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百持股的法律責任
『壹』 請問公司最大100%股東單不是法定代表人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按《公司法》第十抄三條,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一定是股東或大股東,也可能是聘用的職業經理。
『貳』 公司大股東100持股有風險嗎
公司大股東100%持股啊!有一定的風險,如果全部拋壓,需要有人接盤
『叄』 百分之百持股比例與法人的區別
在一家公司中抄,百分之百持股即一人有限公司股東,股東與法人的區別如下:
一、法人與股東法律責任不同:股東只按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公司運行如果涉及犯罪;法定代表人可能首先會承擔某些刑事責任,股東則視情況而定。
二、許可權上的不同:股東對於公司的重大問題,運營方向等具有決策、表決權,可以通過股東大會表決決定公司的發展方向;而法定代表人則只是公司的「代言人」,不享有實際的決策權。
三、權利分配不同:股東享有股息紅利分配、公司資料查閱復制權、股東大會表決權、解散公司權;而法人享有的權利一般規定於公司章程中,並沒有與股東相匹配的權利。
四、對外效力不同。法定代表人是法定的對外代表,其行為可以視作公司法人行為,具有簽署合同、委託訴訟代理人的效力;而股東,對外簽署的合同,如沒有公司特別授權,是不具有效力的。
股東承擔的責任主要是: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在出資未完成的情況下,以其出資額為限和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肆』 公司百分百控股法人不是本人但是法人把錢提走股東負法律責任么
公司百分百控股的法人,如果將股東和公司的錢提走,應該以貪占或盜竊公司資金的行為向公安機關報案。股東不負責任,應該有法人自己負責。供參考。
『伍』 股東股東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法律規定股東要承擔如下責任:
1、公司股東出資不足的,應當就不足部分承擔連帶責任;
2、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就過錯承擔連帶責任;
3、公司資不抵債,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或認購股份為限承擔清償責任;
4、其他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第二十條
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陸』 法人只持有1%的股份,公司出現問題。法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需要承擔,股東以其存在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如果只持有1%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債權債務也只發生在1%股份范圍之內(除非涉嫌挪用公司財產等違法行為)所以就算公司破產了,也是在1%股份的范圍內承擔責任。
公司出現民事法律責任:責任由單位自己承擔,與股東和法人代表都沒有直接關系。
出現刑事法律責任:法人代表和負責決策的人一起負責,有些股東參與到決策的就一起負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6)百分百持股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一條 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違反前款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二條 公司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決議內容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無效。
董事應當對董事會的決議承擔責任。董事會的決議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股東大會決議,致使公司遭受嚴重損失的,參與決議的董事對公司負賠償責任。但經證明在表決時曾表明異議並記載於會議記錄的,該董事可以免除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柒』 公司法人持股百分百,監事持股零,公司被起訴有什麼說法
『捌』 公司股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公司股東通常情況下不用承擔債務責任,特殊情況下要承擔責任。《公司法》第20條第3款對該制度作出了規定:「公司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一、通常情況下,股東對公司的債務不承擔責任
公司是企業法人,企業法人是法人中的一種,法人是法律規定擬制的人,對於股東來說,公司這種企業法人就是別人,別人的債務當然不需要你來承擔。
原理是這樣的,無論是有限責任公司還是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無論是用實物、貨幣、知識產權或是其他法律允許的方式出資,都是所有權的轉移,而不是簡單的給公司使用。
二、特殊情況下,股東需要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在股東有限責任的制度下,股東只對公司承擔責任,所以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股東幾乎唯一的義務就是出資,如果股東出資不實,就需要在不實的范圍內承擔責任,例如,公司的注冊資本是1000萬,而全體股東實際出資200萬,有800萬的缺口,而公司欠債1000萬無法償還,那全體股東,應對公司1000萬債務中800萬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8)百分百持股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公司法》第20條第3款對該制度作出了規定:「公司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按照該規定,股東對公司債務直接承擔法律責任應滿足以下條件:
(1)股東實施了不正當使用或濫用公司人格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的行為。濫用公司法人人格逃避債務是引起公司法人人格否認法律關系的基本法律事實,是適用法人人格否認制度的必要條件。其在實踐中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如「一套班子、兩個牌子」,財產混同,利用同一資產設立多個公司,轉移資產、空殼運轉等。
(2)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這是衡量法人人格是否濫用的一個客觀標准。法人人格否認制度的適用是由債權人啟動的,而只有當債權人的損害達到一定程度時,其才可以啟動這一制度。而何謂「嚴重損害」則是需要人民法院在審判實踐中自由裁量的不確定條款,要根據債權人所舉證據綜合認定。
(3)濫用公司人格行為與債權人利益損害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債權人必須舉證證明自己因為股東的濫用公司人格行為而遭受到了損害。
(4)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行為人的主觀過錯是確定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的一般原則,雖然公司人格被否定後,要追究的責任並非一般的世事賠償責任,但主觀過錯仍是承擔這種責任的必要條件。
『玖』 代持股本人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代持股之後,股東名冊是否進行了變更?作為股東而言,只要完成了內出資義務,容依照公司章程和公司法履行股東職責的話,不會有什麼刑事法律風險;在公司正常的經營過程中,未以其他手段侵佔公司財產 ,都不會有較大的民事法律風險。
若是你代為持股的實際持股方要求你做出一些對公司不利的決策,你可以拒絕的。
你所應當注意到是你們雙方之間的關於代持股份的協議,一般是代持股雙方因為履行代理協議產生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