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碩士是怎麼樣的
1. 法律碩士怎麼樣
法律碩士(Juris Master簡稱JM)是專業學位之一,我國自1996年試辦法律碩士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版會第十四次會權議審議通過的《專業學位設置審批暫行辦法》規定設置。 法律碩士學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職業性學位,主要培養面向立法、司法、律師、公證、審判、檢察、監察及經濟管理、金融、行政執法與監督等部門、行業的高層次法律專業人才與管理人才。法學碩士的培養目標是以教學、學術、實務多方面為指向,而法律碩士則是以致用、實務為指向。
2. 法律碩士就業情況怎麼樣
法學前景是每一個考生非常關心一個現實的問題,不僅僅是法學在職研究生,專實際上所有的研屬究生都關注這個問題,法學近幾年屬於眾多專業中很熱門的十大專業。但是這個問題要通盤辯證看待,我的總的看法是法碩就業不成問題,學校名氣越大,地理位置越好,個人素質越高,就業越好。但樂觀不是盲目的,研究生的擴張,學生自身實力的有限,以及社會法律政策因素不確定性,已經影響了在職研究生和研究生的就業,包括法碩學生的就業。法碩具體就業情況與兩個因素有直接關系,第一學校名氣,第二個人能力,當然能開設法律碩士專業的學校,相對來說都不錯。 這是在職研究生的博客,你可以看看,可以一起加入討論,呵呵~加油啊~
3. 法律碩士怎麼樣
作為法碩新人,請認真看完:
文科,記憶很重要,但沒有理解、做題和熟悉法條以及版彼此的權交叉,想背也背不下來,甚至背什麼都不知道。
法碩專業課是全國聯考,政治和英語(一)全國統考,其備考方法與程序等早已自成體系,復習資料等跟報考學校無關--詳閱永平法碩網站備考專欄書籍篇核心專文【永平法碩專業課備考書籍資料清單與使用指導.doc】!另外,請好好落實我網站集10年業余時間咨詢輔導之大成而總結的【永平法碩專業課備考10大建議】和【永平法碩5階段復習法】等核心指導專文的最新版--事半功倍,事在人為!
關於具體的如何選擇備考資料?如何高效備考法碩?如何制定復習計劃?如何科學擇校?法碩就業如何?怎樣規劃3年法碩生涯等等疑惑詳見【李志勇學長的永平法碩網站相關專欄】的系列核心指導專文和詳細分析,這些文章多數都歷經10年檢驗和我不斷的修訂和升級,早已自成一派,形成一個完整的指導系統,自己一看就豁然開朗了,祝您成功!
參考資料:永平法律碩士就業網
4. 法律碩士待遇怎麼樣
一、律所
剛開始待遇略差,堅持三五年後可能會有大幅度提升。在律所工作一段時間後跳槽做公司法務也是提升待遇的一個好方式。
在律所工作專業性最強,最能學到東西。相比於法學本科生,名校法碩畢業生進知名律所工作的機會更大。
做律師的前提是通過司法考試,同時需在律所工作一年方可取得律師證。
二、銀行
待遇最好,相當一部分銀行給法碩應屆畢業生的年薪有十多萬之多。
金融系統,各專業人才濟濟,較利於擴展人脈,提升自身綜合能力。
銀行招聘高峰集中在每年的10月和11月,各位法碩戰友研三時關注各銀行官網發布的招聘公告或學校的宣講會、招聘會通知。
三、法院、檢察院
待遇因地而異。大多省會城市的基層法院給法碩應屆畢業生的薪資為月薪4000-6000元。
在法院,一般入職兩三年後可獨立審判案件,工作較辛苦,如杭州市西湖區法院下半年都是單休制。
進法院、檢察院是要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一般法碩畢業班大多同學會考考試試,但能否考進要看個人考試能力了。有一點優勢是,法碩畢業生在公務員報考時可選擇只招研究生的崗位,報名人數相對較少,排除了很多本科生的競爭,在這一點上,法學碩士畢業生優勢更明顯。
四、公司法務
公司法務的收入次於銀行,一般高於公務員和律師,大多應屆法碩畢業生從事法務的起始月薪為5000-8000元。
法務的主要工作是草擬合同、審定合同、處理公司與員工間的勞務問題、為公司決策提供法律意見、聯系公司對接的律所,部分法務也有出庭機會。
從事法務工作需學好合同法、公司法、勞動合同法。
五、考博
法碩可以考博,但難度極大,畢竟法學考博的主力軍還是法學碩士。
能考取法學博士還是很不錯的,畢業後可擔任大學授課老師,同時可做兼職律師接案子,穩定之餘收入也很高。
六、其他
有些同學讀法碩本身不是特別喜歡法律,只是純粹為了鍍一層金,畢業後可能會從事與法律不相關的職業,如做高校輔導員等。
5. 法律碩士的性質是什麼樣
法律碩士跟法學碩士很是有點區別的。前者強調的是應用方面的能力,後者主要是培養研究型的人才。要考法律碩士,不需要專研得很深,但是知識面要很全。各門的法律應該都看一下。
6. 法律碩士專業怎麼樣
法律來碩士畢業生的就業途徑很多,在源這里也無法一一去列舉。比較多數的畢業生是選擇公務員(包括法院、檢察院、參照公務員執行的單位)、金融機構(包括銀行、證券公司、信託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基金公司等)、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公司法務、高校、繼續深造。
7. 法律碩士和法學碩士有什麼區別就哪個更好一些
法學碩士和法律碩士的本質區別
時下社會上存在一種錯誤認識,只知道法律碩士,而不知道法學碩士。實際上,客觀的說二者是兩回事,有著本質的區別,雖然都是學習法律的,但含金量是明顯不一樣的。
一、招生條件是不一樣的,法學碩士必須要求本科畢業,不招收同等學歷;法律碩士要求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具有本科同等學力)的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本
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學歷的專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三年以上。這里的差別在於同等學歷可以報考法律碩士,而不能報考法學碩士,且法律碩士必然是原來沒有學過法律的。
二、考試試題不同。法學碩士參加的是這幾年越來越難,但考生越來越多的研究生入學考試,難度之大有目共睹;而法律碩士的考試雖然政治理論課、外語考試是一樣的,但專業課考民法學、刑法學和綜合考試(含憲法、法學基礎理論、中國法制史),為全國聯考科目,難度有限(已經形成了規范的復習教材)。
三、錄取比例不一樣。法學碩士的錄取比例,一般都是在10:1左右,北大等名校更達20:1,而法律碩士一般是3:1。
四、培養方式不同。法律碩士基本是自費,如北大的是每學分800元,論文指導和論文答辯費6000;法學碩士有公費也有自費。
五、教學方式不同。法學碩士分專業採取導師制,每個學生一個導師(教授或者副教授),在讀期間能夠得到導師的不斷輔導,深入學習相關法律理論。而法律碩士不分專業,也沒有導師,學習的課程只是法律的基礎課,共十二、三門,45學分。最後只不過找個老師輔導一下論文而已。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認識到從總體而言,法學碩士無論從本身的考生的素質、接受到系統深入的學習等諸多方面都優於法律碩士。
但現在存在的問題是二者不分,社會上包括很多用人單位認為法律碩士就是學習法律的碩士,殊不知二者的本質區別。而且有的學校,也縱容了這種社會的誤解,比如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它們讓法律碩士在畢業分配的意見書上自己填寫專業:民法、經濟法、刑法等隨便,使得魚目混珠,為用人單位選拔人才設置了障礙,甚至產生誤導。所以筆者在此直言,以澄清這個常識性的問題。
8. 法律碩士就業前景怎麼樣
法律碩士的就業前景,跟其他法學生的就業自然是重合度極高的,別的回答已經覆蓋到了不少。我這里重點說說法碩在商業銀行的就業:法碩在銀行一般從事哪些崗位?這些崗位與法律有多少相關性?從事不同類工作的比例,大約分別是多少?
為了說清這個問題,Will以武漢大學法律碩士為池子,隨機抽取了若干樣本,期望能一斑窺豹。為什麼選擇武大法碩?Will也不知道,可能是因為武漢剛好在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吧,總得選一家不是?
武漢大學法律碩士商業銀行就業崗位抽樣調查
隨機抽取了33個樣本,工作經驗、畢業時間跨度蠻大,這么多年來,法碩畢業生都在商業銀行里做什麼呢?如上表所示。
按不同工作與法律的相關性,分成「強、中、弱」三類:
法律相關性「強」的職位有:法務類(崗位名稱或為:法律事務、法務經理、法律顧問、金融法務、法律合規)、公司律師、反洗錢。佔比33.3%。
法律相關性「中」的職位有:內控合規、風險管理類(崗位名稱或為:風險管理、風險控制、風險審查)、不良資產核銷、資產保全、上市辦公室、投行部。佔比36.4%。
法律相關性「弱」的職位有:對公(私)客戶經理、支行長、授信項目評審、資金管理、電子供應鏈。佔比30.3%。
金融業的職位一般都可以分為前、中、後台,很多法碩的工作集中在前台、中台。很明顯,前台職位與法律弱相關。法碩進了銀行,如果從事前台業務,基本算是拋棄了法律。當然,前台職位的工作內容也多少會用到一點法律。
中台職位,像內控合規、風險管理、資產保全、投行業務,都是與法律有較強關聯的,會大量用到法律,但也會用到其他的金融、財務知識。而法務、公司律師,就是百分百的法律職位了。
僅從這個小樣本看,法碩在銀行里從事的工作,與法律相關性強、中、弱的,大約分別佔到三分之一左右。
9. 大家覺得法律碩士怎麼樣
什麼叫法律來碩士怎麼樣( ̄源▽ ̄") ……是說和法學碩士相比較呢?還是說單看學法律的碩士這個專業好不好?如果是前者的話么,法律碩士自然是沒有法學碩士好了,法學碩士本科專業也必須是法學。
要說法律這個專業好不好么……╮( ̄▽ ̄")╭ 貌似是去年就業率最凄慘的幾個專業之一。
不過話說回來,一切專業,高端人才都是缺的,要是童鞋你夠強大,搞法律絕對是個賺錢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