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學生懷孕老師法律上的責任

學生懷孕老師法律上的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2-06 08:51:44

A. 十六歲懷孕有法律責任

這要看情況,首先已經16歲了,不屬於幼女的范疇,如果女方是自願發生性關系導致懷孕的,沒有法律責任,有道義上的責任;如果是採取暴力、欺騙、脅迫、葯物(如安眠葯、灌酒等形式)等非女方自願的行為,那是強奸,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讓你滿意,謝謝採納!

B. 法律上關於教師產假的規定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七條: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八條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准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准由用人單位支付。
女職工生育或者流產的醫療費用,按照生育保險規定的項目和標准,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

C. 學生在校懷孕生孩子老師有責任嗎.

這個孩子生父是誰呢?從你的描述應該也是學生或者社會人士呢,你們家長的責任最大,孩子變化這么大你怎麼就沒有察覺呢?你家孩子錯誤和你們一樣嚴重,你們是怎麼教育青春期的孩子的,你們做父母的真的要好好反思了。在我看來,這個老師的責任真不大,希望你們不要亂把責任推給老師,這樣是不對的

D. 學生侵犯女老師付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那要看是什麼樣的侵犯嘍。如果是口頭上的,那樣只是被批評教育而已。如果是動手傷害了版老師的話,那學生權家長要負責醫療費。如果是高中或者大學以上的那種學生對老師生理上身體上的侵犯那種。那肯定是要賠償一起坐牢了。

E. 老師把學生肚子搞大了應該負什麼法律責任

如果,學生不滿14周歲,那麼無論女生自願與否,老師總是構成強奸罪,如果已滿十四周歲,那麼是不觸犯法律的,但是會受到道德的譴責,自己教師隊伍相關紀律的處罰,比如開除公職等,另外教育部多次就教風師風發出過相關規定,要凈化教師隊伍

F. 學生打老師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情節輕微不構成犯罪,可以告訴家長與其所在的校方溝通。

G. 我妹妹今年才16歲就懷孕了,請問在法律上那個男的要負什麼責任謝謝

這件事情要看你們當事人雙方怎麼調解解決了,法律對此沒有相關的制裁性規定,你妹妹已滿14周歲了,而且男方又不是強行與之發生關系,現在你們的問題是怎麼把現在的情況處理好,與他們家長協商吧,19歲的他現在也沒多少自主能力的!

H. 學生出事老師有責任么

學生出事老師是否有責任取決於是否盡到應盡的責任。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 第12號)
第九條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一)學校的校舍、場地、其他公共設施,以及學校提供給學生使用的學具、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或者有明顯不安全因素的;
(二)學校的安全保衛、消防、設施設備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顯疏漏,或者管理混亂,存在重大安全隱患,而未及時採取措施的;
(三)學校向學生提供的葯品、食品、飲用水等不符合國家或者行業的有關標准、要求的;
(四)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教育教學活動或者校外活動,未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並未在可預見的范圍內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五)學校知道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患有不適宜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疾病,但未採取必要措施的;
(六)學校違反有關規定,組織或者安排未成年學生從事不宜未成年人參加的勞動、體育運動或者其他活動的;
(七)學生有特異體質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參加某種教育教學活動,學校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
(八)學生在校期間突發疾病或者受到傷害,學校發現,但未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導致不良後果加重的;
(九)學校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或者在履行職責過程中違反工作要求、操作規程、職業道德或者其他有關規定的;
(十)學校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在負有組織、管理未成年學生的職責期間,發現學生行為具有危險性,但未進行必要的管理、告誡或者制止的;
(十一)對未成年學生擅自離校等與學生人身安全直接相關的信息,學校發現或者知道,但未及時告知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導致未成年學生因脫離監護人的保護而發生傷害的;
(十二)學校有未依法履行職責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二條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已履行了相應職責,行為並無不當的,無法律責任:
(一)地震、雷擊、台風、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
(二)來自學校外部的突發性、偶發性侵害造成的;

(三)學生有特異體質、特定疾病或者異常心理狀態,學校不知道或者難於知道的;

(四)學生自殺、自傷的;

(五)在對抗性或者具有風險性的體育競賽活動中發生意外傷害的;

(六)其他意外因素造成的。

第十三條下列情形下發生的造成學生人身損害後果的事故,學校行為並無不當的,不承擔事故責任;事故責任應當按有關法律法規或者其他有關規定認定:

(一)在學生自行上學、放學、返校、離校途中發生的;

(二)在學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離校期間發生的;

(三)在放學後、節假日或者假期等學校工作時間以外,學生自行滯留學校或者自行到校發生的;

(四)其他在學校管理職責范圍外發生的。

第十四條因學校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與其職務無關的個人行為,或者因學生、教師及其他個人故意實施的違法犯罪行為,造成學生人身損害的,由致害人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I. 職校學生懷胎,學校負什麼責男方負什責任

如果女方已經年滿14周歲,且是自願,其實校方是沒什麼責任的,因為法律沒規定學校有義務防止女生在校懷孕。
至於男方,孩子生下來男方有撫養義務

J. 教師和學生在法律關繫上有那些權利和義務

須銳意進取,刻苦學習。要使學生學好知識,教師首先必須學好知識。明清之際思想家,教育家黃宗益早就指出:「道之未間.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解,則非師也。」陶行知則更明確地說:「要出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學好,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而在當代,教師更需要不斷提高自己思想業務水平。當代知識發展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數量上「暴增」,二是「老化」周期日益縮短。就知識「老化」周期而言有調查統計表明:1965年畢業的大學生經過10年到1975年其在校期間所學的專業知識有70%陳舊過時,而1976年畢業的大學生到1980年僅四年所學的專業知識的陳舊率即達50%。作為一個教師就要像陶行知先生倡導的那樣,教師每天問一下自己:「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和教學水平」這項義務實際上是國家對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們正處在新舊之交的關鍵時刻。歷史發展到今天,競爭已成為時代的特徵,各類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的競爭,因而作為培養人才的教師隊伍,決定著跨世紀人才的質量,只有高水平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教師法》是從提高教師素質的迫切性這一角度作為人民教師應有「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和教學水平」的義務。

當代世界發展的大趨勢是國際化,信息化,人文化,光講前二者是不夠的,人文化是重要走向。80年代以來曾起到轟動作用的是美國高質量委員會向白宮提交的《國家處在危機之中》的報告,其中驚呼教育教學質量堪憂的根本原因是教師素質的下降,並以

「21世紀的教師裝備起來的國家」和「明天的教師」等研究報告為基本方案,提出提高教師水平的若乾重大舉措,隨之而來的是許多發達國家:如英國提交了「提高教師質量」的白皮書,日本提出了題為「關於提高教學素質的措施」的報告,法國、德國、前蘇聯都在80年代前後掀起教育改革的大浪潮,把提高教師素質,包括學歷、能力、水平、素質、師德等放在頭等重要地位。

再從未來社會、未來教育、未來人才素質對教師的要求來看。未來的信息社會由於高速度、多媒體、多網路三大特點將大大改變我們的生產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乃至學習方式。未來的教育現代化是終身化、社會化、國際化、個性化、個別化、綜合化、信息化教育。但是這「化」那「化」,「化」這「化」那,必須是先「化」人,後「化」物,先「化」軟體,後「化」硬體。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技術不是教學設備,而是教師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人文素質,教師的教育觀、教學觀、質量觀顯得尤其重要。因為「教師是給人以巨大的影響有權威的賢人」。(加里寧語)

二、教師的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一)教師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有兩種含義,一是法律關系一方面權利和義務的統一;二是法律關系雙方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法律在賦予法律關系主體權利的同時,必須要規定其應履行的義務。這種權利和義務是相應的,無此輕彼重或此重彼輕之分。在執法進程中,教師既應享有自己的權利,又必須認真履行自己的義務。法律在賦予法律關系一方權利時,實際上也同時規定了另一方義務;反之亦然。例如《教師法》第7條規定:「教師有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的權利。與此同時《教師法》第9條就相應規定了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及有關部門,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的義務,既「提供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教學教育設施和設備」,「提供必需的圖書,資料及其他教育教學用品」。

(二)在不同場合下,教師的權利和義務是互相交叉的,並可以相互轉化。

權利和義務不是絕對的,有時權利也是義務。例如《教師法》規定:教師有「指導學生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成績」的權利。這一項權利,實際上也是教師的義務。教師如果沒有認真地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沒有認真的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成績,則說明他沒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法律義務,就是他的失職。又如《教師法》規定:教師有「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水平一的義務,這實際上也是教師權利。只不過以義務的形式出現罷了。應該說,這是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於改變目前我國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的狀況更具有針對性。如果哪一個組織或個人妨礙教師接受進修和培訓,那麼教師就可以依據《教師法》第2條第6款,要求對自己合法權益予以保障

熱點內容
法律碩士非法學什麼時候出來的 發布:2025-09-19 18:38:44 瀏覽:460
刑法類律師 發布:2025-09-19 18:35:57 瀏覽:740
社會與法我的女友是個托 發布:2025-09-19 18:34:24 瀏覽:869
最高法院黃松有 發布:2025-09-19 18:32:52 瀏覽:53
勞動法中對績效考核的 發布:2025-09-19 18:29:11 瀏覽:348
新勞動法女職工夜班 發布:2025-09-19 18:27:45 瀏覽:748
增強職業道德的建議 發布:2025-09-19 18:19:42 瀏覽:48
鼎城法院 發布:2025-09-19 18:14:40 瀏覽:10
2016年4月開始施行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9 18:11:40 瀏覽:31
蘭西縣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19 18:07:41 瀏覽: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