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的法律責任及防範措施
A. 如何預防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的措施
1、給孩子的穿戴和學慣用品盡量低調,不要過於招搖。
2、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挑逗比較霸道和強悍的同伴;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沖突,一旦發生及時找老師解決。
3、教育孩子上下學和活動時盡可能結伴而行;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4、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東西,就給孩子要帶到學校去的學習、生活用具上貼上姓名。這樣有利於證明這些物品都是屬於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5、教育孩子,如果他在某些方面與別人不一樣,這也沒有什麼關系。盡早地讓孩子明白這一點,孩子會形成堅實的自我價值感,會認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樣值得尊重。
6、讓孩子參加自衛訓練。你也許並不希望孩子對侵犯者實施身體上的報復,但情況一旦惡化,讓孩子有自我保護的能力總是好的。這些訓練還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嚴,減小他成為受欺負者的可能。
7、如果欺負僅僅是口頭或網路上的,告訴你的孩子不要理會那個侵犯者。有時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應或是被欺負者並未因此而擔驚受怕的情況下,他們往往會失去興趣,事情就過去了(當然,但願他們不是繼續去搜尋下一個目標)。
如果情形繼續,讓你的孩子告訴侵犯者,他給別人帶來的感受是什麼,並且要求他停止他的粗暴行為。有些侵犯者面臨挑戰時,會收斂和停止自己的錯誤行為。
8、如果遇到校園欺凌,首先可以大聲警告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會受到法律紀律嚴厲的制裁,會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幼兒園的兒童可以說:你為什麼打我,你這樣做是壞孩子。)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大聲告訴周圍的老師同學關注欺凌者的行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心虛,洪亮的聲音可以起一個震攝作用。如果對方還是繼續欺凌行為的話,應適當自衛,而不是忍受挨打。
自衛的原則不是以暴制暴打回去,而是同樣起一個震攝作用,以行動告訴對方我們不是軟弱可欺的。一般欺凌者都欺軟怕硬,若看到欺負對象奮起反抗,多會心虛停止攻擊行為,而如果被欺負者默默忍受,反而會讓他更加得意忘形,從而持續攻擊行為,直到達到目的為止。如果反抗後對方仍未停止攻擊,應該在自衛的同時大聲呼救求助,並且尋找機會逃走,保護好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
9、如果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沉著冷靜,採取迂迴戰術,盡可能拖延時間。當他在公共場合受到一群人脅迫的時候,應該採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態度,這種辦法會免去一些麻煩。真正等到事情發生之後,到了一個封閉場所裡面就比較難辦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話,可能會遭來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
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對方。唯一的就是麻痹對方,順從對方的話去說,從其言語中找出可插入話題,緩解氣氛,分散對方注意力,同時獲取信任,為自己爭取時間,尋找機會逃走,而不是准備在那兒忍受一切。
受到這種暴力以後,很多人都是被威脅報案的話會受到報復,但還是應該告訴孩子,碰到這種事情一個是不要沉默,再一個是不要再以暴易暴,要以法律的方式來解決。
10、事情發生後,父母有必要保持冷靜,並把發生的情況告訴孩子的老師、咨詢員、園長或校長。可以先問問孩子是願意自己去告訴,還是由你去告訴。嚴重的暴力行為應以法律方式來維護自身權益。
B. 校園欺凌承擔什麼責任
您好!對於您提出的校園欺凌要承擔什麼責任?這一具體問題,我將為您進行解答,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近幾年以來可以說校園欺凌案件一直是最引人注目的社會法律案件,這不僅僅是學校教書育人本身的特殊性更是出於長輩對於自己孩子的關心,那麼,校園欺凌的要負法律責任嗎?校園欺凌在本質上是一種侵權行為,當然要承擔法律責任。欺凌行為的法律責任承擔涉及三個方面的主體,即欺凌行為人本人、監護人和學校的責任。就行為人本人而言,如果是成年人,應該獨立承擔法律責任。如果行為人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嚴重的話可能構成犯罪。
但是,如果是未成年人,責任的承擔問題就比較復雜。未成年人具有故意或過失,並非法律上的過錯,而應考察其監護人的過錯。
對他人進行毆打在證據充足的情況下,即可構成故意傷害罪,年滿14周歲就可量刑定罪。
1,未成年人參與校園欺凌將會面臨刑事責任。年滿14周歲至16周歲的未成年人,參與校園欺凌施暴於人,構成重傷及以上的就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16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參與毆打,構成輕傷及以上的就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2,即使打人不重,只要動手就會受到行政處罰,一般會保留案底,對日後的工作和生活也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3,所有的校園欺凌都將面臨民事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治安管理法》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60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C. 校園欺凌構成犯罪要承擔什麼責任
校園欺凌構成犯罪要承擔法律責任,主要包括侵權償責任、治安處罰責任和刑事責任三大類。
故意造成對方傷害的行為,是否會被追究刑事責任,主要看傷害的程度,如果是輕微傷的,不構成犯罪;如果是輕傷的被害人和檢察院都可以提起訴訟,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如果是重傷以上的,就需要由檢察院提起公訴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
治理范圍全國中小學校含中等職業學校:
1、開展教育,各校要集中對學生開展以校園欺凌治理為主題的專題教育,開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請公安、司法等相關部門到校開展法制教育,組織教職工集中學習對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2、完善制度,各校要制定完善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明確相關崗位教職工預防和處理校園欺凌的職責。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第一千一百八十九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監護人將監護職責委託給他人的,監護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受託人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D. 法律如何杜絕校園欺凌的發生
校園只是社會的投映與縮影,什麼樣的社會才沒有校園欺凌呢?當下,想杜絕,這輩子都是不可能的事了……
E. 校園欺凌要承擔什麼責任
校園欺凌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有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
如果情節較輕,一般只需要承擔行政處罰。如果情節比較嚴重的話,那麼還需要承擔相關的刑事責任。校園暴力導致他人傷亡,一樣會以故意傷人罪判處,不過對於未成年人,可以酌情從輕處罰。
本詞條由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認證 。
校園欺凌是發生在校園內外、以學生為參與主體的一種攻擊性行為,它既包括直接欺凌也包括間接欺凌。校園欺凌不等同於校園暴力,校園暴力包含校園欺凌,而校園欺凌是最常見的一種校園暴力 。當前我國和全球的校園欺凌現象都十分嚴峻,各國政府和各國際組織也出台了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及文件以應對校園欺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全面性教育」理念中也涵蓋了認識與應對校園欺凌的相關內容。
欺凌者是指在校園內外實施欺凌行為的一方,其中包括主要欺凌者和欺凌協助者/支持者。主要欺凌者指欺凌事件的「主犯」,即在欺凌事件中起主要作用或組織、領導作用的人,這樣的欺凌事件參與者在三人以上;欺凌協助/支持者不是欺凌行為的發起人,但在欺凌開始後加入或協助欺凌。部分欺凌協助者受欺凌者的恐嚇、威脅,屬於被迫參與欺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F. 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
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時有發生,如何徹底的避免或杜絕說句實在話,這是非常困難的,校園欺凌主要發生在學生之間,而暴力事件不僅僅是在學生之間,有可能會發生在老師和學生之間。那如何才能避免和杜絕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法來解決。
首先要恢復法制課堂這一個形式,因為在很多學生看來,由於沒有法制,課堂缺少了一些警戒性,造成了一些學生對於法律知識的無知,甚至覺得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他們的保護傘,那麼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學校應當定期開展由法律部門到學校的演講或講課。讓學生徹底感受到。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只有遵守法律才是好學生。
其次,從家長方面來講,應當時刻關注孩子最近的心理和身體狀態,如果發現孩子的身體有異樣,應當主動詢問發生了什麼事情,如果是不小心的碰傷和摔傷,那麼是可以原諒的,如果是被人欺負或者發生了校園欺凌事件的受害者,一定要注意,這僅僅是一個描圖,如果長時間的不關注,可能會激發更大的矛盾,使孩子受到更多的傷害。
最後從學校層面講,應當時刻加強巡查,比如說課間維持,比如說同學之間的紀律檢查等等,這些方面依靠的就是學校的規章制度,只有規章制度健全了,並且檢查力度能夠有力的實施,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能夠安全的在學校里學習和生活。
同時還應當避免另一種校園欺凌,就是學生利用自己的職務行使自己的權利,產生了貪污和腐敗的現象,這種現象在學校比比皆是,這就要求老師必須選擇道德品行比較好的學生來完成一些學校的管理工作,比如說檢查作業,檢查衛生等等。
校園欺凌一旦發生之後,家長首先第一步要做的是抓緊了解原因,不要想當然的去解決一些問題,這些家長自行解決方案可能會使矛盾更大,最後變成了傷害事件。
以上幾點,學校和家庭還有社會必須同時關注這一事件,才能有效的避免校園欺凌案件和暴力案件的發生。
最後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校園里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