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精神殘疾人當法人承擔法律責任嗎

精神殘疾人當法人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1-12-02 21:59:24

㈠ 精神病是否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目前的規定是不追究或者從輕

實際上應當從重
1 防治某些人假借回精神病的名義答來趁機違法
2 精神病本來對社會基本就沒什麼貢獻了,所以如果危害了社會,人道毀滅似乎對社會更好

從人性的角度來說,我們自然是保護和寬恕弱者
但是從社會的角度來說,不能讓個別的人,毀滅了整個社會的和諧

㈡ 精神病觸犯法律會怎麼處理

精神病人觸犯法律不承擔法律責任,具體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十三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精神殘疾人當法人承擔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精神病人的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十七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㈢ 為什麼精神病犯罪不承擔法律責任

這里你要注意抄區分一個概襲念:就是正常人激情犯罪和精神病人的犯罪行為.
激情犯罪是人短暫的失去了理智的控制,從而在一種沖動的支配之下,做出的一種犯罪行為,使人失去理智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正是因為這種原因,才會迫使他不得不去這么做,他的意思表示能力還是沒有失去,所以激情殺人還是要承擔一定的刑事責任的.
但是,精神病人的犯罪就不一樣了,因為精神病人完全無法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因此,精神病人做出的我們不能叫它行為,因為行為是要有意思表示的,但是精神病人沒有意思表示能力.所以,他們的犯罪我們只能說是一個事件,而不是一個行為.
在分清楚這一點後,你就應該知道,因為事件是客觀的,不帶有任何主觀因素的,因此法律對於事件的態度,是比較尊重的,也就是說,法律不會對一個事件去作出是非的判決,事件只是法律用來分析的階梯.
因此,法律不會對一個精神病人所做的事情去判決,這是法的精神.

㈣ 精神病人不必承擔法律責任嗎

「雖然精神病的確是一個人的責任能力喪失或者減輕的事由,但是我國《刑法》對精神病人的責任能力採用『三分法』,即完全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限制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和完全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3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刑法》第18條第2款還規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而判別精神病患者「傷人」時究竟屬於何種情形,則需要司法精神病專業機構來判別。「首先判明行為人是否存在某種法定的精神障礙,然後進一步判明行為人是否由於這種精神障礙而喪失了辨認行為和控制能力,所謂生物學標准和心理學標准混合使用,缺一不可。」

㈤ 我是一級精神殘疾人做投資公司法人能行嗎合法嗎

一級精神殘疾還能在這提問?你肯定的搞錯了。當然,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是不能做公司法人的。

㈥ 對於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殘疾人需承擔法人責任嗎

肢體殘疾人不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肢體殘疾人如果已經成年,而且沒有智力問題,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根據民法的規定,是否喪失民事行為能力,首先以年齡劃線,即不滿十周歲的人,法律上一律視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次,對於成年人,則採用智力審查,即只有智力有障礙的人(精神病人)才會被認為是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㈦ 法律對精神病患者是否承擔民事責任或刑事責任有明確的規定

精神病患者還區分為限制行為能力人、無行為能力人。

刑事責任方面,無行為能力回人即完全不正常者,答犯罪是判為不負刑事責任;限制行為能力人,即間歇性精神病的,僅在發病時喪失認知能力時的犯罪行為不負刑事責任,未發病時的犯罪行為仍需負責,可以考慮從輕或減輕。

民事責任方面,無論如何都是要承擔民事責任的,一般來說,是由精神病患者的監護人來承擔。

㈧ 弱智殘疾人當法人代表,可以避免承擔法律責任嗎

弱智的人與殘疾人以有無民事行為能力來判斷能否登記為法定代表人。
一、弱智的人,可能被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登記機關是不得核准登記的。
根據企業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規定第四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法定代表人,企業登記機關不予核准登記:
(一)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 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正在被執行刑事強制措施的;
(三) 正在被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通緝的;
(四) 因犯有貪污賄賂罪、侵犯財產罪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5年的;因犯有其他罪,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3年的;或者因犯罪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逾5年的;
(五) 擔任因經營不善破產清算的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董事、經理,並對該企業的破產負有個人責任,自該企業破產清算完結之日起未逾3年的;
(六) 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並對該企業違法行為負有個人責任,自該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未逾3年的;
(七) 個人負債數額較大,到期未清償的;
(八) 有法律和國務院規定不得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其他情形的。
二、雖身體殘疾,但是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可以擔任法定代表人,但是如果產生法律責任,最終應由企業的實際控制人承擔,也無法達到避免承擔法律責任。

㈨ 關於殘疾人充當合夥企業法人的問題

你既然應聘財務崗位,基本的法律知識應該具備啊。
首先,用人單位安排殘疾回人就業的答確有稅收優惠的,比如企業所得稅關於殘疾人工資可以加計扣除,增值稅即征即退,減免就業保障金等。不過有些政策需要殘疾人人數達到一定的比例,簽訂一年以上勞務合同,繳納社會保險等條件。並不是必須擔任特定的職位才行,另外應該不是當法人,當合夥人,我勸你不要答應,當合夥人需要承擔債務責任(回去直接搜合夥企業優缺點),剛入職就讓你合夥,非常不符合常理,堅決拒絕提議;
其次,從你的描述來看,賬務混亂,似乎不是一家正規的企業,不建議入職,但考慮但你是殘疾人,又入職是專業性很強的財務工作,找工作應該不容易,你還是好好考慮吧。

熱點內容
請律師貴不貴 發布:2025-09-20 14:54:39 瀏覽:875
校規司法鑒定 發布:2025-09-20 14:28:39 瀏覽:562
財經法規主要學什麼 發布:2025-09-20 14:27:39 瀏覽:562
治安處罰條例擾民 發布:2025-09-20 14:20:00 瀏覽:371
加速到期合同法 發布:2025-09-20 14:19:58 瀏覽:844
十九司法部 發布:2025-09-20 13:58:05 瀏覽:49
勞動法中關於借工的規定 發布:2025-09-20 13:51:24 瀏覽:271
小學生法律法規教育教案 發布:2025-09-20 13:06:36 瀏覽:785
廣州噪音管理條例時間 發布:2025-09-20 13:03:35 瀏覽:633
違反多項行政法規怎麼處罰 發布:2025-09-20 12:41:19 瀏覽: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