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件和復印件都具有法律效力嗎
① 復印件具備法律效果嗎
有法律效果、在沒有原件時、依據是以復印件為憑證。
② 合同文本復印件是否和原件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
復印件的證據效力低於原件。合同副本是合同正本的對稱。指合同正本的重復本。內容雖與正本完全相同,但對外 不發生權利義務關系。
按照我國現行印花稅暫行條例規定,經濟合同副本免貼印花。如副本視同正本使用的,則應另按合同金額計稅貼花。其目的是為了知照法律文書的內容或處理結果,如刑事判決書的副本,一般須發給原負責案件偵查的公安機關、受害人和被害人的單位。
(2)原件和復印件都具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合同文本復印件和原件具有法律效力:
《法國民法典》第1101條規定:
合同為一種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數人對於其他一人或數人負擔給付某物、作為或不作為的債務。
這是大陸法系關於合同的經典定義。
《德國民法典》第305條規定:
以法律行為發生債的關系或改變債的關系的內容者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必須有當事人雙方之間的合同。合同是一個允諾或一系列允諾,違反該允諾將由法律給予救濟;履行該允諾是法律所確認的義務。
合同是適應私有制的商品經濟的客觀要求而出現的,是商品交換在法律上的表現形式。商品生產產生後,為了交換的安全和信譽,人們在長期的交換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許多關於交換的習慣和儀式。
這些商品交換的習慣和儀式便逐漸成為調整商品交換的一般規則。隨著私有制的確立和國家的產生,統治階級為了維護私有制和正常的經濟秩序,把有利於他們的商品交換的習慣和規則用法律形式加以規定,並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實行。
於是商品交換的合同法律形成便應運而生了。古羅馬時期合同就受到人們的重視。簽訂合同必須經過規定的方式,才能發生法律效力。如果合同儀式的術語和動作被遺漏任何一個細節,就會導致整個合同無效。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這種繁瑣的形式直接影響到商品交換的發展。
在理論和實踐上,羅馬法逐漸克服了締約中的形式主義。要物合同和合意合同的出現,標志著羅馬法從重視形式轉為重視締約人的意志,從而使商品交換從繁瑣的形式中解脫出來,並且成為現代合同自由觀念的歷史淵源。
③ 資料復印件是否與原件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沒復印件沒有法律效力,只有與原件核對無誤的復印件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