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效力位階相關規定

法律效力位階相關規定

發布時間: 2021-11-28 08:05:51

『壹』 法律法規的位階

人大制定的是法律,政府制定的是法規、規章條例
法律的位階是高於法規、規章、條例的。

『貳』 法律效力位階問題

根據《立法法》第八十六條 第二項的規定
地方性法規、規章之間不一致時,回由有關機關依照下列規答定的許可權作出裁決:
(二)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可見,部門規章和地方性法規效力相同。地方性法規不屬於部門規章。

『叄』 法律效力級別

法律的效力有憲法規定,因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只有這個才有權決定,但是憲法是抽象的,它規定的只是抽象的東西。因此,我國根據憲法的授權,制定立法法,對法律法規等的效力進行具體規定。

『肆』 如何確定法律之間的位階關系

一、明確制定主題與對應的法律(廣義上的):
1、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制定的是:「法律」;
2、國務院,制定的是:「行政法規;
3、省級或較大市人大及常委,制定的是:「地方性法規 」;
4、省級或較大市人民政府以及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是:「規章 」;
5、法律規定的其他主體,制定的是:「其他規范性文件 」。
二、法律位階:
1、上述」1「的中包含兩個意思,人大制定的是基本法,即憲法;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是基本法位階之下的是普通法律,意思就是,基本法即憲法,就是普通法律的上位法;
2、行政法規的創制主體是中央人民政府即國務院。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那麼行政法規的上位法就是法律,包括基本法和普通法律;
3、省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那麼,可以看出,地方性法規的上位法就是憲法、法律、行政法規;

4、部門規章,即行政規章,行政規章在法律體系中處於最低的位階,行政規章區分為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兩種。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部門規章。部門規章規定的事項應當屬於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
三、規則:
法律法規效力等級一般是根據制定該法律法規的機關的等級地位來確定的,法律法規的制定機關的地位等級越高該法律法規的效力等級一般也就越高,法律法規的制定機關的地位等級越低該法律法規的效力等級一般也就越低,另外,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法規,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同時適用新的規定,一般規定與特別規定不同時適用特別規定。

我國法律位階的一般關系我國法律位階的一般關系我國法律位階的一般關系我國法律位階的一般關系 即:憲法——基本法律——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省級人大的法規——省級人大常委會的法規——省會市人大的法規——省會市人大常委會的法規——較大市人大的法規——較大市人大常委會的法規)——行政規章(部委規章——省級政府規章——省會市政府規章——較大市政府規章)。在這個序列中,法律位階是依次遞減的,但是部委規章與地方性法規的位階孰高孰低,在憲法和有關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但在實踐中,地方性法規跟部委規章發生沖突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

『伍』 什麼是法的效力位階

所謂法律效力位階,是指每一部規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體系中的縱向等級。下位階的法律必須服從上位階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須服從最高位階的法。

在中國,按照憲法和立法法規定的立法體制,法律效力位階共分六級,它們從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基本法、普通法、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

『陸』 什麼是法律的效力等級

法律效力的等級 標簽: 法律效力
頂[5] 分享到 發表評論(0) 編輯詞條
開心001

人人網

新浪微博
體系是以憲法(或根本法)為核心,由不同層次或等級的法律有機結合組成的整體,在這個整體中,憲法(或根本法)屬於第一層次,而民法刑法、行政法、訴訟等基本法律屬於第二層次,基本法之下還可能有第三和第四層次的法律等等。與此相適應,較低一級層次的法律的效力是或應當是來自並服從於(即低於)較高一級層次的法律的效力,而其他所有層次的法律的效力都是或者應當是來自並服從於第一層次的憲法或根本法的效力。
--姚建宗:《法律效力論綱》,載《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6年第4期,第20頁。

在法學理論中,法的效力層次有時也被稱為法的效力等級,或法的效力位階。影響法的效力層次的因素主要有:(1)制定主體;(2)適用范圍;(3)制定時間。
法的效力層次的一般規則,即指不同等級的主體制定的法有不同的法的效力,等級高的主體制定的法,效力自然高於等級低的主體制定的法。在各個法的體系中,法的效力層次要貫徹以下兩個規則:(1)在整個法的效力層次體系中,憲法是具有最高效力的。(2)除憲法的效力統攝所有法的效力之外,上一級法的效力均高於下一級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層次除要貫徹它的一般規則外,由於法的復雜性,法的效力層次還存在一些特殊規則:(1)特別法效力優於一般法;(2)新法優於舊法;(3)法律文本優於法律解釋。
--張文顯主編:《法理學》,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90-92頁。

法的效力層次就是指在一個國家法律體系的各種法的淵源中,由於其制定主體、程序、時間、適用范圍等不同,導致各種法的效力也不同,由此而形成的一個法的效力等級體系。
法的效力層次遵循一定的原則,主要包括:(1)憲法至上原則;(2)等差順序原則;(3)特別法優先原則;(4)實體法優先原則;(5)國際法優先原則;(6)後法優先或新法優先原則。
--葛洪義主編:《法理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344頁。

由於法律本身是有層次或等級劃分的,因而其效力當然具有層次或等級性。我們都有一個基本的共識,那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法律如果是地方性的法律,則其效力范圍施於其所轄地方范圍內。全國性法律的效力層次高於地方性法律的效力層次。
我國法律的效力層次是多層次性的結構體系。在法律效力層次結構體系中,各種法律的效力既有層次之分,又有相互聯系,從而構成一個龐大的我國法律效力體系。對於法律效力層次的具體劃分,尚有不同看法,但大致可以概括為四個層次。
最高層次: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第一層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基本法律的效力層次屬第一層次。
第二層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的效力為第二層次。
第三層次: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法律效力層次為第三層次。
地方層次:地方立法主體制定的地方法規,包括一般性地方法規和自治地方法規,特別行政區地方法規,其法律效力的層次為地方層次。
--張根大著:《法律效力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181頁。

可以根據法律的位階高低來識別法律效力的層次高低。識別法律效力層次高低的具體標准主要有三條:(1)根據主體識別。立法主體的地位高,其制定出來的法律的效力層次也相應比較高。(2)根據立法依據識別。一個法律依據另一法律而制定,則這個法律的效力層次低於另一個法律的效力層次。(3)根據效力范圍識別。如果是全國性的法律,則其效力范圍施於全國,法的有效條件是指法律規范得以實施生效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法的有效條件就內部環境而言,有以下幾點:(1)必須是現行有效的法律規范;(2)必須與上一等級的法律規范不相沖突或抵觸;(3)法律規范必須在它約束的時間、對象和范圍之內才有效。就外部環境而言,其條件為:(1)它必須是在合法政權機關的制定或認可下產生的;(3)它必須有合法有效的國家強制力保障。
--葛洪義主編:《法理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頁。

應然法律效力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完全的應然法律效力;第二個層次是相對的應然法律效力。
完全的應然法律效力,它是指某一法律在生效日之後失效日之前這一連續的時間段中法律所具有的應然作用力。相對的應然法律效力,它是指某一法律在其公布後生效日之前這一時間段和法律失效日之後因溯及力問題仍被適用而產生的某一時間段中法律所具有的一定條件下的應然作用力。
--張根大著:《法律效力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頁。

由於法律規范之所以有效力是因為它是按照另一個法律規范決定的方式被創造的,因此,後一個規范便成了前一個規范的效力的理由。調整另一個規范的創造的那個規范和另一個規范之間的關系,用空間比喻語來說,可以表現為高級和低級的一種關系。
--[奧]凱爾森著:《法與國家的一般理論》,沈宗靈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6年版,第124頁。

凡是這樣一個承認規則被接受的地方,就為私人和官員提供了確認主要的義務規則的權威性標准……在一個有各種不同的法的「淵源」的現代法律制度中,承認規則相應地比較復雜:即確認法的標準是多重的,通常包括一個成文憲法,立法機關的法規和司法判例。在大多數情況下,通過將這些標准排列為相應從屬和優先的次序的方法,對可能發生的沖突作出規定。正是按照這種方法,在我們的制度中,「普通法」從屬於「制定法」。
--[英]哈特著:《法律的概念》,張文顯、鄭成良、杜景義、宋金娜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102頁。

『柒』 什麼叫同位階的法律規范

同位階的法律規范是指有同等地位的國家法律法規制定機關制定的法律法規。內比如:均為全國人大制定容的民法通則、合同法、物權法、擔保法。這些法律由於存在特別法與一般法,先法與後法的關系,多數都存在優先適用問題。如果均為一般法,後法優於先法,如果一個是一般法,一個是特別法,特別法優於一般法,而不是後法優於先法。

因此,說「同位階的法律規范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不正確的,如果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就不存在誰優先於誰的問題、誰取代誰的問題了。

###############

當然不能選擇D,同位階的法律規范肯定有先後順序,這時新法優於舊法,同位階的法律一般也存在特別法和一般法的規定,因此,特別法優於一般法。

因此,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肯定是不對的。比如:民法通則中規定欺詐等民事行為屬於無效民事行為,合同法則規定為可撤銷的合同。這時,兩個法律均為全國人大制定並實施的,均為同位階的法律。

合同法屬於後法和特別法,當然優先於民法通則,如果這時說兩者存在同等法律效力,那麼,我們如何適用法律?法官可以一會兒說無效,一會兒說是可撤銷或有效嗎?超過一年未行使撤銷權,可撤銷合同是有效的哦!

『捌』 法律價值的位階順序

當法的價值發生沖突時首先適用位階基本原則,從高到低依次是:自由,正義,秩序。法律位階,是指由立法體制決定的,不同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在法律淵源體系所處的效力位置和等級。

比如,我國法律位階,從高到低可分為:憲法、基本法、普通法、法規、行政規章。所以在不同位階的法的價值發生沖突時,高位階的法律效力優於低位階的法律效力。

法的價值沖突解決原則:

三大基本原則:

1、價值位階是指不同位階的價值沖突,在先價值優於在後價值。一般而言,自由>正義>秩序。

2、個案平衡是指同一位階的價值沖突,綜合考慮主體間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使得個案的解決能夠適當兼顧各方利益。

3、比例原則是指為保護某種較為優越的法價值須侵及另一種利益時,不得逾越恰當的程度。主要體現為「緊急避險不得超過必要限度、合理補償」等規定。

(8)法律效力位階相關規定擴展閱讀

法律是維護國家穩定、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最強有力的武器,也是捍衛人民群眾權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統治者統治被統治者的手段。

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它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在一個法制健全的國家中,創造和解釋法律的核心機構為政府的三大部門: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負責的行政。

而官僚、軍事和警力則是執行法律,並且讓法律為人民服務,是相當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個法律系統的運作,同時帶動法律的進步,則獨立自主的法律專業人員和充滿生氣的公民社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熱點內容
黑龍江省基層法律服務收費 發布:2025-09-21 16:56:27 瀏覽:331
電大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作業 發布:2025-09-21 16:41:43 瀏覽:140
2018年新行政訴訟法全文 發布:2025-09-21 16:28:23 瀏覽:830
學生輟學家長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1 15:54:32 瀏覽:214
法官的有誰 發布:2025-09-21 15:49:11 瀏覽:754
法治考評工作 發布:2025-09-21 15:28:45 瀏覽:177
唐山知名律師 發布:2025-09-21 15:28:38 瀏覽:59
初級會計經濟法模擬 發布:2025-09-21 15:27:49 瀏覽:287
廢除原鐵道部規章 發布:2025-09-21 15:26:08 瀏覽:148
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 發布:2025-09-21 15:11:50 瀏覽: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