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擬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① 雙方自己寫的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協議只要是雙方自願,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版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原則權上,就是合法有效的。
法條鏈接:《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② 自擬的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根據具體情況定。滿足以下條件就有效:1、在雙方當事人自願、平等、協商一致的前提下訂立的,不存在脅迫、引誘、威脅等情形;2、協議的內容合法真實;3、不存在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權益,不當的行使或處分他人的財產的情形。
【法律分析】
合同書有法律效力,但是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1、合同書是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2、合同書的內容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3、合同書的內容沒有違反公序良俗原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八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③ 自擬的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您好:
1、只要協議書的內容沒有法律所禁止的規定,並且是在雙方公平、自願的情況下達成的,就有法律效力。
2、如果協議中的內容涉及部分法律禁止的規定,也不能完全否定協議書的法律效力,但對法律有禁止規定的條款將無效!
3、自行達成的協議是可以反悔的,但在訴訟中將做為一項考量的參照。經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公證部門等主持達成的協議完全有效。
④ 公司自擬的合同具備法律效力嗎
符合規定來就具備法律效力。依據《合源同法》的規定,簽訂合同是非常重要的民事法律行為,而企業是簽訂合同的主要主體之一,企業簽訂合同的時候,一般是要加蓋企業公章的,公司擬定的合同,符合法律規定的,就具有法律效力。
⑤ 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符合規范的協議書抄,襲具有法律效力。
協議書是社會生活中,協作的雙方或數方,為保障各自的合法權益,經雙方或數方共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後,簽訂的書面材料。
協議書是契約文書的一種。是當事人雙方(或多方)為了解決或預防糾紛,或確立某種法律關系,實現一定的共同利益、願望,經過協商而達成一致後,簽署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記錄性應用文。
(5)自擬協議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協議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協議書是指社會集團或個人處理各種社會關系、事務時常用的「契約」類文書,包括合同、議定書、條約、公約、聯合宣言、聯合聲明、條據等。
狹義的協議書指國家、政黨、企業、團體或個人就某個問題經過談判或共同協商,取得一致意見後,訂立的一種具有經濟或其它關系的契約性文書。協議書是應用寫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格式
1 、標題:雙方單位名稱事由,協議書三部分組成。
2 、正文:條款內容
協商目的
協商目的責任
協議的時間和期限
協商目的條款和酬金{價格明確總額大寫必須明確貨幣種類}
履行條款期限
違反條款的責任處理
落款{簽署}
簽署日期
參考資料:《協議書》網路
⑥ 你好,請問一下自擬的(保證與協議)起法律效應嗎
一般的民事協議沒有嚴格的形式要求,只要內容合法且存在必備條款如當事人信息、標的額等即可,另外協議系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除了合同法規定的無效情形之外,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