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土地法律知識問答題

土地法律知識問答題

發布時間: 2021-11-28 22:56:59

法律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憲法知識
一、填空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 的社會主義國家。
3、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 。
4、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 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5、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 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 的的原則。
6、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7、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 抵觸。
8、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 的特權。
9、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 。
10、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 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 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11、 是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
12、 等自然資源,都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森林和山嶺、草原、荒地、灘塗除外。
13、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 。
14、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 。
15、國家舉辦各種學校,普及 ,發展中等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並且發展學前教育。
16、憲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 。
17、我國的民族自治地方是 。
18、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 以法律規定。
19、任何公民,非經 決定,並由 執行,不受逮捕。
20、禁止 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 公民的身體。
21、我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 公民的住宅。
22、除因 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23、由於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規定取得 的權利。
24、我國婦女在 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
2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 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26、 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 。
28、在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根據 的提名,決定國務院總理的人選。在我國,憲法的修改,由 提議,並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
30、法律和其他議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 通過。
31、 選舉並有權罷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
3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得擔任國家 的職務。3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委員長、副委員長連續任職不得超過 。34、我國的憲法解釋機關是 。
3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會期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在常務委員會開會期間,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提出對 的 質詢案。受質詢的機關必須負責答復。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非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主席團許可,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非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許可,不受 。
37、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連續任職不得超過 。
38、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根據 的決定和 的決定,公布法律,任免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授予國家的勛章和榮譽稱號,發布特赦令,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宣布戰爭狀態,發布動員令。
39、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缺位的時候,由 繼任主席的職位。
40、審計機關在 領導下,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不受其他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⑵ 關於土地糾紛的法律知識!

你們應該先向當地政府申請裁決,對裁決不服者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專內,向人民法屬院起訴。
《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⑶ 土地法律知識

舊村改造不是理由,不管為什麼,征地就必須補償。
你們可以說是被騙了,要知道沒有你們的補償到位證明,新的土地使用者就拿不到地,更不能使用。

⑷ 請有關土地法律知識的朋友回答

你提供的情況不是很清楚,例如你妹妹在當地有沒有房屋、你是否村裡常住人口、你都找過哪些部門、那些部門(特別是村委會和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具體意見是什麼等等,有些具體情況不清楚不好回答,本人根據你現提供的情況提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首先給你的建議是:最好不要通過司法途徑解決這個問題。理由如下:
1、你們當地的土地管理系統職權劃分我不太清楚,從大多地區土地管理模式來看,你如果提起行政訴訟,最終訴訟對象可能是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國土資源管理局(土管所一般不是獨立法人無當被告資格,從現實角度考慮不要把村委會當成被告)。你要明確的是,在缺乏明確司法解釋的情況下,人民法院對土地管理法規的行政解釋意見存在疑問,肯定是向當地土地管理部門咨詢,也就是說,由你的被告解釋行政法規,這一點使你在行政訴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先天弱勢。
2、你如果提出行政訴訟,最終依據法律條文應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這一條是關於農村村民住宅用地審批的規定(條文你在網上搜一下,最新土地法是2004年10屆人大常委會修訂的),這其中就涉及到農村村民申請宅基地的幾個主要原則:一戶一宅原則、必須嚴格按照村莊和集鎮規劃實施原則、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原則、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不予批准原則等等。各地的宅基地審批行政實施細則都是根據這幾個基本原則制定的,各級土地主管部門根據各地的細則來具體操作宅基地審批。作為一個行政審批事項,你的宅基地申請可商榷的地方很多,例如你妹妹如果在當地有住宅的話是不是與一戶一宅原則沖突、你在當地的原住宅是怎麼處理的、當地的規劃是怎樣制定的等等,而這其中可能涉及到的問題就更多了,任何一個環節存在問題的話當地土地管理部門都有權拒絕你的宅基地申請。而這些行政審批事項的解釋人民法院是要聽取當地土地管理部門意見的。
所以實際上你提起行政訴訟的話,本人認為敗訴的可能性較大。當然也不是沒有勝訴的可能,但這種訴訟耗時耗力不說,即使勝訴在我看來也不是很合算,理由如下:
如果你勝訴,並不是人民法院直接在村裡給你批一塊宅基地,而仍然是由當地土地管理部門給你審批。你在問題中提到各部門以土地緊張不能辦理為由拒絕你的宅基地申請,實際上這種說法在某種意義上是站得住腳的。在這里你要先明確宅基地的概念,宅基地是指建了房屋、建過房屋或者決定用於建造房屋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的土地、建過房屋但已無上蓋物,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備建房用的規劃地三種類型。你在當地沒有房屋(這一點看上去有些奇怪,你在當地原來有房屋嗎?房屋是如何處理的?作為戶主,你在當地是否一直沒有自己的房屋),從你反映的情況看來你申請宅基地,村裡需要要將規劃上的集體建設用地劃給你(建過房的土地一般是有主的,村裡不會批給你;未經土地管理部門審批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宅基地是違反土地法的,村裡不能批給你),而我國實施的是極為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建設用地緊張是全國性問題,如果你自己不是村裡常住人口,在實際操作中村委會確有可能暫不予辦理。而土地管理部門給你審批的先決條件是村委會必須同意,必須蓋村委會公章。如果村委會不同意,那麼你也沒辦法獲得批准。
如果你將村委會作為被告……這個問題就不好從法律角度來分析了,你建房是為了在當地生活吧……反正從現實的角度考慮,個人是絕對不鼓勵作為村民狀告村委會的,不管輸贏代價都很大。
所以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村委會的態度,如果村委會同意了,接下來的問題就不大。我覺得你一方面應該和村委會加強溝通,一方面向當地土地管理部門多作咨詢,希望你的問題能早日得到解決!

⑸ 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考試真題

國土資源知識考試題庫
一、填空題 1、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 的實施,充分發揮土地供應的宏觀調控作用,控制建設用地總量。 2、建設項目用地實行 (分級) 預審、備案制度。 3、建設項目控制指標必須同時符合(投資強度、容積率、建築系數、綠地率、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所佔比重)五項指標要求。 4、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5、國家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土地用途,將土地分為 (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 )。 6、建設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 7、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行(分級)審批制度。 8.農村村民住宅建設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莊、集鎮的建設規劃)。 9、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主要內容是(劃分土地利用區)。 10、經批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修改,須經(原批准機關)批准。 11、耕地保護是指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等手段和措施,對耕地的(數量和質量)進行的保護。 12、禁止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採石、采礦、取土等。
佔用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 。 14、臨時使用土地期限一般不超過 ( 二年 ) 。 15、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規劃期限由(國務院)規定。 16、基本農田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必須保證現有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 17、按照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的有關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本行政區域內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負責,(政府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 18、權屬調查包括(土地權利人狀況、宗地權屬性質、界址位置、用途)等。 19、土地統計的主要包括(土地面積、質量、分布、權屬和利用狀況)。 20、土地統計以縣級行政轄區為統計單元,建立(地統計台帳和統計簿)逐級統計匯總上報統計結果。 21、土地確權就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據法律審查並確定某一宗地的(現狀土地權利人、土地權利類型及其范圍)。 22、土地權屬爭議調處就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土地所有權,土地使用權和它項權利)爭議的調處,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解決土地權屬爭議問題。 23、土地調查是對(土地的權屬、土地利用類型、面積、質量、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等的調查。 24、地籍調查實行全國統一分類。分為(村莊地籍調查和城鎮地籍調查)
25、城鎮地籍調查的比例尺為(1:500)。 26、村莊地籍調查的比例尺為(1:500—1:2000)。 27、地籍調查包括(權屬調查和地籍測量)。 28、地籍調查方法以(宗地)為單元。 29、(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土地登記工作。 30、申請人申請土地登記提交的地籍調查表、宗地圖及宗地界址坐標,可以委託(有資質的專業技術單位)進行地籍調查獲得。 31、土地權利證書記載的事項,應當與(土地登記簿)一致。 32、不予土地登記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不予登記的理由。 33、土地權利證書是土地權利人享有(土地權利)的證明。 34、土地登記實行(屬地登記)原則。 35、依法抵押土地使用權的,抵押權人和抵押人應當持土地權利證書、主債權債務合同、抵押合同以及相關證明材料,申請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 36、因依法買賣、交換、贈與地上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涉及建設用地使用權轉移的,當事人應當申請建設用地使用權(變更)登記。 37、土地登記簿以物的編成為基礎,以街道為單位,按(街坊及宗地號)順序排列組裝。 38、土地登記卡記載的內容發生變更或進行初始、變更、注銷和其他登記的,在(土地登記卡續表)上進行登記。 39、土地歸戶卡以(土地權利人)為單位填寫
40、一個土地使用權人或所有權人使用或擁有兩宗以上土地的,按(宗地)分別填寫申請書。 41、一宗地由兩個以上單位或個人共同使用的,可確定為(共有)土地使用權。 42、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交換、贈與)。 43、《土地復墾規定》是(1989年1月1日)頒布施行的? 44、土地復墾實行(誰破壞、誰復墾)原則? 45、土地開發整理補助項目是指國家對特定地區耕地開發給予(適當資金補助)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 46、非農業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的,佔用耕地的單位按照(佔多少,墾多少)原則負責開墾與所佔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 47、土地整理按對象分為(農用地整理)和建設用地整理。 48、對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規定要求履行土地復墾義務的企業和個人,由土地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改正的,由土地管理部門根據情節,處以每畝 (二百元至一千元)的罰款。 49、《礦產資源法》於1986年3月19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於1986年10月1日起施行,又於(1996年8月29日)修正。 50、礦產資源是指由地質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價值的呈(固態、液態、氣態)的自然資源。 51、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由(國務院)行使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
52、國家對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實行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勘查、合理開采和綜合利用的方針,堅持(保護與開發利用並重)的原則。 53、國家實行探礦權、采礦權(有償取得)制度。 54、探礦權、采礦權可以通過(招標投標)的方式有償取得。 55、國家對礦產資源的勘查、開采實行(許可證)制度。 56、勘查、開采礦產資源,必須依法申請登記,領取(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取得探礦權、采礦權。 57、國家對礦產資源勘查實行統一的(區塊登記)管理制度。礦產資源勘查工作范圍以經緯度1′×1′劃分的區塊為基本單位區塊。 58、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允許登記的最大勘查范圍為(40)個基本單位區塊。 58、探礦權人應當自領取勘查許可證之日起(6)個月內開始施工。 60、探礦權使用費和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探礦權價款,由(登記管理機關)收取。 61、探礦權人應當自領取勘查許可證之日起,按規定完成最低勘查投入。其標准為:第一個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2000)元,第二個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5000)元,從第三個勘查年度起,每個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10000)元。 62、自勘查許可證注銷之日起(90)日內,原探礦權人不得申請已經注銷的區塊范圍內的探礦權。 63、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是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的(審批管理)機關
64、探礦權、采礦權轉讓後,探礦權人、采礦權人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 65、采礦權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40)日內,作出准予登記或者不準予登記的決定,並通知采礦權申請人。准予登記的,采礦權申請人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內,按規定繳納(采礦權使用費)和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采礦權價款),辦理登記手續,領取采礦許可證,成為采礦權人。 66、采礦權使用費,按照礦區范圍的面積逐年繳納,標准為每平方公里每年(1000)元。 67、采礦許可證有效期滿,需要繼續采礦的,采礦權人應當在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屆滿的(30)日前,到登記管理機關辦理延續登記手續。 68、采礦權人被吊銷采礦許可證的,自采礦許可證被吊銷之日起(2)年內不得再申請采礦權。 69、礦山企業的「三率」是指(開採回採率、采礦貧化率、選礦回收率)。 70、開采礦產資源,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 70、礦產資源補償費按照(礦產品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計征。 72、礦產資源補償費的計算方式為:(礦產品銷售收入×補償費費率×開採回採率系數)。 73、未核定開採回採率和難以計算實際開採回採率的礦山企業,其開採回採率系數按(1.5)計算。 74、金的補償費費率為(4%)。

⑹ 土地法律知識誰清楚幫幫忙

沒辦法,你叔叔是對的
土地承包合同的當事人只可能是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
你和大姐已經城市戶口,二姐外嫁,都不是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土地承包合同應該是被終止了,被村裡收回了

⑺ 農村法律法規知識問答

眾法網很多這種問答你可以去看看

⑻ 土地使用權的法律知識

可以得到補償,你的房子是土地管理法實施之前的,過去沒有相關規定,具體得到多少要看房屋評估價格,你的問題比較難回答,建議咨詢律師或打電話中國土地礦產法律服務中心咨詢

⑼ 土地法律法規知識

</SPAN></SPAN></p>給個滿意答案吧,給團隊掙點分數 農村建設住宅用地,需符合哪些要求辦理哪些手續?答:《土地管理法》第43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但是,興辦鄉鎮企業和村民建設住宅經依法批准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除外。由於農村房屋必須建築在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上,所以農村村民和鄉鎮企業意欲在農村集體土地上建房,必須先取得在集體所有的土地上建房的權利,這個權利,就是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根據《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農村村民建設住宅用地的應遵循下述原則:一是必須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二是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的空閑地,嚴格控制佔用耕地。三是嚴格按照規定的宅基地標准使用土地。四是必須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審批許可權履行用地審批手續。農村村民、鄉鎮企業依法取得自己所建房屋的所有權,必須以其按照上述方法取得集體土地使用權為前提,否則,不僅不能依生產行為取得受到法律保護的房屋所有權,而且還將面臨一系列的法律後果:對於鄉鎮企業非法佔用土地的情況,《土地管理法》第76條規定,單位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依非法佔用土地是否符合總體規劃為標准,或限期拆除或沒收土地上新建建築和其他設施,並處罰款,對主要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另外,對於農村村民非法佔用土地的情況,《土地管理法》第77條也規定,農村村民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建住宅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 什麼叫合理利用土地?答:土地利用,是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生產、生活的需要,使用土地資源的行為。合理利用土地,主要是根據土地資源的不同類型、性質、特點和地面的環境條件,採取必要的措施同,進行科學有效的使用,以達到最佳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具體講,由於我國人多耕地少,要求一切能用於農業的土地,要尺量用於農業生產,為人民生活和生產建設提供更多的農產品,非農業建設利用土地,能用非耕地的,不得佔用耕地,能用劣地的,不得佔用好地;能少用地的,不得多佔用土地,真正做到珍異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非法佔地行為承擔哪些法律責任?答:非法佔用土地的行為是指行為人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未經合法有效的批准而佔用土地的行為。根據我國現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非法佔用土地的行為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未經批准,擅自佔用土地的。 採用各種欺騙手段,騙取批准而非法佔用土地的。
超過批準的數量,多佔土地的。
非法批准、使用土地的當事人拒不歸還的。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禁止開墾區內進行開墾的。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76條規定,非法佔地行為承擔的法律責任有:
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
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它設施(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
沒收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它設施(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不適用農村村民非法佔地用於建住宅的)。
可並處罰款(《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42條規定處非法佔用土地每平方米30元以下罰款)。
行政處分(不適用於農村村民非法佔地)。
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城鎮居民能否購買農村宅基地? 答:國土資源部發布的《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明確,嚴禁城鎮居民在農村購置宅基地,嚴禁為城鎮居民在農村購買和違法建造的住宅發放土地使用證。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農村村民轉讓買賣的只是房屋,而不是宅基地,購買者需要使用宅基地的,需經宅基地所有權集體同意,報經有關人民政府批准,並對宅基地使用權按當地國家建設徵用標准給予補償後才能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依法轉讓地上建築物的,只變更土地使用權,而不變更所有權。故辦理變更登記時,土地所有權仍屬原集體所有,變更登記的只是使用權。有的地方在辦理類似的變更登記時,認為只要集體同意,並對集體給予一定補償後就將土地所有權由原集體所有變更為國家所有的做法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因為要將集體所有土地轉為國家所有,是有嚴格的法律程序的,必須按國家建設徵用集體土地的報批程序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且征地權只在縣級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 農村居民建住宅可否佔用自己承包經營的土地?答:農村居民建住宅應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不得佔用耕地。如確實需要佔用耕地的,必須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但是,如果農村村民承包經營的土地屬於基本農田保護區內的耕地,按照《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第十七條「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建窯、建房、建墳、挖砂、採石、采礦、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進行其他破壞基本農田的活動」的規定,農村村民就不得佔用其的經營的土地建房。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答:土地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我國土地管理法將"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規定為我國的基本國策,這是由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國情有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人均佔有耕地數量少;二是耕地總體質量差,生產力水平低;三是耕地退化嚴重,我國有40%的耕地存在著退化現象;四是耕地後備資源匱乏。隨著我國的糧食安全問題的越來越突出,保護土地資源、節約合理利用資源顯得尤為迫切。因此土地管理法將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確定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是十分必要的。 土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概念的區別?答:土地所有權是指土地所有人對其土地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律體現。我國土地所有權的特徵:
1、所有權人只限於國家或者農民群眾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
2、土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一般是分離的;
3、所有權的行使,所有權與使用權的分離要受國家的計劃管理和行政監督;
4、嚴禁土地所有權的買賣和商品性流轉,雖然國有城鎮土地實行有償使用制度,但有償轉讓的是土地使用權,而非所有權。土地使用權時是指一定社會主體對土地利用的權利,是從土地所有權中分離出來的相對獨立的土地物權,包括對土地的佔有、使用、一定的收益和一定意義上的處分權。 什麼是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答:這是在土地管理法中確立的土地管理的基本制度,它的核心是由國家根據社會的需要,控制和引導土地的使用方向,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特別重視耕地保護,合理配置土地資源,促進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這項制度在法律上被確定是國家所實行的制度,對所有社會成員來說,這項制度是具有強制力的,是以國家的強制力來保障其實施的。在土地管理法中,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土地分為三類,即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所以這樣分,首先將土地的是否利用作為第一個層次,分為已利用土地與未利用地;第二個層次是將已利用土地又分為農用地和建設用地。這樣,覆蓋面寬,可以將所有的土地歸入三類,較為嚴密,有可操作性。至於在實踐中感到有些地塊的用途界線不清,或者管轄上有爭議,對此應當視為實際工作中需研究的問題,而並非是土地用途分類標准難以將其覆蓋。在土地按用途分類的基礎上,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管理法規定,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這樣,結合這部法律中有關基本國策的規定,就使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指導方針、基本規則、操作程序、效力地位等,都有了明確的法律規定,使這項制度成為完整的法定的制度。 農村建設用地有什麼規定?答:農村建設用地指鄉村中的集體以及個人因建設需要而使用土地,它是建設用地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所使用的為集體所有的土地,雖然情況不同,仍然需要依法管理,土地管理法對鄉村建設用地主要規定有:
一是,農村建設用地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由農用地轉用的必須經過依法審批,決不能認為是集體的土地就可以隨意使用,放鬆管理;
二是,舉辦企業、興建公共設施、興辦公益事業使用土地,都要依法申請並經過批准,並且專門規定,涉及佔用農用地的,要依法辦理轉用的審批手續;
三是,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這是一項重要的規則,適用於所有的農村,只有這樣才能保護農民的合法利益,防止濫用權勢搶占土地;至於佔地標准,以省為單位規定;所指的村民,只應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並不是原來所指的含混的「農村居民」;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就不應再享有被分配宅基地的權利,因為這種權利僅能享有一次。 我國耕地保護方面有哪些法律措施?答:耕地保護是土地管理法的突出內容,也是這部法律的核心所在,所以專列一章,確立了一系列的對耕地實行嚴格保護的法律規范,其中主要的有:
1.國家保護耕地,嚴格控制耕地轉為非耕地。這和在這部法律的總則中所確立的切實保護耕地是基本國策,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的規定是完全一致的,將保護耕地提高到了中華民族生存和整個社會穩定的高度來對待。
2.國家實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一是佔用耕地的要「佔多少,墾多少」,沒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就應當繳納耕地開墾費;二是以省為單位,確保本行政區域內耕地總量不減少。3.國家實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基本農田是為了保證主要農產品基本需求而劃定並嚴加保護的耕作區域,土地管理法對基本農田的劃定范圍作了具體規定是有重要作用的,可以使應該保護的農田劃入進來,防止該劃入的不劃入,不該劃入的而形式上劃入充當其數。為了能准確地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土地管理法還規定,基本農田保護區以鄉(鎮)為單位進行劃區定界,由縣級人民政府土地部門會同農業部門組織實施。同時。為了從數量上有必要的控制和基本的保證,還規定以省為單位劃定的基本農田應當占區域內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也就是不能少於百分之八十,但可多於。 4.保護耕地的必要措施。或者說是為了嚴格地保護耕地,土地管理法有針對性地作出了若干特別規定,包括:應當採取措施,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肥力;節約使用土地,能利用荒地、劣地的,不得佔用耕地、好地;禁止破壞耕地,防止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鹽漬化、污染土地等;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耕地,對已閑置、荒蕪的耕地採取嚴厲的措施;鼓勵合理地開發未利用土地;鼓勵土地整理,改造中、低產田,整治閑散地和廢棄地;對因挖損、塌陷、壓占等使土地遭到破壞的,應當進行復墾,優先用於農業。這些規定是將實踐中證明了的有效措施上升為法律,以更有力地保護耕地,對一些破壞、浪費土地的行為列為法律禁止的事項,加大了保護耕地的力度。 什麼是基本農田和基本農田保護區?答:基本農田,是國家按照一定時期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不得佔用的耕地。基本農田保護區,是指為對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而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依照法定程序確定的特定保護區域。 節約集約用地五途徑一、實行鼓勵節約和集約用地政策。建設用地要嚴格控制增量,積極盤活存量,把節約用地放在首位,重點在盤活存量上下功夫。嚴格控制建設佔耕地、林地、草原和濕地,新上的建設項目要充分利用現有建設用地、廢棄地和荒地等,少佔好地。開展對存量建設用地資源的普查,研究制訂鼓勵盤活存量的政策措施。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集約用地的原則,調整有關廠區綠化率的規定,不得圈佔土地搞「花園式工廠」。在開發區(園區)推廣標准廠房。對工業用地在符合規劃、不改變原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積率的,原則上不再收取或調整土地有償使用費。基礎設施和公益性建設項目,也要節約合理用地。今後,供地時要將土地用途、容積率等使用條件的約定寫入土地使用合同。對工業項目用地必須有投資強度、開發進度等控制性要求。土地使用權人不按照約定條件使用土地的,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在加強耕地佔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管理的同時,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相關稅制,加大對建設用地取得和保有環節的稅收調節力度。二、推進土地資源的市場化配置。嚴格控制劃撥用地范圍,經營性基礎設施用地要逐步實行有償使用。運用價格機制抑制多佔、濫占和浪費土地。除現行規定必須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用地外,工業用地也要創造條件逐步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經依法批准利用原有劃撥土地使用權的,應當在土地有形市場公開交易,按照市場補繳土地出讓金;低於市場價交易的,政府應當行使優先購買權。三、制定和實施新的土地使用標准。依照國家產業政策,國土資源部門對淘汰類、限制類項目分別實行禁止和限制用地,並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工程項目建設用地定額標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實施辦法。繼續停止高檔別墅類房地產、高爾夫球場等用地的審批。四、嚴禁閑置土地。農用地轉用批准後,滿兩年未實施具體征地或用地行為的,批准文件自動失效;已實施征地,滿兩年未供地的,在下達下一年度的農用地轉用計劃時扣減相應指標,對具備耕作條件的土地,應當交原土地使用者繼續耕種,也可以由當地人民政府組織耕種。對用地單位閑置的土地,嚴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處理。五、完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繳辦法。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實行先繳後分,按規定的比例就地分成繳入國庫,不得減免,並由國庫按規定的比例就地分成劃繳。審計部門要加強對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徵收和使用的監督檢查。對減免和欠繳的,要依法追繳。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要適時調整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取標准。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要嚴格按法定用途使用,由中央支配的部分,要向糧食主產區傾斜。探索建立國有土地收益基金,遏製片面追求土地收益的短期行為。 什麼叫破壞耕地?破壞耕地行為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一是佔用耕地建窯、建墳;二是未經批准,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採石、采礦、取土等,使土地種植條件遭到破壞的;三是因土地開發造成土地沙化、鹽漬化的。根據法律規定,違反土地管理法規定,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採石、采礦、取土等,破壞種植條件的,或者因開發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鹽漬化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並處罰款;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342條追究刑事責任。 閑置、荒蕪耕地的單位和個人應承擔什麼責任?我國法律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土地。根據《土地管理法》第37條規定,已經辦理審批手續的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一年內不用而又可以耕種並收獲的,應當由原耕種該幅耕地的集體或者個人恢復耕種,也可以由用地單位組織耕種;一年以上未動工建設的,應當按照規定繳納閑置費;連續二年未使用的,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房地產開發的閑置土地,依照《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有關規定處理。承包經營耕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連續二年棄耕拋荒的,原發包單位應當終止承包合同,收回發包的耕地。

熱點內容
福鼎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21 13:48:39 瀏覽:715
廣東商學院法律碩士 發布:2025-09-21 13:45:19 瀏覽:172
勞動法孕婦上班休息時間 發布:2025-09-21 13:23:46 瀏覽:101
法律碩士全日制讀幾年 發布:2025-09-21 13:11:09 瀏覽:415
國土局行政答復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1 13:10:13 瀏覽:822
法律援助在線咨詢珠海 發布:2025-09-21 13:10:11 瀏覽:259
勞動法中試用期提前3內 發布:2025-09-21 13:00:50 瀏覽:935
經濟法什麼會考 發布:2025-09-21 12:59:55 瀏覽:854
勞動法律法規培訓 發布:2025-09-21 12:55:53 瀏覽:38
地方條例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1 12:29:40 瀏覽: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