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廣告代言人的法律責任
『壹』 代言人法律責任
目前的法律來講,除非代言產品涉及犯罪或他們明知應知代言產品有問題,否則不承擔什麼法律上的責任。
『貳』 明星代言虛假廣告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核心提示:2013年10月,新修改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了虛假廣告代言人的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葯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也進一步明確了明星代言虛假廣告的責任。具體內容由法律快車編輯為您介紹。
明星代言虛假廣告應承擔法律責任嗎?
『叄』 廣告代言人的法律定位是什麼
「代言」字面意義可以理解為代表產品、企業發言和宣傳。當廣告代言人用自己的形象和美譽為產品或企業代言時,便實實在在地成為了商品質量和企業形象的明示擔保人,這屬於民法上的表見代理行為。明星藝人在擔任商品或企業形象代言人時,和代言企業之問是一種「顧問」服務合同性質,這種勞務合同具有民事代理合同法律關系性質。
『肆』 廣告法中,廣告代言人在虛假廣告中代言的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我國廣告法第38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專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屬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發布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姓名、地址的,應當承擔全部民事責任。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這一條非但沒有規定廣告代言者應當承擔責任,反而明確把代言者這一廣告主題排除在承擔連帶責任的主題之外。
(4)論述廣告代言人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1)廣告中有關商品質量、性能、功效等的說明,不符合商品的實際質量、性能、功效等。
(2)擅自改變食品、葯品、農葯等特殊商品的《廣告審批表》批准宣傳的內容,進行虛假、誇大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3)利用虛假廣告招生辦學、培訓技術。
(4)發布虛假的「致富信息、實用技術」廣告騙取錢財。
(5)無商品可供,或以次充好,以郵購為名騙取購物款,非法牟利。
『伍』 明星代言廣告是否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您是否認為知名品牌的廣告比普通品牌的廣告更可信?您認為明星是否應該在內代言前對所代言容產品進行調查,至少有所了解?對於近段時間很多明星代言產品出現的問題是怎麼看待的 如果明星代言鑽法律的空子要怎麼制止規范
『陸』 明星代言廣告該不該承擔法律責任
我覺得該,但是實際當中是假如他們事先不知道這個是虛假廣告的話,是不用一起和廣告發布者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
『柒』 廣告代言有什麼法律責任
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前款規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代理、發布或者作推薦、證明的,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可以要求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先行賠償。
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前款規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代理、發布或者作推薦、證明的,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7)論述廣告代言人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三十八條廣告代言人在廣告中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應當依據事實,符合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並不得為其未使用過的商品或者未接受過的服務作推薦、證明。不得利用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為廣告代言人。
對在虛假廣告中作推薦、證明受到行政處罰未滿三年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得利用其作為廣告代言人。
『捌』 產品代言人的侵權責任在法律上有什麼規定
對於產品代言人的侵權責任,應當適用嚴格責任原則,即不考慮產品代言人的主觀過錯,只要版認權定廣告構成虛假廣告,那麼在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產品的社會團體、其他組織及個人便與廣告主構成共同侵權,承擔連帶責任。
一、《廣告法》第38條規定
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二、《食品安全法》第55條規定
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食品,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通過比較分析可知,上述兩部法律均沒有規定虛假廣告中商品和服務的推薦者必須具備主觀過錯要件。而我國法律對廣告經營者和發布者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具備法定要件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比如國家工商管理局在《關於廣告法執行中有關問題的答復》中規定,《廣告法》第38條中「不能提供廣告主真實名稱、地址」的認定,是確定民事責任的前提條件)。而對於商品或服務推薦者承擔民事責任卻沒有設定前提條件。由此,產品代言人承擔侵權責任應當適用嚴格責任原則。
『玖』 明星代言廣告的法律責任有哪些,從何法可找到
1、《廣告法》在第38條明確規定:「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使專購買商品屬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發布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姓名、地址的,應當承擔全部民事責任。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2、《食品安全法》第55條規定:「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食品,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