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信用債要不要承擔法律責任

信用債要不要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3-03 23:49:58

1. 債權人要承擔連帶的法律責任

連帶責任是中國民事立法中的一項重要民事責任制度,其目的在於補償救濟回,加重民事法律關答系當事人的法律責任,有效地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連帶責任主要是基於合夥、擔保、聯營、承包等合同關系或者代理行為、上下級間的關系而產生,因而被分散規定在民法總責、合同法、擔保法等法律法規以及有關司法解釋之中。從連帶責任的屬性上屬於民事責任,不是刑事責任,沒有刑事責任後果。但因為履行民事責任過程中出現了法定情形與後果時也可能引發刑事責任,比如構成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罪。確實沒有可執行財產,法院會裁定中止執行。如果有拒不執行,藏匿財產等行為,法院才會根據情況採取強制措施。執行局人員會先給你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或者你仍絕不履行,則可能通過凍結銀行賬戶、扣押財產等方式強制執行,以保障原告的利益。

2. 生意付債信用卡無力償還會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最終的你會被法院強制執行還款,把你名下的財產用來還款,如果沒有財產,那麼應該會把你拘留起來。

3. 老公瞞著我信用卡透支了4萬,我有責任嗎用不用還債,承擔法律責任

未離婚是有責任的,過期利息特高,早點幫他還了,然後在早他算帳

4. 我想了解一下信用卡欠債以後,還與不還之間的應負法律責任

不還面臨民事和刑事兩個責任,民事要承擔因此而形成的個人信用不良記錄,以後影響與銀行的關系;刑事上要面臨追究信用卡詐騙的法律責任。

5. 信用卡欠款3千元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信用卡欠款3千元只要及時償還,不用承擔什麼法律責任的,如果經過催收仍未償不的,可能會被銀行起訴到法院,要求還款的。
1、如果是銀行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則法院應該在受到訴訟材料之日起7日內決定是否受理。
2、如果你欠款金額達1萬元的,經銀行兩次催收後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則構成信用卡詐騙罪,應承擔刑事責任。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後,一般要經四個月左右的時間,才會由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六條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後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惡意透支」。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以非法佔有為目的」:
(一)明知沒有還款能力而大量透支,無法歸還的;
(二)肆意揮霍透支的資金,無法歸還的;
(三)透支後逃匿、改變聯系方式,逃避銀行催收的
(四)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還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六)其他非法佔有資金,拒不歸還的行為。
惡意透支,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特別巨大」。

6. 當債務人還不起債時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債務人不履行債務,債權人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扣押債務人財產?

一般情況下,債務人不清償債務,債權人只能向法院起訴,以合法的方式來強制債務人清償債務。通常情況下債權人是不能直接行使強制權的,包括扣押財產的行為。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債主可以扣押債務人的財產。下列兩種情況下是允許債權人扣押財產的:
1)按合同約定一方佔有對方的財產,對方不按照合同給付應付款項超過約定期限的,佔有人有權扣押該債務人的財產。例如:運輸合同中托運人不交運費;加工承攬合同中定作產品的人不交加工費,承運人和加工人作為債權人就可依法扣押托運的物品或定作物,以敦促債務人交付有關費用,如果債務人仍不交付超過規定期限的,承運人和加工人就可以依法以扣押的財產折價或以變賣扣押物的價款優先得到償還,這即民法上的留置權。 2)當債務人或第三人提供一定的財產物為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便可扣押抵押物,並可以抵押物的價值優先實現自己的債權。例如甲以耕牛抵押借款一千元,到期未還,債權人便可以扣押該耕牛以敦促甲還債,也可以依法變賣該牛使自己的權利實現,也可使耕牛折扣歸己,餘款可退還。這就是民法上的抵押權。

7. 在銀行貸款,什麼情況下不需要承擔法律

銀行貸款存在第三方協議,按協議有法律約束,貸款人承擔法律主要責任

8. 信用卡持卡人死亡,所欠的信用卡債務需不需要繼承者承擔責任

如果繼承者放棄繼承,則無需承擔;如果繼承遺產,就承擔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
也就是說,持卡人與銀行之間的信用卡辦理、使用行為雖系其個人實施,但其與銀行並無明確約定所產生的欠款是個人債務。所以,持卡人使用信用卡所欠債務,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如果夫妻共同財產不足以償還,持卡人又沒有其他個人財產的,夫妻另一方仍應繼續償還。
持卡人的父母和兒子作為法定繼承人,如果明確表示放棄繼承遺產,那麼,他們對持卡人的債務不負償還責任。而如果選擇繼承遺產,那麼相應的債務也就由繼承人承擔。
綜上所述,信用卡欠款應由持卡人妻子承擔償還責任。在償還時,先從夫妻共同財產中支付,不足部分,如果持卡人無其他個人財產,則由自己獨自承擔。
而如果夫妻雙方均已去世,而子女和父母都選擇放棄遺產繼承權的話,這筆欠款則要根據不同銀行的具體規定進行責任判定。
通常情況下,如果持卡人沒有個人財產,子女和直系親屬選擇放棄遺產繼承的話,這筆債務就會算作銀行壞賬,銀行只能自己兜著了。但如果數額較大的話,銀行也會進一步通過法律手段維護權益。

9. 信用卡不還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在民事上,需要按照信用卡章程的約定承擔返還本金和利息的責任,而且逾期利息相對比較高。
在刑事上,如果屬於惡意透支,並且透支金額超過10000元,則構成信用卡詐騙罪。具體規定如下:
第一百九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
"惡意透支,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特別巨大」。
惡意透支的數額,是指在第一款規定的條件下持卡人拒不歸還的數額或者尚未歸還的數額。不包括復利、滯納金、手續費等發卡銀行收取的費用。
惡意透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在公安機關立案後人民法院判決宣告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從輕處罰,情節輕微的,可以免除處罰。惡意透支數額較大,在公安機關立案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情節顯著輕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部隊交通法規教育 發布:2025-09-27 17:56:33 瀏覽:858
上虞民間律師 發布:2025-09-27 17:41:45 瀏覽:66
信託相關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27 17:38:24 瀏覽:968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萬家燈火 發布:2025-09-27 17:38:22 瀏覽:97
民訴司法解釋67 發布:2025-09-27 17:29:43 瀏覽:25
經濟法的基本理論 發布:2025-09-27 17:24:49 瀏覽:444
法治沂源在線 發布:2025-09-27 16:54:02 瀏覽:364
公司的法規 發布:2025-09-27 16:53:53 瀏覽:376
2018法律碩士刑法分則 發布:2025-09-27 16:52:51 瀏覽:751
國家開放大學民事訴訟法期末案例 發布:2025-09-27 16:44:26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