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聯營法律責任
Ⅰ 聯營的相關法律
一 聯營限制,法人可以作為合夥企業的主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於2006年8月27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第二條本法所稱合夥企業,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普通合夥企業和有限合夥企業。
二 聯營包括三種形式,法人型聯營,合夥型聯營,協作型聯營。
1 法人型聯營是聯營各方共同投資,組建新的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聯合組織。以聯營企業所有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2 合夥型聯營是聯營各方共同出資,組成共同經營、共負盈虧的合夥性質的經濟聯合組織,不具獨立法人資格,《民法通則》第52條規定:「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聯營,共同經營,不具備法人條件的,由聯營各方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所有的或者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協議的約定負連帶責任的,承擔連帶責任。」(協作聯營略)
三 「一個公司出技術,一個公司利用機器、場地、人員合作生產、銷售一個產品應該訂立什麼樣的合同?」應根據組建聯營形式來簽定。
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合夥企業法》第十三條 合夥協議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合夥企業的名稱和主要經營場所的地點;
(二)合夥目的和合夥企業的經營范圍;
(三)合夥人的姓名及其住所;
(四)合夥人出資的方式、數額和繳付出資的期限;
(五)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擔辦法;
(六)合夥企業事務的執行;
(七)入伙與退夥;
(八)合夥企業的解散與清算;
(九)違約責任。
合夥協議可以載明合夥企業的經營期限和合夥人爭議的解決方式。
第30條規定:「合夥人不得自營或者同他人合作經營與本合夥企業相競爭的業務。」
第71條規定:「合夥人違反本法第三十條的規定,從事與本合夥企業相競爭的業務或者與本企業進行交易,給合夥企業或者其他合夥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Ⅱ 商場的法律責任
經營者在提供服務時對消費者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至少有兩方面:
一是當內消費者人身、財產遭受容侵害時,經營者應採取積極措施保護消費者。例如,工作人員發現小偷盜竊顧客財物時,應予以制止;發現顧客人身正在受到傷害,或財物遭到搶奪或搶劫,應協助制止或抓獲罪犯。
二是經營者在服務范圍內應按國家法律規定或通常的行業標准、行業習慣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如配備保安、為消費者提供套衣服的椅套等。如果沒有採取上述措施導致顧客財物被盜,我認為應視為經營者提供的服務有安全瑕疵,那麼即使經營者不知道犯罪行為也應承擔責任。當然,是否符合行業標准或行業習慣只能由法官或仲裁員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如果商場為消費者提供了上述保全措施,工作人員也未發現犯罪行為,則根據情況你不能向商場請求賠償。
Ⅲ 商場的責任
首先商場只在其沒有履行明顯職責的情況下承擔次要責任。誰管理,誰受益,誰責任。
Ⅳ 品牌入駐商場的法律責任
建議你先做一個調查,看看商場那邊的情況。看看地段,消費人群主體,人流量等。內跟品牌那容邊溝通,了解一下他們那邊政策上的支持。跟商場溝通,談一下費用問題。其次是裝修這一塊,裝修風格檔次可能決定你的生意好壞,然後招聘營業員之類的
Ⅳ 聯營協議中甲乙雙方在法律上各應承擔咋樣的責任和義務
承擔協議約定的出資,完成應該分擔的前期工作,
承擔規定的工作,履行約定的協助義務
及時協商處理意外事件,提供可能的援助
Ⅵ 商場運營中涉及到的法律法規都有哪些
商場經營中,涉及的法律主要有《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稅法》、《合回同法》等。
商場運營答中的秩序管理:
1、確保鋪位門前通道順暢及顧客安全,不得佔道經營。
2、未經許可經營方不得挪用或改動購物廣場內的設備、設施、用品及基礎
裝修等。
3、經營方不得在商鋪范圍外堆放物品或陳列商品。如有違反,在商場管理部門管理人員發出通知(含口頭通知)30分鍾後,經營方仍未進行撤除的,商場管理部門有權強行進行撤除並不對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4、嚴禁在商場內進行賭博等違法犯罪活動,一經發現將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5、各店鋪嚴禁使用高音喇叭或排放噪音、異味、發出敲擊震盪或其他形式干擾其他店鋪的正常經營。
6、經營方應按商場管理規定的進、出貨時間,使用規定的通道進出貨。
7、各店鋪間應公平競爭,不得有惡意中傷對方,破壞對方經營的行為。
8、經營方應誠信經營,不得強買強賣、不得出售假冒偽劣商品、不得誤導或欺騙消費者。在發生銷售糾紛時,應積極配合商場管理部門的協調工作。
Ⅶ 聯營合同中聯營各方承擔連帶責任嗎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對外部第三人的情況下,需要承擔連帶責任。但是對內的承擔責任形式,有合同的依照合同規定。
如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採納!
Ⅷ 商場里的法律法規(高手進)急!!!!!!
兩個方法:
1、基於租賃合同,要求出租方維修賠償。
2、基於相鄰權,要求二樓維修賠償。
先協商,協商不成可起訴。
Ⅸ 商場管理在商場經營過程中,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您和商場的關系在法律上將是合同關系,因此你們的權利義務除了法律規回定的以外,還要根據合同約定答來確定。從你闡述的情況來看,商場有違約行為,那麼他就應當承擔違約責任,至於承擔多少就要根據實際情況去定了。
我很同情你們的遭遇,如果你們經營戶能聯合起來就更好了,因為人多了就不只是法律問題了。
Ⅹ 同商場簽訂的聯營合同和租賃合同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聯營合同是企業之間或者企業與事業單位之間,為了達到一定的經濟目的而達成的聯合經營的協議。
根本區別在於是否有為了達到共同的經濟目的,約定共同出資,聯合從事一定生產經濟活動的協議。
聯營合同除具有一般合同的特徵之外,還有其自身的特徵:
(1)聯營合同的主體是法人,而且必須是企業法人和事業法人。機關法人、社會團體法人不能成為聯營合同的主體。公民個人也不能成為聯營合同的當事人。
(2)聯營合同主要體現了聯營各方的權利義務關系。
(3)聯營合同適用於合夥型聯營和合同型聯營。
(4)聯營合同的主體至少有兩方當事人。聯營合同當事人的主要權力是按合同約定取得聯營的盈利;按合同約定取得其他聯營當事人的協助和支持。聯營合同當事人的主要義務是按合同約定提供聯營資金或費用,按合同約定進行協作;支持其他聯營當事人從事與聯營有關的活動。
(5)聯營合同的標的是聯營行為,而不是物或智力成果。
(10)商場聯營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聯營合同的基本要求
第一,同其它經濟合同的簽訂一樣,聯營合同的簽訂也必須貫徹平等互利,協商一致和誠實信用的原則。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各方的上級主管單位也不得非法干預。
第二,由於聯營合同同時涉及人、財、物,產、供、銷各個方面,問題比較復雜,聯營各方在簽訂合同前應對聯營進行認真的可行性研究分析,互相考察,防止草率簽約。
第三,聯營合同的種類繁多,每種合同各具特點,當事人應根據聯營合同的特點,按法定程序簽訂合同。
對法人型聯營合同和合夥型聯營合同來講,特別要注意:一是要處理好合同和章程的關系。這兩種合同往往是合同和章程並存,章程和合同應當各有側重,相互一致;二是要處理好意向書和正式合同的關系。當事人在進行聯營時,多是先簽一個意向書,然後再根據意向書簽訂正式合同。意向書比較原則,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第四,實踐中,某些地方政府要求聯營合同必須進行公證或鑒證。這對於把好合同的簽訂關是有利的。當事人應當按照當地政府的要求辦理。當地政府沒有規定的,如果當事人各方認為有必要,也可對合同進行公證或鑒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