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小區車輛損壞法律責任

小區車輛損壞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2-23 10:08:58

『壹』 小區內車輛被盜被損壞,物業公司要賠償嗎

此類事件,物業公司要不要承擔賠償責任,注意以下6點:
1、物業公司在合理履行安全保障義務後,對業主遭受的損失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2.物業公司未盡對轄區內居民人身、財產安全的注意、保護義務造成業主車輛丟失,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3.物業公司在履行對小區車輛管理、安全防範和保衛義務時有瑕疵和疏漏,造成業主財產損失,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4.業主丟失車鑰匙後及時通知物業,車倆依然被駛出小區丟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5.物業公司所採取的保安措施不能及時有效地發揮其保護住戶財產安全的作用,應認定其存在不作為的物業管理違約行為。
6.業主無法證實涉案車輛是在小區內丟失的,物業服務企業無須承擔賠償責任。
相關規定:《物業管理條例(2007修訂)》
第三十六條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服務。
物業服務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四十七條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協助做好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安全防範工作。發生安全事故時,物業服務企業在採取應急措施的同時,應當及時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協助做好救助工作。
物業服務企業雇請保安人員的,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保安人員在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公共秩序時,應當履行職責,不得侵害公民的合法權益。

『貳』 小區內車輛損壞,物業承擔什麼責任

自家車停放在小區內,被嚴重刮傷,肇事車輛逃逸。想通過小區監控錄像查找肇事車輛,但物業告知監控器主機系統故障,已去維修,小區未被攝像監控,所以無據可查。已報警,交通隊讓按正常流程調查後自負維修。
請問物業有沒有責任?什麼責任?如果有責任要起訴物業都需要哪些證明?謝謝!!

『叄』 小區內發生撞車責任如何認定是否屬於交通事故

小區內發生交通事故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小區內發生的事故也屬於交通事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一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第九十七條車輛在道路以外發生交通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報案的,參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條例的規定處理。車輛、行人與火車發生的交通事故以及在渡口發生的交通事故,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3)小區車輛損壞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八十六條機動車與機動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在道路上發生未造成人身傷亡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在記錄交通事故的時間、地點、對方當事人的姓名和聯系方式、機動車牌號、駕駛證號、保險憑證號、碰撞部位,並共同簽名後,撤離現場,自行協商損害賠償事宜。當事人對交通事故事實及成因有爭議的,應當迅速報警。

第八十八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道路、供電、通訊等設施損毀的,駕駛人應當報警等候處理,不得駛離。機動車可以移動的,應當將機動車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將事故有關情況通知有關部門。

『肆』 業主車輛在小區內受損,物業公司要賠嗎

業主車輛在小區受到損壞的,需要區分情況進行處理:能查找到損壞人的,由損壞人負責賠償。

不能查找到損壞人的情況下,物業管理有過錯的,要承擔賠償責任。業主車輛停放不規范或者對損壞的發生也有過錯的,自己承擔一定的責任,相應減輕物業的管理責任。

《物業管理條例》:

1、物業管理的職責就是依照業主協會與物業管理的合同約定和《物業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維護小區社會治安,保護小區人身財產安全。

2、對物業管理區域內違反有關治安、環保、物業裝飾裝修和使用等方面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物業管理企業應當制止,並及時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第三十六條還規定:「物業管理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服務。

3、物業管理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物業管理條例

『伍』 車在小區被損壞、物業要負責任嗎

如果你每個月都交給物業停車費,你和物業間就形成事實上的停車保管合同關系,如果你的倒車鏡在小區被人拆了,物業需要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陸』 小區樹風吹倒下損壞車輛物業承擔責任嗎

小區的樹木因風吹倒下,致使車輛損壞的,小區物業作為樹木的管理方,應對樹木盡到有效的養護、管理職責。所以因風吹導致的樹木倒塌,造成的損失,需要按照法律的規定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公民的財產遭受侵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因林木折斷造成他人損害,林木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6)小區車輛損壞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柒』 車輛在小區丟失 物業有責任嗎

汽車停放在小區被偷,物業有責任嗎?這是近年來小區管理中出現的比較多的物業糾紛。物業公司收取了停車費,那麼對此該不該負責任呢,看看以下的知識吧,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小區停車場大部分為兩類


1、開發商投資建設、可供出售的專用停車場,一般是在樓層地下。這類停車場產權明晰,始為開發商所有,後為購者所有。


2、前幾年建造的小區,當初建造的停車泊位較少。最近幾年隨著汽車漸漸進入平常百姓家中的增多,在小區地面(公共場所)空地改成的停車場,如小區道路旁、樓房旁等。


而出現爭議和焦點眾多的是一些小區路面停車場。發生汽車被盜事情後,業主往往指責物業公司失職:「你們收了物業費,就應該保護業主人身和財產安全。」而物業公司也頗感「冤枉」:「有限的物業費怎能讓我們盡到那麼大的責任?」


二、物業公司怎麼認為的


如果小區內無專門車庫,業主將車輛自由停放小區,雙方是場地租賃關系,物業只是收取停車費。一旦發生失竊物業不負責任。


如果小區內有專門車庫,並無專人看管,無論是否收費,一般而言,雙方關系也是場地租賃關系,物業對車輛失竊不負責任。


車輛被盜物業是否有責任,主要看業主與物業雙方約定的合同關系是保管關系還是場地租賃關系。若僅是場地租賃關系,物業無責任。


車輛被偷完全是刑事案件,刑事案件那是警察才有能力管的事。他們物業公司的保安只能做到治安巡邏,門崗制度等基本保安工作。發生盜竊這樣的案件,他們也沒有辦法,也不是他們該負責的事兒。


三、對於小區停車場,物業是僅僅提供場地還是需要承擔相應的管理職能呢?


業主在小區停車場內的車輛出現損壞或者丟失,物業公司就沒有責任嗎?從權利與義務平等是民法的基本原則來看,只要收取了停車的費用,就應履行保管的義務。不論以什麼名義,「場地使用費」也好,「車位使用費」也好,「場地租金」也好,所收費用都是車輛存放的費用。


如果業主交付了車輛存放的費用,取得有效證據,不管是發票還是收據,業主跟物業方就存在了保管合同關系,那物業方肯定應該存在相應的保管義務。


我國《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 物業管理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服務。物業管理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因此,如果物業管理公司在服務過程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對業主的財產損失的後果的形成有過錯,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相關法律專家說,在國家實施的新的物業管理條例中,有一條「物業管理企業疏於管理,未能履行服務合同約定的安全防範義務,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小區業主車輛丟失也應屬於此列。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09-0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捌』 車輛在小區丟失,物業公司有責任嗎

汽車停放在小區被偷,物業有責任嗎?這是近年來小區管理中出現的比較多的物業糾紛。物業公司收取了停車費,那麼對此該不該負責任呢,看看以下的知識吧,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小區停車場大部分為兩類
1、開發商投資建設、可供出售的專用停車場,一般是在樓層地下。這類停車場產權明晰,始為開發商所有,後為購者所有。
2、前幾年建造的小區,當初建造的停車泊位較少。最近幾年隨著汽車漸漸進入平常百姓家中的增多,在小區地面(公共場所)空地改成的停車場,如小區道路旁、樓房旁等。
而出現爭議和焦點眾多的是一些小區路面停車場。發生汽車被盜事情後,業主往往指責物業公司失職:「你們收了物業費,就應該保護業主人身和財產安全。」而物業公司也頗感「冤枉」:「有限的物業費怎能讓我們盡到那麼大的責任?」
二、物業公司怎麼認為的
如果小區內無專門車庫,業主將車輛自由停放小區,雙方是場地租賃關系,物業只是收取停車費。一旦發生失竊物業不負責任。
如果小區內有專門車庫,並無專人看管,無論是否收費,一般而言,雙方關系也是場地租賃關系,物業對車輛失竊不負責任。
車輛被盜物業是否有責任,主要看業主與物業雙方約定的合同關系是保管關系還是場地租賃關系。若僅是場地租賃關系,物業無責任。
車輛被偷完全是刑事案件,刑事案件那是警察才有能力管的事。他們物業公司的保安只能做到治安巡邏,門崗制度等基本保安工作。發生盜竊這樣的案件,他們也沒有辦法,也不是他們該負責的事兒。
三、對於小區停車場,物業是僅僅提供場地還是需要承擔相應的管理職能呢?
業主在小區停車場內的車輛出現損壞或者丟失,物業公司就沒有責任嗎?從權利與義務平等是民法的基本原則來看,只要收取了停車的費用,就應履行保管的義務。不論以什麼名義,「場地使用費」也好,「車位使用費」也好,「場地租金」也好,所收費用都是車輛存放的費用。
如果業主交付了車輛存放的費用,取得有效證據,不管是發票還是收據,業主跟物業方就存在了保管合同關系,那物業方肯定應該存在相應的保管義務。
我國《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 物業管理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服務。物業管理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因此,如果物業管理公司在服務過程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對業主的財產損失的後果的形成有過錯,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相關法律專家說,在國家實施的新的物業管理條例中,有一條「物業管理企業疏於管理,未能履行服務合同約定的安全防範義務,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小區業主車輛丟失也應屬於此列。

『玖』 小區里的車被碰了物業負責嗎

物業公司在未盡到合同約定的義務的情況下,致使業主車輛受損的,物業公司應當承擔責任。

因為物業公司有義務依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妥善保護業主的合法財產不受侵害,其沒有按照合同盡到義務的屬於違約。

根據《物業管理條例》第四章第三十六條,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服務。

物業服務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機動車在小區地下車庫停放應該是簽署了合同,繳納了費用的。

車輛發生任何損失都應該由物業承擔全部損失。物業可以現金賠償,也可以負責修車或者免除一段時間的停車費用。

業主車子停在小區地下車庫被碰擦,物業是沒有責任的,但是物業有幫助尋找肇事者的義務。

在車庫里被碰擦,屬於車庫內的交通事故,應當報警由交警來定責,由責任方負責賠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並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熱點內容
民生工程怎樣申請法律援助 發布:2025-07-14 08:42:05 瀏覽:760
退款後收到商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7-14 08:40:29 瀏覽:596
法官配偶犯罪 發布:2025-07-14 08:37:18 瀏覽:59
法律進校園護航青春法律知識講座 發布:2025-07-14 08:11:07 瀏覽:501
國務院征地拆遷條例 發布:2025-07-14 08:00:46 瀏覽:169
依法治國宣傳展板 發布:2025-07-14 07:56:33 瀏覽:825
首先建立法律顧問制度是哪個省 發布:2025-07-14 07:56:31 瀏覽:386
法院開庭能帶手機嗎 發布:2025-07-14 07:52:45 瀏覽:36
四川的法治 發布:2025-07-14 07:43:22 瀏覽:684
求情信給法院的 發布:2025-07-14 07:42:24 瀏覽:783