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借條具法律效力
① 怎樣的借條具有法律效力
1,欠條上的文字具有真實/清晰的意思表示。簡單到如某人欠某人若干元錢,定於某日歸還,並有雙方的簽名就可以。 2,你的借條或欠條的文字必須清晰明了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字詞沒有歧義。如:甲向乙借了1000元。這里到底甲借給乙錢還是乙借給甲錢,不清晰明了。 3,真實的意思表示是指,借條或欠條的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自由/一致。不自由指的是雙方或一方當事人存在脅迫/乘人之危/欺詐/違反法律法規或公共利益的情況,這時被限制自由一方可以行使撤消權(必須向法院申請並舉證)。不一致指的是真意保留/虛偽表示/隱藏行為/錯誤/誤傳等情形,有可能影響借條或欠條的效力(有效/無效/一方有撤消權)。還有顯失公平/重大誤解等可以撤消的民事行為。 4,如果你的借條或欠條不存在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而且意思表示清晰明了,文字沒有歧義,不論書面形式是否規范都具有完全/不受限制的法律效力。 5,由於上述的一些法律名詞相當專業,某些用語的字面解釋又相當難以理解,我舉例解釋一下幾個難以理解的法律用語: 真意保留:又稱單方虛偽表示,就是民事行為一方的書面或口頭的意思表示是虛偽的,比如:某男某女在戀愛的時候,某男開玩笑地寫了個借條給某女,某男並不是真的欠某女錢,這時的寫欠條的民事行為就是一種單方的虛偽表示,屬於真意保留。如果,某女不知道某男是真意保留,這個欠條有可能生效,反之,則不生效。 虛偽表示:是雙方虛偽表示。 隱藏行為:指行為人將真意隱藏在虛假的意思表示中,基於隱藏行為所為的民事行為,虛假的意思表示不生效,被隱藏的真實的意思表示根據情況具體判斷是否有效。 錯誤:指行為人由於認識錯誤或欠缺對錯誤的認識,致使意思與表示不一致。如:某人分不清鴨梨和酥梨的區別,單位讓他去買酥梨,結果他去批發市場看到鴨梨以為就是單位要買的酥梨,出賣鴨梨的批發商人也不知道他分不清楚,雙方就達成交易。某人的民事行為就是錯誤。錯誤的民事行為是可撤銷的民事行為。 5,可撤銷和無效民事行為的區別在於:無效民事行為不需要受損害一方行使保全債權的行為,該民事行為自始無效。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中受損害一方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行使撤銷權,如果期限內不行使撤銷權,該民事行為轉化為有效民事行為,反之,行使撤銷權後該民事行為自始無效。 6,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或明示放棄的,撤銷權消滅。
借條上簽的是小名 這樣的借條有效嗎?
根據你的介紹,我們認為,該筆借款債權沒有超過訴訟時效。我國《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該法第137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犯時起計算。你於2004年11月借給朋友1萬元,並約定還款期限為1年,還款期限屆滿後,借款人不予歸還,則訴訟時效期間應從2005年11月起計算,至2007年11月屆滿。
法律還規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權利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此外,如果你有證據證明,在兩年的訴訟時效期間內,向債務人主張過該債權,則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時起,重新計算兩年的訴訟時效期間。
當然有個人財產,婚姻法第十七、十八條明確規定了個人財產與共同財產的區別。 最常見的個人財產是婚前財產。 雙方之間的借條只要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不存在脅迫、欺詐、乘人之危、重大誤解、真意保留等意思表示不自由、不一致的情況,這樣的借條是合法的。 ############### 法律依據:婚姻法 http://www.dffy.com/faguixiazai/msf/200311/20031110210243.htm 第十七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② 什麼樣的借條才具有法律效力
符合下列要件的借條具有法律效力:借貸雙方均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借貸的意思表示真實;借貸合同的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也不違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六百六十八條
借款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間借款另有約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借款種類、幣種、用途、數額、利率、期限和還款方式等條款。
第六百八十條
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③ 一張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條應該是怎麼樣的
借條的基本內容包括:債權人姓名、借款金額(本外幣)、利息計算、還款時間、違約(延遲償還)罰金、糾紛處理方式,以及債務人姓名、借款日期等要件。
只要具備債權人姓名、借款金額、債務人姓名及借款日期(盡管是後來添上的),但符合借條的主要要件,因此具有法律效力。一旦產生爭議,是可以作為證據向人民法院主張債權的,人民法院也會採信的。
借條應寫清楚這些內容:出借款人、幣種、借款金額(金額應寫大小寫,且要一致,有人因為金額大小寫不一致產生糾紛結果打官司。)、用途(不能用於非法活動,如明知對方借錢用於非法活動還借其錢,則這種債權不受法律保護。)、利率(和利息不一樣,x%利率為年息。
x‰利率為月息,約定的利率在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以內受法律保護,超過部分法律不保護。)、還款時間(影響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借款人(出借款人和借款人的姓名要和本人居民身份證上的姓名一樣)、借款時間(農歷還是陽歷)。如有證明人或擔保人要讓他簽上名,但要寫明是證明人還是擔保人,以免發生糾紛。
(3)什麼樣借條具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在填寫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應寫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最好能附一個身份證號碼;
2、應寫清楚借款金額,包括大寫和小寫的金額;
3、應寫清楚借款時間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確的借款期限;
4、應寫清楚借款的利息,應有明確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終應支付的借款利息總額(包括大寫和小寫金額),以及支付方式等約定;
5、應寫清楚借款本息償還的年月日時間及付款方式;
6、應有借款本人親自簽章、手印或親筆書寫的簽字。
7、如數額較大也應註明借款用途,或交付款記錄。
④ 什麼樣的借條才具備法律效力
借條保證以下要素齊全即可:雙方主體(雙方身份信息)、標的(借款金額)、利息計算方式(如有利息)、借款人簽章。必須的要素只有這么多!其它什麼借款日期、還款日期、還款方式、款項用途等等也可以寫,更加保險。
⑤ 什麼樣的借條才有法律效力
借條是否有效需要從以下幾點分析:
第一,雙方之間是否存在真實的借款關系;
第二,雙方之間的借貸關系是否違反法律規定;
第三,欠條是否為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是否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
⑥ 什麼樣的欠條具有法律效力 應該怎麼寫
當欠條持有人憑欠條向法院起訴後,欠條持有人必須向法官陳述欠條形成的事實。專如屬果對方對此事實進行否認,抗辯,欠條持有人必須進一步舉證證明欠條形成的事實。
1)只要欠條內容符合法律規定,
2)當事人在自願合法前提下出具的,欠條具有法律效力。
3)寫清欠款原因及還款日期,
⑦ 什麼樣的借條具有法律效力
真實的簽了名的借條就具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