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撿到別人的東西法律責任嗎

撿到別人的東西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1-12-20 02:26:25

A. 撿到東西故意不還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

在我國現有的法律體系中,關於撿到物品不歸還這一問題,在民法領域和刑法領域都有著不專同規定。《民屬法通則》第七十九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動物,應當歸還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費用由失主償還」。《物權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同時,第一百零九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另外,《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B. 法律有明文規定撿到東西使用或者丟失要承擔法律責任

撿到了,人家索要拒不歸還就犯法了;如果因為自己沒盡到保管義務,丟掉的東西版損害了他人的利益,也要承權擔責任,就好比你的車丟了,小偷撞了人,如果抓不到小偷,而法院認為你沒盡到保管義務,你就要賠錢撿到東西沒有失主來索要的,自己使用了也算是保管了,如果因為你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把東西弄沒了弄壞了,如果失主證明是你撿到的,你就要賠償人家的。可能大家會覺得這樣不合理,但這就是法律,對此的解釋就是,如果不是你撿的或許他還能在丟失處找回,或者被他人撿走送還,雖然這兩點不太可能。所以撿到東西要不就還人家,要不就別要丟的人知道是你撿的,要我就選後者。如果知道失主會找到,就別撿了,撿了還要保管保管不善還要賠人家。

C. 在路邊撿到東西犯法嗎

首先明確的告訴你,你的行為不犯法。你說在路邊」撿到」東西,從你的描述,當時鞋子並沒有主人(客觀表現是無主物,同時你主觀也認為它們是無主物),後來你也將鞋子放回了原位。所以不會構成我國法律意義上的「侵佔」——你沒有違反刑法以及治安管理法,所以不存在拘留等法律責任的問題。
另外,民間有一種迷信的說法,是如果家中有重病的人,將他平時所穿之鞋置於路口,被人撿走可將厄運轉至此人(僅僅是迷信的說法)。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條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D. 撿到別人的財物不還,可能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輕者治安拘留,重者構成侵佔罪予以判刑。

《刑法》對侵佔罪的處罰規定:

第二百六十九條【侵佔罪】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4)撿到別人的東西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拾得遺失物是指發現且實際佔有該遺失物,是發現與佔有兩者相結合的行為。拾得遺失物為事實行為,拾得人有無行為能力在所不問。

將他人財物據為己有,沒有任何法律上的依據,應屬不當得利。此外,我國刑法規定,將他人遺忘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且拒不交出的,按照侵佔罪予以處罰。

如果拒不交出他人財物,應以侵佔罪提起刑事訴訟。但不存在拒不交出撿拾物的情節,不應作侵佔罪對待,不能認定為犯罪,不能以刑法懲戒,其行為只能由民事法律規范予以調整。

如果失主要求還而拒還,且數額達到犯罪標准,可以構成侵佔罪。《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刑法

E. 撿到別人的東西不還算犯法嗎

通說分為遺忘物和遺失物,前者是別人記憶不起來哪裡掉的東西,後者是別人記憶得起哪裡掉的。
當然這樣的分類有點2B,完全取決於別人記性的好壞
面對別人要求還,對遺忘物,構成不當得利
對遺失物拒不歸還的,構成侵佔罪

F. 撿到東西有保管責任嗎

當然有保管義務!

根據我國《物權法》第111條的規定:「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所以,不要以為撿來的東西就可以隨便亂扔,到時候可能會吃官司的。

G. 撿到東西故意不還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對方拾到東西是不當得利。但如果不願歸還就轉變為侵佔行為。如果你找到對方並且有證據對方佔有你可找他要回來。如果不同意你可以起訴對方。當然官司費是輸的人出。

熱點內容
出版管理條例pdf 發布:2025-07-19 04:23:34 瀏覽:817
合同法第七章處罰 發布:2025-07-19 03:57:17 瀏覽:666
社會與法保姆趕走業主 發布:2025-07-19 02:58:44 瀏覽:89
會計稅法經濟法注會 發布:2025-07-19 02:53:50 瀏覽:454
民事訴訟法涉外與仲裁篇pdf 發布:2025-07-19 02:53:49 瀏覽:369
經濟法的地位是指經濟法在中的地位 發布:2025-07-19 02:10:46 瀏覽:97
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學位研究生 發布:2025-07-19 01:54:41 瀏覽:534
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速記口訣 發布:2025-07-19 01:53:22 瀏覽:555
電大合同法第四次任務 發布:2025-07-19 01:46:43 瀏覽:522
招標投標實施條例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9 01:31:58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