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錦州港審計失敗法律責任分析

錦州港審計失敗法律責任分析

發布時間: 2021-12-18 08:11:32

❶ 急!!!錦州港審計失真案件最終畢馬威具體承擔了什麼責任

錦州港審計失真案件 在財政部對部分企業2000年度會計信息質量抽查公告中,畢馬威赫然在目。 資料顯示,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報表主要項目失真數據:資產不實-1662萬元,所有者權益不實-949萬元,利潤總額不實-1624萬元。主要違規事項:會計核算不真實,虛增原材料成本、跨年度多列費用、虛減利潤1623萬元;所屬銷售公司代銷勞務收入760萬元未入賬,並以個人名義儲存,應作未作納稅調整4191萬元。承辦審計業務的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無保留意見。 據報道,2002年初,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蔡廷基就親自參與上海石化、中移動和招商銀行等中國大型企業的審計工作,並表示,即使做到「掘地三尺」的審計,也難以完全杜絕差錯,如同醫生也會有過誤診一樣。而為了補償「無心之失」給有關方帶來的損失,畢馬威每年購買巨額責任險。 蔡還對媒體表示,「畢馬威出錯的幾率非常之低。因為畢馬威基本不出具有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要麼選擇不做,要麼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報告。」 根據目前的有關法律規定,注冊會計師民事責任歸責原則主要有兩種,過錯責任和公平責任。該人士進一步指出,分析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可以看出,注冊會計師的民事責任重大且發生的可能性極大。 一旦出現審計失敗而出具了虛假報告並造成他人損失,多數情況下要承擔過錯責任。因為根據法律規定,該類案件因其專業性特點實行舉證責任倒置,注冊會計師必須證明自己嚴格遵守了各項執業規則,才能不承擔過錯責任。而各項執業規則是一個有機整體,注冊會計師很難證明自己嚴格遵守了各項執業規則。而且,即便沒有過錯,多數情況下也要承擔公平責任。 據我所知,到目前,雖然有就此事狀告畢馬威的,但都因訴訟程序復雜或經濟原因未果

❷ 錦州港審計失敗案例

別問了,我給了三十分,沒人答。都是網上自己可以查到的哪些而已。不知道你查到沒,在這里也給你看看——

近日,首起將洋會計師告上法庭的「錦州港B股民事侵權案」又有新進展,由於在錦州港虛假陳述中,北京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和香港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了審計工作,為此成為被告之一。此案的代理律師宋一欣對記者表示,由於確定注冊會計師審計責任的工作非常復雜,鑒定工作底稿的專業性太強,又鑒於「五大會計師」之一的畢馬威 具有的影響力,為公正和負責起見,原告徐倩向沈陽中院申請司法鑒定,以確定畢馬威的審計責任,並建議邀請或委託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專家進行鑒定。

據介紹,2月21日,宋一欣律師已經向沈陽中院提交了《律師意見》。在《律師意見》中,律師提出了下列不同主體承擔相應責任的問題:應區分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問題,上市公司應承擔涉及會計責任的無過錯責任、原董事長與主承銷商及上市推薦人應承擔涉及會計責任的連帶過錯推定責任、畢馬威應在其負責的部分承擔涉及審計責任的連帶過錯推定責任。對於上述申請,沈陽中院表示將進行研究。

此外,據有關媒體報道,有關畢馬威審計責任的行政查處,目前已由中國注會協會移交給財政部有關部門。據財政部公布的2001年第七次會計信息質量抽查,在畢馬威從事過的有關年報審計中,發現中石化下屬子公司中存在虛增利潤的現象,在玉柴機器中存在虛減利潤的現象,故受到通報批評;在美國,因受施樂公司假賬事件牽連,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日將在紐約的聯邦地區法院對為施樂公司審計的畢馬威提起民事訴訟。

對於如果錦州港案勝訴後,投資者能否獲得賠償的問題,宋一欣律師表示,如果錦州港公司沒有償付能力,而畢馬威被法院認定為有責任的話,那麼,畢馬威無疑是有償付能力的,因為這樣的跨國會計師事務所必然在國際上進行了責任保險的投保。

-新聞背景

-原告徐倩

徐倩繫上海的B股女性投資者,在2001年2月21日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頒布《關於境內居民個人投資境內上市外資股若干問題的通知》後開戶入市從事B股投資,先後購買了錦港B股股票2000股,其訴稱因錦港B股虛假陳述導致投資損失合計1880.33美元,以匯率1:8.29計,摺合成人民幣為15587.94元(包括投資差額損失、印花稅、傭金及利息),要求虛假陳述行為人賠償損失。

-被告錦州港B股

錦州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1998年5月1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B股,代碼900952,簡稱:「錦港B股」。於1999年6月7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A股,代碼600190,簡稱:「錦州港」。

2001年9月至12月,財政部對其2000年及以前年度執行《會計法》情況進行了檢查。2002年9月,財政部對其作出了行政處罰決定,要求其對不符合《會計法》會計制度的行為限期整改,予以糾正,同時處以罰款10萬元。其違反《會計法》的行為有:在2000年及以前年度多確認收入3.6717億元,少計財務費用4945萬元,少計主營業務成本780萬元,多列資產1.1969億元。

錦州港公司在2002年10月22日、10月28日和12月17日作出了《董事會公告》、《關於2002年第三季度報告更正公告》、《監事會決議公告》共五份,披露了有關被處罰及整改的情況,更正並調減了包括上市前的1996年度、1997年度在內的1996年至2000年度財務報表。

-案件進展

2003年2月9日,徐倩訴錦州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張宏偉、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和香港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虛假信息糾紛案由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

2月15日法院通知繳費,正式立案。

熱點內容
律師參與敲詐 發布:2025-09-18 01:30:22 瀏覽:391
道德經與女人 發布:2025-09-18 01:16:12 瀏覽:857
送達作出之日發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8 01:15:57 瀏覽:723
民法216條 發布:2025-09-18 01:15:12 瀏覽:979
銀行司法金融 發布:2025-09-18 01:07:56 瀏覽:716
兩性道德發展的差異 發布:2025-09-18 01:07:55 瀏覽:928
法律碩士自主劃線嗎 發布:2025-09-18 01:01:29 瀏覽:24
重慶情蹤法律咨詢 發布:2025-09-18 00:55:28 瀏覽:357
我國勞動法生效的時間是 發布:2025-09-18 00:48:19 瀏覽:214
法院執行一般多久 發布:2025-09-18 00:30:45 瀏覽: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