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責任屬於法律規定的責任嗎
⑴ 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 的區別是什麼
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兩者的主要區別是
1、追究的違法行為不同。
追究刑事責任的是犯罪行為;追究行政責任的是一般違法行為。
2、追究責任的機關不同。
追究刑事責任只能由司法機關依照《刑法》的規定決定;追究行政責任由國家特定的行政機關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決定。
3、承擔法律責任的後果不同。
追究刑事責任是最嚴厲的制裁,可以判處死刑,比追究行政責任嚴厲得多。
(1)行政責任屬於法律規定的責任嗎擴展閱讀
刑法的生效時間,一般有兩種規定方式:一是從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公布之後經過一段時間再施行法。我國刑法於1979年7月1日通過,7月6日頒布,自1980年1月1日起生效;1997年3月14日通過的新刑法的生效日期規定在刑法第452條,即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
刑法的失效時間,有兩種方式:一是國家立法機關明確宣布某些法律失效;二是自然失效,即新的法律的頒布代替了同類舊法的內容,或者由於原來立法的特殊條件消失,舊法自行失效法。
在溯及力問題上,我國實行從舊兼從輕原則,即:
對於在新刑法實施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使用當時的法律;
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新刑法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新刑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的,適用新刑法。
⑵ 行政責任指什麼
行政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依法應承擔的行政法律後果,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行政責任是指因為違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規范要求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在行政活動中履行和承擔的義務。
行為主體
前面已提到,行政違法是行政責任的前提,如果行為主體的行為尚未構成行政違法,行政責任就沒法產生。這就是說,並非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所有行為都產生行政責任,只有有行政違法存在時行政責任才會產生。
行政責任
現代法治社會,不僅要求權力(權利)、職責(義務)的法定,而且要求對責任的承擔也必須有法律依據。因此,承擔行政責任的方式、內容等都應當由法律規定。否則承擔責任就很難做到。
責任能力
行為主體不具有法定的責任能力,即使其行為構成了行政違法,也不被追究或者承擔行政責任。對行政主體來說,其責任能力的確認沒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是國家行政機關或者是被法律、法規授權具有行政主體資格就行;而對行政相對人中的公民而言,法定責任能力的認定,必須是達到法定的年齡、具有正常的智力等,否則即使有行政違法行為存在也不能追究行政責任。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有對行政相對人中公民責任能力的規定。
行為過錯
行為的作出是主觀和客觀的統一,行為主體不承擔主觀上無過錯的行為的責任。如正當防衛。
⑶ 行政責任包括哪些
1、根據承擔行政責任的主體不同,可以分為行政主體的責任和國家公務員的責任。
2、根據行政責任所涉及的范圍的不同,可以分為內部行政責任和外部行政責任。
內部行政責任,是指行政主體作為內部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時因行政違法而必須承擔的行政責任。
外部行政責任,是指行政主體作為外部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時因行政違法而必須承擔的行政責任。
3、根據行政責任的承擔方式不同,可以分為補救性行政責任、懲罰性行政責任。
補救性行政責任,是指行政違法主體對因其行政違法而受到損害的行政相對人實施補救的責任方式。
懲罰性行政責任,是指行政違法主體因其行政違法而必須接受懲罰的責任方式。
4、根據行政責任的具體內容不同,可以分為精神罰、財產罰、身份罰。
精神罰是對行政違法主體的精神上的懲戒,它不直接涉及被懲罰主體的實體權利義務,但它對於引起行政違法主體的警覺,並防止下次重犯起著較大的作用,如警告。
財產罰是強迫造成損害後果的行政行為主體交納一定金額的罰款,或者剝奪其某些財產權利的責任,如行政賠償。
身份罰是對實施行政違法行為的行政主體以及國家公務員的特定方面的權力予以限制或者剝奪,進而改變其身份的一種責任,如撤職、開除。
(3)行政責任屬於法律規定的責任嗎擴展閱讀:
行政責任作為人類社會制度一定發展階段的產物,有其生成和發展的必然性和條件。在現代社會中,行政責任愈來愈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從而使確立和確保行政責任產生了不同於以往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行政責任能夠限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濫用行政權力。
第二,行政責任能夠提高減少政府工作失誤,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⑷ 什麼是法律責任 ,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如何區分
法律責任個是個大概念,他包括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
刑事責回任,說簡單一點就是違反了刑法答的規定,行為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國家給予的否定評價),再簡單一點就是,根據刑法規定,應當給予行為人什麼樣的刑事處罰,通俗的說法就是被判多少年刑。但是刑事責任也有隻宣告成立犯罪,但不給於刑事處罰的(即不判刑的。
行政責任就是違反了行政法的規定,給予行為人什麼樣的行政處罰。比如,行為人逃稅,稅務局給予行為人罰款1000元,稅務局給予的處罰就是行為人承擔了行政責任。
⑸ 違反勞動法的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責任嗎
您好!違來反勞動法的法律責自任包括行政責任。
勞動法律責任具有兩個特點:
①綜合性。勞動法律責任不是一種獨立的責任形式,而是由勞動立法綜合採用了民事、行政和刑事三大責任形式。
②民事責任中補償與賠償並用。經濟補償與經濟賠償是兩個不同的民事責任措施,二者預期的功能不同,適用的條件也有差別。勞動法律責任根據責任性質可以分為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在勞動關系的當事人之間追究和承擔,主要功能在於實現利益上的補救;行政責任是由勞動行政部門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規定的行為所追究的責任,主要功能在於糾正違法行為和懲處違法行為;刑事責任是由司法機關對用人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嚴重違反勞動法、構成犯罪的行為所追究的責任,其功能在於懲罰和預防犯罪。
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⑹ 《安全生產法》規定,法律責任分為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
民事責任
⑺ 民事法律責任和行政法律責任的區別是什麼
1、主體不同
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行政責任是指個人或者單位違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規定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2、形式不同
民事責任的責任形式有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包括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以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這些責任形式既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行政處分是行政機關內部,上級對有隸屬關系的下級違反紀律的行為或者是尚未構成犯罪的輕微違法行為給予的紀律制裁。其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察看、開除。
3、特徵不同
民事法律責任有其獨特的特徵:
1)是一種因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承擔的法律責任。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是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前提條件。如果當事人的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不違反民事法律規范的規定,就不存在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問題。
2)是一種以財產為主要內容的法律責任。
特徵:
1)是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違反行政法律義務的後果
2)這種違反義務的行為沒有超出行政法規定的違法限度,因而適用行政法上的制裁措施
3)責任措施是由行政違法行為實施者向國家承擔的責任
4)對於責任承擔者來說,是一種否定性的評價,是體現社會譴責和國家懲罰性的一種法律上的負擔
⑻ 行政責任是指犯有一般違法行為的單位或個人,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這句話正確嗎
行政責任是指違反法律法規依法應承擔的行政法律後果,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行版政責任是指公民、法權人因為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規范要求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在行政活動中履行和承擔的義務。
⑼ 《會計法》規定的法律責任分為行政責任、刑事責任。( )
【答案】√
【答案解析】法律責任是指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會計法》規定的法律責任主要有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兩種責任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