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學生有什麼法律責任

學生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7-18 20:47:44

❶ 14歲學生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❷ 學生在校受傷學校承擔多少責任

法律分析:學生在校期間受傷的,要根據學校是否盡了職責而定,未盡職責的要承擔相應責任。學生在八周歲以下的,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期間受到傷害的,學校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職責的,不承擔責任。學校在八周歲以上的,屬於限制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期間受到傷害的,學校未盡到教育職責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❸ 小學生在校傷人,誰應來賠償

小學生在校傷人,賠償責任應由以下主體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

一、若學生行為非職務行為

在這種情況下,賠償責任主要由學生本人及其監護人(通常是父母)承擔。因為學生在校園內的行為若非執行學校任務或受學校指派,則視為個人行為,其造成的損害應由個人及其法定監護人負責賠償。這包括但不限於醫療費用、精神損失費等合理賠償項目。

二、若學生行為構成職務行為或學校存在過錯

  1. 職務行為:若學生在執行學校任務或受學校指派時造成傷害,如參與學校組織的活動、執行教師指令等,此時學生的行為可視為職務行為,賠償責任應由學校承擔。

  2. 學校過錯:即使學生行為非職務行為,但若學校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如校園安全設施不完善、教師監管不到位等,導致學生受到傷害或傷害他人,學校也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三、賠償金額的合理性

賠償金額的合理性需結合病歷、醫葯費票據、用葯清單等相關材料進行審核,確保所用葯物合理、必要,並用於治療本次所受傷害。若雙方對賠償金額存在爭議,可通過派出所調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

四、刑事責任

若學生行為導致他人輕傷及以上後果,可能涉嫌犯罪,需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但需注意,刑事責任與民事賠償責任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即使學生承擔刑事責任,也不免除其或其監護人應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立法炒房 發布:2025-07-19 00:34:08 瀏覽:795
勞動法加班補多少倍工資 發布:2025-07-19 00:20:52 瀏覽:341
行政法法律部門是 發布:2025-07-19 00:11:35 瀏覽:637
勞動法摘抄 發布:2025-07-19 00:03:34 瀏覽:533
黨內法規制度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8 23:51:20 瀏覽:147
高密法官霍 發布:2025-07-18 23:11:21 瀏覽:354
滿俠大律師 發布:2025-07-18 23:10:07 瀏覽:224
行政訴訟法失效 發布:2025-07-18 23:10:05 瀏覽:549
刑法戰爭 發布:2025-07-18 23:10:04 瀏覽:591
刑法第三章共幾條 發布:2025-07-18 23:00:59 瀏覽: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