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賓館承擔補充責任的法律依據

賓館承擔補充責任的法律依據

發布時間: 2021-12-18 03:09:59

『壹』 在酒店吃飯被打酒店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是什麼責任

酒店負有安全保障義務,如違反則應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補充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 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規定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貳』 安全保障義務人的補充賠償責任是什麼

安全保障義務人的補充賠償責任意思是: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承擔補充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
賓館、商場、銀行、車站、機場、體育場館、娛樂場所等經營場所、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承擔補充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叄』 法律規定的補充責任

法律規定的補充責任是指因主責任人的財產不足承擔債務清償責任時,由補充責任版人基於與主責任人的某種權特定法律關系或因為存在某種與債務相關的過錯而承擔補充清償的民事責任。
如《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二款規定,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這是法定的補充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7條規定,未成年學生在學校受到第三人的損害,如果學校沒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學校應當承擔補充賠償責任。《擔保法》中一般擔保人承擔的責任也是一種補充的償還責任。

『肆』 《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有沒有明確房客被殺賓館承擔賠償責任

「房客被殺賓館承擔賠償責任」,近年來司法實踐中遇到了一些在賓館、酒店、銀行、寄宿學校等殺人越貨的案件。從這些案件發生的原因看,經營者在安全保障上存在一些問題,正是這些單位未盡安全保障義務給了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有的賠償權利人在向犯罪分子索賠不能轉而要求經營者賠償時,經營者往往以沒有實施侵害行為,不應承擔民事責任為由進行抗辯。
《解釋》第六條規定:「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因第三人侵權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由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承擔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賠償權利人起訴安全保障義務人的,應當將第三人作為共同被告,但第三人不能確定的除外。」
《解釋》在經營者的安全保障的法律依據有二:一是民法通則第五條:「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的規定。積極實施侵害行為為法律所禁止,消極不履行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人身損害,也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二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八規定:「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的規定。
酒店、餐館等經營場所應當對相關公眾的安全給予合理的注意,疏於注意造成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出現了犯罪分子殺人越貨的事件,酒店、餐館等安全保障義務人沒有盡到注意義務的,也應向受害人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經營者違反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這是經營者的直接責任。經營者未盡安全保障義務,致使第三人侵權造成他人人身損害的,經營者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經營者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法理依據,在於經營者違反應當積極作為的安全保障義務,使本來可以避免或者減少的損害得以發生或者擴大,增加了損害發生的幾率;因此經營者應當為受害人向直接侵權人求償不能承擔風險責任。讓無辜的受害人得到救濟,而讓那些分割他人或者無視他人安全的人承擔責任的風險,符合司法正義的理念。《解釋》的規定對解決司法實踐中的眾多新類型案件具有重要意義。
《解釋》在經營者的安全保障義務方面,規定從事社會活動應當對相關公眾的安全給予合理的注意,疏於注意造成他人人身損害的,安全保障義務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在第三人侵權的情形,安全保障義務人沒有盡到注意義務的,應當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按照司法解釋的規定,從事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人,負有對相關公眾在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未盡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人身損害,就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因第三人侵權造成人身損害的,安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和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從而明確了安全保障義務人的義務范圍和責任界限,這不僅有利於促進商品、服務領域在安全保障方面加強管理,以更加人性化的服務體現對人的關照和尊重,而且也有利於合理分配損害、補償受害人的損失。除從事經營活動的人外,從事其他具有公眾參與或者具有廣泛社會接觸的活動,管理者、組織者,具體實施者都應關注其活動范圍內的安全保障問題,對他人的人身安全給予必要的關照和保障。「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有不忍人之心,人才有不忍之心;為他人提供安全保障,才能人人都有安全保障。
傳統的民法理論孤立地看待「自然人」,把民事主體想像成荒島上的魯濱遜,忽視了社會生活中人們的相互依存關系,未能就社會活動的安全保障義務提供理論依據。《解釋》以我國現行法律為依據,吸收了現代民法理論的研究成果,明確規定從事向社會公眾開放的營業活動的經營者負有的社會安全保障。《解釋》的規定,突出體現了現代司法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也體現了司法為民的要求。

『伍』 顧客在酒店摔倒 酒店承擔什麼責任(按什麼法律的規定)

根據實際情況判斷過錯大小,承擔相應責任。

1、若是因為酒店未能提供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比如因為地面濕滑導致顧客摔倒,摔傷,則承擔消費者人身安全責任;

2、若消費者有過錯的,可以適當減輕責任。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4、第十七條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5)賓館承擔補充責任的法律依據擴展閱讀

因賓館、酒店、卡拉OK廳、銀行等服務經營場所不安全導致消費者人身、財產權益受侵害的案件屢屢見諸於報端。最高人民法院於2003年出台了《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確立了經營者的安全保障義務,明確了安全保障義務人的義務范圍和責任界限。

安全保障義務是一種法律在綜合考慮了在調整商業活動的秩序中設立這種義務的社會經濟價值及道德需要後依據誠信及公平原則確立的法定義務。具體是指經營者在經營場所對消費者、潛在的消費者或者其他進入服務場所的人之人身、財產安全依法承擔的安全保障義務。

『陸』 什麼叫補充賠償責任 在什麼情況下才適用

補充賠償責任,是指多個行為人基於各自不同的發生原因而產生數個責任,造成直接損害的直接責任人按照第一順序承擔全部責任,承擔補充責任的責任人在第一順序的責任人無力賠償、賠償不足或者下落不明的情況下,在能夠防止或減少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應責任,且可以向第一順序的直接責任人請求追償的侵權責任形態。

1、補充賠償責任由法律明確規定或當事人約定。

2、補充賠償責任是兩種責任的競合狀態。即基於直接侵權行為的直接賠償責任和基於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行為的補充賠償責任的競合。

3、補充賠償責任有一定的范圍限制。如《人損解釋》第六條規定,經營者承擔補充賠償責任是在「能夠防止或制止損害的范圍內」,第七條規定學校等教育機構承擔補充賠償責任是在「未盡職責范圍內」。

4、補充賠償責任是一種非終局責任。所謂非終局責任,是指責任人承擔的補充賠償責任只是一種暫時性責任或形式性責任,行為人承擔責任後可以依法向直接責任人行使追償權而進行救濟,最終承擔責任的是直接責任人。

補充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是指行為人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條件,也就是說行為人在何種條件下需要承擔補充賠償責任,補充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為四個,即:

1、第三人侵權直接導致損害事實的發生;

2、行為人未盡合理安全保障義務;

3、損害事實與行為人未盡安全保障義務存在因果關系;

4、權利人向第三人(直接侵權人)求償受阻。

(6)賓館承擔補充責任的法律依據擴展閱讀:

補充賠償責任的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補充賠償責任由法律明確規定或當事人約定。

這一特徵,體現了補充賠償責任產生的法律依據。與其他形式的民事責任相比,其有著獨特的責任適用規則和構成要件。

為了避免補充賠償責任的濫用和維護相關當事人的利益平衡,只有在法律有明確規定或當事人有約定的情形下才能適用。對於法律規定的情形,目前主要體現在《人損解釋》第六條、第七條,且是過錯責任。

當然出於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我們也不應該反對當事人在合同中對補充賠償責任進行約定。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補充賠償責任的隨意濫用。

2、補充賠償責任是兩種責任的競合狀態。

這種責任競合狀態是由於兩個侵權行為產生同一損害事實,為彌補這一損失而發生的兩個責任的競合,即基於直接侵權行為的直接賠償責任和基於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行為的補充賠償責任的競合。作為共同責任形態的一種,其與連帶責任、按份責任等責任形式一樣,是解決多個責任人對同一損害承擔賠償責任問題的。

3、補充賠償責任有一定的范圍限制。

補充賠償責任並非一定是對全部的責任都承擔補充清償義務,在不同的情形下,其可能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份額是不一樣的,這種份額與過錯程度相關。如《人損解釋》第六條規定,經營者承擔補充賠償責任是在「能夠防止或制止損害的范圍內」,第七條規定學校等教育機構承擔補充賠償責任是在「未盡職責范圍內」。

參考資料:網路-補充責任

『柒』 補充賠償責任

公司的司機在履行職務時,發生事故,本身的賠償責任就是公司承擔,《最高人民法院回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答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致人損害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一條的規定,由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民事責任。上述人員實施與職務無關的行為致人損害的,應當由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
屬於《國家賠償法》賠償事由的,依照《國家賠償法》的規定處理。
規定很明確。

要想辦法可以不承擔責任,只能從事實方面入手。

『捌』 在賓館房間內無意摔傷,賓館是否有責任,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嗎

這玩意要是合理的話還可以,比如東西一些擺放的不合理,或者有些東西損壞了,造成你的受傷,要是比如自己不小心,還是算了吧

『玖』 如何界定補充賠償責任

補充賠償責任的概念:在法律明文規定情況下,最終侵權人無力賠償情況下,承擔中間賠償責任的侵權人在自己的過錯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承擔完賠償責任後可以向最終侵權人追償。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
賓館、商場、銀行、車站、機場、體育場館、娛樂場所等經營場所、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承擔補充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拾』 酒店電線短路起火,酒店承擔的法律責任

依據《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 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版或者群眾性權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這里需要明確電線短路的具體原因,如果是酒店自身安裝的電路存在問題,導致短路的酒店承擔全部責任,如果是人為的,造成電路短路的,有該責任人承擔責任,該責任人不能承擔責任的,有酒店承擔補充責任。

熱點內容
媳婦是法官 發布:2025-09-18 01:53:53 瀏覽:764
律師參與敲詐 發布:2025-09-18 01:30:22 瀏覽:391
道德經與女人 發布:2025-09-18 01:16:12 瀏覽:857
送達作出之日發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8 01:15:57 瀏覽:723
民法216條 發布:2025-09-18 01:15:12 瀏覽:979
銀行司法金融 發布:2025-09-18 01:07:56 瀏覽:716
兩性道德發展的差異 發布:2025-09-18 01:07:55 瀏覽:928
法律碩士自主劃線嗎 發布:2025-09-18 01:01:29 瀏覽:24
重慶情蹤法律咨詢 發布:2025-09-18 00:55:28 瀏覽:357
我國勞動法生效的時間是 發布:2025-09-18 00:48:19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