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司法部
『壹』 司法局是做什麼的
司法局是政府的司法行政機關。受黨委與政府的領導。司法局規格比法院、檢察院略低,是政府宣傳管理法律的專業職能部門。
司法局的主要職責:
1、研究起草司法行政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編制本市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並監督實施;
2、負責組織、指導對刑滿釋放和解除勞動教養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3、負責本市司法行政系統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
4、研究制訂本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總體規劃,組織、指導、協調全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5、負責管理本市律師、法律援助工作和公證機構及公證活動;研究律師、公證工作的改革與發展,並提出實施辦法;
6、負責管理本市法律服務機構和在京設立的國(境)外律師機構;監督、指導本系統的社會團體工作;
7、指導本系統法學教育及業務培訓工作;
8、負責指導區、縣司法行政部門管理人民調解工作、社區矯正工作及司法助理員、基層司法所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9、負責本市司法行政系統的外事工作和對外宣傳、交流工作;
10、指導和管理本市面向社會服務的司法鑒定工作;
11、負責本市仲裁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
12、負責本市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13、負責社區矯正工作;
14、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15、管理本市監獄管理局和本市勞動教養工作管理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十九條 能夠接受行政委託、依法行使行政處罰的組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
2、具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的工作人員;
3、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技術鑒定的,由有條件的組織進行相應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
『貳』 司法部和法制辦合並嗎
重新組建司法部,將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的職責整合到司法部,不再保留國務院法制辦公內室。
全面依法治國是容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為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統籌行政立法、行政執法、法律事務管理和普法宣傳,推動政府工作納入法治軌道,方案提出,將司法部和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的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司法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2)十九司法部擴展閱讀
改革後的司法部主要承擔以下職能:
(一)擬訂司法行政工作方針、政策,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制定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二)負責全國監獄管理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監督管理刑罰執行、改造罪犯的工作;
(三)負責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戒毒場所的管理工作;
(四)擬訂全民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各地方、各行業法制宣傳、依法治理工作和對外法制宣傳;
(五)負責指導監督律師工作、公證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負責港澳的律師擔任委託公證人的委託和管理工作;
(六)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
(七)指導、監督基層司法所建設和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基層法律服務和幫教安置工作;
(八)組織實施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叄』 司法部關於印發《監獄、勞教人民警察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的通知
第一條為了及時准確查處執法工作中的違法違紀行為,強化監獄、勞教人民警察執法觀念,堅持公正執法、文明執法,維護監督、勞教場所的正常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監獄、勞教工作實際,特製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過錯責任,是指監獄、勞教系統人民警察在執行過程中,因故意或者過失而發生違法違紀行為所應承擔的責任。第三條過錯責任應當依據違法違紀事實、性質和情節,行為人的法定職責、主觀過錯以及違法違紀行為所產生的後果確定。第四條追究過錯責任,應當堅持以事實為根據、公正公開、法律紀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處分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處分應當與過錯責任人的過錯責任相適應。第五條對過錯責任人的處分分為下列四種:
(一)情節較輕的,可責令檢查,給予通報批評,扣發崗位津貼、獎金,警告處分;
(二)情節較重的,可給予記過,記大過,調離警察工作崗位處分;
(三)情節嚴重的,給予降級,撤職,開除處分;
(四)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依法處理。第六條過錯責任人犯有本辦法所列兩種以上行為的,可從重處分或合並適用第五條所列處分。第七條對過錯責任人需同時給予黨紀處分或者給予警銜降級、取消警銜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試行)》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警銜條例》等規定處理。第八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究過錯責任:
(一)扣押或銷毀罪犯、勞教人員申訴、控告、檢舉、獎懲材料的;
(二)本人或者指使、放任他人毆打、體罰、虐待罪犯、勞教人員或者濫用警戒具的;
(三)對罪犯、勞教人員超期禁閉、到期不及時辦理釋放、解教手續或無故扣壓釋放、解教證明的;
(四)本人或親屬索要或者收受罪犯、勞教人員及其親屬財物的;
(五)剋扣、挪用、貪污罪犯、勞教人員糧食、伙食費及其他財物的;
(六)向罪犯、勞教人員及其親屬兜售物品、借錢、借物或委託代購商品謀取經濟利益的;
(七)本人或親屬接受罪犯、勞教人員及其親屬的宴請、禮品或者讓其代支其他費用的;
(八)違反規定,讓罪犯、勞教人員或者其親屬給予監獄、勞教單位財物的;
(九)在值班期間由於失職造成罪犯、勞教人員逃跑、傷亡的;
(十)由於工作失察、處理不當造成罪犯、勞教人員鬧事或其他事故的;
(十一)發生罪犯、勞教人員逃跑、傷亡事故不及時上報或隱瞞不報的;
(十二)忽視安全生產造成生產責任事故的;
(十三)違反規定,擅自將管理罪犯、勞教人員的職權交予他人行使的;
(十四)未按規定管理、使用槍支、彈葯及警戒具造成丟失或其它後果的;
(十五)對本單位違法違紀行為失察,或發現後不予以制止、糾正,或隱瞞不報、報而不查,或袒護包庇、妨礙責任追究的;
(十六)違反規定,為罪犯、勞教人員傳遞信件或捎帶物品,私下安排罪犯、勞教人員和親屬會見,帶領罪犯、勞教人員外出為自己或他人提供勞務的;
(十七)違反規定,同意對罪犯或勞教人員准假、保外就醫、所外就醫、監(所)外執行、減刑、假釋、提前解教及減期、延期的;
(十八)辦理罪犯或勞教人員保外就醫、所外就醫、監(所)外執行、減刑、假釋、提前解教及減期、延期有徇私舞弊行為的;
(十九)對罪犯、勞教人員及其親屬進行刁難或打擊報復的;
(二十)未經批准,擅自接待外來人員參觀、采訪監獄、勞教所,造成監獄、勞教工作失密、泄密的;
對本辦法中沒有列舉的其他過錯行為,可根據其過錯事實、情節、後果,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進行處分,但需經上一級司法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第九條監獄、勞教單位在冊職工過錯責任的處分,參照本辦法的有關規定執行。第十條各級監獄、勞教機關由監察和政工部門負責過錯責任追究的查處工作,並按照規定程序和幹部管理許可權審批或上報。做好處分決定時,應當查清事實,聽取過錯責任人的陳述和申辯,並及時書面通知被處分人。第十一條過錯責任人對處分決定不服的,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提出申訴。
『肆』 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有哪些
依據《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關於印發《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職責分工》的通知》安委〔2015〕5號
以下單位均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
(一)國家發展改革委。
(二)教育部。
(三)科技部。
(四)工業和信息化部。
(五)公安部。
,(六)監察部。
(七)司法部。
(八)財政部。
(九)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十)國土資源部。
(十一)環境保護部。
(十二)住房城鄉建設部。
(十三)交通運輸部。
(十四)水利部。
(十五)農業部。
(十六)商務部。
(十七)文化部。
(十八)國家衛生計生委。
(十九)國務院國資委。
(二十)工商總局。
(二十一)質檢總局。
(二十二)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二十三)體育總局。
(二十四)國家林業局。
(二十五)國家旅遊局。
(二十六)國務院法制辦。
(二十七)中國氣象局。
(二十八)國家能源局。
(二十九)國家國防科工局。
(三十)國家海洋局。
(三十一)國家鐵路局。
(三十二)中國民航局。
(三十三)國家郵政局。
(三十四)全國總工會。
(三十五)安全監管總局。
(三十六)國家煤礦安監局。
(三十七)中國鐵路總公司。
中央宣傳部、中央編辦、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和總參謀部應急辦、武警總部依照有關規定履行相關安全生產工作職責,為安全生產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其他負有安全生產工作職責的國務院有關部門及其管理的國家局,按照國務院批準的部門「三定」規定和《安全生產法》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范性文件賦予的職責,負責本行業領域或本部門、本系統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
『伍』 司法部網址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網址: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首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電話:86-10-65153508,84772882。地址:北京市朝陽門南大街6號。郵編:100020
根據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司法部機構職能、主要職責如下:
一、司法部是國務院組成部門,為正部級。
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司法部。
三、司法部負責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
(5)十九司法部擴展閱讀:
主要職責:
(一)擬訂司法行政工作方針、政策,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制定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二)負責全國監獄管理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監督管理刑罰執行、改造罪犯的工作;
(三)負責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戒毒場所的管理工作;
(四)擬訂全民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各地方、各行業法制宣傳、依法治理工作和對外法制宣傳;
(五)負責指導監督律師工作、公證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負責港澳的律師擔任委託公證人的委託和管理工作;
(六)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
(七)指導、監督基層司法所建設和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基層法律服務和幫教安置工作;
(八)組織實施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九)主管全國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
(十)參與有關國際司法協助條約的草擬、談判,履行司法協助條約中指定的中央機關有關職責;
(十一)指導司法行政系統的對外交流與合作,組織參與聯合國預防犯罪組織和刑事司法領域的交流活動,承辦涉港澳台的司法行政事務;
(十二)負責司法行政系統槍支、彈葯、服裝和警車管理工作,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計劃財務工作;
(十三)指導、監督司法行政隊伍建設和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建設,負責司法行政系統的警務管理和警務督察工作,協助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司法廳(局)領導幹部;
(十四)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