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刪除文件有法律責任嗎
⑴ 員工跳槽,刪除了在職時的工作文件,且沒有留下備份,是否可以追究法律責任
當然了 犯罪的關鍵看有沒有社會危害!
這個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當然是犯罪了
應該是危害公私財產罪~
⑵ 我在公司上班,離職後可以要求公司刪除自己的設計文檔嗎還有如果自己刪了,會追究個人法律責任嗎
但是你可以把SP之類的軟體卸載了,因為本來那個就不是公司的東西是盜版的,版權是人家Adobe公司的。源文件不能刪,但是可以放個格式不對或者超大的圖片進去,公司的電腦一般不會很好,(這樣就導致PS閃退)把你收集的素材刪掉,收集的素材網站也刪掉,請叫我雷鋒
⑶ 員工離惡意刪除公司重要文件違反哪一條律!
通常員工怎麼會有公司重要文件,就像有老闆老早就備份好了。如果真的像你所說這樣的話那肯定於故意破壞公司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的,要負法律責任。
⑷ 請問如果員工被解僱~~刪除公司文件~犯法么犯什麼法需要負什麼刑事責任
《刑法》第275條[故意毀壞財物罪]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損壞公司文件應該屬於這條罪,具體看該員工損壞的文件給公司帶來的損失。
⑸ 老闆起訴員工刪除文件,刪除的不是原件有影響嗎
刪除的只是復印件,除非他有證據證明由於你這個操作造成了經濟損失。不過用人單位不簽署勞動合同,未繳納五險一金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行為。只要你不是以兼職身份入職的,妥妥的可以讓他敗訴。
⑹ 「說案」員工離職時刪除電腦文件,公司可以索要賠償嗎
員工離職時刪除電腦文件,公司可以索要因此進行數據恢復所支出的費用,視嚴重程度,該員工有可能會被追加行政處罰或刑事責任,以下是幾個判例:
民事賠償責任
案例一:財務主管不滿離職刪除公司文件造成7000元損失
來源:東方網
東方網1月15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道,因不滿勞動合同到期離職,財務主管未及時歸還公司電腦並私下刪除機內相關文件,造成公司為數據恢復的經濟損失而被告上法庭。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對此作出一審判決,被告施先生應賠償原告上海某半導體設備公司經濟損失7006元;駁回公司方的其餘訴訟請求。
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期間,施先生在上海某半導體設備公司擔任財務主管。 2009年3月26日,該公司與施先生之間的勞動合同到期,雙方終止了勞動關系並為施先生辦理了退工手續,而施先生卻帶走原屬於其使用的公司電腦,相關人員曾加以勸阻不成。同年4月10日,在公司董事的協調下,施先生將電腦歸還,期間,施先生刪除了電腦中部分文件。
原告上海某半導體設備公司認為為恢復數據資料,花費了人力、物力,至今尚未恢復,因此訴至法院,要求施先生賠償因其搶走公司電腦並惡意刪除公司資料造成的經濟損失2.1萬余元(包括恢復數據的費用、員工額外工資費用、停車費和汽油費)。
法院認為,施先生離職時未及時歸還電腦並私下刪除機內相關文件,有違公司規定,公司在施先生刪除數據具體內容不明的情況下,進行數據恢復在情理之中,由此造成的合理損失6006元,理應予以賠償。公司要求施先生賠償停車費和汽油費所提供的憑證不足以證明自己主張的金額,故法院酌情確定停車費和汽油費共計1000元。據此,法院作出上述判
行政責任
案例二:女員工辭職遭拒絕 惡意刪除公司數據被拘留7日
【來源:北京晨報】
工作僅20多天的女排版員楊某提出辭職遭到拒絕後,將公司內部四台電腦中的大多數電子數據刪除。昨日,記者從豐台警方獲悉,楊某因擾亂公共秩序被警方行政拘留7天。
11月3日21時,豐台公安分局六里橋派出所接到110報警稱,位於六里橋附近的某印刷公司的四台電腦里的電子數據被人惡意刪除。報案人就是這個公司的老闆。
原來,今年10月份,楊某來到該公司專門負責排版業務,在幹了20多天後,由於公司的業務量非常大,經常加班,楊某有些難以承受,再加上楊某的住處離公司較遠,來回不方便,所以楊某於11月3日下午向老闆提出要離開公司,遭到拒絕。楊某一氣之下將四台電腦的電子數據全部刪除
刑事責任:
案例三:一職員辭職時為泄憤亂刪電腦文件招來牢獄之災
不少人在辭職的時候往往對原來屬於自己使用的電腦進行清理,對自己設計的文件隨便進行刪改。黃某在離職前夕刪改了自己使用的電腦中的一些文件,被企業告上了法庭。經過長達近半年的調查和多次開庭、激烈辯論,企業還請來佛山市公安局網路科進行鑒定。近日,南海區人民法院對這起案件作出判決:以破壞生產經營罪判處黃某有期徒刑3年。
加薪承諾未兌現生離意
2000年8月至2002年8月,黃某受聘佛山市南海區某印刷包裝公司,負責印刷電腦設計及製作工作。
剛進企業的時候,有關負責人承諾:工作滿一年之後每月提升其15%工資。但一年後企業並沒有兌現其加薪的承諾。又過了一年,2002年8月,企業老闆找黃某談繼續簽約的事,黃某再次提出當初加薪的承諾,仍然遭到了拒絕,黃某與老闆爭吵起來。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黃某越想越來氣:企業不兌現加薪,不如辭職,有技術哪裡謀不到一份職業?
刪公司電腦文件惹了禍
離去之心一生,看著那台用於設計工作的電腦,黃某越想越不甘心:這些我工作的成果不能都留給後來的人吧?得刪改一些。其後兩天,黃某就對電腦中的80多份製版文件進行「修改」,並將她認為屬於「自己的工作方式」的單版文件的「啤線」(即模切絲,包括成品規格線和壓痕線)刪除了。
隨後黃某離開了該企業。不久,該企業需要調出文件印刷包裝盒,打開電腦發現顏色有些不對。再核對電腦,發現80多處有刪改。模切線等文件被刪改後,要恢復需要多次輸出膠片並重新製作「啤版」。該企業認為黃某是故意刪改生產文件,以發泄不滿,於是向公安局報了案,公訴機關以破壞生產經營罪向南海區人民法院起訴黃某。
破壞生產經營罪成立
黃某在法庭辯論時認為,她沒有刪除任何文件,只是刪除了單版文件的「啤線」,而「啤線」是其本人的工作方式,刪除有關製版文件中可以恢復的「啤線」是為防止繼任者學會自己的專業技術,主觀上不具有破壞生產經營的主觀故意。
經南海一家價格事務所評估,修復黃某所刪改的80份製版文件,需人民幣42207元。公訴機關向法庭提供了原告企業的報案陳述、價格事務所評估明細表、佛山市公安局的鑒定書等證據。
法院認為,黃某為泄憤報復故意刪改計算機信息,破壞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情節嚴重,其行為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之規定,構成破壞生產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
法院提醒人們:刪除企業文件要小心,屬於企業生產經營中正在使用的文件千萬不能刪,否則,企業有可能將你告上法庭。
⑺ 法律對於非法刪除公司文件的處罰方式
首先,要看刪除員工本身的工作崗位和工作職責是什麼,公司的用工手冊中對於員工的保管義務是如何劃分和規定的
如果員工本身崗位沒有保管義務,但又對公司造成了重大損失,可以部分追究員工的責任(但企業本身也會被要求負擔一部分自身的責任)
⑻ 離職時,刪除公司文件違法嗎
離職時刪除公司資料,是違法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還可能會被判刑。
【案情分析】:
小麗是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的課程設計顧問,工作一三個月後因課程設計的問題和上級主管發生爭執,當日下午就離職,走的時候產生了報復心理,刪除了公司所有的網路課程和相關教育大綱資料,造成公司無法正常運營。
公司遭到客戶投訴無法上網課,調查發現網路課件被小麗刪除,公司花費了20萬元來修復所有數據和重新製作課程。人民檢察院以破壞生產經營罪對小麗提起公訴。
【處理結果】:
根據刑法相關規定,小麗觸犯了破壞生產經營罪並判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
公司還訴至法院要求小麗進行民事賠償或者承擔相關行政責任。
⑼ 員工離職刪文件,怎麼辦
能追究法律責任的當然要去追究,如果嫌麻煩不想走法律程序的企業,還是要從源頭預防,特別是機密文件,一旦刪除或丟失,那對企業造成的後果將是毀滅性的。為了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使用天銳綠盤智能備份系統就顯得十分有必要了,就算員工把文件刪除了,即可一鍵還原文件,文件不見,不可能的。同時還可智能備份,解決忘備或漏備問題。跨平台支持,無論是在家中辦公,還是出差在外,員工經身份認證後,就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移動終端訪問最新的文檔資料,而且不需要下載存儲文檔即可實現在線瀏覽,大大提高了員工的工作效率。
⑽ 刪除公司的文件犯法么
這里涉及勞動法、知識產權法 本人簡單的說一下吧
1、公司沒有與你簽訂勞動合同是回違法的,按照勞動法答規定,應支付你每月雙倍工資。
2、雖然製作是你製作的,但是職務中的智力成果應屬於公司擁有(合同另有規定的除外)
3、公司應提供員工用於完成工作的基本需求,電腦使用收費是不合理的,可以發對!
4、提成部分是口頭約定,取證困難,如有證據可獲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