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開庭申請書的法律效力
㈠ 已經開過庭了,為什麼法院要原告寫延期開庭申請
為什麼寫延期開庭申請
一、申請延期開庭的理由有哪些
(1)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2)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3)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4)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如果當事人有重大疾病,可以以第(1)點為理由申請延期開庭。如果當事人的私人原因合理合法,可以納入第(4)點作為延期開庭的理由,需要做的就是寫一份延期開庭申請書,遞交到法院負責審理案件的民事庭法官,由他們決定是否延期開庭。
二、延期開庭的相關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
第一百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1、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2、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3、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4、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規范民商事案件延長審限和延期開庭問題的規定》的相關規定:
第一條,人民法院審理民商事案件時,應當嚴格遵守法律及司法解釋有關審限的規定。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案件,審限為六個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案件,審限為三個月。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審限為三個月;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審限為三十日。
法律規定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審限的,獨任審判員或合議庭應當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向本院院長提出申請,並說明詳細情況和理由。院長應當在期限屆滿五日前作出決定。
經本院院長批准延長審限後尚不能結案,需要再次延長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上級人民法院應當在審限屆滿五日前作出決定。
第二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第四項規定的「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是指因不可抗力或者意外事件導致庭審無法正常進行的情形。
在審理民事案件的時候,如果遇到特殊情況,那麼可以申請延期審理。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46條中對可以延期開庭審理的情形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要注意的是,延期審理只能發生在開庭審理階段,延期審理前已進行的訴訟行為,對延期後的審理仍然有效。不過延期的時間卻不計算在審理期限內。
㈡ 延期開庭怎麼申請是自己,還是找個律師
申請延期審理是當事人的一項訴訟權利,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通過提交延期審理申請書,使法院推延開庭審理日期,可以有充足的時間收集證據,支持自己的訴訟請求,對抗對方當事人變更或增加訴訟請求,平衡當事人間的訴訟權利,平等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同時,也可以為本案提供更多、更詳細的證據,有利於人民法院分清是非,正確認定案件事實,並作出公正的裁判。條件:根據《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遇有以下特殊情形,致使法庭審理無法按期或繼續進行時,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才可以提出延期審理申請:(1)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民事訴訟中,必須到庭的當事人指能夠正確表達意志的離婚案件當事人和負有贍養、扶育、撫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必須到庭的其他訴訟參與人則泛指如:其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甚至無法進行庭審的其他訴訟參與人,如:給國家、集體或者他人造成損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知道案件重要情況的證人,開庭審理不可缺少的翻譯人員等。(2)當事人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法庭審理過程中,當事人找到了新的重要證人,發現了新的證據線索時,可以申請延期審理,以收集、調查新的證據,並通知新的證人到庭作證。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認為需要重新予以鑒定、勘驗,或者已有證據材料不清、不足,需要補充調查的,可以申請延期審理。(3)其他應當延期審理的情形。這是一項概括性規定,由當事人根據具體情況,認為需要延期審理,以便准備充分的資料參加訴訟,而向人民法院提出。如一方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變更或增加訴訟請求,另一方當事人認為需針對變更或增加的訴訟請求,收集證據,作應訴准備的,可以提出延期審理申請。
㈢ 什麼情況下可以申請延期開庭
法律規定有特殊情況的可以申請延期開庭。
生病想申請延期開庭的需要提出申請並由院長決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
第一百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1、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2、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3、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4、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規范民商事案件延長審限和延期開庭問題的規定》的相關規定:
第一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商事案件時,應當嚴格遵守法律及司法解釋有關審限的規定。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案件,審限為六個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案件,審限為三個月。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審限為三個月;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審限為三十日。
法律規定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審限的,獨任審判員或合議庭應當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向本院院長提出申請,並說明詳細情況和理由。院長應當在期限屆滿五日前作出決定。
經本院院長批准延長審限後尚不能結案,需要再次延長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上級人民法院應當在審限屆滿五日前作出決定。
第二條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第四項規定的「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是指因不可抗力或者意外事件導致庭審無法正常進行的情形。
(3)延期開庭申請書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規范民商事案件延長審限和延期開庭問題的規定》第七條規定:
人民法院應當將案件的立案時間、審理期限,扣除、延長、重新計算審限,延期開庭審理的情況及事由,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通過互聯網公開審判流程信息的規定》及時向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公開。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有異議的,可以依法向受理案件的法院申請監督。
㈣ 我是原告,,法院已下傳票我要求延遲開庭需要遞交什麼資料
要求延期開庭審理,必須有正當的特殊的理由,提供的材料當然要實事求是,比如自己生病住院,就提供住院病歷或者在醫院的照片等。
如果沒有正當的理由和事實,無論提供什麼材料,法院都不會同意的,會按照傳票上規定的時間正常開庭審理的。
如果原告不到庭,就可能會裁定按原告自動撤回起訴處理。
㈤ 申請延期開庭,民事訴訟案中申請延期開庭的合理理由是什麼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32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1)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2)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3)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4)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如果你的私人原因合理合法,可以納入第(4)點作為延期開庭的理由,你需要做的就是寫一份延期開庭申請書,遞交到法院負責審理案件的民事庭法官,由他們決定是否延期開庭。
㈥ 延期開庭申請
一、現將本文書的製作要點介紹如下:
1.首部。
(1)註明文書名稱。
(2)申請人基本情況。
2.正文。
(1)請求事項:簡要明確地寫明申請人對何案件因何種原因提出延期審理申請。
(2)事實和理由。
3.尾部。
(1)致送人民法院名稱。
(2)申請人簽名,申請人如果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還應加蓋單位公章,並有其法定代表人簽名。
(3)申請日期。
(4)附項。
二、格式:
延期審理申請書
申請人:
請求事項:
事實和理由:
此致
人民法院
申請人:
年 月 日
附:
三、舉一範例供製作時參考:
延期審理申請書
申請人:A,男,××歲,×族,××省××縣人,××省××市××廠職工,現住××市××區××街××號。
請求事項:
關於××區人民法院(1999)民初字第125號「申請人A訴B債務糾紛」一案,現因申請人無法按期出庭,請求人民法院延期審理。
事實和理由:
申請人A訴B債務糾紛一案,××區人民法院定於××年××月××日××時開庭審理。申請人於××年××月××日在工作時被機器壓傷,右腿骨折,現住院治療,故無法按期參加開庭審理。為保障申請人出庭參加訴訟的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32條第1款之規定,特請求人民法院推延本案開庭審理日期。
此致
××市××區人民法院
申請人:A
××年××月××日
附:(1)××市××廠關於A工傷證明;
(2)××市第××人民醫院對A傷勢的診斷證明。
可以參考。
㈦ 假如我申請延期開庭,可以重新提交證據嗎
您好!
根據《民事訴訟法》一百三十二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民事訴訟中,必須到庭的當事人指能夠正確表達意志的離婚案件當事人和負有贍養、扶育、撫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必須到庭的其他訴訟參與人則泛指如:其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甚至無法進行庭審的其他訴訟參與人,如:給國家、集體或者他人造成損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知道案件重要情況的證人,開庭審理不可缺少的翻譯人員等。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申請迴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迴避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如果被申請迴避的人員不參加本案的工作,致使案件審理一時無法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三)當事人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法庭審理過程中,當事人找到了新的重要證人,發現了新的證據線索時,可以申請延期審理,以收集、調查新的證據,並通知新的證人到庭作證。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認為需要重新予以鑒定、勘驗,或者已有證據材料不清、不足,需要補充調查的,可以申請延期審理。
(四)其他應當延期審理的情形。
這是一項概括性規定,由當事人根據具體情況,認為需要延期審理,以便准備充分的資料參加訴訟,而向人民法院提出。如一方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變更或增加訴訟請求,另一方當事人認為需針對變更或增加的訴訟請求,收集證據,作應訴准備的,一方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因妨害民事訴訟而被拘留,不能按時或者繼續開庭審理等,可以提出延期審理申請。
司法實踐中,發現是否存在需要延期審理的情況是開庭前准備的重要內容。開庭審理前,書記員應當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當事人或其他訴訟參與人沒有到庭的,應將情況及時報告審判長,並由合議庭確定是否需要延期開庭審理或中止訴訟。決定延期審理的,應當及時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決定中止訴訟的,應當製作裁定書發給當事人。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經傳票傳喚,無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申請延期審理是當事人的一項訴訟權利,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通過提交延期審理申請書,使法院推延開庭審理日期,可以有充足的時間收集證據,支持自己的訴訟請求,對抗對方當事人變更或增加訴訟請求,平衡當事人間的訴訟權利,平等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同時,也可以為本案提供更多、更詳細的證據,有利於人民法院分清是非,正確認定案件事實,並作出公正的裁判。
希望對您能有幫助,祝您的問題能夠早日解決。
㈧ 民事審判當事人是否可以申請延期開庭,申請的條件是什麼
民事審判當事人可以申請延期開庭。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8)延期開庭申請書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案例:
女子「誤診疑雲」追蹤:延期開庭 等待司法鑒定
2015年01月20日06:43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不來例假,女子小鳳(化名)去省城廬江路某大型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為「月經不調」,聽信該醫院陸醫生推薦,小鳳來到位於西環中心廣場內的一家「私人診所」就診,服用了該診所開的保健品,後來卻流產,痛失孩子。
1月19日,記者從廬陽區法院獲悉,因原被告雙方均於日前提出司法鑒定,案件將擇期開庭審理。
據了解,該案原定於1月19日下午在廬陽區法院審理。
不過,19日上午,辦案法官向記者表示,日前,被告醫院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對此次醫療事故的因果關系及關聯度做司法鑒定。
同時,原告方也提出申請,要求對因此次醫療事故造成了的誤工期、營養期和護理期的相關費用做鑒定。
為此,法院將等待司法鑒定意見出來後,再另行安排時間開庭。
㈨ 什麼時候交延期開庭申請書 開庭前幾天交
沒有規定開庭前幾天交,不過,交得越早,獲得批準的可能性就越大。
㈩ 延期開庭審理申請書怎麼寫
具體格式如下:
延期開庭審理申請書
申請人:xxx,男,漢族,xx歲,電話:xxxx。
申請請求:請求依法延期開庭審理申請人訴XXX民事糾紛一案。
事實和理由:
申請人與XX糾紛一案,已經貴院受理,並定於2016年x月x日下午15時開庭。因申請人的代理人在同一時間代理其他案件出庭參加訴訟(在外地、生病等),不能准時參加本案的庭審,故特依《民訴法》第146條之規定,申請延期開庭審理,請予准許。
此致
xxx人民法院
申請人:xxx
特別授權代理人:xxx
申請日期:2016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