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正筆錄還有法律效力嗎
⑴ 民事訴訟庭審筆錄具不具有法律效應
庭審筆錄具有法律效力。整個庭審過程的合法性有賴於庭審筆錄,庭審筆錄對認定庭審程序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民訴法》對庭審筆錄具有嚴格要求:
第一百四十七條: 書記員應當將法庭審理的全部活動記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法庭筆錄應當當庭宣讀,也可以告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當庭或者在五日內閱讀。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認為對自己的陳述記錄有遺漏或者差錯的,有權申請補正。如果不予補正,應當將申請記錄在案。
法庭筆錄由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簽名或者蓋章。拒絕簽名蓋章的,記明情況附卷。
⑵ 在公安局作的筆錄在法庭中是否有法律效力
公安局作的筆錄,只要筆錄形成中沒有違反程序的地方,那自然可以拿到法庭做證回據使用答,筆錄法庭中是有法律效力.
筆錄是證據的一種,公安機關要有足夠的證據連才能報檢察院然後檢察院根據公安機關掌握的證據向人民法院起訴.當然公安機關的筆錄具有法律效力,而且對案件的影響非常的大.
法律效力即法律約束力,指人們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那樣行為,必須服從。
⑶ 民事訴訟法對筆錄補正是怎麼規定的
第一百四十七條書記員應當將法庭審理的全部活動記入筆錄,由審判人專員和書記員簽屬名。
法庭筆錄應當當庭宣讀,也可以告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當庭或者在五日內閱讀。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認為對自己的陳述記錄有遺漏或者差錯的,有權申請補正。如果不予補正,應當將申請記錄在案。
法庭筆錄由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簽名或者蓋章。拒絕簽名蓋章的,記明情況附卷。
⑷ 搶救記錄超過6小時補記還有法律效力嗎
一樣走法律效率,這段時間都是在搶救,沒有時間做記錄。
⑸ 法院為雙方作的筆錄,必須當時簽字嗎
法庭可以根據法律規定,要求當庭閱讀簽字或五日內閱讀簽字。
書記員(記錄員)應當將法庭審理的全部活動記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記錄員)簽名。法庭筆錄應當當庭宣讀,也可以告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當庭閱讀簽字,或者在五日內閱讀簽字。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認為對自己的陳述記錄有遺漏或者差錯的,在徵得對方當事人同意,經審判長批准後,可以進行補正。如果不予補正,應當將補正申請記錄在案。法庭筆錄由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簽名或者蓋章。拒絕簽名蓋章的,記明情況附卷。
附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節選)
第九十八條 下列案件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可以不製作調解書:
(一)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
(二)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
(三)能夠即時履行的案件;
(四)其他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
對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協議,應當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一百四十七條 書記員應當將法庭審理的全部活動記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法庭筆錄應當當庭宣讀,也可以告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當庭或者在五日內閱讀。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認為對自己的陳述記錄有遺漏或者差錯的,有權申請補正。如果不予補正,應當將申請記錄在案。
法庭筆錄由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簽名或者蓋章。拒絕簽名蓋章的,記明情況附卷。
⑹ 沒有立案的筆錄有沒有法律效力
「沒有立案能不能做詢問筆錄」就是沒有立案能不能收集證據的問題。我認為在立案前是可以收集包括詢問筆錄在內的證據的。理由如下:
1、對某個涉嫌違法的行為立案是有條件的,僅僅憑舉報還不立案,還要核查屬實。更不能憑主觀認為「涉嫌」就立案。核查的過程就是取證的過程,有證據證明違法行為存在並可按一般程序給予處罰的才能立案。如:消保部門對某個經營者的產品進行抽樣檢驗,得到了檢驗不合格的《檢驗報告》,證明經營的產品不合格,就可以立案了。《檢驗報告》就是在立案前取得的證據。同理,立案前獲得的詢問筆錄也是證據,證明涉嫌違法的,詢問筆錄就是立案的依據.
2、《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十八條「立案應當填寫立案審批表,同時附上相關材料(投訴材料、申訴材料、舉報材料、上級機關交辦或者有關部門移送的材料、當事人提供的材料、監督檢查報告、已核查獲取的證據等),由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准,辦案機構負責人指定兩名以上辦案人員負責調查處理。」就說明了核查取得的包括《詢問筆錄》在內的證據是立案的材料,獲取證據在前,立案在後。
第六十一條還規定「適用簡易程序當場查處違法行為,辦案人員應當當場調查違法事實,製作現場檢查、詢問筆錄,收集必要的證據,填寫預定格式、編有號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簡易程序就是不立案的行政處罰,明確規定可以收集包括詢問筆錄在內的證據。
3、《行政處罰法》並沒有對立案前能不能收集證據作出規定,只是對適用一般程序和簡易程序中應當遵守的程序作出規定,也就不存在違反《行政處罰法》規定的問題。執法人員行使調查取證的權利來源於法律的授權,
如《商標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已經取得的違法嫌疑證據或者舉報,對涉嫌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進行查處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詢問有關當事人,調查與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有關的情況;
(二)查閱、復制當事人與侵權活動有關的合同、發票、賬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
(三)對當事人涉嫌從事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活動的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四)檢查與侵權活動有關的物品;對有證據證明是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可見,法律規定有舉報、涉嫌違法的就可以行使調查、取證的職權,而不是立案後才可以行使取證的職權。
⑺ 派出所錄口供,我矛簽名和畫指紋。那口供還有法律效力嗎還可能給我留案底嗎還有什麼對我不利的嗎
你好,派出所所做的筆錄當然是有法律效力的,雖然你沒有簽名和畫指紋,如果民警確實是按照規范程序製作,哪怕你不簽名,也可以在筆錄末章節附註明筆錄內容已向你表述無誤,然後簽上2名以上承辦員和見證人的名字日期,筆錄一樣生效,具有法律效力,還有什麼疑問可以追問,滿意的話要點滿意答案哦。
⑻ 我應訴的時候說錯了,想補正筆錄,但已經簽字了,可以申請修改嗎
對於「我應訴的時候說錯了,想補正筆錄,但已經簽字了,可以申請修改嗎」的問題回答如下:如果你當時沒有申請進行補正,而且過了5日則失去了補正的機會了(在五日內可以以當時沒有閱讀筆錄,從字意語意有重大誤解,要求閱讀並提出補正申請),不能再申請補證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七條 書記員應當將法庭審理的全部活動記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法庭筆錄應當當庭宣讀,也可以告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當庭或者在五日內閱讀。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認為對自己的陳述記錄有遺漏或者差錯的,有權申請補正。如果不予補正,應當將申請記錄在案。
法庭筆錄由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簽名或者蓋章。拒絕簽名蓋章的,記明情況附卷。
⑼ 法院的詢問筆錄塗改之後沒有捺印具有法律效力嗎
經你同意,他可以在塗改處捺印,也可以達成補充協議。
如果進行過修改的話,對修改的地方必須要有各當事人按手印才會有效,如果沒有,則該認定書不具有法院效率。
⑽ 法院調節筆錄有法律效力嗎
法院的調解筆錄,具有法律效力。
用以證明調解的過程及雙方的主張等。
如果雙方就有專關民事事宜達屬成協議,法院可以製作調解書,並由當事雙方及法官簽字,加蓋法院印章,該調解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法律鏈接:《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 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
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