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代扣代繳法律責任

代扣代繳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1-17 15:55:07

『壹』 如果企業不代扣代繳,屬於違法嗎

根據《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四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第三十條"扣繳義務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的義務"的規定,代扣代繳稅款是法律賦予代扣代繳義務人的強制性義務,扣繳義務人不得拒絕或者擅自不作為,否則根據征管法第六十九條"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而不收稅款的,由稅務機關向納稅人追繳稅款,對扣繳義務人處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的規定,扣繳義務人將受到稅務機關的行政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八條"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的規定,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當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應由支付所得的單位予以代扣代繳,也就是說,單位是法律規定的代扣代繳義務人,必須依法履行其代扣代繳義務。


雖然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一條"對扣繳義務人按照所扣繳的稅款,付給2%的手續費"的規定,稅務機關應當支付扣繳單位2%的手續費,但單位無權以稅務機關不支付上述手續費為由而拒絕或者停止履行扣繳義務,否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個人所得稅採取源泉扣繳稅款和自行申報兩種納稅方法。


以所得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在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和負有扣繳義務的,納稅義務人應當自行申報納稅。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自行申報納稅人每月應納的稅款,都應在次月7日內繳人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

『貳』 扣繳義務人的主要責任有哪些

扣繳義務人是需要依照我國現行法律進行履行義務的,但是若扣繳義務人沒有履行其義務的話,那麼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而且根據其扣繳義務人的責任類型,可以將其處罰決定分別歸納為經濟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下面就讓問明途來為大家講解一下,扣繳義務人的主要責任有哪些。

扣繳義務人的經濟責任
扣繳義務人在未履行扣繳義務後需要承擔的補償性法律後果,通常是因為扣繳義務人沒有按時進行納稅申報導致,一般是按其未繳納稅款的萬分之五/日進行收取滯納金。
扣繳義務人的行政責任
扣繳義務人在未履行扣繳義務但其行為並不構成犯罪的,需要其承擔行政處罰的後果,通常是因為扣繳義務人沒有按時進行納稅申報以及代扣代繳和代收代繳,另外也有因其扣繳義務人採取偽造、變造、隱匿以及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等,或者是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造成的,需要其承擔補繳稅款以及各種滯納金以及罰款等。

扣繳義務人的刑事責任
扣繳義務人在未履行扣繳義務並且其行為已經違反我國現行刑法時,需要承擔的刑事後果,通常是因為扣繳義務人採取偽造、變造、隱匿以及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等,或者是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造成的,其懲罰後果嚴重的將被處於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且將處以相應的罰金。

『叄』 未履行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義務的企業應承擔什麼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條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而不收稅款的,由稅務機關向納稅人追繳稅款,對扣繳義務人處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肆』 求問企業未按規定代扣代繳個稅會受到什麼處罰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個人不如實申報,目的是為了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根據違法程度的不同,既要追究行政法律責任,也要追究刑事法律責任。

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對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納稅人採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

另外,依照稅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納稅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也就是說,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不如實申報,編造虛假計稅依據,沒有構成犯罪的,要承擔五萬以下罰款的行政法律責任,造成稅款流失的,承擔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罰款的行政法律責任。

(4)代扣代繳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不如實申報個人所得稅的定罪量刑。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個人不如實申報,造成稅款流失,構成犯罪的,需要移送司法機關被定罪量刑,也就是說,該納稅人面臨牢獄之災!

根據我國刑法第201條規定:「納稅人採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賃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

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10%以上不滿30%並且偷稅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30%以上並且偷稅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對於不依法繳納個稅的人或逃避繳納個稅的人,其會同時受到行政方面與刑事方面的處罰。所以,各位千萬不要心存僥幸,認為一兩次不交個稅沒什麼大不了,一旦被查出來,那麼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

『伍』 單位哪些人員對代扣代繳義務負法律責任

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義務人)
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8條,內容如下:
第八條 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個人所得超過國務院規定數額的,在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或者沒有扣繳義務人的,以及具有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的,納稅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辦理納稅申報。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陸』 扣繳義務人不履行扣繳義務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回十四次會議修正答)第六十九條規定:「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而不收稅款的,由稅務機關向納稅人追繳稅款,對扣繳義務人處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柒』 未按規定代扣代繳個稅會受到什麼處罰

面臨限期責令整改,情節嚴重的將處以罰款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明確規定了納稅人未能及時辦理或者申報代扣代繳稅務事宜的將面臨由稅務機關限期整改或者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條指出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處二千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7)代扣代繳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內容:

1、子女教育: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2、大病醫療: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葯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3、住房貸款利息: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者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者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其配偶購買中國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在實際發生貸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

4、住房租金: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5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1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800元。

5、贍養老人: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

『捌』 單位未履行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義務應付怎樣的法律責任

未履行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義務的企業,應承擔因個稅漏交而造成損失!

熱點內容
我國民事法律責任制度的構成要件 發布:2025-09-23 17:11:23 瀏覽:360
公安有司法權嗎 發布:2025-09-23 17:03:32 瀏覽:996
邁向和諧行政法 發布:2025-09-23 16:40:08 瀏覽:167
社區文明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3 16:34:27 瀏覽:241
包裝買房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3 16:34:26 瀏覽:893
司法拍賣商鋪交易稅費 發布:2025-09-23 16:31:35 瀏覽:474
大慶市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9-23 16:27:43 瀏覽:780
金牙律師 發布:2025-09-23 16:25:59 瀏覽:617
四川大學法碩非法學 發布:2025-09-23 16:25:57 瀏覽:590
淺談經濟法對弱勢群體的保護 發布:2025-09-23 16:23:40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