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法律知識守法班會主題班會
1. 遵紀守法主題班會
初一(六)班「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班會稿
一、 活動主題:
「文明禮儀伴我行」
二、 活動形式:
大合唱、小品及討論、男女二重唱、魔術、小合唱、故事、相聲、知識競賽、情景劇及討論、才藝展示、獨唱、舞蹈、詩朗誦
三、 活動目的:
本次主題班會,讓學生聯系生活認識文明禮儀的重要性,並且能從自我做起時時講禮貌,從小培養起文明禮貌的好習慣。
四、 活動過程:
主持人男:親愛的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她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
主持人女:她不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傳統美德。
男: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應該弘揚民族優良傳統。
女:從小學禮儀,用禮儀,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少先隊員。
男女合:「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女:全體起立,唱隊歌。
(大合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女:請坐。
男:說到文明禮儀,我們再熟悉不過了。
女:是啊,從生下來父母的教育,
男:從入學後老師的教育,
女:我們都能學到有關文明禮儀的知識。
男:那麼,究竟怎樣才算是講文明,重禮儀呢?
女:我可是聽說我們同學有許多不文明的行為哦。
男: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品《文明禮儀解讀》)
男:看來我們同學的不文明行為還真不少啊。
女:不過,我們的文明小衛士可不會放過這么多不文明的行為。
男: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注意文明禮貌呢。
女:就請大家討論一下吧。
(討論:生活中的文明禮儀)
男:中學時代是最值得珍愛的時代,
女:中學時代是最難以忘懷的時代。
男:在這個時代我們擁有了友誼,
女:在這個時代我們獲得了知識。
男:請欣賞男女二重唱《中學時代》。
(男女二重唱《中學時代》)
男:哎,你喜歡魔術嗎?
女;喜歡啊。
男:看我給你變一個。
女:你會?
男:看著吧。瞧,這是一個手指頭吧?(伸出一個手指)怎麼樣,變五個了吧。
女:你就少在這兒賣傻了,還是請上我們的小魔術師吧。
男:請欣賞魔術《找撲克》。
(魔術《找撲克》)
男:看來我真的得向魔術師學習學習了。
女:別急,你要學的還多著呢,我們的小小歌唱家們嗓子早就癢了,趕快請上他們吧。
男:請欣賞小合唱《咱們從小講禮貌》。
(小合唱《咱們從小講禮貌》)
男:文明,是璀璨明珠的輝煌;文明,是民族孕育的希望:
女:文明,是溝通情感的橋梁,;文明,是社會高飛的翅膀!
男:請欣賞故事《文明的種子》。
(故事《文明的種子》)
男:你知道我國有那些經典的藝術嗎?
女:很多啊,京劇、小品、相聲,等等。你最喜歡什麼呀?
男:相聲啊。
女:今天就滿足你。請欣賞相聲《講禮貌》。
(相聲《講禮貌》)
男:「禮」和「儀」,在今天通常被認為是禮節儀式,即在社會交往中待人接物時,應以誠相見,以理相待。
女:文明,是永恆的話題,這區區兩個字涵蓋了豐富的內容,從報紙雜志上看到的名人逸事到身邊發生的瑣碎小事,文明滲透到了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但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往往忽略了文明。
男: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些禮儀的知識,一起進入「知識競賽」。
(知識問答十題)
男:汽車駛過的聲音是否震醒你久睡的心扉?
女:你的思緒是否隨著車輪的飛速轉動而飛揚呢?
男:你像那些年輕人一樣,對老者視而不見?
女:你像那些老者一樣,對別人的幫助忘記道謝嗎?
男:請欣賞小品《車廂里的故事》。
(小品《車廂里的故事》及即興討論)
男:哎,嚴盈,你發現沒有?
女:發現什麼?
男:現在的家長不光要自己的孩子品德好,還要他們全面發展呢!
女:是啊。
男:那你有什麼特長嗎?
女:有啊。
男:那你能給大家露一手嗎?
女:當然可以!
(笛子獨奏《梁祝》)
男:其實,一個微笑,一聲「您好」,一個「請」,一句「對不起」,一聲「謝謝」就能使原本要堵塞的人流因此而暢通起來,更能使人們打開心靈的窗戶,盡情地交流,互相地理解。
女:一個人是平凡的,微不足道的,但每個人都高舉起文明旗幟的話,就能讓文明的新風吹遍神州大地。請大家從每一個「小小的我」做起吧,因為社會就像是一片海洋,而我們每個人都是匯聚成海洋的小小水滴。
男:請欣賞獨唱《奔跑》。
(獨唱《奔跑》)
男: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國。
女:唐詩宋詞是文藝寶庫中永遠閃光的明珠。
男:請欣賞舞蹈《水調歌頭》
(舞蹈《水調歌頭》)
男: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未來,
女:是祖國的希望,
男:是含苞欲放的花朵,
女:是展翅欲飛的雛鷹。
合:是雨後的春筍。
男:請欣賞朗誦《春筍》。
(朗誦《春筍》)
女:同學們,有禮走遍天下,禮多人不怪。在這次主題隊會活動中,同學們非常活躍,不僅熟悉禮儀內容,而且還能跟自己的實際結合起來了。
男:希望同學們能做一個懂禮儀、講禮貌的好孩子,讓文明禮貌之花在我們中隊長盛不衰。
2. 遵紀守法與法同行,主題班會小結
《遵紀守法與法同行》主題班會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這一次活動教育學生懂得什麼是違法行為,做一個知法的學生。
2、通過學生的自我學習,相互交流,了解身邊存在的問題,知道如何通過法律渠道解決,做一個守法的學生。
3、通過這次活動,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努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法律,做一個護法的學生。
活動准備
1.布置有關的節目,指導學生進行練習。
2.周圍環境的布置以及有關材料的准備。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出場宣布班會開始
A: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
B: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
A:我們是充滿生機的新一代。
B:然而,有的人卻沒有邁好青春的第一步,而誤入了法網,給自己留下了人生的永久遺憾,也給我們敲了警鍾。
A:是的,我們一定要邁好第一步很關鍵。下面我們觀看一下小品。
(表演小品:生A懷疑生B偷了他心愛的鋼筆,但由於沒有證據,情急之下兩人起了爭執,生A爭不過生B。於是,放學之後,生A找了他所謂的「鐵哥們」,跟蹤生B並毆打他。)
B:剛才我們觀看了小品,相信大家一定有所感受,現在大家現在一起討論一下,然後我們各抒己見談一談。
A:親愛的夥伴們,在我們的身邊也存在著小品中發生的故事。
B:這些故事中都觸及到了一個敏感的詞——法律。
A:法律一直存在於我們的周圍,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B: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它,進一步了解它。
A:我宣布山口鎮中心小學五年級三班,
A、 B:《遵紀守法與法同行》主題班會正式開始。
第一篇章:做一個知法的小學生
二、兒歌導入:(八榮八恥歌)
八榮八恥牢記心,榮恥分明見行動;
熱愛祖國報效心,危害祖國千古罪;
服務人民最榮尚,背離人民最可恥;
崇尚科學立大志,愚昧無知變文盲;
辛勤勞動是美德,好逸惡勞是懶蟲;
團結互助力量大,損人利己不道德;
誠實守信最可貴,見利忘義不能做;
遵紀守法人人誇,違法亂紀要禁止;
艱苦奮斗是榜樣,驕奢淫逸遭唾棄;
道德教育娃娃起,知榮知恥好孩子。
三、知識問答
A:同學們,當你走在繁華的大街上與人擦肩而過時;
B:當你走在僻靜的鄉間小路留戀於周圍的美景時;
A:當你與別人交往接待時;
B:當你購物或售物時,你是否想到"侵權"兩個字?
A: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B:為了每個人幸福和歡樂,
A、B:讓我們多掌握一些法律知識吧!
A:首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法律知識競答,法律知識競答,分必答和搶答兩部分,由主持人來提問,每個小組積極參與回答。必答題20分;搶答題答對10分,答錯扣10分,最後看哪個小組得分最多就是優勝小組。
學生參與比賽。
材料:
附一:
必答題:
1、選擇題。
(1)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運用()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A、武力 B、法律
(2)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 )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A、贍養 B、撫養
(3)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A、任何組織和個人 B、學校
(4)在我國,國家的一切權利屬於( )
A、人民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中國共產黨
(5)國際消費者組織規定「世界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是每年的( )
A、3月5日 B、3月12日 C、3月15日
2、判斷題。
(1)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隱私。( )
(2)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 )
(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可以允許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 )
(4)曠課、夜不歸宿是青少年的不良行為,是違背學校管理和監護人管理的行為。( )
(5)放學時,學生騎自行車在趕時間的情況下,可以攀附機動車行駛。( )
搶答題
1、選擇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不得讓未滿( )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獨自居住。
A、十四周歲 B、十八周歲 C、十六周歲
(2)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不滿10周歲的公民是( ),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A、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C、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3)中小學生曠課的,學校應當即及時與其父母或者其他( )取得聯系。
A、監護人 B、保護人 C、負責人
(4)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任何經營場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 )。
A、食品 B、煙酒 C、生活用品
(5)父母為了了解子女的思想狀況,私自查看子女的日記。這種做法從法律上看( )。
A、侵犯了子女的隱私權利 B、侵犯了子女的榮譽權 C、侵犯了子女的名譽權
(6)李某身患殘疾,趙某就拿他的生理缺陷開玩笑,並給他起綽號,趙某的行為侵犯了李某的( )。
A、隱私權利 B、榮譽權 C、人格尊嚴
(7)未滿( )周歲的兒童不準騎車上路。
A、10 B、12 C、14
(8)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所稱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滿( )的公民。
A、十四周歲 B、十八周歲 C、十六周歲
(9)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規定,( )屬於未成年人不良行為。
A、曠課、夜不歸宿 B、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 C、偷竊、故意毀壞財物
(10)營業性的歌舞廳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應當設置( )標志,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A、未成年人禁止進入 B、禁止進入 C、明顯的未成年人禁止進入
A:比賽進行得真激烈!現在我宣布獲得優勝小組的分別是:第2小組、第3小組、第5小組。
B:通過剛才的知識競答,可以看出同學們善於動腦,積極思考,知道了許多法律常識。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競答的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班同學都能夠積極參與進來,進而學習相應的法律知識。】
第二篇章:做一個懂法的小學生
四、調查實踐
A:但是光知道法律知識是不夠的,需要進一步了解它。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各小組在活動前做的調查。(出示學生在校門口、十字路口、大街上對學生、家長的幾組調查數據)
附件二:調查報告相關題目
小學生法律知識調查問卷
你好!
為進一步了解小學生對法律認識,促進小學生學法,知法,懂法,用法,為我校五(1)班開展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提供依據,特舉行本次問卷調查活動。本次調查不記姓名。請認真,如實填寫,在你認為正確的選項畫「√」
1. 您的性別是 男 女
2. 您所在年級是 低年級 中年級 高年級
1、你有過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經歷嗎? A、有 B、沒有
2、你經常參加關於法律方面的活動嗎? A、經常 B有時
3、你經常看有關法律方面的讀本嗎? A、經常 B、不是
4、你最近有過闖紅燈的經歷嗎? A有 B、沒有
5、關於律師法,你覺得你了解的多嗎? A、多 B、一般 C少
6、你覺得你有違反過校紀校規嗎? A、有 B、沒有
7、你會聽法制講座嗎? A、聽 B、不聽 C 有時
8、你認為法律對你用處大嗎? A、大 B、不大 C、 不清楚
9、你認為你的法律意識強嗎? A、強 B、不強 C、一般
10、你認為法律離我們遠嗎? A、遠 B、不遠
B:從這些數據中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人懂得了法律並融入了自己的行為中。那麼參照以上行為,看看你都做到了嗎?
學生交流,發表自己的意見。(主要圍繞目前自己遵守了哪些法規,還需要改進的、進一步實施的是哪些法規。)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調查可以看到,幾年來,注重對隊員進行法制教育,促進了隊員個性心理的發育,使他們養成了遵紀守法的好習慣,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品質和道德品質。】
五、小法官斷案:(小品表演:走在犯罪的邊緣)
A:「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已經成為校園文化的主流,但同時也存在著個別與這一主流相悖的暗流,請看小品《走在犯罪的邊緣》。
(小品簡介:高年級學生由於法律意識還不夠強,到低年級去偷學生放在班級的文具和錢財。)
附三:小品:《走在犯罪的邊緣》
一節音樂課上,大家都排著整齊的隊伍去專業教室上音樂課,只有小葉、小姜、小杭、小張、小潘偷偷的在排隊過程中溜了出來。
小葉:無聊的音樂課,我就不想去上,還不如在班裡自己玩了。
小杭:昨天我丟了一塊橡皮,回家和我媽媽說了又要被罵了。
小張:我肚子好餓啊,今天中午的菜難吃死了,我一點胃口都沒有。好想念小店裡那美味的漢堡包啊!(一邊說一邊甜著舌頭)
小潘:你又沒錢,想了也沒用,又吃不到。誒,我有個辦法可以讓小葉不無聊,讓小杭有橡皮,又填飽小張的肚子。就是不知道你們願不願意跟著我一起來做。
合:什麼辦法?快說快說呀。(著急的樣子)
小潘:(手一揮)跟我來!
於是大家就跟著小潘走出教室,徑直望2年級一個正在上體育課的空班走去。
小葉:來2年級干嗎?你想再讀低年級啊?
小張:來這里干嗎?我還是餓啊,快點告訴我哪裡有好吃的呀!
小杭:不是說跟著你有橡皮的嗎?
小潘:你們別急呀,呶,橡皮不是在課桌上等著你嗎?(指著2年級某學生課桌上的精美橡皮)
小杭:可是那不是我的啊。我媽媽說這樣的行為叫「偷竊」。
小潘:拿了不就變成是你的了嗎,上面又沒寫「不是你小杭的」這幾個字。
小杭:對啊,哈哈!
(小潘又在班級中尋找有沒有什麼好玩的東西,正在這是,看到一個鉛筆盒裡有3元錢)
小潘:誒,小張,你不是餓了嗎?喏,這里有3塊錢,可以買你想吃的漢堡包了!
小張:啊?這個…....不過我是的確餓了……好吧。(於是抓起錢就往小店跑。)
小葉:這個鉛筆盒裡也有1塊錢,這個也有,還有這個……
小杭:我也來找找,看誰找的多,哈哈
(為了所謂的「比賽」,三個小孩就到處翻找二年級學生的鉛筆盒和書包。)
小張:快下課了,我們快走吧!
小葉、小杭:好好。(兩人紛紛應和著。然後拿著自己的戰利品回教室了。)
B:「偷竊」,一個不雅的名詞,一個觸犯法律的行為。一直認為這個行為離我們很遠,其實「它」卻離我們如此近。
A:也許你會對這樣的行為不屑一顧。
B:也許你對它只是望而遠之。
A:但這樣類似的校園偷竊事件卻已處在了犯罪的邊緣。
B:俗話說:「小錯不改致大禍」。看了剛才的小品,相信大家一定深有感觸。現在你就是一名小法官,你會如何處理這個案件?
學生交流如何按照法律規定處理好這個案件。
【設計意圖:小品是大家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而且小品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以這樣的形式反映校園生活中的違法行為,使學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
3. 守法公民的主題班會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知法、懂法,爭做守法小公民》。
「法律,是由立法機關制定、頒布的強制各種行為的規則的總稱。」這是《新華字典》上對法律的解釋,但它對於年少的我們來說,是那樣的抽象,那樣的模糊。是集體的活動讓我們懂得了規則的制定和遵守,是《青少年保護法》讓我們接觸了真正的法律條文,是學校的普法教育讓我們學到了許多法律常識。漸漸的,我們知道了生活在今天這個社會,處處有維護社會有序運行的行為規則,其中法律是最強有力的。知道了學法、守法的重要性,更知道遵紀守法要從點滴做起。
鄧小平爺爺曾說道: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的確,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是一個及其單純而特殊的團體,如果我們不從小培養法律意識,養成學法、知法、守法、用法、護法的良好習慣,那麼依法治國就將永遠是一句空話!
一提到犯法,大多數同學會聯想到「殺人放火、偷盜搶劫」等等,並認為這些事情離我們青少年很遠、不用在意。其實不然,目前,青少年犯罪為數不少,去年,我國青少年犯罪已佔全國刑事案件的10%,這是多麼令人心寒的數據!俗話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生活中一些難以改正的惡習往往是由極小的不良行為演變而成的。這些不良行為最後將導致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步入歧途。由此可見,在平常生活中只有堅持防微杜漸,才能防患於未然。如果不重視法律,一味地寬恕自己的不良行為,讓「年幼無知」成為放縱自己、傷害他人的借口,等待我們的將會是法律的制裁。
我就舉例來說吧:殺人犯趙某僅12周歲,因向一女童索要一包方便麵,遭拒絕,竟將她拖至水中溺死。一初中生楊某,只因與同學幾句不和,竟一氣之下將該同學捅死。事後,他竟無知的說:「是他先來說我的,難道我錯了嗎?」這看似觸目驚心,其實也就是一時的沖動,競釀成了如此大的悲劇。法律是嚴明、公證的,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事後,他們才悔恨當時為什麼那麼沖動?當時為什麼不退一步呢?退一步便能海闊天空。白白浪費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法無處不在,但不要將它變成生活的負擔,而要將它作為生活的准則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只有現在認真學法,才能在未來做一個懂法的人:因為只有懂法,才能成為一個守法的小公民:只有我們自己守法,才能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權利,進而藉助法律維護他人的權益,維護國家的利益,維護法律至高無上的尊嚴!將「法」根植於我們的內心,成為一個理性的守法公民,是時代賦予我們使命。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挺起胸膛,自豪地說:「我們做到了,『法在我心中』!我們無愧於自己,無愧於國家,無愧於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