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刑事法律責任
㈠ 倒賣文物罪的刑事責任
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的規定處罰。
㈡ 盜竊文物是什麼罪
一、盜竊文物涉嫌違反盜竊公共財物罪,如盜竊珍貴文物,情節嚴重,可判處無期徒刑或死刑。
二、《文物保護法》館藏文物被盜、被搶或者丟失的,文物收藏單位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並同時向主管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主管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接到文物收藏單位的報告後24小時內,將有關情況報告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
三、《刑法》第264條規定:"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四、刑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一)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的;
(二)盜竊珍貴文物,情節嚴重的。
(2)文物刑事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1、文物是指具體的物質遺存,它的基本特徵是:
第一,必須是由人類創造的,或者是與人類活動有關的;
第二,必須是已經成為歷史的過去,不可能再重新創造的。
目前,各個國家對文物的稱謂並不一致,其所指涵義和范圍也不盡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個對文物共同確認的統一定義 。
㈢ 販賣從民間收集到的文物犯法嗎
販賣從民間收集到的文物犯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地下、內水和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屬於國家所有。
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屬於國家所有。國家指定保護的紀念建築物、古建築、石刻、壁畫、近代現代代表性建築等不可移動文物,除國家另有規定的以外,屬於國家所有。
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的所有權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改變而改變。
下列可移動文物,屬於國家所有:
(一)中國境內出土的文物,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國有文物收藏單位以及其他國家機關、部隊和國有企業、事業組織等收藏、保管的文物;
(三)國家徵集、購買的文物;
(四)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捐贈給國家的文物;
(五)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其他文物。
屬於國家所有的可移動文物的所有權不因其保管、收藏單位的終止或者變更而改變。
國有文物所有權受法律保護,不容侵犯。
第六條 屬於集體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紀念建築物、古建築和祖傳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權受法律保護。文物的所有者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七條 一切機關、組織和個人都有依法保護文物的義務。
第五十條 文物收藏單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收藏通過下列方式取得的文物:
(一)依法繼承或者接受贈與;
(二)從文物商店購買;
(三)從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購買;
(四)公民個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換或者依法轉讓;
(五)國家規定的其他合法方式。
文物收藏單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收藏的前款文物可以依法流通。
第五十一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得買賣下列文物:
(一)國有文物,但是國家允許的除外;
(二)非國有館藏珍貴文物;
(三)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中的壁畫、雕塑、建築構件等,但是依法拆除的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中的壁畫、雕塑、建築構件等不屬於本法第二十條第四款規定的應由文物收藏單位收藏的除外;
(四)來源不符合本法第五十條規定的文物。
(3)文物刑事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法律責任
第六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二)故意或者過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的;
(三)擅自將國有館藏文物出售或者私自送給非國有單位或者個人的;
(四)將國家禁止出境的珍貴文物私自出售或者送給外國人的;
(五)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的;
(六)走私文物的;
(七)盜竊、哄搶、私分或者非法侵佔國有文物的;
(八)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其他妨害文物管理行為。
第六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造成文物滅失、損毀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走私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海關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七十二條 未經許可,擅自設立文物商店、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或者擅自從事文物的商業經營活動,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予以制止,沒收違法所得、非法經營的文物,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
並處違法經營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並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七十四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門會同公安機關追繳文物;情節嚴重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發現文物隱匿不報或者拒不上交的;
(二)未按照規定移交揀選文物的。
㈣ 對於破壞文物的不文明旅遊應該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㈤ 損壞私人文物要受法律責任嗎
這個要看損壞的文武級別,三級文物以上喊三級文物,損毀要入邢的。刑法有一個章節專寫文物犯罪。
㈥ 盜取國家文物會面臨什麼刑事責任
無期徒刑或死刑。
因為我們都知道盜竊罪,他是按照盜竊的價值來判刑的,文物這種動輒,上千萬,肯定就是非常大的價值,因此就一定會後果非常嚴重然後參考文獻是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然後。具體的一些法律條文了,我推薦。關於法律知識的網站較多華律網。我也是從他那裡查的資料。
然後就是我國刑法規定有以下兩種情況是一定會處以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沒收所有財產。一種是盜竊金融機構,並且數額非常大的那種,就是我們其中所提到的盜竊珍貴文物情節嚴重的。然後為希望。大家能夠繼續維持這樣一個很大的懲罰力度,這樣才能夠最大的保護的文物。
㈦ 破壞文物應該歸納於刑法的哪一條罪名
故意毀壞文物罪,是指違反國家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的行為。
文物,是指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各種歷史遺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規定,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藝術品、工藝美術品、文獻、實物等。珍貴文物,是指上述文物中的珍品。
本罪的特徵是:
一、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珍貴文物的正常管理活動及文物本身的價值,侵犯的對象是珍貴文物。
二、本罪的犯罪客觀表現是行為人故意毀壞珍貴文物,具體表現為:
1、採用爆炸的方式炸毀文物;
2、採用焚燒的方式燒毀文物;
3、採用折除的方式滅失文物;
4、採用污損的方式毀損文物;
5、採用挖掘、搗毀和其他方式破壞文物。
三、本罪的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即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和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四、本罪在犯罪主觀上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是在明知的情形下故意實施的行為並希望這種結果發生。
故意毀壞文物罪,刑法規定:
一、故意毀損國家確定的珍貴文物,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㈧ 擅自損害國家保護文物該承擔什麼刑事責任
刑事違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故意損內毀文物罪,是指違反文物保容護法規,明知是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而予以故意損毀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