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法律知識講座點評
A. 聽專家講座簡短評語
評價老師講的課好的句子有:
(1)整堂課思路清晰,環節緊湊,重難點突出,設計合理。學生的課堂習慣非常好,每個人都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課堂效果較好。
(2)老師在教學新知時循循善誘,讓學生學習起來毫不費力,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教學設計很好,引導得也很到位,同時還讓學生體會到學生與生活的聯系。
(3)學生們上課的積極性和參與率極高,特別是老師能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創設一定的情境。
(4)老師並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給予了學生比較充分的自主探究機會,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提升。
(5)老師能從學生特點出發,讓學生在玩活動過程中探究新知識、理解新知,人整體上來看,效果確實不錯,值得學習。
(1)土地法律知識講座點評擴展閱讀:
評價老師講的課好的詞有:居高臨下、口若懸河、循循善誘、引人入勝、如坐春風、受益匪淺、恍然大悟、豁然開朗。
1、學習方法和教學手段多樣化,降低了學習難度,提高了學習效率。
2、數學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滲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得到進一步優化。
3、老師語言優美,儀表大方,課堂中能充分利用兒童的心理特點,創設學生喜愛的教學情景。
B. 關於土地方面法律問題
具體要看該部分土地是不是屬於承包性質的土地,是不是在承包期內。
C. 對於保護土地談一談你的看法
一是確定基本農田保護區域。《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了「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建立保護補償機制,確保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有提高。」如何才能做到這些?筆者認為就是要對基本農田進行合理、長遠的規劃,結合實際情況確定基本農田保護區,並將被保護的基本農田繪成圖紙,利用牆體板面在各村主要街道進行公示,讓群眾明白被保護的基本農田地塊位置,得到人人皆,讓大家合起手來共同保護。
二是完善基本農田保護制度。《決定》還指出「土地制度是農村的基礎制度」。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沒有一個最嚴格的管理制度,管理就成了一片混亂,保護土地就成了一句空話,所以建立健全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至關重要。在管理上,要明確責任,實行目標化管理,局、所、村層層簽訂基本農田保護目標責任書,要嚴格執行基本農田保護、管理、審批等各項規章制度。
三是建立基本農田保護網路。在這方面修武國土局取得了成功的經驗,該局在全縣各個行政村的黨員、老幹部、青年、團員中分別選出1名文化素質高、責任心強、有工作能力的村民聘為基本農田保護信息員,建立了基本農田保護網路,對全縣基本農田進行監測、監督,及時反饋出現的問題。通過三年的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基本農田保護信息員起到了重大作用。一是發揮了宣傳作用。各村信息員充分利用自己紮根農村與群眾緊緊相連的有利條件,以言傳、廣播、辦黑板報等形式把國土資源管理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傳到了千家萬戶,使之得到了家喻戶曉,增強了廣大群眾的基本農田保護意識;二是發揮了監視作用。他們生活在最基層,堅守在第一線,每天與群眾朝夕相處,問題發現快,信息傳遞及時,若發現有「風吹草動」能夠及時上報,能夠及時發現和制止各種違法違規佔地行為,徹底解決了國土所信息閉塞的問題;三是發揮了穩定作用。通過他們調解各種土地糾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消滅在了萌芽狀態,從源頭上減少了涉土信訪案件發生。
四是樹立基本農田保護標志。要對所分管轄區所有保護地塊不定期的進行全方位的拉網式排查,核實面積,增補和整修基本農田保護碑,確保每一塊基本農田都有保護標志,寫明被保護地塊的邊界、面積等,時常對廣大群眾敲警鍾。
五是實行基本農田保護巡查。將各村重點保護的基本農田地塊、公路沿線及各村村莊周圍分別劃分為一、二、三級巡查區,土地工作人員分片落實責任,簽訂目標責任書,對各巡查區進行定期巡查,並做好巡查動態記錄和日誌整理,如哪個轄區發生違法佔地案件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處罰。要保持巡查的不間斷性,往往在「三秋」、「三夏」換茬期間容易出現亂占亂挖現象,在冬春農閑季節容易出現私搭亂建象。要做好此項工作首先是要加強執法監察工作人員的法律法規和業務培訓,其次是要加強執法監察人員的廉政教育,使其做到嚴格執法、秉公執法。
六是強化基本農田保護宣傳。筆者認為,提高群眾的思想認識是做好此項工作的基礎,要增強群眾保護基本農田的自覺性。要採取多種形式做好宣傳工作,比如在各村主要街道書寫牆體標語、做牆體板報、張帖小標語、懸掛橫幅、利用農村集會出動宣傳車、散發傳單、設立咨詢台等,大力宣傳基本農田保護的重要意義及有關保護基本農田的法律法規。在宣傳形式上修武縣方庄國土所和五里源國土所有所創新,方庄鎮地處太行山腳下,是通往世界地質公園的主要通道之一,建房服務旅遊的較多,可該鎮山區面積就佔60%左右,信息還比較閉塞,管理較為困難,方庄國土所利用春節期間在外地務工人員返鄉,過年時人員多的機會,向建房申請農民發放《村民建房用地須知》,宣傳村民建房用地標准、審批程序等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法律和政策,正是雪中送炭,在群眾最需要的時候為轄區群眾送去了精神食糧,這一點充分說明了方庄國土所工作人員對轄群眾有深刻的了解,也說明了他們平時最貼近群眾,最關心群眾。筆者認為,只有做好宣傳工作,以法律教育群眾,以政策指導群眾才能讓群眾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方庄國土所的這一做法不失為上策,他們這種了解群眾,按照群眾需求開展服務的做法值得各有關單位的學習和發揚;五里源國土所的同志在下鄉為民解難題辦實事中,經常與群眾溝通,交流思想,當他們了解到部分群眾素質還比較底,法律意識還比較淡薄,而農村報刊雜志比較少,群眾在農閑時缺泛學習資料等一些實際問題時,抓住春節期間群眾在外返鄉,農村人員多,春節休閑這一時機,引導村民多學點國土知識及法律法規,便把國土所訂閱的的《資源導刊》進行了收集、整理和包裝,做為一份新年禮物送給農村廣大幹部群眾。
七是集中整治違法違規用地。為進一步規范土地管理秩序,嚴格糾正違法違規用地行為,嚴守耕地「紅線」,要不斷地開展以查處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未批先用、亂佔耕地等違法違規用地為重點的集中整治行動。要制定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明確整治標准,專門成立組織。在整治工作中,把宣傳放在工作首位,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大力宣傳國家加強土地管理、嚴格保護耕地和依法依規、節約集約用地的政策和要求,宣傳國家堅決制止土地違法違規行為的決心,為集中整治行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其次是做好宣傳教育工作,督促違法違規用地者自行整改、自行拆除建築物、自行復耕土地。三是對在規定時間內拒不自行整改的違法違規用地,要組織進行集中整治。四是對於集中整治後的違法違規用地現場,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復耕。通過集中整治,增強相關部門及社會各界依法依規管理和使用土地的觀念,規范土地管理秩序。
八是強化干群法律法規培訓。為進一步促進基層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落實,要採取措施對鄉(鎮)村幹部進行國土資源法律知識宣傳教育培訓。一是要緊緊圍繞集約節約和合理利用資源及國土資源法律法規,有針對性的對鄉(鎮)主管國土資源工作的幹部,各行政村幹部、土地協管員進行國土資源法律知識培訓,通過培訓進一步強化廣大農村基層幹部依法保護耕地、集約利用資源意識,推進基層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扎實有效的開展。二是把那些理論功底扎實、工作和教學經驗豐富的同志充實到師資隊伍中來,並對師資隊伍進行專門培訓。三是緊密聯系基層實際,緊扣基層幹部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注重貼近實際的原則,重點普及與鄉(鎮)村幹部、基層群眾生產生活和實際工作密切相關的國土資源法律法規知識,為他務講授執法監察、基本農田保護、宅基地審批程序、「空心村」治理等方面的知識,通過生動的案例,使廣大鄉(鎮)村幹部學到一些比較實用的工作經驗。通過培訓,進一步強化基層幹部及群眾的大局觀念和責任意識,提高廣大基層幹部群眾自覺保護耕地、集約節約用地的意識。
九是從盤活存量用地上找出路。一是要結合本地實際,對廢棄的磚瓦窯場、工礦廢棄地及閑置低效利用土地的具體情況進行了全面排查摸底,制定整治方案,開展三項整治活動,通過整治騰出土地。二是對死滯企業、停產和半停產企業及一些倒閉企業和破產企業等現有存量建設用地、廠房,因廠制宜採取一場一策的不同形式進行了盤活。通過上述兩種方法,將存量土地資源進行合理規劃,並逐宗登記造冊,建立資料庫,為政府決策提供准確依據,為項目建設及時提供用地,以此節約土地資源。三是對「空心村」進行治理。在這方面,修武周庄鄉做得非常到位,周庄國土所把集約節約用地作為土地管理工作的重頭戲,與周庄鄉政府結合成立了「空心村」治理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由國土所牽頭組成了治理「空心村」工作隊,他們利用散發傳單、召開會議、廣播、標語、板報等形式廣泛宣傳節約用地的重要意義,使群眾提高了認識,增強了配合治理「空心村」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十是讓全社會監督。要在各村設立警示宣傳標志牌,將保護地塊、責任人落實到村級保護圖上,做到基本農田面積、分布情況以示意圖形式公布於眾,接受群眾監督,並建立基本農田保護信息反饋體系,在各村設立舉報箱,公布舉報電話,讓全社會廣大幹部群眾共同監督,保護自己的生命線。
D. 關於土地糾紛的法律知識!
你們應該先向當地政府申請裁決,對裁決不服者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專內,向人民法屬院起訴。
《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E. 如何點評講課
一、評教學目標。評課首先要評教學目標,因為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學目標的確定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重要尺度。看教學目標設置是否准確、具體、可操作、可達成、可檢測;看教學目標是否明確地體現在教學環節中;
看問題設置、教學方法、雙邊活動等是否緊密圍繞教學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從學生答問、練習、小結等方面評價教學目標是否達成。
二、評教學思路。教學思路設計是否符合教學內容實際,是否符合學生實際;教學思路設計是否簡潔明了有獨創性;教學思路層次、脈洛是否清晰;看教師在課堂上運作是否流暢自如。
三、評課堂結構。課堂教學中是否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精講多練;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有無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觀象,有無教師佔用時間過多,學生學習、思考、活動時間過少現象。
四、評教學手段。看教學方法、手段是緊扣教學目標,為教學目標達成服務;看教學方法、手段是否注重學生學習興趣、能力的培養;看教學方法、手段是否注重學生「學」的效率和學習效果。
五、評教師基本功。看板書設計是否科學合理、條理性強、富有藝術性;看教師教態是否明朗莊重,富有感染力;看授課語言是否准確清楚,精當簡練,生動形象,富有啟發性;看教師操作教具熟練程度。
六、評教學效果。看教學效率是否較高,學生思維是否活躍,課堂氣氛是否和諧;看不同程度學生是否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所進步;教學目標是否達成;看學生是否學得輕松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是否解決。
F. 宣講法律法規簡報
全國縣(市)、鄉(鎮)、村級幹部國土資源法律知識宣傳教育培訓活動
簡 報
第 25 期
全國培訓活動辦公室 二○○八年三月七日
中央宣講團首場宣講在石家莊舉行
2008年3月3日至4日,國土資源法律知識中央宣講團在河北石家莊進行首場宣講。河北省副省長孫瑞彬同志,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全國培訓活動辦公室主任王瑞生同志出席並講話。中央宣講團全體成員,河北省國土資源廳、省直有關部門領導,各縣(市)負責人,國土資源、組織部門機關幹部和有關工作人員近400人參加了宣講活動。
王瑞生同志在講話中指出,國土資源法律知識的宣講是整個宣傳教育培訓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宣傳教育培訓活動取得實效的關鍵,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探索保障科學發展新機制的實踐創新。他希望參加培訓的同志充分利用這次機會學習國土資源管理法律法規知識,增強改革創新、依法行政、促進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的能力。
首場宣講的五位同志都是在國土資源部門工作多年,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較高理論水平的領導或專家。宣講內容緊扣十七大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國土資源管理的大政方針,涉及土地管理法律政策、國土資源形勢與任務、礦產資源管理、基層土地管理實務、地質災害防治等,既有理論深度,又有現實針對性。
宣講結束後,中央宣講團的全體成員與部分縣(市)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座談中,大家對宣講活動給予了較高評價。大家認為,宣講內容豐富、重點突出、形式生動活潑,對基層領導幹部提高認識、把握政策,在實際工作中切實落實科學發展觀,具有積極的作用。
G. 關於土地的法律問題!
按理說不合法,因為你們土地是集體土地,應該由政府出具相應文件,轉為出讓後才能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但如果村裡暗地裡把土地轉為國有,那就不得而知了。到當地國土局咨詢一下那塊地目前到底是集體土地還是國有。如果對方說是國有。那就要找到村裡,把當時出讓土地收到的錢拿出來村民一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