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假劣葯品法律責任承擔案例分析

假劣葯品法律責任承擔案例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3-02 18:07:39

① 法律案例分析

胡負主要責任,組織公司不承擔責任.如果公司搶救不及時,沒有相應的安全措施,也要回承擔責任,但較小.
第一,公司組織去答玩,就應當負有安全管理義務,對於參加活動的人員應當負有安全保障義務.但是事發是由於胡故意不穿救生衣導致,所以公司不承擔責任.
第二,由於胡自己不穿救生衣導致事故發生,要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而且是主要責任

第三,由於公園沒有及時對落水人員救助致使胡死亡應當承擔責任,但由於管理人員已經盡到提醒義務,所以只須承擔次要責任.

② 制售假葯的法律責任及量刑

違規經銷假劣葯品 的含義是指: (一)經銷了由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在行政執法中認定的或法定葯品檢驗機構在葯品抽驗中確認的假劣葯品。 (二)以上問題是由於違反國家葯品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以及規章等造成的。 對於假葯、劣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中有如下規定: 1.葯品所含成份與國家葯品標准或省、自治區、直轄市葯品標准不相符的稱為假葯或劣葯。 2.以非葯品冒充葯品或者以它種葯品冒充此葯品的稱為假葯。 3.未取得葯品生產執照,不按國家葯品質量控制私自生產的葯品稱為劣葯。 4.超過有效期的葯品稱為劣葯。 假葯和劣葯不符合國家葯品規定,是不能使用的,食用者應引起注意,以免傷害身體。 如果違反了第2條 新修訂的《葯品管理法》對這些問題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生產、銷售假葯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葯品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有葯品批准證明文件的予以撤銷,並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生產、銷售劣葯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葯品貨值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或者撤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可以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針對為制售假劣葯品提供便利條件的行為,新修訂的《葯品管理法》增加規定:「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屬假劣葯品而為其提供運輸、保管、倉儲等便利條件的,沒收全部門運輸、保管、倉儲的收入,並處違法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所以說銷售假葯雖未造成人身傷亡事件,也會承擔相應的法侓責任,如果是致人死亡的,那就更嚴重了

③ 假葯,劣葯的概念及生產銷售假劣葯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觸犯到刑法了,區分假葯還是劣葯。生產銷售假葯罪是行為犯,即有生產銷售假葯這個行為;生產銷售劣葯罪是結果犯,即達到一定的數額。

④ 生產銷售假劣葯品的有關人員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生產銷售假劣葯品的有關人員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如下:
1、〈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生產、銷售假葯,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假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假葯和按假葯處理的葯品、非葯品。
第一百四十二條生產、銷售劣葯,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劣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劣葯的葯品。
2、葯品管理法相關條文:
第四十八條:禁止生產(包括配製,下同)、銷售假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假葯:
(一)葯品所含成分與國家葯品標准規定的成分不符的;
(二)以非葯品冒充葯品或者以他種葯品冒充此種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葯品,按假葯論處:
(一)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禁止使用的;
(二)依照本法必須批准而未經批准生產、進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
(三)變質的;
(四)被污染的;
(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須取得批准文號而未取得批准文號的原料葯生產的;
(六)所標明的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的。
第四十九條:禁止生產、銷售劣葯。
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國家葯品標準的,為劣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葯品按劣葯論處:
(一)未標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二)不註明或者更改生產批號的;
(三)超過有效期的;
(四)直接接觸葯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未經批準的;
(五)擅自添加著色劑、防腐劑、香料、矯味劑和輔料的;
(六)其他不符合葯品標准規定的。

⑤ 現行法律法規規定對生產假葯品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生產銷售假劣葯品的有關人員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如下:
1、〈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生產、銷售假葯,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假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假葯和按假葯處理的葯品、非葯品。
第一百四十二條生產、銷售劣葯,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劣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劣葯的葯品。
2、葯品管理法相關條文:
第四十八條:禁止生產(包括配製,下同)、銷售假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假葯:
(一)葯品所含成分與國家葯品標准規定的成分不符的;
(二)以非葯品冒充葯品或者以他種葯品冒充此種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葯品,按假葯論處:
(一)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禁止使用的;
(二)依照本法必須批准而未經批准生產、進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
(三)變質的;
(四)被污染的;
(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須取得批准文號而未取得批准文號的原料葯生產的;
(六)所標明的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的。
第四十九條:禁止生產、銷售劣葯。
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國家葯品標準的,為劣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葯品按劣葯論處:
(一)未標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二)不註明或者更改生產批號的;
(三)超過有效期的;
(四)直接接觸葯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未經批準的;
(五)擅自添加著色劑、防腐劑、香料、矯味劑和輔料的;
(六)其他不符合葯品標准規定的

⑥ 為制售假劣葯品提供便利條件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針對為制售假劣葯品提供便利條件的行為,新修訂的《葯品管理法》版增加規定:「權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屬假劣葯品而為其提供運輸、保管、倉儲等便利條件的,沒收全部門運輸、保管、倉儲的收入,並處違法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另外,從實際情況看,一些單位生產、銷售和配製假劣葯品往往同其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有密切關系。由於以前的《葯品管理法》沒有設定對個人進行的處罰,因此,新修訂的《葯品管理法》增加了以下的規定:「從事生產、銷售假葯以及生產、銷售劣葯情節嚴重的企業或者其他單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十年內不得從事葯品生產、經營活動。」「對生產者專門用於生產假葯、劣葯的原輔材料、包裝材料、生產設備,予以沒收。」(完)開創依法管葯的新篇章

⑦ 劣葯的案例分析

以上的處理不合適。 因為根據《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一條規定版:「葯品經營企權業、醫療機構未 違反《葯品管理法》和本條例的規定,並有充分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所銷售或者使用的葯 品是假葯、劣葯的,應當沒收其銷售或者使用的假葯、劣葯和違法所得,但是,可以免 除其他行政處罰」,即主觀無過錯經營、使用假劣葯品可以只承擔有限行政責任。 本案例中葯店提供「進購渠道合法,手續齊備的憑證」 ,所以對零售葯店的處罰: 沒收尚未銷售的左金丸 149 瓶,沒收違法所得 224.4 元,不應給予罰款。本案例中醫葯公司提供「已索取檢驗報告單和有關票據,一切手續合法的憑證」 , 所以對醫葯公司的處罰:沒收尚未銷售的左金丸 800 瓶,沒收違法所得 800 元,不應給 予罰款。 又根據《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五條 生產、銷售劣葯的,沒收違法生產、 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葯品貨值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對葯業公司 (葯品生產企業) 罰款 14000 元, , 沒收違法所得 4500 元(其中利潤 1000 元). 的處理分析:罰款超過三倍,不合理。應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

⑧ 5個法律案例分析的


李某,男,16歲 ,漢族,在校學生,住陝西省王光馬崗鄉。向同學余某索要錢物未成,余某告訴無業人員遠某等人,遠某等人得知後警告李某不要再向余某索要錢物,如果再要就用武力。李某為此要「教訓」遠某。09.6.12下午,李某要求社會上的另一幫無業人員張某去教訓遠某。張某又叫了宋某持鋼管至太倉市某鎮新華橋,對遠某及其朋友沈某、房某進行毆打,導致遠某、沈某受輕微傷。
1李某 張某 宋某是否構成犯罪?闡述構成或不構成的理由
2分析該事件發生原因。對社會造成的危害性

1,不構成,故意傷害罪要達到輕傷的標准
2,沖動是魔鬼

王某(男,20歲)李某(男,21歲)社會青年,有前科。結伙在校學生方某(男,18歲)呂某(男,18歲)吳某(女,18歲)於09年4月一天下午到某鎮一游戲房玩。途中王提出身上沒有錢,李說問學生敲,方、呂無反對,吳說夠刺激的,我要去看看。進入游戲房後發現有三個學生正在打游戲。王某叫呂某去將右邊的學生叫出來,呂沒有動。方為逞能,上去把該學生拖拉出遊戲房。拖至旁邊一條弄堂內。其他兩名學生隨後跟上。李上去問被拖學生要錢遭拒絕王拔出事先攜帶的水果刀朝該學生背後肩膀部猛砍三刀造成輕微傷。該學生即從褲袋內拿出五十元給王,其他兩人怕吃虧也拿出一百零六元給呂,贓款均被五人揮霍
1本案誰是主犯誰是從犯,說明理由
2分析犯罪原因及社會危害性
3學生該如何選擇朋友,選擇怎樣的人做朋友?

1,李、方、王、呂是主犯,其他是從犯,李、王有組織和領導,王、呂是實行犯
2,早說了沖動是魔鬼,你就是不聽
3,選擇朋友要看對方是否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
據某,男,16周歲,漢族,初中文化,無業。2008年6月的一天晚上,據某與他人經事先商量,到太倉新雅鹿公司職工宿舍叫了18個河南老鄉到據某等人暫住處,對18個人說:「你們過來都是給我面子,把我當朋友,我也會把你們當朋友,以後有什麼事可以找我,現在我有一批褲子,你們給我面子,一人買一條,每條100元。」據某並說::「以後你們有什麼事情可以找我們,有我們出面擺平」,「你們過來是給我面子,你們在這里經常被安徽人欺負,以後你們的事情就找我們幫忙。」後給每人發了一條褲子,並說待你們發了工資再付錢,7月初18個人付給三個犯罪嫌疑人1500元,因三人離開新雅鹿公司未收到款。
據某是什麼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如果是,涉嫌什麼罪?
表達的不是很清楚,理解為據某等三人是太倉新雅路公司的職工,然後賣褲子給老鄉是吧?這其中的言語並沒有構成強買強賣,或者暴力威脅的。而後沒有把貨款給公司,那麼就構成了不當得利,是違法行為而不是犯罪。新雅鹿公司可以自行追索,或者更方便的是報案。如果據某等人拒絕還款並態度惡劣,可以以侵佔罪起訴,注意,這是自訴案件
2006年3樂,家住貴州的女孩小紅(未成年),在網上認識了某市的那守信,幾次網上來往,小紅深深愛上那守信。同年4月9日,小紅隻身一人從家鄉來到某市和那相會。那便與朋友關某通過雷某將小紅一700元的價格,賣給外地的董某,並先收了200元現金。那守信騙小紅先去雷某家暫住,雷某家人發現真相後,馬上領雷某到公安機關自首。後來,那守信、關謀被抓獲。
那某、關謀構成什麼罪?
事實很清楚,拐賣兒童罪既遂。如有疑問可以補充提出。
張某今年1月認識另據王某,看他經常換電動車,摩托車,就脫他幫我弄輛車,後來他賣給我一輛紫色邦妮電動車,我自己再用。以後我買了好多次,一次買了一輛紅黃相間的摩托車(價值6000元)給我父親用,還買過兩輛給我哥哥等人。
張某構成什麼罪?
張某明知王某的車輛來路不明,仍然多次購買,是否以低價沒解釋清楚,如果是即構成購買贓物罪,如果不是的話在法庭上還有的一辯。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規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贓物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或者代為銷售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⑨ 《葯品管理法》案例分析1 緊急。。請詳細點。。謝謝。。

以上的處理不合適復。 因為根據《葯品制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一條規定:「葯品經營企業、醫療機構未 違反《葯品管理法》和本條例的規定,並有充分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所銷售或者使用的葯 品是假葯、劣葯的,應當沒收其銷售或者使用的假葯、劣葯和違法所得,但是,可以免 除其他行政處罰」,即主觀無過錯經營、使用假劣葯品可以只承擔有限行政責任。 本案例中葯店提供「進購渠道合法,手續齊備的憑證」 ,所以對零售葯店的處罰: 沒收尚未銷售的左金丸 149 瓶,沒收違法所得 224.4 元,不應給予罰款。本案例中醫葯公司提供「已索取檢驗報告單和有關票據,一切手續合法的憑證」 , 所以對醫葯公司的處罰:沒收尚未銷售的左金丸 800 瓶,沒收違法所得 800 元,不應給 予罰款。 又根據《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五條 生產、銷售劣葯的,沒收違法生產、 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葯品貨值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對葯業公司 (葯品生產企業) 罰款 14000 元, , 沒收違法所得 4500 元(其中利潤 1000 元). 的處理分析:罰款超過三倍,不合理。應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

⑩ 生產和經營假劣葯品應該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生產銷售假劣葯品的有關人員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如下:
1、〈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生產、銷售假葯,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假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假葯和按假葯處理的葯品、非葯品。
第一百四十二條生產、銷售劣葯,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劣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劣葯的葯品。
2、葯品管理法相關條文:
第四十八條:禁止生產(包括配製,下同)、銷售假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假葯:
(一)葯品所含成分與國家葯品標准規定的成分不符的;
(二)以非葯品冒充葯品或者以他種葯品冒充此種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葯品,按假葯論處:
(一)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禁止使用的;
(二)依照本法必須批准而未經批准生產、進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
(三)變質的;
(四)被污染的;
(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須取得批准文號而未取得批准文號的原料葯生產的;
(六)所標明的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的。
第四十九條:禁止生產、銷售劣葯。
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國家葯品標準的,為劣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葯品按劣葯論處:
(一)未標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二)不註明或者更改生產批號的;
(三)超過有效期的;
(四)直接接觸葯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未經批準的;
(五)擅自添加著色劑、防腐劑、香料、矯味劑和輔料的;
(六)其他不符合葯品標准規定的。

熱點內容
民法中拋棄 發布:2025-09-28 03:15:22 瀏覽:222
魔法學徒4 發布:2025-09-28 03:14:04 瀏覽:905
美國司法警察 發布:2025-09-28 03:09:27 瀏覽:89
901法學 發布:2025-09-28 03:04:35 瀏覽:772
道德經憐羽 發布:2025-09-28 02:59:55 瀏覽:262
雞澤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28 02:49:21 瀏覽:122
西方法治歷程簡述 發布:2025-09-28 02:47:47 瀏覽:255
道德之光舞蹈 發布:2025-09-28 02:47:46 瀏覽:920
2021民法典新實施 發布:2025-09-28 02:41:22 瀏覽:518
大理離婚律師 發布:2025-09-28 02:34:11 瀏覽: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