批貨又屬於走私貨,船長和大副要承擔什麼責任呢
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具體責任以海關根據貨值和具體行為等綜合因素認定的責任為准。
I. 船運費拿不到,中介人聯系不上了,可以起訴廠方嗎,我有水路運單和交接清單復印件
可以起訴的,需要專業的取證和調查工作!如果你對法律不太清楚的,建議委託專業律師搜集版相關權的證據材料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廠方歸還欠款、及各項損失賠償,同時專業律師要求人民法院對廠方的財產進行保全! 本人是專業處理合同糾紛案件的律師,同時也處理了大量的合同糾紛的案件,最大限度的保護當事人你的利益,如需進一步幫助可以與我聯系136 1170 3563。
J. 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的賠償處理
第十八條被保險人向保險人申請索賠時,應當提供下列有關單證:
(一)保險單(憑證)、運單(貨票)、提貨單、發票(貨價證明);
(二)承運部門簽發的貨運記錄、普通記錄、交接驗收記錄、鑒定書;
(三)收貨單位的入庫記錄、檢驗報告、損失清單及救護貨物所支付的直接費用的單據;
(四)其它有利於保險理賠的單證。
保險人在接到上述索賠單證後,應當根據保險責任范圍,迅速核定應否賠償。賠償金額一經保險人與被保險人達成協議後,應在十天內賠付。
第十九條保險貨物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時,按保險價值確定保險金額的,保險人應根據實際損失計算賠償,但最高賠償金額以保險金額為限;保險金額低於保險價值的,保險人對其損失金額及支付的施救保護費用按保險金額與保險價值的比例計算賠償。
保險人對貨物損失的賠償金額,以及因施救或保護貨物所支付的直接合理的費用,應分別計算,並各以不超過保險金額為限。
第二十條保險貨物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時,如果根據法律規定或有關約定,應當由承運人或其他第三者負責賠償部分或全部的,被保險人應首先向承運人或其他第三者提出書面索賠,直至訴訟。被保險人若放棄對第三者的索賠,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如被保險人要求保險人先予賠償,被保險人應簽發權益轉讓書和應將向承運人或第三者提出索賠的訴訟書及有關材料移交給保險人,並協助保險人向責任方追償。
由於被保險人的過錯致使保險人不能行使代位請求賠償權利的,保險人可以相應扣減保險賠償金。
第二十一條保險貨物遭受損失後的殘值,應充分利用,經雙方協商,可作價折歸被保險人,並在賠款中扣除。
第二十二條被保險人從獲悉或應當獲悉保險貨物遭受損失的次日起,如果經過二年不向保險人申請賠償,不提供必要的單證,或者不領取應得的賠款,則視為自願放棄權益。
第二十三條被保險人與保險人發生爭議時,應當實事求是,協商解決,雙方不能達成協議時,可以提交仲裁機關或法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