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新局舉辦法律知識培訓
A. 廣播電視系統內傳播技術,有哪些題目
(一)報考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熱愛祖國和人民,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3、身體健康。 4、年齡在30周歲以下(1977年6月26日以後出生)。 5、聘用崗位需要的其它條件。 (二)報考對象 符合報考條件的應、往屆大學專科、本科畢業生(含五大生,就業與否不限)。 三、考試科目及分值 考試進行公共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考試(專業基礎知識考核分為專業知識筆試和專業技能面試)。 公共基礎知識占總分的30%,內容包括法律知識、省情省策、公民道德建設、公文寫作、事業單位相關知識和一年來的時事政治。 專業知識考試內容:播音主持崗位考《電視播音與主持》;記者、編輯崗位(合並進行考試)考《新聞寫作》、《電視攝影與編輯》;製作崗位考《電視製作技術》。以上教材均由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 專業基礎知識占總分的70%,其中專業知識筆試佔30%,專業技能面試佔40%。 根據筆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按1:2的比例確定面試對象。分數相同者,以專業分數高者優先。 符合國家和省有關加分政策規定的,在折算後的筆試成績中加分。 四、報名 6月26 日在市廣電局八樓會議室根據招聘崗位對崗申報,每位報考人員限報一個崗位。報名時,本人須帶以下證件及材料:1、畢業證和就業報到證(2007年應屆畢業生需由畢業學校出具證明,寫明現實表現、所學專業、畢業時間);2、本人身份證;3、有工作單位的須由其單位出具同意報考證明;往屆未就業的畢業生和社會流動人才需由管理其檔案、人事關系的人才交流中心出具未就業證明和現實表現材料;4、各報考崗位要求的相關專業證件和作品;5、一寸免冠同底近照兩張。報名人員須帶證件的原件和復印件各一份。 通過資格審查的報名人員,按照四川省財政廳、物價局(2003)237號文件規定的標准繳納筆試考務費,每人每科50元。參加面試者須每人另交80元面試考務費。 五、開考比例 應聘同一崗位的須形成競爭,應聘人數與招聘人數之比應不低於3:1(特殊崗位,經政府人事部門批准可放寬到2:1),達不到開考比例的,根據應聘者意願進行調整,調整後仍達不到開考比例的,由政府人事部門相應調減或取消該崗位的招聘計劃。 六、考試 7月 16日在市農業局十樓會議室進行筆試,上午9:00—11:00考公共基礎知識,下午3:00—5:30考專業基礎知識。考生憑准考證、身份證提前15分鍾入場。 根據筆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按1:2比例確定面試對象,筆試成績相同者,以專業基礎知識分高者優先;面試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七、公布成績和體檢 筆試、面試成績出來後,在人事局、廣播電視局公示欄和「簡陽人才」網公布考試成績。根據申報崗位名額,從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額確定體檢對象。如分數相同,以專業基礎知識分高者優先;如再相同,以專業技能面試成績分高者優先。體檢標准及項目參照《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准(試行)》進行。 八、考核和公示 由廣電局組織考核,體檢和考核合格人員在人事局、廣播電視局公示欄和「簡陽人才」網站公示7天。 凡體檢和考核不合格人員以及公示期間反映出問題,經查實不能聘用的人員,取消其應聘資格,經人事局批准後可依次等額遞補。 九、聘用 經公示無問題者,由人事局審批發文。按照人事、編制管理規定辦理人事編制有關手續。考聘人員一律實行聘用制,簽訂《聘用合同書》,檔案、人事關系由市人才交流中心實行人事代理,聘用人員依據人事、廣電部門開具的介紹信到單位報到。 批准聘用的人員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報到,逾期未報到的或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不能按時畢業並沒有取得報考職位規定的學歷、學位證書的,或發現有不符合報考資格聘用條件的,取消聘用資格,依次等額遞補。 十、紀律與監督 事業單位補充人員實行公開考試招聘,是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為維護招考工作的公正性、嚴肅性、權威性,要嚴格人事紀律,此次考試請紀委、監察局實行全程監督,對弄虛作假、循私舞弊聘用的人員,一經發現和查實,立即取消聘用資格,並嚴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B. "文廣新局"是指什麼部門管理什麼
文廣新局:即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簡稱文廣新局。文化綜合體制改革後,有些政府機構把文化局、廣電局、和新聞出版局整合一塊,形成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並形成統一的執法機構即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
1、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於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版權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實施文化藝術、文物、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版權等方面的法規和管理辦法;擬定全市文化藝術、文物、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版權等事業的發展規劃,並組織監督和實施。
2、指導、協調和服務文化藝術、圖書館、博物館、藝術教育、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版權等事業的發展;指導直屬事業單位的體制改革;指導、協調藝術創作和生產,扶持導向性、示範性、實驗性文化藝術品種,推動各門類藝術的發展;歸口管理全市性重大文化活動;參與重點文化設施建設;管理市級公共文化設施。
3、指導、監管、協調各鎮(街道辦事處)文化、文物、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方面市場的行政管理工作和農村群眾文化工作;實施對廣播電視節目、衛星電視節目收錄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視聽節目的監督管理工作。
4、審批和監督管理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的安裝使用和開設閉路電視;協調廣播電視的傳輸覆蓋網;承辦審批鄉鎮(街道辦事處)廣播電視播出(含轉播)機構的建立、撤銷工作,並進行監督、檢查。
5、承擔文化市場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行使法律法規賦予的行政審批許可權。審批、核准有關行政許可事項,管理文化市場,指導文化市場稽查和電影發行、放映工作;負責新聞出版發行、版權等有關行政管理工作。
6、承擔掃黃打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的日常工作,組織協調全市的掃黃打非工作和文物管理工作。
7 、管理對外文化工作和對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地區的文化交流工作。
8、管理直屬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加強對文化市場的監督檢查,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處罰;對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的業務工作進行監督指導,組織協調全市文化市場的整治行動。
9、做好文化市場、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版權等領域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引導和樹立正確的文化經營理念,規范經營行為,維護市場秩序。
C. 文廣新局成立的原因
出現原因:
(1)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文化藝術、廣播影視宣傳創作、新聞出版、著作權管理、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起草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和政策。深化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
(2)擬訂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版權)、文物事業和產業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促進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版權)事業和產業發展。
(3)承擔管理文化藝術事業的責任,指導文藝創作與生產,扶持代表性、示範性、實驗性藝術精品,推動各門類藝術的發展。承擔管理全市性重大文化活動的責任。
(4)擬訂社會文化事業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承擔推進城鄉文化藝術、廣播影視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責任,組織和引導公共文化產品生產,指導市文化、廣播影視重點設施和圖書館、文化館(站)、群眾藝術館等公益性文化事業建設,指導、推動社區和農村開展各類群眾性文化活動。
(5)承擔對文化藝術經營活動進行行業監管的責任;負責對網吧等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實行經營許可證管理;加強對從事演藝活動、廣播電影電視節目製作、出版活動的民辦機構進行監管。
(6)負責廣播電影電視、信息網路視聽節目服務機構和業務的審核、申報和監管,負責指導、監管廣播電視播出工作,指導廣播電視報社新聞宣傳工作。負責廣播影視節目安全播出,負責對廣播影視節目、信息網路視聽節目和公共視聽載體播放的視聽節目內容和質量進行監管。
(7)承擔對新聞出版單位進行行業監管和著作權管理的責任。監管出版活動,組織查處違規出版物和違法違規出版活動;組織查處著作權侵權案件。
(8)承擔對印刷業監管的責任;負責對出版物內容進行監管。
(9)承擔文物保護的責任。擬訂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組織實施文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普及工作。負責本市文化遺產的普查和保護工作。組織、指導、協調文物發掘和文化遺產保護及研究工作;指導博物館事業發展。按有關規定對文物流通市場進行監管。協同有關部門查處文物違法犯罪案件。
(10)擬訂文化市場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承擔市文化市場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事務。
(11)承擔文化綜合執法的責任。
(12)負責推進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面科技信息建設,指導相關科技研究和開發。
(13)負責組織、協調對外文化交流、宣傳與合作工作。
(14)負責局機關和局直屬單位的組織、宣傳、統戰、紀檢監察及群團工作
(15)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簡稱文廣新局。文化綜合體制改革後,有些政府機構把文化局、廣電局、和新聞出版局整合一塊,形成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並形成統一的執法機構即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
D. 文廣新局屬於政府部門嗎
文廣新局屬於政府部門,文廣新局指的是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文化綜合體制改革後,有些政府機構把文化局、廣電局、和新聞出版局整合一塊,形成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並形成統一的執法機構即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
綜合執法局全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城市管理執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機構中負責城市管理執法部門的規范化稱呼,其全國監督部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管理監督局。
(4)文廣新局舉辦法律知識培訓擴展閱讀:
其主要職責如下:
(1)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文化藝術、廣播影視宣傳創作、新聞出版、著作權管理、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起草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和政策。深化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
(2)擬訂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版權)、文物事業和產業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促進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版權)事業和產業發展。
(3)承擔管理文化藝術事業的責任,指導文藝創作與生產,扶持代表性、示範性、實驗性藝術精品,推動各門類藝術的發展。承擔管理全市性重大文化活動的責任。
E. 文化局和文廣新局有什麼不一樣
文化局和文廣新局的區別:
1、含義不同
文化局主管當地文化藝術事業。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新聞出版著作權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以及地方性新聞出版、著作權的管理規章和管理措施,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承辦當地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而文廣新局指的是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文化綜合體制改革後,有些政府機構把文化局、廣電局、和新聞出版局整合一塊,形成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並形成統一的執法機構即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
2、職責不同
文化局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於藝術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研究制訂當地文化事業發展規劃、政策、規章和管理辦法,綜合管理當地社會文化事業,圖書館事業,歸口管理當地文化市場、文物事業、電影發行和放映、對外文化藝術交流。
文廣新局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文化藝術、廣播影視宣傳創作、新聞出版、著作權管理、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起草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和政策。深化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
(5)文廣新局舉辦法律知識培訓擴展閱讀:
文化局辦事紀律:
一、熱情接待來訪群眾;
二、努力提高思想文化素質和業務水平,不準以任何借口向來訪者、辦事的群眾索要財物或接受賄賂;
三、堅持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對違法違規的活動堅決查處;
四、努力提高文化管理的執法能力,不準利用執行公務之便,向群眾進行敲詐勒索,中飽私囊;
五、要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不斷改進工作作風,不準參與文化市場經營活動,牟取私利;
六、塑造文化管理人員的良好形象,不準利用職權到文化娛樂場所進行無償的文化活動,不準隨意接受文化經營戶的宴請。
七、對於涉恐、暴、黃、毒等違禁動漫或電影視作品,無論中外,有殺錯,勿放過。堅持共產主義社會穩定和諧發展的方針,全面監督文化相關文明,必做到和諧穩定發展之態勢。
文廣新局部分職責:
一、負責推進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面科技信息建設,指導相關科技研究和開發。
二、負責組織、協調對外文化交流、宣傳與合作工作。
三、負責局機關和局直屬單位的組織、宣傳、統戰、紀檢監察及群團工作
四、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