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銷商的法律責任
A. 經銷商串貨銷售要承擔什麼責任 有法律可以約束這一行為嗎
經銷商串貨應當承擔違約責任,約束這一行為的主要依據是雙方簽訂的(代理)協議。內如果雙方在協議中明確有容授權的范圍、種類而經銷商未能按照約定執行而給其他經銷商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應當由授權人組織經銷商進行協商,通過工程承攬或者增加優惠政策等措施彌補另一方經銷商的損失,當然買單的主要方應該是違反代理協議的經銷商。
預防類似串貨現象發生做好的方法就是實行大工程備案制,即:如果在甲地的A代理商能夠在乙地拿到乙地B代理商不能拿到的工程,那麼,A就應該事先向授權方申請,而授權方同時知會B 即可。
B. 我是銷售商如果我賣出的產品有質量問題我要負法律責任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條售出的產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給購買產品的消費者造成損失的,銷售者應當賠償損失:
(一)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說明的;
(二)不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產品標準的;
(三)不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銷售者依照前款規定負責修理、更換、退貨、賠償損失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產品的其他銷售者(以下簡稱供貨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供貨者追償。
銷售者未按照第一款規定給予修理、更換、退貨或者賠償損失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
生產者之間,銷售者之間,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訂立的買賣合同、承攬合同有不同約定的,合同當事人按照合同約定執行。
第四十三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屬於產品的生產者的責任,產品的銷售者賠償的,產品的銷售者有權向產品的生產者追償。屬於產品的銷售者的責任,產品的生產者賠償的,產品的生產者有權向產品的銷售者追償。
第四十四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傷害的,侵害人應當賠償醫療費、治療期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費用;造成殘疾的,還應當支付殘疾者生活自助具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以及由其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
造成受害人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的,侵害人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應當賠償損失。
(2)產品經銷商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三條銷售者應當建立並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驗明產品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識。
第三十四條銷售者應當採取措施,保持銷售產品的質量。
第三十五條銷售者不得銷售國家明令淘汰並停止銷售的產品和失效、變質的產品。
第三十六條銷售者銷售的產品的標識應當符合本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
第三十七條銷售者不得偽造產地,不得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
第三十八條銷售者不得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
第三十九條銷售者銷售產品,不得摻雜、摻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
C. 經銷商因對產品質量負有什麼樣的責任
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五章產品責任
第四十一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十二條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十三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
D. 冒充產品總代理要付法律責任嗎
無權代理,產生民事糾紛的,需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如構成表見代理,則由被代理人承擔,但被代理人事後可以向代理人追償,所以最好還是踏踏實實的做事吧!
E. 授權別人銷售產品,如果銷售商在銷售產品時違法,我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大神們幫幫忙
看情況了,看他銷售的身份了,如果是你的代表或這以你的代表身份銷售專!(如XXX公司xxx辦事處屬之類)如果是利用你的產品進行詐騙或其他,在你知情對受害人造成後果前阻止其違法行為且告知受害人的你不需要負責,否則不管你是否知情你都要承擔連帶責任!受害人可以直接向你索賠,你只能再向違法經銷商索賠。
滿意請採納
F. 法律問題,急。經銷商銷售不合格產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經銷商的責任是合同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競合。你可以選擇追究他的違約責回任或者侵權責任。
對於合同違約,你可以根據合同法一百零七條的規定,要求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對於侵權責任,你可以根據《產品質量法》第四章的內容,要求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
上述兩個理由,在起訴的情況下,你只能選擇適用。對答於哪個對你更為有利,要看具體情況。
G. 廠家產品生產出了問題,各經銷商需要為此承擔法律責任嗎
按照產品質量法,這個事情經銷商和廠家都有責任
H. 廠商的產品有侵權了,那經銷商是否也要負法律責任
廠家產品侵權,經銷商也是要服法律責任的。涉嫌品牌仿冒有兩種情形:
第一種情形是,被仿冒的產品是非注冊商標產品,則構成混淆行為,屬於不正當競爭范疇,應按《反不正當競爭法》承擔責任。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實施下列混淆行為,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系:
(一)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
第十八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六條規定實施混淆行為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商品。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並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第二種情形是被仿冒的產品標識為注冊商標,則屬於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應該《商標法》承擔責任。
《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第六十條規定,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
對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六十三條規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商標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對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情節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賠償數額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人民法院為確定賠償數額,在權利人已經盡力舉證,而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主要由侵權人掌握的情況下,可以責令侵權人提供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侵權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虛假的賬簿、資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參考權利人的主張和提供的證據判定賠償數額。
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注冊商標許可使用費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三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8)產品經銷商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案例:金華查處6起偽造阿克蘇產地蘋果銷售案
近日,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市場監管局根據市局稽查支隊的統一部署,聯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的商標權利人在轄區4個冷庫內查處6起偽造產地的蘋果銷售案。
據調查,2017年12月期間,徐某等6名水果經銷商。分別在陝西、甘肅、山西等地收購當地產的蘋果,裝進印有「阿克蘇糖心蘋果」和「產地:新疆阿克蘇」等字樣的紙箱,運往金華,存放在不同冷庫,以待春節前旺季銷售。
至案發時,當事人共購進此類蘋果9100餘箱,計5萬余公斤,案值30萬元,經商標權利人鑒定均為假冒「阿克蘇糖心蘋果」。
金東區市場監管局認為,當事人的行為違反新《反不正當競爭法》中關於「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的相關條款,涉嫌虛假宣傳。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I. 經銷商的法律問題
一、客戶第一次選門後的法律問題。
首先,客戶向你買門,選擇了樣式和顏色,並向你支付了訂金,你和客戶之間形成了買賣合同法律關系。你根據客戶的選擇向生產商訂門,你和生產商之間形成了承攬合同法律關系。客戶和生產商之間沒有任何法律關系。(關於承攬合同的問題你可以查詢合同法第251條-268條的規定)
其次,由於你沒有按照客戶的選擇給客戶提供他想要的門,因此你需要向客戶承擔退還訂金、減少價金、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客戶不同意你支付500元的賠償請求,你可以向其退還訂金,請求解除合同。因此你的做法是正確的。
再次,由於生產商的過失導致將門做錯,其違反了承攬合同中的義務,生產商需承擔重做、減少價金、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你可以向生產商請求重做、請求讓其賠償你向客戶賠償的損失(當然你如果沒有賠償這個就不必了)、請求讓其承擔你的可得利益損失(就是這單生意如果做成了你能獲得的利潤)。
最後總結一句,客戶向你尋求賠償是符合法律規定的,你賠償之後可以向生產商請求賠償。
二、客戶第二次選門的法律問題。
首先,你已經將客戶支付的訂金退還,而且你通過生產商也賠償了客戶300元的損失,因此即便你有違約情形你也已經完全承擔了違約責任(我不清楚整個門買下來要多少錢,如果300元的損失以經足夠彌補客戶的損失的話,你的違約責任已經完全承擔過了)。由於客戶重新選擇了門的樣式和顏色,因此你和客戶之間的買賣合同發生了變更。
其次,因為客戶是和生產商直接聯系並商定了定做後門的質量、定做期限、定做不合格的賠付等問題,並未將這些詳細情形告知於你,你只需要按照客戶選擇的樣式和顏色將門交付給客戶就完成了買賣合同的義務。
再次,客戶如果認為第二次做的門他還不滿意,那麼你也無需承擔違約責任,因為你們的約定中根本就沒說做成什麼樣的標准,他是給生產商說的,又沒告訴你,你只需要按照通常的標准向他交門就行了。因此該客戶向你鬧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最後總結一句,你和客戶之間的買賣合同已經發生了變更,具體門做成什麼樣子他沒告訴你,你只要達到行業內通常標准或者能夠滿足這個門通常的使用用途就可以了,你無需再承擔其他責任,客戶的行為屬於無理取鬧。
三、對解決此事的幾點建議。
第一、不要向客戶說你無權對門的質量做任何解釋,要跟他講他第二次選門的時候並沒有給你說門要做成什麼樣子,而你給他的門已經達到了行業內的通常標准或者已經能夠完全滿足客戶使用的目的了,因此你已經完全履行了義務,客戶的行為和要求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
第二、如果客戶不服,建議客戶向法院起訴,不要讓他打擾你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第三、如果你實在忍無可忍,可以向鐵嶺當地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客戶支付買門款,然後等他答辯,看他怎麼說,就他答辯的意見你再讓律師給你出出主意。
四、關於生產商可否作為共同被告的問題。
生產商和你不能作為共同被告。你和客戶之間是買賣合同法律關系,生產商和客戶之間不存在任何法律關系(雖然客戶和生產商之間商定了定做後門的質量、定做期限、定做不合格的賠付等事項,但是他們之間並沒有約定定做費用,因此客戶和生產商之間並沒有承攬合同法律關系,其他的更談不上),訴訟標的(就是法律關系)既不相同,也不屬於同一種類,因此不能作為共同被告。
雖然你和生產商不能作為共同被告,但是你可以另案起訴生產商,請求生產商賠償客戶第一次買門時你承擔的損失(包括可得利益損失),請求生產商賠償客戶第二次買門時你承擔的損失(這個是在你和客戶之間的訴訟你敗訴的情況下你可以請求的,但是你要證明生產商第二次做門時有過失導致門的質量不合格)。
如果你起訴生產商的話,那麼應當到沈陽當地(即生產商的住所地)法院起訴(如果生產商是把門做好後給你送到鐵嶺,然後在鐵嶺付款的話,你也可以在你當地起訴,但法院受理的可能性不大)。
(河南元慧律師事務所)
J. 法律咨詢 產品質量問題 經銷商責任問題
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作出行政復議決定,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提出行政復議。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應該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