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法律師
1. 樓上噪音屢教不改怎樣請律師解決
樓上噪音屢教不改,請律師解決的具體步驟:
1、選擇專業律師
篩選標准:
擅長相鄰權糾紛、侵權責任糾紛;
有成功處理噪音擾民案件經驗;
2、律師介入後的行動
發送律師函:
律師以專業函件形式要求對方停止侵權,明確法律後果。
函件可作為後續訴訟的證據鏈補充。
3、行政投訴:
協助向環保部門(工業 / 商業噪音)、住建部門(裝修噪音)、公安部門(生活噪音)提交書面投訴,附證據材料。
根據《雜訊污染防治法》,相關部門需在法定期限內處理。
4、提起民事訴訟:
訴訟請求: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如精神損害撫慰金、隔音設備安裝費等)。
5、執行與賠償
若勝訴後對方仍不履行,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包括罰款、查封財產等。
賠償金額根據實際損失及司法判例綜合判定(如北京某案例中,法院判決賠償精神損失費 5000 元)。
樓上噪音屢教不改,請律師解決的前期准備:
收集證據
關鍵證據清單:
1、噪音錄音 / 錄像(標注時間、頻率、分貝);
2、物業投訴記錄、報警回執、社區調解記錄;
3、醫療證明(如因噪音導致失眠、焦慮等);
4、鄰居證人證言(書面或錄音)。
樓上噪音屢教不改,請律師解決的注意事項:
1、時效性:噪音擾民案件訴訟時效為 3 年(《民法典》第 188 條),需及時維權。
2、協商優先:律師介入前建議再次嘗試調解,部分案件通過律師施壓可促成和解。
3、社區聯動:聯合其他受影響鄰居共同維權,增強證據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八十八條
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
2. 盡微薄之力也是應有的責任怎麼講
「我做的都是很少很小的一點工作而已。」
「我想把一些政策和正能量的東西宣傳給更多需要的人。」
1998年,他從天津大學經濟貿易系法律專業畢業,2006年開始從事律師職業,2012年創辦青海大孚律師事務所,2014年至今擔任州環保局法律顧問,近期被州司法局和州環保局表彰為「環保法律衛士」。因為喜歡律師這個行業,從業12年的他一直堅守初心。他,就是青海大孚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程永凱。
「喂!請問是程律師嗎?「您好!我是,有什麼問題嗎?」「我想咨詢一下關於噪音污染,我怎麼維權投訴?」……每天在辦公室,他總會接到電話咨詢或者現場咨詢,當百姓來咨詢時,他總是耐心地告訴他們相關法律依據和維權途徑,同時宣傳法律相關知識。
數年從業經驗讓他逐漸意識到,法律知識不應該只是冰冷地輸出,還應該傳遞一種正能量,讓人們能學會如何面對、解決生活中的矛盾。他說:「法律顧問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法律咨詢,而應該以提高當事人的認識和修養為目的,讓他們學會如何用法律武器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他回憶,去年遇到某個環保社會組織需要查看我州企業的環評報告,讓企業資料對外公開,遇到棘手問題或者法律層面把握不準的,他會組織團隊的其他律師一起召開專題會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群策群力的發揮集體智慧。
「現在百姓環保意識越來越強,維權意識也越來越強。」他說,這幾年,國家加大環保和生態文明建設力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理念深入人心,現在企業綠化好了、噪音小了、粉塵少了,這就是在落實環保。
「獲得『環保法律衛士』稱號,是對我的一種鞭策,也是一個新的起點。」他說,把每個案件做好,把身邊的小事做好,讓環保深入人心,我的工作也就有價值了。
環保是每個人的事,每個人都要有環保意識;企業工廠要勇於承擔環保重擔,落實國家政策,踐行環保生產理念;政府要樹立責任監管意識,加大宣傳力度、加強監管力度,讓百姓知曉。
對每位當事人,他都以情相待,盡可能把他們的事情處理得很公平;對每位來咨詢的人,他都不厭其煩,盡可能把他們的問題解決好,他說:「我希望盡自己的微薄之力,讓他們感受到暖意,感受到法律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