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中公司的法律責任歸屬
❶ 論述,設立中公司行為的法律責任應如何承擔
設立中公司如果公司成立的,由公司承擔;公司未成立的,由股東連帶承擔。
❷ 公司設立前的行為由誰承擔民事責任
根據公司的設立是否成功,可分為以下不同情況: 1、公司設立成功的情形。從發起人設立公司到公司正式成立,需要經過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內的公司雛形,稱為設立中公司。設立中公司的最終目的在於設立一個有獨立主體資格的法人,它與設立後的公司密不可分。發起人,是指為了設立公司通過發起協議組成的團體其許可權范圍是與公司設立有關的行為,在此許可權范圍內發起人可以以設立中公司的名義進行對外活動,如簽訂合同等等。不同情況下合同權利與義務由誰承擔首先要弄清楚設立中公司的法律地位問題。 設立中公司的法律地位首先從設立中公司與發起人的關系來看。發起人作為一個整體,發起設立中公司的機關,對外代表設立中的公司進行領導部門活動,履行設立義務。當公司合法成立時,發起人作為一個整體便不存在。由於設立中的公司與成立後的公司其實際是同一的,所以,發起人因設立行為所生的權利義務自然歸屬於將來成立的公司。當然,發起人所為的設立行為必須經過創立大會審議並確認其正當性。如果發現發起人有不當行為,應由發起人自己承擔責任。如果公司雖然合法成立,但公司創立大會拒絕承擔設立行為所產生的部分權利義務,發起人對公司擁有訴權,可以由法院裁定公司拒絕隨設立行為所產生的部分權利義務是否正當。 但是,發起在公司成立前所為的與設立無關的行為效果應怎樣認定呢?根據前文分析,發起在設立過程中成立公司所為的行為的後果原則上由成立後的公司承擔,而其以擬設立的公司的名義從事的與設立公司無關的行為的後果原則上則應由發起自己承擔,它是超越許可權的行為。但是,發起人應承擔的是合同無效的法律責任還是合同有效基礎上的合同義務?設立中的公司沒有從事經營行為的許可權,其經營行為為主體不合格的法律行為。但是,相對方可能是善意的,並不得知該情形,從保護第三人利益和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角度出發,如果對該發起的行為,第三人無異議,且該行為也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就無須確定其無效。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如果將該行為確認為無效合同沒有履行的將不再履行,已經改選的,當事人應互相返還履行標的,當事人只承擔締約過失責任。這樣,發起人或公司就會以發起人所從事的行為與設立公司無關為由不履行合同找借口,不承擔違約責任,這顯然是對交易安全不利的。當然,當事人在無故意和重大過失的情況下,也可以主張撤銷該行為。 2、公司設立失敗的情形。如果設立失敗,同樣的合同義務和違約責任又應該怎樣承擔呢?設立失敗是指公司沒有能夠完成設立行為的情形。可能是因為投資環境發生變化,發起人在申請公司注冊登記之前決定停止公司設立活動;也可能是因為發起人未能就出資方式、組織人員選任等內容達成一致,於是終止合作不再繼續公司設立活動等。但最為普遍的原因是公司設立在條件上不符合法律規定或在程序上有瑕疵,公司登記機關以合法理由不予登記,拒絕核發營業執照,因而使得公司設立行為沒有能夠全部完成。這時,發起人之間的生態系統本質上是合夥關系。如果公司未能合法成立,沒有新的獨立的法人人格承擔設立中產生的權利義務,發起人對因設立行為所產生的義務對第三人負連帶責任,因發起行為所產生的、並非專屬於成立後公司的權利,也分別或共同對第三人主張權利。 總之,對於公司發起人所代表公司締結的契約,公司在成立之後是否應當就此契約對第三人承擔義務和責任,應當根據既要保護公司發起人設立公司的積極性又應當保護所設立的公司利益不受損害的原則來決定。防止發起人藉助公司設立之機,從事欺詐行為,追求個人利益,並因此而損害公司利益;也不要使公司發起人因承擔過重責任,創設公司的積極性受到阻滯。只要公司發起人在發起和設立公司過程中善意而為,對公司承擔了受託人所承擔的義務,沒有追求不當利益,發起人以擬設立公司名義與第三人締結的契約就可以由成立後公司對第三人承擔責任,發起人無須就此契約對第三人承擔責任。
❸ 公司設立過程中的責任承擔
(一)公司不能成立時,對設立行為所產生的債務和費用負連帶責任。公司專不能成立,是指發起人未屬能夠完成設立行為,股份有限公司最終沒有成立。公司無論何種原因不能成立。發起人都應當承擔法定的責任。如果公司不能成立,對設立行為所產生的債務和費用負連帶責任。
(二)公司不能成立時,對認股人已繳納的股款,負返還股款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的連帶責任。認購人可以要求發起人中的任何一個人或者幾個人予以清償、繳付、返還,被要求的發起人不得拒絕。
(三)在公司設立過程中,由於發起人的過失致使公司利益受到損害的,應當對公司承擔賠償責任。例如:發起人對公司所負擔的設立費用因濫用而致使公司受損失;發起人因設立公司而得到特別利益或報酬,使公司利益減少;發起人用以抵作股款的財產估價過高而令公司受損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發起人對公司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是一種過失責任,即發起人只對自己的主觀上存在過失的行為承擔責任。
徐寶同律師團隊比較擅長股權糾紛處理,特別是在疑難的股權糾紛處理方面,屬於上海前幾名的大律,司法資源和專業能力方面都還可以,團隊的辦事效率也比較高,你可以問問。
❹ 公司設立中發起人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公司設立中發起人的責抄任
發起人是指籌辦公司的設立事務、認購公司的股份、進行公司設立行為的人。發起人對於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具有重要意義。發起人在進行公司設立行為過程中,應當簽訂發起人協議,明確各自在公司設立過程中的權利和義務。發起人在公司設立過程中的相互關系屬於合夥性質的關系,其權利、義務、責任可以適用合夥的有關規定。
在設立公司的過程中,發起人應當承擔下列責任:
(1)公司不能成立時,對設立行為所產生的債務和費用負連帶責任;
(2)公司不能成立時,對認股人已繳納的股款,負返還股款並加付同期銀行存款利息的義務;
(3)在公司設立過程中,因自己的過失使公司利益受到損害的,應當對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4)發起人虛假出資,如未支付貨幣、實物或者未轉移財產權,欺騙債權人和社會公眾的,責令改正,處以虛假出資金額5%以上15%以下的罰款;
(5)發起人在公司成立後抽逃其出資的,責令其改正,處以所抽逃出資金額5%以上15%以下的罰款。
❺ 設立中公司的法律地位,有什麼規定呢
設立中的公司不具有法人人格。《公司法》第九十五條 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應當承擔下列責任回:(一答)公司不能成立時,對設立行為所產生的債務和費用負連帶責任;(二)公司不能成立時,對認股人已繳納的股款,負返還股款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的連帶責任;(三)在公司設立過程中,由於發起人的過失致使公司利益受到損害的,應當對公司承擔賠償責任。o(∩_∩)o...,更多關於實務的問題,你可以到法律教育網免費律師黃頁中問一下專職律師,這些律師都是跟法律教育網合作,為學員提供免費答疑服務的,以後你有關於實務性的問題,都可以去這里問一下。(具體步驟:從下面這個鏈接進去,找到「律師黃頁」的鏈接或者在網路上搜「法律教育網律師黃頁」,然後點進去免費注冊一個代號,提問問題就ok了,律師們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給你解答的。)
❻ 設立子公司有什麼法律責任
第十四條【分公司與子公司】 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內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容。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
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首先你得分清楚,你說的子公司是法律上說的子公司還是分公司,如是分公司,總公司需要承擔責任,如是子公司,則具有法人資格,地理承擔責任。2414081146
❼ 設立中公司的界定
設立中公司是伴隨著現代公司設立程序日益復雜、設立行為更具有獨立性而出現的一個新概念。大陸法系學者通常認為設立中的公司是自開始制定章程時起,至公司設立登記完成之前的公司雛形。這種定位和大陸法系重視理論研究密切相關,所以大陸法系的學者通常會將著眼點放在設立中公司的法律地位上,相比較之下,英美法系通常更加註重法律實踐問題的解決,關注公司設立之前的交易行為。其實不管是從主體資格來探討,還是從交易行為來研究,都只是切入點的不同而已,我們從後文的分析中可以發現,設立中公司的交易行為的責任之所以在各種場合會有不同的承擔機制,正是由於設立中的公司作為一種特殊的法律主體,權利能力和責任能力並不完備所引起的。
我國公司法雖無明文規定,但是有關行政法規及規章的規定是承認設立中公司的。設立中公司的存在是客觀事實在法學界也已獲普遍承認,但是如何對其進行界定,學者們觀點不一。從其外觀上分析,可以總結出如下特點:
1、設立中公司的存在目的具有單一性:使得公司成立並取得法人資格。公司設立的實質就是使一個尚不存在或正在形成中的公司逐漸具備條件並取得民事(或商事)主體資格。「在這個意義上,公司成立是公司設立活動結束的標志」,也是其目的所在。設立中公司的各項活動,從訂立公司章程到出資或者認繳股份,從設置公司組織機構到申請開業登記,都是圍繞著獲得獨立的市場法人資格之目的而開展的。
2、公司設立的主體是發起人以及其它相關人員。發起人(Promoter)是公司設立行為主要的具體實施者,是設立中公司的執行機關,對公司設立的法律後果承擔法律責任。另外,公司的董事、監事根據公司法的規定也負責實施一定的設立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3、存續的時間問題。各國立法和判例一般認為設立中公司成立於公司章程的訂立,終止於公司登記的成立或不成立。按照美國特拉華州普通公司法(《Delaware General Corporation Law》)第106條「公司存在的開始」規定:「依照第103條之規定進行簽署及確認的一份公司章程在州務卿辦事處注冊申報後,簽署該公司章程的一個或多個發起人的繼任者和受讓人從注冊申報之日期起,組成一個以公司章程指定名稱存在的公司法人」。在美國的《商業公司法(修訂版示範文本)》(《Revised Model Business Corporation Act》)中也有相似的規定。可見美國公司立法是以將申報注冊材料交至州務卿處視為公司存在的標志。
我國則一般是以公司名稱的預先核准登記作為公司設立的起點,這既是和美國的州務卿處登記制度的異曲同工之妙。作為公司存續起點的制度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是,將公司的發起設立行為進行公示,讓交易第三方得知,以維護交易的安全。
4、其法律性質為特殊的非法人組織。設立中公司已經具備公司的基本形態(即人員、資金以及組織機構),是公司獲得法律人格的預備狀態,但是從法律角度來講,未獲登記和法人營業執照,不完全具備企業法人的成立要件。
❽ 簡述公司設立中發起人的法律責任。
公司設立中發起人的責任
發起人是指籌辦公司的設立事務、認購公司的股份、進行公司設立行為的人。發起人對於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具有重要意義。發起人在進行公司設立行為過程中,應當簽訂發起人協議,明確各自在公司設立過程中的權利和義務。發起人在公司設立過程中的相互關系屬於合夥性質的關系,其權利、義務、責任可以適用合夥的有關規定。
在設立公司的過程中,發起人應當承擔下列責任:
(1)公司不能成立時,對設立行為所產生的債務和費用負連帶責任;
(2)公司不能成立時,對認股人已繳納的股款,負返還股款並加付同期銀行存款利息的義務;
(3)在公司設立過程中,因自己的過失使公司利益受到損害的,應當對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4)發起人虛假出資,如未支付貨幣、實物或者未轉移財產權,欺騙債權人和社會公眾的,責令改正,處以虛假出資金額5%以上15%以下的罰款;
(5)發起人在公司成立後抽逃其出資的,責令其改正,處以所抽逃出資金額5%以上15%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