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校園凌霸負什麼法律責任

校園凌霸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3-03 04:49:58

1. 校園欺凌有什麼相關法律法規

我國《治安處罰法》《民法通則》《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校園欺凌的相關規定。

一、《治安管理法》第九條
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二、《治安管理法》第四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一)組織、脅迫、誘騙不滿16周歲的人或者殘疾人進行恐怖、殘忍表演的;

(二)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強迫他人勞動的;

(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體的。

三、第四十一條 脅迫、誘騙或者利用他人乞討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反復糾纏、強行討要或者以其他滋擾他人的方式乞討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四、《治安管理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五、《治安管理法》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60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六、第四十四條 猥褻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場所故意裸露身體,情節惡劣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猥褻智力殘疾人、精神病人、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1)校園凌霸負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預防校園欺凌的方法:

一、從家開始

與您的孩子談一談什麼是健康的友誼,而什麼不是。雖然研究表明,父母通常是最後一個知道孩子被欺負或欺負別人的,但通過每天與孩子們聊聊他們的社交生活,您可以打破這一趨勢。多問一些開放性問題,例如孩子和誰吃的午飯;休息時做了什麼;在公共汽車上或者走回家的路上發生了什麼事。

二、了解警告信號

許多孩子被欺負後不會告訴任何人,因此,您必須了解可能預示著您孩子被欺負的信號。例如,抱怨肚子疼;逃避校園活動以及下降的成績;它們都可能是預示著有欺凌發生的紅旗。此外,被欺負的孩子可能在情緒、性格、飲食習慣和衛生上會有許多變化。

三、灌輸健康的習慣

向孩子灌輸反欺凌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不僅僅是教您的孩子不要推打或嘲笑別的孩子。孩子們還應該知道,批判的態度、武斷的評價、傷人的笑話以及傳播謠言也是不健康的,都會造成欺凌。另外,教導您的孩子對網上的行為負責也不會為時太早,現在,網路欺凌也是在孩子出現中的大問題。

四、給孩子以力量

給孩子提供處理欺凌的方法,如立刻走開,或告訴成年人,或用堅定的聲音告訴欺負者立刻停止。您還應該教孩子們在目睹欺凌時應該如何報告。研究表明,大多數的孩子在看到另一個人被欺負時感到無助,因而我們要告訴他們處理這些困難情況的方法。

五、熟悉學校的政策

清楚了解孩子的學校如何處理欺凌行為,這十分重要。如果發生了一些情況,您不僅需要知道給哪個人打電話,您還應該對如何處理這種情況有明確的想法。

六、報告欺凌事件

如果您的孩子被欺負,請聯系學校人員並親自與他們會面。 通過面對面的會談,您要展示出您致力於解決此問題的態度。 您可能還需要對所有欺凌事件有所記錄,以防情況升級,甚至需要與執法部門或其他外界聯系。

七、成為辯護人

盡管表明您對預防欺凌支持的態度很重要,但在預防欺凌上花些時間也同樣重要。志願與孩子的老師或學校的指導顧問一起制定反欺凌計劃。 如果您的學校已經制定好了計劃,那麼在辦活動和籌款時積極提供幫助。

八、招募其他家長

當許多家長致力於預防欺凌時,學校的計劃會更加成功。組織一些積極的父母幫助您解決問題,定期開會,集思廣益。 然後,與合適的學校官員分享您的想法,並幫助實施想法。

九、花時間在學校

如果您白天的日程安排允許的話,接受在學校做志願服務的機會。隨著預算的減少,學校被迫縮小規模,而您的孩子在操場玩耍和午餐時間得到監管的機會可能會越來越少。有時只需要多一個成年人在旁邊就足以阻止欺凌。

十、請家長-教師聯合會或家長-教師組織贊助預防欺凌的計劃

如果學校用於預防欺凌計劃的資金有限,請聯系學校的家長-教師聯合會或家長-教師組織,並請求他們的幫助或者,建議籌款者向他們尋求幫助。

網路-校園欺凌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2. 校園霸凌涉及到法律嗎

會涉及到法律,比如欺凌造成他人人身損害,至少是要負擔民事責任,如果情節特別嚴重,實施傷害行為的人達到承擔刑事責任年齡,應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3. 校園凌霸應該如何處理

尼采名言:」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因為好歹你要失去它。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跡,那隻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現在的你如果是因為害怕還手,遭來更大報復;未來的你將會因為你今天的窩囊、膽怯而不停地受到內心的責難。不能聽命於自己者,就要受命於他人。學會抗爭,就是天堂;學會軟弱,就是地獄。


不要因為別人的惡意對待而迷失自我,相信自己,相信「除非自己允許,否則任何人都無法傷害你」。記住做錯事的不是自己,不要因為別人的惡意而埋怨自己。

希望你永遠記住沒有你的允許,任何人無法傷害你。再回頭看的時候,會珍惜所有經歷,有了更多的困難才會有成長,困難帶給自己的成長是讀多少道理都換不回的。但是這些成長和別人無關,永遠無需感謝傷害你的人,而是感謝珍惜自己在逆境中的作為而更愛自己。

4. 校園欺凌可能觸犯的法律有哪些

一、同學間因故看不順眼挑釁生事、辱罵、互毆、群毆等行為有可能觸犯的法律是:

過失至人死亡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故意傷害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過失至人重傷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非法拘禁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

侮辱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聚眾斗毆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尋釁滋事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等等。

二、同學間以保護、借錢為名向同學勒索財務或以其他不正當的手段獲取財務有可能觸犯的法律是:

搶劫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盜竊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條)、搶奪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條)、敲詐勒索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綁架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

(4)校園凌霸負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校園暴力行為有可能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刑事責任

現在還有些學生認為自己是未成年人,即使是犯罪也不用負刑事責任,我們知道,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校園暴力的施害人如達到法定年齡,則法院應對犯罪嫌疑人加以刑罰,以維護法律的公平正義。我刑事訴訟法採取國家追訴主義的原則,由檢察官代表國家,向法院提起公訴。

民事責任

因故意或過失侵害他人的人身權和財產權依法應負損害賠償責任。由侵權行為引發的損害賠償稱為民事責任。民事責任旨在保護受害人的身體財產不受不法侵害。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當九種人格權力遭受不法侵害時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這九種人格權是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被害人因侵權行為致死,其家屬因此在精神上受到極大的打擊,可以依法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要求支付撫慰金。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

行為人因過失或故意不法侵害他人身體,致使被害人殘疾或死亡,根據我國《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的相關規定,至被害人殘疾的應當賠償被害人醫療費、傷殘生活補助費至被害人死亡的應當支付喪葬費。



5. 校園暴力觸犯的法律涉及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在第7條中版規定:對未成年人依法權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 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第三人侵權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 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38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 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第39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 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6. 校園霸凌敲詐勒索打應承擔什麼責任

應當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版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權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第三十九條:限...5319

7. 校園暴力涉及哪些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在第7條中規定:對未專成年人依屬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 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第三人侵權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 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38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 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第39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 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8. 關於校園凌霸法律解決

當然可以報警,學校都不管,還用給學校留什麼面子咯

9. 校園欺凌屬於犯罪行為么

校園欺凌屬於犯法,根據校園欺凌和暴力行為嚴重程度,可以分為違規、違法行為和刑事犯罪。校園欺凌和暴力達到一定嚴重程度涉嫌犯罪的,可能適用的有多個具體罪名,如故意傷害、尋釁滋事、聚眾斗毆等。

相關法律知識
《治安管理法》
第九條 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60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雖然在我國刑法當中規定未成年人犯罪可以進行減免從而使得一些校園欺凌案件看起來犯罪方並沒有受到懲罰,但並不意味著校園欺凌並不用承擔法律責任。

熱點內容
2017法碩法學題 發布:2025-09-28 00:07:59 瀏覽:596
沭陽法院法官的工資 發布:2025-09-27 23:46:23 瀏覽:775
城市節約用水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27 23:38:35 瀏覽:41
2013行政法司考真題 發布:2025-09-27 23:31:57 瀏覽:248
被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 發布:2025-09-27 23:31:57 瀏覽:806
2015注會經濟法變化大嗎 發布:2025-09-27 23:04:04 瀏覽:350
法學主幹課程 發布:2025-09-27 22:59:27 瀏覽:285
開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5-09-27 22:53:37 瀏覽:246
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法治根本保證 發布:2025-09-27 22:53:02 瀏覽:490
行政訴訟法和公司法的區別 發布:2025-09-27 22:37:30 瀏覽: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