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催收函郵寄送達的法律效力
1. 催款函送達的有效方式
快件送達、傳真送達、親自送達。
1、通知欠款方並告知付款時間專將要到或已經到,讓對方企屬業准時付款。此時是通知性質,催促語氣不宜強烈。
2、欠款方未按時付款或已長時間拖延付款,收款方不僅是通知,更有嚴重警告的意思,催促語氣比前者強烈,催款的內容、時間更為明確。
出於保持催款單位與欠款方的友好合作關系,催款函可以分階段發出,如第一階段予以提醒,第二階段直接催款,第三階段「最後通牒」。
(1)債權催收函郵寄送達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在催款函尾部可以增加欠款方經催款函提醒仍不付款,催款方可根據相關規定(如合同約定、銀行規定)加收罰金,或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付款事宜。
綜上,發送催款函的目的是向欠款方催收款項,在書寫過程中,催收方必須對催款函上的各項內容給予明確,尤其是欠款時間、欠款金額、催款方的銀行賬號、最後付款期限等,方便欠款方還款,從而最大限度的保障催款方的合法利益。
2. 審判實務中如何認定郵寄送達催款文書對於時效中斷的效力
債權人所舉的郵局出具載明催收內容的郵寄憑證能夠證明債權人已經郵內寄催款文容書,而基於對郵政企業郵政服務的正常化合理信賴,應可推定該郵件到達債務人,此系證據的推定的證明力。所謂推定的證明力,是指首先承認該證據證明的事實真實,但相對方有相反的證據足以推翻該證據證明的事實的,則法院對該事實不予認定。因此,在債權人有證據證明其郵寄催款文書的情況下,應推定債權人主張權利的文書到達債務人,除非債務人有證據推翻該事實。而且在債務人所留地址准確、郵政系統正常運轉的通常情形下,債務人應為催收文書的持有人,根據舉證責任分配中的近距離原則,其應對郵件不具有催收內容負舉證責任,如其舉證不能,則應推定債權人主張權利的意思表示到達債務人。
綜合以上幾方面的理由,如果債權人提供郵政部門出具的郵寄、電報收據以主張其通過郵寄、電報的方式向債務人催收債務的,可以產生舉證責任的轉移,應由對方舉證證明該郵件或電報的內容並非催收債權。如果債務人不能舉證,應承擔舉證不能的後果,推定郵件或電報內容為催收債權。
3. 催款函用特快專遞寄送,不是本人簽收,而是單位門衛代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請教各位大俠
如果能夠證明債務人是該單位的員工,代收人是該單位門衛,應該具有法律效力。
根據《最高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十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一)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二)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三)當事人一方為金融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從對方當事人賬戶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前款第(一)項情形中,對方當事人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簽收人可以是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負責收發信件的部門或者被授權主體;對方當事人為自然人的,簽收人可以是自然人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親屬或者被授權主體。
(3)債權催收函郵寄送達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若干規定》:
第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為送達:
(一) 受送達人在郵件回執上簽名、蓋章或者捺印的;
(二) 受送達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其法定代理人簽收的;
(三)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其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該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辦公室、收發室、值班室的工作人員簽收的;
(四) 受送達人的訴訟代理人簽收的;
(五) 受送達人指定的代收人簽收的;
(六)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的。
第十條簽收人是受送達人本人或者是受送達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的,簽收人應當當場核對郵件內容。簽收人發現郵件內容與回執上的文書名稱不一致的,應當當場向郵政機構的投遞員提出,由投遞員在回執上記明情況後將郵件退回人民法院。
簽收人是受送達人辦公室、收發室和值班室的工作人員或者是與受送達人同住成年家屬,受送達人發現郵件內容與回執上的文書名稱不一致的,應當在收到郵件後的三日內將該郵件退回人民法院,並以書面方式說明退回的理由。
第十一條因受送達人自己提供或者確認的送達地址不準確、拒不提供送達地址、送達地址變更未及時告知人民法院、受送達人本人或者受送達人指定的代收人拒絕簽收,導致訴訟文書未能被受送達人實際接收的,文書退回之日視為送達之日。
受送達人能夠證明自己在訴訟文書送達的過程中沒有過錯的,不適用前款規定。
4. 債權人通過郵寄方式送達催收通知書時如何認定訴訟
必須是由法院郵寄的傳票+起訴書。催收通知書沒有任何意義
5. 寄送公司催款函能引起訴訟時效中斷嗎
原告對其主張未超過訴訟時效提供了其分別於2006年初和2007年底向被告公司住所地寄送的信件的郵局寄信回單.但被告卻又辯稱說其未收到,並舉示<營業執照及相關工商登記資料證明在原告寄送催款函之前,被告公司已變更住所地.
在我們訴訟實踐中,原告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的規定,以通過郵寄催款函的方式向被告債務人主張權利,並以此材料作為訴訟時效中斷的證據,在超過2年時間後,再提起訴訟主張權利很多.向被告住所地址寄送催款函引起訴訟時效中斷,若被告事實上未收到催款函之情形又如何判斷呢?
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法院的梁穎法官在中國法院網在發表了一篇名為<淺談郵寄催款函的訴訟時效問題文章作了論述,或許對問題的解決有所幫助.他認為應根據原告能否證明所寄物件是否為催款函之不同情況予以分析這個問題。
若原告無法證明所寄物件為催款函.原告即債權人通過特快專遞方式向債務人郵寄催款函,未在郵寄憑證註明所寄物件為催款函者,即使債務人簽收,往往也否認收到的為催款函。法官應當根據邏輯推理和日常生活經驗,認定債權人主張的事實是真實的。雖然不能完全排除債權人所寄物件為空白紙或其他非催款函的物件,但根據經驗法則,債權人主張事實的真實性要遠遠大於債務人主張事實的真實性,故可以認定債權人權利主張的意思表示已到達債務人,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法律依據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4條規定,審判人員可運用邏輯推理和日常生活經驗,對證據有無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獨立進行判斷,並公開判斷的理由和結果.
若原告能證明所寄物件為催款函者,也要分不同的情況討論:
1、對於被告即債務人已簽收的郵件,無論是債務人的傳達室、收發人員簽收,或者其工作人員簽收即可發生效力,無需法定代表人簽收或者加蓋公章。郵局不可能將郵件交由與債務人無關的人簽收,可以證明債務人已收到催款函,可以認定其催款函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
2、對於因債務人名稱或地址的變更而沒有簽收的郵件,應視為債權人權利主張的意思表示已到達債務人,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被告變更住所地或相關停息有義務告知原告即債權人,即使債務人並未收到催款函,也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3、對於債務人有證據證明因郵件的遺失而未收到催款函的情況,債權人郵寄催款函的行為不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我們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訴訟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條有"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情形應當認定為屬於民法通則第140條之"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效力.原告在訴訟時效期間向被告原住所地寄送催款函,因被告住所地為變更,導致催款函未能准確到達被告,其風險應由被告即債務人承擔.
6. 催款函怎麼樣發出才有法律效力
催款函沒律效力種文書提醒付款或賬使用除非催收發律師函給款起訴才具法律效力
郵寄的單子上寫明催款單,有快遞單,有回執,就可以證明。
7. 請問個人之間債務,催款函用特快專遞寄送,可不是本人簽收,而是單位門衛代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是這樣規定的:「當事版人一方以發權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就有法律效力。
因此,如果能夠證明債務人是該單位的員工,代收人是該單位門衛,應該具有法律效力。
8. 論公證郵寄送達催收通知能否發生訴訟時效中斷
筆者在處抄置原國有銀行剝離的一些不良貸款時,經常會遇到一些不良貸款在被原國有銀行剝離前,為了避免該不良貸款超過訴訟時效,原國有銀行就對那些已經到期但未按時履行還款義務的貸款,以掛號信的方式(有國內掛號郵件收據和郵寄信封復印件)連續對債務人及其擔保人進行郵寄送達《貸款逾期催收通知書》,並且同時邀請公證處公證人員對整個郵寄送達催收行為及其內容進行公證,隨後由公證處出具相應的公證文書。但是,我們經過對公證文書進行仔細核對發現,該公證文書內容僅僅包含了對整個郵寄送達《貸款逾期催收通知書》的行為、內容、對象及其辦理郵寄的人員進行了公證,對該郵寄送達《貸款逾期催收通知書》的受送達方是否實際收到該《貸款逾期催收通知書》卻沒有相應證據給以證明。我們在向其主張權利時,受送達方的債務人或者擔保人往往以沒有收到相應催收通知為由,認為該貸款已超過訴訟時效,我方已無權再依法強制其履行還款義務或擔保義務。實踐中,債權人通過郵局以郵寄的方式,向債務人或擔保人送達催收債權通知書或要求履行擔保義務通知書,同時邀請公證處公證人員,依法對整個郵寄送達催收通知行為及其內容進行公證的做法是比較常見的......(本文共計3頁)
9. 銀行催款通知通過郵政快遞發送,具有法律效力嗎
當然具有法律效力啊。在實踐中,債權人通過郵局以郵寄的方式,向債務人或擔保人送達催收債權通知書或要求履行擔保義務通知書的做法是比較常見的。
10. 同事收到了一家單位快遞過來的催款函,並在快遞單上簽字,這具有法律效力嗎
您好,在催款函的快遞單上簽字,意味著收到並知悉了催款函的內容,只是表內示對方的送達催款函容生效了。如果是起訴你們,需要幾個條件,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和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